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五班李敏花
生活中有許多對我們進行約束的東西,我們時常排斥它們,厭惡它們。
比如,我越來越覺得我的父母是那么噦嗦:放學(xué)回家晚一點,媽媽就不住地詢問,為什么這么晚啊,路上千什么來呀,今后要早回。〕鲩T時爸爸就說騎車慢點兒,遇到長輩乖點兒,拐彎時千萬要小心點兒……如此這般,諸如此類,令人腦仁發(fā)疼,眼睛發(fā)眩。一次,我在路上對聽得耳朵長繭的這些話來來回回咀嚼一番,終于得出結(jié)論:父母對于我的長大與獨立大概有些許失落,所以便噦噦嗦嗦個沒完沒了,以此來提醒他們的權(quán)威與對我的絕對管束權(quán)。一想完之后,我豁然開朗。
此后不久,在一次媽媽問我打電話的女同學(xué)干什么時我頂撞了媽媽:“你煩不煩,嘮嘮叨叨,管管管,什么都要管……”媽媽聽后有些詫異,愣了好久,默默地走進了自己的房間,恍惚中我聽到了她輕聲而又沉重的嘆息。
我對自己的推理能力與小小勝利沾沾自喜了好多時日,直到那一天午后。
那是個一冬日的午后。天很冷,陽光有氣無力地照耀著,幾只褐色的野鴿子在枯黃的草坪上不知所措地東張西望,我一個人百無聊賴地趴在陽臺上,心情一如那幾株枯樹投下的斑駁疏影,有些灰蒙蒙的煩躁。偶然間一對母女闖進視線,年輕的媽媽穿著紅色羽絨大衣,七歲左右的女兒,穿著一件藍(lán)色的羽絨服。一紅一藍(lán),她們倆衣服亮麗的色彩給這陰冷的冬日增添了些許暖意與生機。
媽媽在教她的女兒騎自行車。天冷,她們因運動而急促呼出的熱氣在身邊繚繞,而我又分明看到媽媽額頭上有汗水。女兒愉快地“咯咯”地笑著,手用力捏著車把,但畢竟手腳之間還很不協(xié)調(diào)。媽媽彎下身子,一手扶住車把,一手牢牢抓住后座:“來,小心,用腳蹬,慢點兒,甭怕,媽媽扶著呢!”“呀,媽媽,我不會拐彎兒……,”“沒關(guān)系,先走直道,放松點兒,勇敢些,別緊張!币煌概畟z,我在想,孩子沒有媽媽的扶助行嗎?我的成長離開父母的幫助會怎樣呢?沒有媽媽對車子的約束,孩子也許會摔很多跤吧。父母在必要的時候,對我們的“車子”進行的輔助,避免了我們摔得頭破血流,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
我徑直走回屋內(nèi):“媽媽,我不該誤解您的關(guān)心……”
生活中有許多對我們進行約束的東西,那些約束我們的,被我們視為羈絆排斥的,是深切的關(guān)懷,是愛。
「點評】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于:一是用小事件反映大主題,以小見大。通過年輕媽媽幫助女兒學(xué)騎自行車這一平常事件映照父母在兒女成長過程中的無私幫扶與關(guān)愛。二是欲揚先抑的寫法很成功,前三個自然段極力寫我對父母的誤解,這是“抑”,“抑”做了“揚”的鋪墊,使得后面對父母深沉關(guān)愛的“揚”更有力,更突出。此寫法使文勢波瀾起伏,避免了文章的平板,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吸引力。三是通過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和細(xì)節(jié)描寫為文章添色不少。文章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寫“陽光有氣無力”“褐色的野鴿子”“枯黃的草”“枯樹”渲染了一種特定的氛圍,烘托了“我”“灰蒙蒙”的心境;對人物的肖像描寫中母女穿著的“紅”“藍(lán)”亮色調(diào)與前面暗色調(diào)的景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六自然段的動作描寫、對話描寫、細(xì)節(jié)描寫將人物寫得躍然紙上,似乎就發(fā)生在讀者眼前。文章最后收束有力,富含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