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這個問題提得太有價值,太有深度了,我們得好好探究一番。哪個小組的同學來談談你們對這個問題的探究?
生:就是說做什么事,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
生(補充):因為神圣的事業(yè)是要付出代價的,從事這種事業(yè)需要犧牲。
師:在課文中能找出描寫痛苦的詞語嗎?
生紛紛答:能。“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憂愁”“墮落”。
生:給市民帶來快樂。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加點的詞語系板書部分,下同)
師:剛才有同學說了“神圣的事業(yè)是要付出代價的,從事這種事業(yè)需要犧牲”,行道樹的這份深沉與痛苦就是一種犧牲,這種犧牲是什么精神的體現(xiàn)?
生紛紛答:“以苦為樂”,“奉獻精神”
生:“好人”“偉大的人”。
生(補充):“大寫的人”“奉獻者”。? 短文兩篇(行道樹 第一次真好)綜合訓練
師:答得太好了。是的,這些人叫奉獻者,行道樹象征了這種奉獻者。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請同學們下去搜集一下,寫在素材本上,F(xiàn)在請同學們繼續(xù)提問題。
生:第2自然段中說“這無疑是一種墮落”。“墮落”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生:“墮落”在這里指它們遠離了森林,遠離了它們的伙伴,是行道樹的主觀感受。
生:我覺得這里的“墮落”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墮落”不同,它是行道樹同森林里的伙伴相比較說的,好像是一種幽默的說法。
(師肯定。學生繼續(xù)就“合作探究,互問互答”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集體探究)
生:我們組認為第4自然段有兩句話不好理解。“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既然是“別人都不迎接”,為什么“我們”去了?
生:這是假設。
師:只是假設?能不能結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思考。
生:因為別人都不去,“我們”就去了。“我們”去是命運安排的,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這很好地體現(xiàn)了奉獻精神。
師:回答得有道理。要理解課文中的疑難問題,一定要結合課文,看看前后是怎么說的。這就叫“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同學們繼續(xù)提問題吧。
生:我們的問題在最后一個自然段,為什么說“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憂愁”和“快樂”好像有點矛盾。
師:大家認為這兩個詞矛盾嗎?
生齊答:不矛盾。
師:為什么?談談理由吧。
生:不矛盾。因為“憂愁”是說它有抖不落的煙塵,人們不重視它,“快樂”說的是它能給人們帶來清新的空氣。
生:“憂愁”是為城市空氣污染而“憂愁”,為市民健康而“憂愁”;“快樂”是因為“我們”能“在春天勤生綠葉”,“在夏日獻出綠陰”,為城市制造清新。
師(指著板書):對,“憂愁”是它奮斗的痛苦,“快樂”是它奮斗的結果。文章正是通過行道樹內(nèi)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