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高中語文 > 五冊

海子簡介

[移動版] 作者:佚名

海子簡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版的詩集有《土地》(1990)、《海子、駱一禾作品集》(1991)、《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生于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nóng)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yè)后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顆圣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沖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著輝煌的才華、奇跡般的創(chuàng)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huán)境里創(chuàng)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甕》。他曾于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jié)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于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與詩人郭路生(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海子的第一首詩是《亞洲銅》最后一首詩是《春天,十個海子》

根據(jù)海子死后一些詩人和作家發(fā)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認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認為他是江郎才盡,有人說海子的死是殉詩,有人說海子的死緣于城市和鄉(xiāng)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說海子的死是練氣功走火入魔,這些說法反映了人們當時對海子之死的關注。海子死后,關于海子詩歌的水平問題,也有過一些大大小小的爭論,有人說他的詩是偉大的詩,有人說他的詩思維混亂,語言蒼白,不值一讀。最近在某期書城雜志上就發(fā)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運》的文章,稱自己是海子的大學同學,然后斷章取義地找出若干句子,對海子的詩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質疑。

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詩人西川的說法。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門》中,他認為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急速飛躍。經(jīng)過精心的天才策劃,他在自殺中完成了其最純粹的生命言說和最后的偉大詩篇,或者說,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謠和死亡絕唱!睆哪硞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論文似乎稍顯得形而上了些,但是他的立論和論證是嚴謹?shù),所得出的結論也讓許多人信服。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就是詩人西川。有關海子之死,西川寫過兩篇文章。一篇文章是《紀念》,做為海子的朋友,海子死后他又全面編輯過海子的詩歌作品,也許他的一些說法是最為可靠的。另外一點就是,當由于海子的死引發(fā)了眾多青年詩人的自殺事件(這里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詩人戈麥和更為有名的顧城)之后,西川又寫了《死亡后記》,較為客觀地分析了海子自殺的幾種原因,并提醒青年詩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動,好好珍惜生命。,這也表現(xiàn)了詩人西川的良好社會責任感。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獨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極大的注意。在這樣一個缺乏精神和價值尺度的時代 , 一個詩人自殺了 , 他迫使大家重新審視、認識詩歌與生命。對詩人自殺的原因 ,人們有許多解釋。四川詩人鐘鳴在其文章《中間地帶》里 , 把海子說成是一個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間的人 , 認為海子在兩個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讓自己在精神上處于一種中間地帶。上海評論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詩人: 海子與駱一禾》一文中 ,賦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儀典意義 ;于是海子成了一個英雄 , 成了20 世紀末中國詩壇為精神而獻身的象征。有人將海子與屈原、王國維、朱湘 , 甚至希爾維亞·普拉斯扯在一起。美國學者奚密對海子之死的評價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否這個雄心萬丈的計劃①損害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身心健康 ? 是否為了創(chuàng)造這篇超級史詩,他加給自己難以承受的壓力 ? 是否孤獨離群的生活所造成的極度抑郁令他無法繼續(xù)其創(chuàng)作計劃 ?是否, 如西川向筆者透露的 , 海子對‘天才早夭’的浪漫式的執(zhí)迷使他陷于其中而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頂言 ?”② 我還是比較贊同海子生前好友西川對海子自殺原因的看法。四川在《死亡后記》③一文中對海子自殺原因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考察 ,他認為,導致海子自殺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自殺情結。海子是一個有自殺情結的人 , 他曾于 1986年自殺未遂。在海子的大量詩作中 ( 如發(fā)表于 1989年第一、二期《十月》上的《太陽·詩劇》和他至今未發(fā)表過的長詩《太陽·斷頭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殺的精神線索。他在詩中反復、具體地談到死亡——死亡與農(nóng)業(yè)、死亡與泥土、死亡與天堂 , 以及鮮血、頭蓋骨、尸體等等。甚至 ,海子還與其友人談過自殺的方式。海子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話題中沉浸太深了 , 這一切對海子形成了一種巨大的暗示,并使得他最終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2)性格因素。他純潔、簡單、偏執(zhí)、倔強、敏感、愛干凈 ,有時有點傷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對理想愛情執(zhí)著。(3)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相當封閉。簡單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使他對人世間的溫情和生之樂趣感受少了。(4)榮譽問題。和所有中國現(xiàn)當代詩人一樣,海子面臨著兩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會中某些人對詩人的不信任 ,以及某些守舊文學對于先鋒文學的抵抗。這不是一個文學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另一方面是受到壓制的先鋒文學界內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曾受過不少的誹謗和攻擊。(5)氣功問題。練氣功練出了身體上的一些問題 ,出現(xiàn)幻聽、幻覺等 , 影響了他的寫作 ,破壞了他的心情,這對于一個視寫作為自己生命的人來說 , 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6)自殺導火索。海子的不如意的愛情生活或許是導致海子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7)寫作方式與寫作理想。海子那一種燃燒自己青春激情方式的寫作,或許是把他自己推進這個在寫作與生活之間沒有任何距離的黑洞里去的。三、不死的海子

這顆彗星的隕落給人以震撼:它的隕落的時間,以及它的隕落的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為了發(fā)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濃縮了,讓它在一個短暫的過程里,顯示生命的全部輝煌。

生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表現(xiàn)都不相同。有的生命比較漫長,這種生命的展示有如一串連續(xù)的鏡頭,是一種緩慢有節(jié)奏的展開。我們如今紀念的這位詩人卻不是,他似乎知道自己只能匆匆,他容不得如此和緩。他的一生,是一種精華的集中展示。它是彗星的隕落。全部的過程都在燃燒,燃燒成一道發(fā)光的弧線。燃燒,而后熄滅。它的熄滅是猝然的,是驚雷和霹靂的閃爆!

因為在有限的時空里有著強烈的電閃般的燃燒,所以這顆星辰的隕落留給人們以久遠的思念。當然,在這思念背后,是對一種才華的敬意。充滿才華的詩人消失了,但人們依然思念這種才華的閃光。不論采取任何一種方式,人的生命最終總要消失,而藝術的生命卻因才華的閃光而得到延續(xù)。這種延續(xù)的長度是與才華的積蘊成正比的。

這位詩人來自深厚而貧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莊、村莊周圍綿延的麥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飽含汁液和水分的聲音,呼喚這生長了谷物和生命的大地。他關于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歌唱,有著綿遠而浩瀚的背景──那里閃耀著人類高貴心靈的光芒。這位現(xiàn)代詩人是如此地心儀于那些古典的詩魂:屈原、但丁、莎士比亞……。他宣稱要接續(xù)那些偉大星辰創(chuàng)造的史詩傳統(tǒng)。這種宣稱無疑是莊嚴而凝重的。

星辰在天空的燃燒和最后的消失是激動人心的。那一道弧線是一個永恒的記憶,但卻更像是一個悲痛的預告。它預告著一種文化精神的終結。從那以后,像這位詩人這樣對于偉大史詩刻骨銘心地景仰、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實踐這種理想的境界,仿佛是隨著那弧光的消失而消失了。90年代似乎是一個拒絕的年代。人們愈是想念這位詩人畢生的追求,就愈是因他的缺席而痛感某種近于絕望的匱乏。

誠然,作為過程,這詩人的一生過于短暫了。他的才華來不及充分地展示便宣告結束是他的不幸。但他以讓人驚心動魄的短暫而贏得人們久遠的懷念,而且,愈是久遠這種懷念便愈是殷切,卻非所有的詩人都能擁有的幸運。這不能說與他的猝然消失無關,但卻與這位詩人對于詩歌的貢獻絕對有關。他已成為一個詩歌時代的象征:他的詩歌理想,他營造的獨特的系列意象,他對于中國詩歌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他把古典精神和現(xiàn)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鄉(xiāng)土中國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業(yè)精神、他對于詩歌的虔敬。

海子以后,還有什么讓人長久談論并產(chǎn)生激情的話題?我們無疑是在滿懷疑慮地期待著。

查看更多海子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