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寫作 > 讀后感

方夢淳《讀〈理想國〉第6、7卷有感》3000字

[移動版] 作者:佚名 發(fā)布時間:09-03

方夢淳《讀〈理想國〉第6、7卷有感》3000字

內容簡介:通過對柏拉圖《理想國》第6、7卷內容的梳理,介紹柏拉圖哲學的思想內核,以期喚起人們對柏拉圖、哲學、對國家起源等的興趣和熱愛。

我愿意用這樣一段話引起我的開頭:歐洲哲學傳統(tǒng)最沒有爭議的普遍特征是它包括對柏拉圖的一系列注腳。我不是指學者們將信將疑地從他的作品中抽印出來的那種系統(tǒng)的思想脈絡。我指的是那些豐富的、散見于他的作品中的普通思想。他的獨特稟賦,他在一個偉大的文明時期所擁有的豐富閱歷,他所繼承的那種尚未由于過度的系統(tǒng)化而變得僵化無力的思想傳統(tǒng),是他的作品成為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 

人是被縮小的城邦,城邦是被放大的人。那么首先讓我們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理想國到底能不能存在?或者說那些具有良好的記性,敏銳的理解,豁然大度,溫文爾雅,并且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和節(jié)制等美德的人到底能不能一始而貫之的存在?  

在試圖解開這個問題之前請允許我提一些其他的更為具體的問題,或者是一些論據和證明! 

在第六卷的開始不久,文中的蘇格拉底就試圖對哲學的陣營進行劃分,并提出了類似于什么是哲學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哲學等問題。結合當時古希臘的學術氛圍我們易于揣測:“使哲學蒙受最為巨大、最為嚴重的誹謗是那些自稱為哲學家的人”是否是說教派(蘇派)與智者之間的理論競賽?因為一方強調追求真實的存在,堅持正義和理性;而另一方過分重視修辭雄辯之術,追求暫時的效果,因而其表面上看似使人獲得發(fā)展而實際上像是在黑暗的世界里亂闖亂撞,具有某種靈魂的殘疾。個人猜測,這可能也是在蘇格拉底死后的柏拉圖對暴民政治進行反思后導向的對智者的積怨與偏見,認為他們只會讓人誤入歧途,讓真正的哲學蒙羞。因此,在這部分的論述上,作者似乎蓄積了要將這一學派趕出哲學領域的勇氣! 

為了實現(xiàn)這種效果,柏拉圖進一步論述對于品質和天賦守護的必要性以確保靈魂的轉向是正確的或者適當?shù),否則將產生比那些天賦較差的天賦更差的結果。因為在暴民政治中,權力是競賽的獎品,有比較好的天賦的人在一系列鉤心斗角的斗爭中將會勝出,獲得對權力的直接支配,并將其作為控制甚至是奴役他人的工具。這仿佛正是柏拉圖從根本上擔心的結果,因為蘇格拉底之死帶給他的印象太深,而希臘所謂的民主政治正日漸一日地衰落下去,這兩者正是使他堅定他的那套哲學王的統(tǒng)治理念,即使他在制度的設計上顯得異常笨拙與力不從心。套用一句孟德斯鳩的名言:絕對的權力將導致絕對的腐敗,正好恰恰說明了這種理念的缺陷,因為如果有一天(總有一天)當哲學王發(fā)現(xiàn)自己的權力可以無邊無際的時候,他還能在除了追求真理之外不采取任何行動嗎?要么他是一個受人敬仰而不好意思下凡的神,要么他是一個一開始就受制于人的傀儡,所以說,柏拉圖理念中的哲學王模式只是一個幻想,理想國至多只是一個口號,甚至在他寫的文中也隱隱暗示了這種命運的安排:一個人在言語與行動兩方面都與美德本身完全結合,而統(tǒng)治一個合乎美德的國家,這樣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更談不上是多見了! 

然而,他還不甘心。雖然他知道不容易,但從理念出發(fā),可以限定那些真正關注永恒實在的人的心靈確實沒有時間去關注凡人的瑣事,除非他有絕對的實力控制所有人,包括他們的語言和行為,否則他就會被誹謗甚至于被暗殺。因為身份的不平等導致人們不是對他而是對他的權力的頂禮膜拜,而理念上的不平等導致人們在這種權力不發(fā)生實質上壓制人的作用的時候選擇乘虛而入。因此,即使有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統(tǒng)治者存在也必不長久,因為它建立在雙重的不平等的基礎之上,建立在渴望與機會主義的基礎之上,建立在努力實現(xiàn)和諧的口號與處處不和諧的現(xiàn)實之間存在巨大鴻溝的基礎之上。這樣,他仿佛已經無能為力了! 

因此,對于善的討論,干脆用比喻來解決,因為比喻是容易的,因為它可以悄悄轉換。但是,這些比喻無疑是這些文字中最出彩的,因為它們幾乎使善的型呼之欲出,而且還探討了人類的普遍處境,即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這個社會只有極少數(shù)人非常優(yōu)秀,而大多數(shù)人只是平平。下面,就讓我們談談這三個最為精彩的比喻吧! 

首先是日喻。文中的觀點是“眼睛所具有的能力作為一種射流乃取自太陽所釋放的射流”。于是就有了后面關于靈魂視力的問題,認為在合適的靈魂轉向下它能看見光明,在不合適的靈魂轉向下他只能看見黑暗。而這個所謂的善的型,大概就是指光明吧! 

其次是線喻。柏拉圖將世界分為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兩部分?梢娛澜缧枰\用假設(事實性假設)經過推理獲得理性的認知,而可知世界僅僅憑著感覺(心靈的假設)就能對事物進行把握。但是區(qū)別在于,前者能使認知最終上升為第一原理,因此更加清晰、更具有價值;而后者因為沒有推理的機制而限制其上升為第一性原理,因而難以獲得哲學上所謂的“型”。弄清楚了這一點,才能更加明白曉暢的把握什么是善的型了,并且為理想國至少奠定一點基石。  

最后是洞穴喻,也是最為精彩與根本的,而且與前面似乎也是一始而貫的。這里,主要涉及三個問題:蒙昧的產生問題;對蒙昧人的改造問題;與之形成社會共同體的問題。首先,文中的蘇格拉底提出了一連串的假設:處于蒙昧中的人不能認識自己或別人;如果一輩子固定在那,將會造成精神的殘疾甚至于癱瘓;偶爾能看到一些東西,但只是被動的接受,不能主動去發(fā)現(xiàn)真實的存在,更別說獲得靈魂的解放了;對外界會存在片面的認識,因為靈魂和思想的不自由,因為缺乏獨立與理性······這一系列的假設,無疑是對人類巨大的諷刺,當然可能也將蘇格拉底包含進去了。因為我們人類,大部分都生活在這樣的洞穴之中,因此極易淪為權力工具操縱下的工具,像奴隸一樣茍且著;我們在追去真理的過程中,大多時候都在這個洞內不能動彈,有的頂多只能輕輕徘徊,而真正能掙開鎖鏈并走出來的寥寥無幾。當然,這也是理性的要求,不想失敗卻總是無法成功。其次,作者認為既然不能所有人或者大多數(shù)人走出這個洞穴,那么原先走出來的人必須回到那個洞穴去,與他們共同生活。但是,這樣必須要冒極大的風險,即靈魂的視力再度暗淡,流于世俗;而且極有可能,會因為此招致嘲諷甚至謀殺。因為人們會一邊對新鮮的事   物感到好奇而一邊又排斥它。正是這種情況時常會出現(xiàn),于是導致第三個問題的出現(xiàn),即如何與之形成社會共同體的問題。這里文中有一段經典的表述:我們的立法不涉及這個國家某些階層的具體幸福,而是想要為整個城邦造就一個環(huán)境,通過說服與強制的手段使全體公民彼此協(xié)調合作,要求他們把各自能為集體提供的利益與他人共享。這樣環(huán)境本身在城邦造就這樣的人,不讓他們隨心所欲,各行其是,而是用他們來團結這個共同體”! 

之后,柏拉圖又講到了靈魂轉向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實現(xiàn)這種轉向的有效方法-------學習有益的科學(如數(shù)學、幾何、天文學)。并且這樣的工作要在下一代中培養(yǎng),不斷的創(chuàng)造出屬于哲學王的影子。說到這里,我們其實對最先提出的問題可能并不再感興趣了,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無法實現(xiàn)的問題。而我們可能真正感興趣的是柏拉圖對哲學王一路的塑造歷程,對善的型充分運用理性發(fā)動的各種證明,由此我們更能體會我們現(xiàn)在的處境,以及實然與應然還存在多少差距! 

因此,對于柏拉圖,對于他的理想國,對于理念論,我們無法給予過多的批判。因為它逾越了政治,逾越了人性,而這些,能時時刻刻在我們面對我們現(xiàn)實的時候多少有一個參照。這也是我選擇一開始引用那段話的原因所在。

查看更多讀后感 理想國 哲學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