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資料 " />

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實錄

《故都的秋》名師課堂實錄

[移動版] 佚名

 

師:其實,在這里讓大家尋找“悲涼”的標志性的字詞句,真的難為了大家。但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覺得被悲涼籠罩著,字里行間彌漫了一種悲涼,是什么觸動了人們凄涼滄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師:是秋雨觸動了人們心頭的悲傷和憂愁,觸發(fā)了他們的蒼涼無奈之情。是啊,天氣轉(zhuǎn)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滄桑,那種凄涼,那種無奈,都在天氣轉(zhuǎn)涼、一年將盡的氛圍中。但作者寫時并未刻意去寫,沒有悲涼的標志,但有悲涼始終籠罩著,字里行間彌漫著一種悲涼的氣氛,這就是高手不著一字,盡顯風流。正應了辛棄疾的那句話: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ń處熡闷聊伙@示,學生隨讀。)

歷盡滄桑之后,調(diào)子是悲涼的,但寫來卻是不經(jīng)意的筆墨,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好文章的極致。需要我們慢慢地學、用心的學。

讓我們在來品味一下。聽聽專家是怎樣演繹的。

學生聽配樂朗讀

師:對秋味,作者通過清、靜、悲涼三個方面來品味,借助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這些景。我們重點賞析了牽;、槐蕊、秋雨,關于秋蟬、秋棗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篇賞玩秋味的文章有沒有枝蔓?也就是有沒有不是寫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請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數(shù)第二段,倒數(shù)第二、三段。

師:正數(shù)第二段,倒數(shù)第二、三段,不是寫故都的秋,你在寫作文的時候敢這樣寫嗎?生:不敢。

師:老師說要圍繞中心選材。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嗎?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們先看正數(shù)第二段和倒數(shù)第二段寫了什么?

生:南國之秋。

師:難道南國的秋不美嗎?

生:美。

師:當然美了。我們平時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濃妝,廣闊太湖的一碧萬頃,還有蘇州園林的滿目琳瑯,真的很美,但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卻是……

師生:看不飽,賞不透,賞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師:在倒數(shù)第二段作者用四個比喻把江南的秋與北國的秋作了一下比較,怎么說的?生:“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

師: 四個比喻都從味上來說的,哪一個感到更過癮?

生:北國之秋。

師:四個比喻就這樣從烈、深、久的味上來說,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有距離,這讓他感到賞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還寫它干什么呢?不好寫干什么哪?

生:是對比、襯托北國之秋的秋味。

師:在這里不經(jīng)意的用了對比和襯托,這樣一來,使表達的主題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寫作也中要去借鑒這種方法。

師:再看倒數(shù)第三段,在表達手法上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是什么?

生:議論。

師:好。在散文中你見過有插入這么大段的議論的嗎?為什么在此用了議論呢?課下可以三三兩兩地去討論,在課堂上不再處理這個問題。

郁達夫獨衷情于秋的清、靜、悲涼,而在你十幾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慮兩分鐘。

生1:是個團圓的季節(jié)。因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獲的季節(jié),各種水果上市;各種考試在秋天有了結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園、樹林中是清、靜,而農(nóng)村、鄉(xiāng)下中是個豐收的好兆頭。

師:同一個人因區(qū)域、地點的不同感覺不同。

生4:滿載而歸的感覺,秋雨雖有涼意,但我考上重點。

生5:秋高氣爽,非常舒服。

生6:是個過度。前半部分既不熱又不冷的感覺,后半是蕭條。

生7:寧靜、淡泊、致遠。

師:每個人品味的秋不一樣。剛才的同學說,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區(qū)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樣,為什么?

生:心境、環(huán)境、經(jīng)歷、社會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樣。

師:是啊。秋雨,心情高興的時候是音樂,不高興的時候感到煩躁。正是因為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個人經(jīng)歷、思想意識千差萬別,從而導致筆下的秋也是不一樣的,而郁卻獨衷情于清、靜、悲涼的秋。前面我們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澤東的眼里,雖然他獨立寒秋,但看到的卻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萬類霜天竟自由的圖景,與郁達夫品味的不一樣;還有一個作家楊朔,寫過一篇散文題目是《香山紅葉》,我們不用去看文章,只從題目來看你覺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靜、悲涼的?

生:不是。

師:肯定是充滿生機,生機盎然的。高一的時候在我們的《語文讀本》中選了歐陽修的《秋聲賦》,那里邊描寫的秋是肅殺、凄涼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時代的千差萬別,所以他們品出來的秋也不一樣,但郁達夫為什么獨衷情于清、靜、悲涼呢?

這當然與他的生活背景、個人情趣有關,我們來看一下郁達夫。(教師屏幕展示有關資料)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失去父親,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yǎng)成憂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學,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風有一種傷感的、灰冷的調(diào)子。再加上本文寫于1934年,九·一八事變之后,北平將遭到日寇踐踏,在這個時候,郁達夫正是懷著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愛之物,傳家瑰寶,即將面臨著暴力地搶劫而自己又無力抵御一樣,那種悲涼、那種無奈,自然要在文章中顯現(xiàn)出來,由于心情使然,此時在作者看來,這種清、靜、悲涼就是一種美,盡管是朦朧的,甚至基調(diào)有些灰暗,但正是這種清、靜、悲涼讓他難割難舍,這正是故都情結,家國之思,也正是他幾十年人生所體味出來的生命之味。所以說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師我覺得用清、靜、悲涼來贊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贊美應該寫好的一面啊!

師: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別扭。

生:是。

師:還記不記前邊我們學過聞一多的一首詩《死水》,《死水》寫什么的?

生:寫贊美祖國。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