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八年級下冊語文

紀伯倫傳奇

[移動版] 佚名

紀伯倫傳奇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折斷的翅膀》。他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在生命的最后歲月,他寫下了傳遍阿拉伯的世界的詩篇《朦朧中的祖國》,他謳歌畢生苦戀的祖國:“您在我們的靈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動的心臟。”

愛與美是紀伯倫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說:“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全部人類都是我的鄉(xiāng)親。”他反對愚昧和陳腐;他熱愛自由,祟尚正義,敢于向暴虐的權力、虛偽的圣徒宣戰(zhàn);他不怕被罵作“瘋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隨時代前進的“活尸”;他反對無病呻吟,夸夸其談;主張以“血”寫出人民的心聲。

文學與繪畫是紀伯倫藝術生命的雙翼。紀伯倫的前期創(chuàng)作以小說為主,后期創(chuàng)作則以散文詩為主。此外還有詩歌、詩劇、文學評論、書信等。《先知》是紀伯倫步入世界文壇的頂峰之作,曾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紀伯倫的畫風和詩風一樣,都受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1757~1827)的影響,所以,文壇稱他為“20世紀的布萊克”。

1908~1910年紀伯倫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藝術期間,羅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評價紀伯倫:“這個阿拉伯青年將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紀伯倫的繪畫具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色彩,在阿拉伯畫壇占有獨特的地位。他畢生創(chuàng)作了約七百幅繪畫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國藝術館和黎巴嫩紀伯倫紀念館收藏。

在東方文學史上,紀伯倫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又有詠嘆調式的浪漫與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發(fā)掘雋永,在美妙的比喻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另一方面,紀伯倫的風格還見諸他極有個性的語言。他是一個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寫作的雙語作家,而且每種語言都運用得清麗流暢,其作品的語言風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東西方讀者。美國人曾稱譽紀伯倫“像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視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早在1923年,紀伯倫的五篇散文詩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紹到中國。1931年冰心先生翻譯了《先知》,為中國讀者進一步了解紀伯倫開闊了文學的窗扉。近十多年來,我國又陸續(xù)出版了一些紀伯倫作品。這位黎巴嫩文壇驕子在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知音。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