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

[移動版] 化石吟員整理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以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對此文內容的論述為指導,深入鉆研課文,了解曹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以及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二、學習本文以“論戰(zhàn)”為中心組織和選擇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三、了解判斷句、倒裝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釋“犧牲”“獄”“間”等古今異義的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抓住“論”的特點來記敘戰(zhàn)爭,論作戰(zhàn)前取信于民,戰(zhàn)爭中掌握戰(zhàn)機是本篇的重點。

2.因為我國古代記載史實常與史論結合起來,所以此文雖是一篇記敘文,但又以“論”為中心。這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布置學生熟讀課文,對照課文注釋,弄懂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分析講解課文第1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齊魯長勺之戰(zhàn)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之一。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曾就此戰(zhàn)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們來學習記敘此戰(zhàn)的《曹劌論戰(zhàn)》一文。

二、檢查預習作業(yè)

1.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曹劌(guì) 又何間焉(jiān) 肉食者鄙(bǐ) 犧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軾而望之(shì) 吾視其轍亂(zhé)

夫戰(zhàn),勇氣也(fú) 望其旗靡(mǐ)

三、研習新課

1.解題。指導學生讀課文注釋。題目是個主謂短語,點明曹劌談論長勺之戰(zhàn),即論作戰(zhàn)前要取信于民,作戰(zhàn)時要掌握戰(zhàn)機。

2.引導學生對照注釋自讀課文,復述課文大意。

明確: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人曹劌見國難當頭,挺身而出,建議魯莊公要取信于民。魯莊公聽取了他的建議,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劌的協助下選擇了利于打仗的地點長勺,有利于攻擊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有利于追擊齊軍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結果魯軍大獲全勝,魯莊公問曹劌其中的奧妙,曹劌雄辯地論述了魯勝齊敗的原因。

3.理清線索,給課文分段。

(1)本文有幾條線索?學生討論后明確: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事件發(fā)展的線索(迎戰(zhàn)——備戰(zhàn)——勝戰(zhàn)——評戰(zhàn));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zhàn)——釋疑)。

(2)本文可分幾部分?學生討論后明確:本文雖短,但能緊扣題旨“論戰(zhàn)”,運用對話的形式,有條不紊,逐層展開,闡明曹劌是怎樣論戰(zhàn)的。全文共三段,每段為一部分。

4.研讀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確:指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齊國軍隊為什么要“伐”魯國呢?補充介紹歷史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fā)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趕先回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zhàn)于長勺。從歷史背景得知齊師興兵完全屬于侵略行為,所以“伐”應譯為“侵犯”。

(3)曹劌的身分怎樣?

討論明確:從“其鄉(xiāng)人曰”句中我們能推知曹劌的身分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官位,屬愛國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國憂”。

(4)“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確:“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當時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guī)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員,一般稱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權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遠謀”二字是此文的關鍵,貫穿全文。從曹劌的這句話里可見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從曹劌的對答中反映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和深謀遠慮的品質。

(6)“乃入見”是個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確:在具體的語境中,省略了主語“曹劌”和賓語“之”(代魯莊公)。

(7)“何以戰(zhàn)”是個介賓前置的句子。這三個字喚起下文分析戰(zhàn)爭的條件,突出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魯莊公認為要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

明確: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8)對于這三方面的準備,曹劌又是如何評價的?

討論后明確:對于第一個準備,曹劌的評價是“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對于第二個準備,曹劌的評價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對于第三個準備,曹劌認為“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請同學注意:“福”是名詞,在這里作動詞用,“保佑”的意思;“可以”應譯為“可以憑借”,和今義“可以”用法不同。

(9)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zhàn)”的主要條件?

明確:因為民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就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10)本段末句“戰(zhàn)則請從”,不僅寫出了曹劌重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而且注意實際作戰(zhàn)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文章也以此作為過渡,轉入下文寫他!臨陣參戰(zhàn)指揮。

(11)小結:第1段,寫的是曹劌請見,論戰(zhàn)前準備,顯示了曹劌熱愛自己國家、深謀遠慮的品質以及魯莊公“勇于納諫”的胸懷。

四、布置作業(yè)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