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閱讀世界 > 休閑閱讀 > 正文

相時而動 欲擒故縱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休閑閱讀
無源之水才豐盈

俗語說:"大丈夫識時務(wù)者為俊杰。"

天地日月,自然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變化,大到山川河流,小到細塵微芥,宇宙間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我們生存的空間是一個永遠運動,永遠變化著的大系統(tǒng)。生存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我們也在不知不覺地變化著。

縱觀歷史演變,恰似一瀉汪洋,浩瀚泛波奔涌不息,一刻不亭地向前方奔流。只有螺旋式的上升,沒有倒退式的往復(fù)。

春秋更替,寒暑易節(jié)。日升星沉,花開花謝,雁去雁歸,草長草滅,雨灑雪飛,月圓月缺,觀自然萬物無不更替,無不變換。

時代在一步步發(fā)展變化,社會在一天天向前進步,思想文化、政治生活等等各個領(lǐng)域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人居其中,不變可為?

有些人在思想中是很反對變的。在他們看來,變就意味著不堅定,變就是背叛,變就是變壞,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特別是為職者更不能有這種想法,為職者更應(yīng)善于權(quán)變,審時度勢,相寸而動。

一提到審時度勢,相時而動。大家很容易聯(lián)想到墻上草,迎風無力,會意東西。左右搖擺不定,風吹向哪里,便倒向哪邊,大家都喜歡那種迎風挺立的傲松,認為勁草不好。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人應(yīng)有股骨氣。誠然,人缺不得骨氣,并且,我們這里所說的相時而動,也絕非是要人們學墻上之草,隨風任意搖擺,事物總是具有雙面性,任何事物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鬃釉唬"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墻頭之草固然是左右搖擺,但這也并不失為一種求存之道。試想幾尺高墻之上賴有一草已屬不易,寸土之上,瓦礫之間,獨出新芽,婀娜于天地之間,豈非奇事。上雖接日月覽照,下卻無甘泉醴水滋養(yǎng),要想存活,實賴天年。但這墻頭草卻也學得乖巧,自知身單力薄,生性柔弱,便避免與這強風勁吹分庭抗禮。相風而動,因風而搖。都說它錯了,它卻能保存自己,挺立墻頭之上。

海中礁石因是傲然挺立,敢于海浪爭空。排浪滔天,礁石卻迎風頂浪,屹然不動。卻又終落得干溝萬痕,傷痕斑斑,坑坑點點。都說礁石好,卻落得面目模糊,斷肢殘骸。

因此,我們不能說墻上草就無可取之處,墻上草隨風倒正是為了求存。試想,如果連自身都保不住,還要談什么宏偉的理想,遠大的志向,還創(chuàng)什么宏圖大業(yè)。對于為職者來說,更是如此,你連自己的職位都保不住,還何談實現(xiàn)自己的宏偉計劃呢?

觀古今中外,凡是剛直之士,莫不死得慘烈,大凡隨機應(yīng)變,靈活之士莫不享盡天年。誠然,我們無意貶低忠臣良將,更不是要褒揚奸臣之輩,我們也不可一棍子將其打死,認為他一無是處,其實,越是奸俸之輩,其處世哲學越是有可取之處。

讀者不要誤會,不要以為筆者是要為職者學貪官奸臣,個個吃國家傣祿,陷害忠臣良將,魚肉百姓,搜刮民脂民青。筆者是想提醒大家,刀槍可以殺人,也可以防身,關(guān)鍵在于我們怎樣去利用它,怎樣去認識它的作用。刀槍自身并不是惡物,之所以有人恨它,是因為它被有些邪惡之徒操縱利用了。而槍到了警察手中不也成了制止犯罪,打擊邪惡的功臣嗎?所以說,奸佞之臣的處世方法本身并不一定是不足取的,我們是可以批判地借鑒過來,為我們服務(wù)。

為職者審時度勢,隨機應(yīng)變,對于協(xié)調(diào)處理各方面的關(guān)系大有好處。事物在變,環(huán)境在變,周圍的人群也在變,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演變,為職者墨守成規(guī)的結(jié)果必然會是四面楚歌,成為海中孤嶼。

過去,我們身著青一色的軍裝綠和海天藍,單調(diào)乏味,現(xiàn)在,顏色不斷翻新,花色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活潑多樣,孰好孰壞,不言自明。難道我們還要在現(xiàn)在大聲疾呼軍裝綠的回歸嗎?過去男人和女人相敬而遠,不敢當眾拉拉扯扯,現(xiàn)在,街頭鬧市到處是相擁而行的雙雙麗影,而我們還要去舉棒高喝,鴛去鴦高嗎?顯然,那樣做是滑稽可笑的。我們只能接受這一現(xiàn)實,并調(diào)整自己去適應(yīng)這一現(xiàn)實。為職者的觀念必須能夠及時地適應(yīng)變化了的形勢,把握時勢動態(tài),并據(jù)之調(diào)整自己,方能立足于社會之中。

曾經(jīng)聽人講過一則故事:

據(jù)說,在燕王掃北時,來到一條大河邊,河水滔滔,波浪翻滾,湍流如箭,沒有舟橋,無法過河。當時又值九月,河水封凍尚早。燕王在河邊率兵馬無計可施,軍心浮動,士氣不高。燕王心急,便派一人出去觀看河水是否封凍,那人跑到河邊一看,河水滾滾,毫無凍冰之象,便跑回來報:"回燕王,河水毫無冰凍之跡象。"

燕王聽罷,大怒,一揮手:"拉下去,殺了!"

令下之后,那人被推出去砍了頭。

燕王又派一人出去察看,那人來到河邊。河水洶涌,依舊奔騰不息,浪花翻卷,哪里有半點封凍征兆,那人回來如實回報:"燕王,河水的確沒有凍冰之跡象。"

燕王問也不問,拍案大喝:"推出去,殺!"

第二人又被斬頭。

燕王又派第三個人去探看,那人到河邊觀望,河水奔流如故,他并不比前兩個人多看到什么,但他回來后,沒有如實報告,而是隨機應(yīng)變說:"恭賀燕王,河水已經(jīng)封凍,冰層厚盈幾尺,如鋼澆鐵鑄,大兵即可渡河。"

燕王大喜。說:"重重賞他,傳令三軍,今晚渡河。"

第三人非但活命,而且得了重賞。當夜晚間燕王率兵踏水而過,順利渡河。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據(jù)人講,當時燕王過河時,水中有好多烏龜?shù)扔矚さ乃袆游镌谒赂≈,托著那些兵卒過了河。

我們且不去論它是真是假,倒是那里面的三個人值得一提。第一個人和第二個人都如實回答,遭到的卻是滅頂之災(zāi)。第三個人隨機應(yīng)變,審時度勢,編了一套瞎話,卻領(lǐng)了重賞。燕王讓看河水凍結(jié)與否的目的在于穩(wěn)定軍心,而絕非河水本身。前兩個人,思想僵守,不懂應(yīng)變,殺身之禍在劫難逃。第三人善于思變,巧妙回答,點中了燕王的心事,得到了燕王的賞識。你從中是否能到一些啟示?

 

"心急喝不上熱面粥"

為職者不僅僅要相時而動,還要學會欲擒故縱。

俗語說:"心急喝不上熱面粥。"

或許,大家都見過貓捉老鼠,貓兒靜靜地守在老鼠洞口,全神貫注地盯住,一旦有鼠溜出,貓兒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可憐的小老鼠拿住。但貓兒并不立即將其吞到肚子里,而是將它拿到寬敞的平地處,將它放開,鼠兒自然是沒命地逃,無奈卻又被貓兒抓回。這樣,抓回,放掉,抓回,直至老鼠筋疲力盡,放開后再也不逃跑廠,貓兒才恰然囪得地將老鼠叨到僻靜之處,美美地飽餐一頓。

貓兒捉鼠,欲擒放縱。雖說貓兒不會說話,但其方法卻給人啟示。

成語說"欲速則不達",急于求成是不明智的選擇。處理任何事都要學會掌握節(jié)奏。要想達到某一目的,我們不能直沖著目標而去,而應(yīng)學會迂回環(huán)繞。面對一座極為陡峭的高山險峰,我們不要冒險去直接援直壁而上,我們可以繞著山路環(huán)行,最后便可安全地到達山頂。我們捕魚時,要一點點地將水淘干,讓魚兒慢慢地失去容身之地,自己暴露出來,而不是要跳到水中亂抓亂攪,因為那樣恐怕一根魚都不會撈到。

所以說,為職者要學會欲擒故縱。比如我們要訓服一條狗,并不是要用一段鎖鏈將其牢牢地拴住就行了,真正馴服一條狗需要一步步地馴化,先要任其野性張揚,慢慢地利用喂食等進行馴化。倘若只簡單將它拴住,狗不但不會馴服,反而會越來越狂,狂吠不止,甚至還可能變瘋,見人就咬,養(yǎng)了也是枉費心機。

曾有一國外的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將青蛙扔到滾燙的沸水中,青蛙便會立即跳出水面而不會受到損害,但如果將青蛙放到冷水中,然后在下面慢慢用細火加熱,則青蛙會不知不覺地死在逐漸沸騰的開水之中。這則實驗便可說明欲擒故縱的道理。

一截鋼條,我們要想將它弄彎,直接用力去折,怕是會將其折成兩半,但若先用火燒紅,再用錘頭敲打,則可使其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形狀。

 

對癥下藥不必事事躬親

為職者要正確地用人。我們說很少有人甘心受人指使,若要得到一個人的心,則必須摸清對方的脾性,對癥下藥。欲擒故縱不失為一種良方,對于有些性格怪癖的人,要先尊重他的個人習慣和方式,然后摸清他的弱點,再一步步將他引人你所期望的境地,使其自然而然地受命于你。為職者相時而動,則須首先學會駕馭時勢,惟其如此,方能走向成功。

一個人如果能夠成功地駕馭時勢,善于把握機會,利用機會,以積極克消極,則必然會走向成功。

當然,說者容易,實際做起來并不簡單,時勢的概念內(nèi)涵和外延都很豐富,在實際生活中更是現(xiàn)象復(fù)雜,真?zhèn)坞y辨,有時很難把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時的確像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朦朦朧朧,似是似非,模糊不辨。但古今中外,凡能成功駕馭時勢者皆獲得了成功,而且這樣的人舉不勝舉。

我國歷史悠久,封建王朝歷史更是漫長,王朝更迭,代代有風流人物。真如所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封建杜會的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帝國的皇帝始皇帝秦王贏政,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改文字,興小篆,換錢幣,通用圓形方孔錢。焚書坑儒,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叱咤風云,好不威武。但據(jù)有關(guān)史書記載,這位風流人物原本并非是地地道道的"龍種",他不是秦襄公的兒子,他的父親,生身父親是一個叫呂不韋的大商人,乍聽來,似覺蹊蹺,其實一點不足為奇,這正是呂不韋善于因時而變的結(jié)果。

目不韋很早就開始行商。而且,由于日不韋精明靈活,善于權(quán)變,處理事情往往適時得當,而且善駕時勢,抓得位機遇,故而,獲利頗為豐厚。沒有多久,便積聚了不少財富。

呂不韋富有以后,并不是滿足于豐厚的獲利。原來自他開始經(jīng)商起,他就暗暗地下定決心,要從事政治。他認為要從政必須有足夠的財富才行,沒有錢不會被人看重,也就不可能有機會接觸高層人物,從政也便只能是白日做夢。為此,他才開始經(jīng)商。

經(jīng)商使他有了一定的資財,他便開始努力接近執(zhí)政者。呂不韋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資財,奉送給當政者,以祈受到當政者的賞識。但事情并不像他開始想的那么簡單,他送出的錢財竟如肉包子打狗--一去沒有回頭,執(zhí)政者并未因此而賞識他。

呂不韋見奉送財物方法見效不大,心中有些著急,卻又一時間想不出主意。他的妻子見丈夫每天愁眉不展,總是在屋中踱步不止,便關(guān)切地問:"夫君,所為何事,竟這般愁苦,可否道于妻身知曉?"

呂不韋抬眼看著妻子,眼睛一亮,但立即又黯淡下去,低了頭,瞥見妻子日漸隆起的腹部,不覺長嘆一聲:"唉!我呂不韋時運不濟,有志難發(fā),枉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

其妻驚異忙問:"夫君,何出此言?"'

呂不韋望著妻子說:"你哪里知道,我呂不韋自從長大成人,便立志從政。本以為經(jīng)商獲利后,便可以錢財為跳板,跳人政界圈內(nèi)。誰料,前些日送給他們財物,卻并不見他們重視于我,想是此路不通,豈非枉存報國之志嗎?"

其妻聽完,為丈夫擔憂,卻又不知怎樣是好,只是問:"那么說,就毫無辦法了嗎?"

呂不韋長嘆一聲,深情地望著妻子的臉,又低頭望望妻子的腹部,悠悠地說:"辦法是有,只是--"

他的妻子忽地明白了,淚水刷地涌出眶外,撲跪在呂不韋腿旁,低聲啜泣起來。呂不韋伏身將妻子擁在懷中,撫摸著妻子,沉默起來。

呂不韋的妻子哭了一會兒,淚眼婆婆地問他道:"夫君,難道真的只有這個辦法了嗎?"

呂不韋用手抹去妻子臉上的淚水,長嘆一聲,說:"恐怕惟有此途啦!"

其妻伏跪在地,嚶聲道:"既是這樣,妾身惟夫君之命是從,只要對夫君前途有利,妻毫無怨言,請夫君決定好啦!--"

說完,其妻哭著爬起身,捂著臉跑進了房中。后來,呂不韋便將懷了孕的妻子送給了秦襄公,這便是驪姬。驪姬入宮以后,深受寵愛。秦襄公很快便封呂不韋為國相入宮主事。驪姬生下一子,便是秦始皇贏政,明為秦襄分之子,實為呂不韋之兒。

另據(jù)史書載,秦襄公亦是靠呂不韋出錢,認華陽公主為干媽而登基坐殿的。

呂本韋善于審時度勢,及時轉(zhuǎn)換策略,他曾編寫一則廣為流傳的寓言,說明這種應(yīng)順應(yīng)客觀變化了的情勢,因時因地改變自己方略的道理。

寓言說:從前有一個楚國人要渡江,不料船行到江的時候,忽然吹起大風,卷起巨浪,小船左右搖晃。位楚國人心中一慌張,竟把隨身佩帶的一柄長劍掉在水中。這位楚國人趕緊在劍落水的地方作了個記號,但這記號是刻在船邊的。等到船靠岸后,這人便順著船上的記號,潛入水中去找到,結(jié)果,當然是一無所獲。

呂不韋借用這則寓言,旨在說明順應(yīng)時勢變化的重要性。

為職者不但要駕馭時勢,適時變化,而且也要善于運用他人的智慧。

《韓非子》中講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魏昭王將宰相召來,對他們朗聲說:"愛卿,寡人欲兼理官事,卿等以為如何?"宰相聽完,暗暗皺眉,答道:"陛下,如欲親理官事,則陛下須先研究律法律典。"昭王于是弄來律典翻閱,結(jié)果只讀了十幾頁,便疲倦不堪,昏然欲睡,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心血來潮式的念頭,說:"寡人不善研究法律,罷了。"夫不躬親其勢柄,而欲為人臣所宜為者也,睡不宜乎?

君王想親自處理交給臣下辦的事,能不睡著嗎?韓非子即認為,君王如有用人之術(shù),即使偶而貪戀女色,也不會對統(tǒng)治有多在關(guān)礙。但君王如果沒有用人之術(shù),那么,縱然他嘔心嚦血,心力交瘁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

這里所說的"術(shù)",便是指要善于運用他人的智慧。古人有"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初,上君盡人之能"之說。

只有善于運用他人智慧并將其才能盡力發(fā)揮出來的為職者方是成功的為職者。

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一個人的社交面畢竟很窄,一個人的智慧畢竟很少。如果為職者善于運用他人的智慧,為自己謀事,則成功在望。相當年,劉備帶領(lǐng)關(guān)羽、張飛等人三顧隆中草廬,請諸葛孔明出山,也正是要借用其智慧,助劉備爭取天下,興復(fù)漢室。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聚集了那么多的專家學者,涉及各科學領(lǐng)域的權(quán)威人士,也正是借用他們的智慧為政府服務(wù)。當代美國許多大公司大財團都高薪聘用了許多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各顯其能,為公司制造或創(chuàng)新產(chǎn)品,便公司獲得豐厚的利潤。如果為職者善用他人智慧,則可八面玲瓏,通達亨盛。

為職者相時而動,駕馭時勢,善用他人智慧,則更要因勢而導(dǎo)之。

為職者把握住時勢只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更為重要的則是要善于因勢而導(dǎo)之,使之向著有利的方面發(fā)展。就好比天氣久旱不雨,禾苗急待澆水一樣,F(xiàn)在我們第一步應(yīng)是找到水,水找到了,卻并不意味著事情解決,我們還得想辦法將水送到旱地里。將水引到地中,問題才得以解決。

 

因勢利導(dǎo)

春秋時期,王侯爭霸。其中鄭國的鄭武公生有兩子,大兒子寤生,二兒子段。說也奇怪,大兒子寤生從娘胎里出生時,先出兩足,最后出頭,與正常的嬰兒出生時先出頭后雙足相反,故取名"寤生",意即"倒著出生",寤生的母親生他時很受了一番折磨,又嫌他出生時與常人相異,總是心里不喜歡他。

母親姜氏更喜歡小兒子段。但是按照世襲原則,只能立長子為太子,將來以繼承王位。姜氏因為討厭大兒子寤生便在鄭武公活著時候,建議廢掉寤生,武公嚴然否決了她,

武公死后,寤生繼承皇位,掌握了國家大權(quán)。姜氏便與小兒子段暗中商議對策。最后訂下陰毒的計謀,欲奪取莊公寤生的皇位。

其實,莊公寤生對此早就有所覺察,對其弟早有戒心。其弟段在封地內(nèi)招兵屯糧,擴張韁土,吞并鄰近邦邑之事,莊公都佯作不知,但暗中卻都早有防范。公叔段陰謀篡位,舉兵謀反還未實施,便徹底暴露,公叔段見大事已去,便引頸自殺。

莊公卻又從段那里搜出了姜氏寫給小兒子段的謀反密信,莊公大怒,將其母姜氏逐出京都,并發(fā)誓:"不到黃泉水不相見!"

但事后,莊公又有了悔意,無奈話已出口無法收回。送走母親后,痛哭不止,惆悵異常。

莊公手有。管理疆界土地的官吏,名叫穎考叔。此人為人正直,非常孝敬老人,在其附近人群中很受贊譽。

那天,穎考叔出門打獵,獵獲幾只獵頭鷹,正自高興,忽見前面兩個人跑來,告訴他:"你知道嗎,莊公的母親已經(jīng)著車馬來到咱們穎地了。"

穎考叔聽后驚詫,問:"莊公母不在都城榮陽,為何無緣無故來我們穎地?"

那兩個人便將其中原委說與穎考叔,穎考叔聽罷,什么也沒說,轉(zhuǎn)身回家,辭別母親,提著那幾只貓頭鷹進京向莊公進獻野味去了。

莊公一見穎考叔便笑問:"你進獻何等珍奇的野味呀?"

穎考叔趕緊回答:"主公,小人進獻的乃是一種叫"鵑"的鳥,這種鳥最令人憎恨之處就是極為不孝。小的時候,這種鳥的母親辛辛苦苦將它喂養(yǎng)大,它非但不懂回報,還要啄食母親的肉。所以人們都紛紛捕它蒸煮解恨。"

莊公聽出話中有話,便淡淡地說:"難得你有如此忠心,不遠百里為孤送來此鳥,本王賜你御膳一頓。"

御膳房為穎考叔準備了一桌羊肉羹,穎考叔謝恩后開始吃羹,但他只吃了幾口湯,便向莊公討旨,希望能將羹帶回家中,說:"主人,小人已然嘗過您賜的御用肉羹,小人的老母卻未曾嘗過,敢請主公賜小人一飯盒,帶些回去孝敬老母,小人替老母謝恩。"

莊公聽此,想到自己的母親被自己遠逐,心中凄然,不覺長長嘆了一口氣。穎考叔伴作不明,問道:"主公,可有什么憂慮之事,不知小人能否為主公您分憂解愁?"

莊公口答唉聲,便說了自己的悔意,穎考叔等莊公講完,微微-笑,說:"主公,這又何難,小人有一辦法,可使主公母子早日團聚。"

莊公大喜,忙問:"什么方法,快快講來。"

穎考叔說:"主公發(fā)誓說:'不到黃泉,不相見',主公請想,所謂'黃泉'者,不過是指地下之水,蚯蚓便是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主公說不到黃泉不相見,則派人在地下挖一條隧道,挖出黃泉不就可以母子相見了嗎?"

莊公聽完拍案大喜,連聲稱好,遂命人重賞穎考叔,又派人去挖地道。

后來,莊公與母姜氏果然在隧道中相見,母子捐棄前嫌,和好如初。

這則故事中,穎考叔便善于權(quán)變,因勢利導(dǎo),巧妙地變換了考慮角度,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黃泉"的含義,從而解決了問題。

上一頁】  【目 錄】  【下一頁

搜索更多關(guān)于為人處事 經(jīng)商 交友 方圓 的資料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09ping    責任編輯:Gaoge 
相 關(guān) 文 章
沒有相關(guān)文章
請輸入關(guān)鍵詞直接搜索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