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說明:《包身工》教學設計僅供本站會員參考,游客請先注冊后查看,我們還備有更多包身工資料

" />

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高一教案

《包身工》教學設計

[移動版] 佚名

 

生殺予奪:(指統(tǒng)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的大權,橫行霸道,對人民生命財產隨意處置。生,讓人活著;殺,叫人死亡;予,給予;奪,剝奪。)

呻吟:(病痛時口中發(fā)出的聲音。)

一聽天命:(一,全;聽,聽憑,聽任)

契據是實:(是,此)

非特不能賺,還要貼補:(不但)

四、第二步精讀,理清作者思路,掌握中心內容。以“思考和練習”為綱,采用討論法進行。

1.要求學生根據“思考和練習”一、二的前半部分內容,限時八分鐘快速讀完全文,然后答題。

(1)先討論:哪些段落是記敘部分?記敘部分寫了幾個生活場景?

明確:(1-5自然段)寫包身上清晨起身的情景,并說明惡劣的住宿條件。

(9-11自然段)寫包身工早餐的情景。

(18-23自然段)寫包身工勞動的情景。

(26-30自然段)以“蘆柴棒”為例概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2)接著討論:課文哪些段落是說明和議論部分?這些部分寫了哪些具體內容?

明確:(6-8自然段)是說明部分,補述包身工的來歷、身份。

(12-17自然段)是說明、議論部分,插述日本廠家之所以特別愿意大量雇傭包身工的原因。

(24-25自然段)是說明部分,插敘日本大財閥三井系三十年資本迅速膨大的事實和日本紗廠雇傭包身工的數量。

(31-33自然段)是議論部分,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必然結局。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主線,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為副線,兩條線索交互結合,脈絡分明。   2.根據“思考和練習”一、二的后半部分內容,再次快速閱讀。

(1)要求找出記敘部分的細節(jié)描寫,討論領會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明確:1-5自然段中,通過工房的大小,躺滿的人數,起身時慌亂騷動的情景以及從樓梯上沖下來的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表現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環(huán)境和因遭受非人的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

9-11自然段中,通過板桌、餐具的安放,薄粥的質地,進食的情景,以及老板娘刮粥拌粥的動作描寫,反映了包身工的日常飲食竟不如豬狗。

18-23自然段中,通過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懲罰”的細節(jié)描寫,反映包身工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勞動和遭到非人的折磨。   20-30自然段中,通過“抄身婆”不愿用手去接觸“蘆柴棒”的身體的言行描寫,突出了包身工形象的悲慘,無情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和帶工老板對包身工的野蠻壓榨。

(2)要求學生找出說明和議論時,作者引用了生動的事例,舉了確鑿的數字,說說它們在說明事物情況或表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明確:6-8自然段中,帶工老板的游說,破產農民的心理描寫,說明包身工制度是由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造成中國農民的迅速破產而產生的。

12-17自然段中,“蘆柴棒”重病時慘遭毒打的令人目不忍睹的場面描寫,說明包身工制度的惡劣發(fā)展,是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相勾結而促成的。

24-25自然段中,大量的數字揭示了帝國主義的壟斷資本是靠榨取落后的國家勞動人民的血汗而膨大發(fā)展起來的。

3.小結:通過討論,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酷地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課文在記敘過程中穿插描寫、議論、說明,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形象鮮明,感情真摯,取得了良好的表達效果。

4.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認真閱讀課文,完成“思考和練習”五。

(2)書面完成“思考和練習”三,思考完成“思考和練習”四! 

第二教時

一、檢查作業(yè)。

1.就“思考和練習”三作如下點撥:

(1)六個詞組排比,既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全部悲慘遭遇,又加強了語氣節(jié)奏,增強了感情色彩。

(2)“引號”的各種主要用法本文都有出現,歸納如下:(用小黑板)

a.標明文章中引用部分:某人說的話。“工房重地,閑人莫入”。

b.表示特定稱謂:“蘆柴棒”、“包身契”。

c.表示突出強調:“安全地”“罐裝了的勞動力”根本就沒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d.表示諷刺或否定:“慈祥”“文明的懲罰”。   e.節(jié)日或歷史事件的數字:“一·二八”戰(zhàn)爭。

2.就“思考和練習”四作如下點撥:

使用特殊句式,一般都是為了突出強調某一點。

3.全班同學起立,口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勞動情況。(要求每個學生都要開口,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口述的機會。)

然后指名學生口述。

教師對學生的口述稍作評價后,引導學生與包身工的生活作個比較,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感情,從而奮發(fā)學習,爭做四有人才。

二、第三步精讀,研究寫法。   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師生雙向交流。

引疑:作者為什么要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組材的主線,同時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等內容來構思謀篇?

議疑:為了使學生的思維比較集中,教師應作適當的點撥、定向。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