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21世紀的今天,詩歌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載體,或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學的發(fā)展以及審美取向的變化,逐漸面臨邊緣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詩歌精神的終極關懷,另一方面則是越來越喧囂的世俗誘惑;一方面是回歸古典的儒雅情懷、物我兩忘的傳統(tǒng)氣度,另一方面則是寫詩者多于讀詩者的殘酷現(xiàn)實。詩歌就在這種兩難境地進退維谷。然而,詩歌在當下的文學視野中真的就漸行漸遠,在日益高漲的城市化進程中真的就不堪一擊了么?
②不必諱言,當下詩歌的確存在一些問題。詩人圈子化、作品淺俗化,即是例證。過分的炒作與包裝、不時爆出的抄襲丑聞、嘩眾取寵的行文藝術,諸如此類,讓本應圣潔的詩壇一片烏煙瘴氣 ,而詩歌,這原本富有生命的藝術載體,也隨之變得蒼白無力而又缺乏靈氣。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是,當下文學存在一個引人深思的詩歌誤區(qū):將詩歌陌生化、邊緣化;將詩人妖魔化、另類化。
③對此,我的看法是,人間自有好詩在,對于詩歌的當下和未來,雖不能盲目樂觀,也不必過于悲觀。就中國當代詩歌來說,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 有30多年的歷程。盡管每一個時期的精神氛圍和物質(zhì)載體有著明顯區(qū)別,但詩人們的寫作取得了矚目成就,卻是勿庸置疑的事實,在幾代詩人的努力下,中國當代詩歌逐漸臻于成熟和完善。
④透過被時代喧囂遮蔽的詩歌景象,我們看到:真正的詩歌應該是也必然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詩意地闡釋著人類生命,詩化地闡釋著真實生活;真正的詩人應該是也必然是人類精神家園的守望者,清醒地守望著整個世界,守望著全部人類。詩歌之為詩歌,是因為它“從生活出發(fā),從心靈出發(fā),直抵人世間的那種渺小、虛無、道德、悲憫和感傷!1985年,詩人羅伯特·佩恩·沃倫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桂冠詩人”稱號之后,他在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記者的訪談中說了一句話:“詩歌就是生活!我對此的理解是:因為生活里有一種巨大無比的潛在力量,給詩歌帶來一種無法妥協(xié)的勇氣與激情。使得在詩人眼里,詩歌就是我們周圍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心靈和大地,就是自然界的萬事萬物。
⑤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曾說:“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之上”。既然“詩歌就是 生活”,那么就讓我們的詩人們,在這個喧囂時代的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詩意,尋覓詩情,寫出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詩,進而保持詩人應有的尊嚴、復活詩歌曾經(jīng)的榮光吧!
(選自2013年2月2日《新華副刊》,有刪改)
19.本文的中心論點是說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①段中“詩歌面臨的邊沿化境遇”是指什么?請簡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畫線句子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請結合第④段相關內(nèi)容簡要談談一個真正的詩人需要具備哪些情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9.(3分)詩人們要在這個喧囂時代的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詩意,尋覓詩情,寫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詩,保持應有的尊嚴、復活詩歌曾經(jīng)的榮光。(抓住文末句子,意近即可)…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7頁)…22.(4分)生活的激情;探索的熱情;寫作的豪情等。(答對兩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