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中華文化 > 人文

蘭亭集序真跡去向

[移動版] 作者:佚名

蘭亭集序真跡去向

唐太宗騙取《蘭亭序》文言記錄為:

至貞觀中,太宗銳意學(xué)二王書,仿摹真跡備盡,唯《蘭亭》未獲。后訪知在辯才處,三次召見,辯才詭稱經(jīng)亂散失不知所在。房玄齡薦監(jiān)察御史蕭翼以智取之。蕭翼隱匿身份,喬裝潦倒書生,投其所好,弈棋吟詠,論書作畫成忘年交,后辨才夸耀所藏,出示其懸于屋梁之《蘭亭》真跡,《蘭亭》,遂為蕭翼乘隙私取此帖長安復(fù)命。太宗命拓數(shù)本賜太子諸王近臣,臨終,語李治:“吾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也?汝意如何?”于是,《蘭亭》真跡葬入昭陵。

何延之自云,以上故事系聞辯才弟子元素于永興寺智永禪師故房親口述說。

傳永和九年(353)農(nóng)歷3月3日,王羲之與文友、親族謝安、孫綽等41人, 修禊(一種臨水消災(zāi)的禮俗)于山陰之蘭亭。飲酒賦詩,王羲之乘醉作序,計28行、324字。酒醒后再寫數(shù)十百通,均不如原作,乃稱“最得意書”。

王羲之將《蘭亭序》視為傳家寶,并代代相傳,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孫智永手中。智永出家為僧,將祖?zhèn)髡姹緜鹘o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書法珍寶,經(jīng)常臨習(xí),對《蘭亭序》這一真跡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懸賞索求,但一直沒有結(jié)果。

后察出《蘭亭序》真跡在會稽一個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從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騙取《蘭亭序》,原跡隨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蘭亭序》的傳奇色彩和神秘氣氛。

辯才和尚擅長書畫,將《蘭亭集序》珍藏在梁間暗檻之中。唐太宗無奈之下派御史蕭翼專程趕到越州設(shè)計騙取真跡。

蕭翼扮成一個窮書生,帶著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獻之)的一些雜帖拜訪辯才,同他交了朋友,兩人經(jīng)常飲酒賦詩,評論二王書畫,在酒酣耳熱之時,辯才終于透露出他藏有《蘭亭集序》的真本。

蕭翼使辯才視他為“好友”而失去警覺,將蘭亭真跡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間暗檻。一天,蕭翼知道辯才外出,便潛入僧房,盜走了蘭亭真跡。

蕭翼偷走蘭亭真跡,來到地方官處,命令

查看更多人文 蘭亭集序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