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說明文閱讀訓練

畢役《巨大西貒》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

畢役《巨大西貒》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①一位荷蘭科學家在巴西境內亞馬遜河東南地區(qū)的一處盆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體型很大的西貒新科,并將其命名為巨大西貒。

②西貒屬于中小型偶蹄目動物,生活在美洲大陸。粗看上去,西貒的外形和習性與豬非常相似,但也有許多地方與豬不同,因此,西貒的祖先可能與豬同屬一個家族,以后在長期的生物進化歷史中,逐漸與豬分了家,成為偶蹄目中單獨的一類。它的體型比豬略小,吻粗糙而堅韌,鬃毛通常呈褐色、灰色或黑色,后肢僅具3趾,尾巴退化。它的上犬齒形成獠牙,但卻向下突出而不像野豬那樣向上翹起。雖同為雜食性動物,但西貒比豬更適應植物性食物,胃的構造比豬更復雜,適合消化粗糙的食物,腎則可以分解植物中所含有的酸。

③面對敵害時,西貒經常利用“團結對敵”、“以臭驅敵”兩套特殊的本領來轉危為安。它們的背腺會分泌出一種具有惡臭味的液體,把叢林中潮濕的空氣弄得臭氣沖天,使敵害被迫躲開;有時,它們還會糾集數(shù)十、數(shù)百只同類,用粗大的獠牙向兇猛的美洲虎、美洲獅等展開集體攻擊,令這些威風凜凜的猛獸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④西貒類原有3個物種。其中領西貒又稱頸鎖貒、麝貒,體型較小,頸部有白環(huán)。它是最常見的一種西貒,分布于從美國西南部到中南美洲的廣大地區(qū)。白唇西貒分布于從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北部一帶,體型較大,呈大群活動,戰(zhàn)斗力強。草原西貒棲息在巴拉圭、玻利維亞及阿根廷北部一帶,它的尾較長,腳細小,可以在多刺植物間行走。它鼻子的結構也適合在炎熱、干旱及多塵的環(huán)境中生活。由于最早發(fā)現(xiàn)的是它的化石,因此人們當時以為這種動物早已滅絕。直到1975年才發(fā)現(xiàn)了仍然存活的草原西貒種群,現(xiàn)存只有大約3000只。

⑤巨大西貒被發(fā)現(xiàn)后,通過基因分析證實它的確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新物種。通過測量巨大西貒的身體和骨架,發(fā)現(xiàn)它比其他幾種西貒的體型都要大,體長可達1.2米,而且具有更長的腿。它身體外表皮毛上的花紋也比較獨特。DNA分析結果顯示,巨大西貒同領西貒的親緣關系最近,但兩者又有所不同。它們彼此分道揚鑣的時間大致是在亞馬遜河最重要的支流馬德拉河從一條小河變成一條大河的時候。

⑥事實上,當?shù)貐擦种械木用?mdash;—圖皮印第安人對巨大西貒是很熟悉的,他們稱其為“成雙入對的大野豬”。而巨大西貒在科學上的發(fā)現(xiàn)則比較偶然。當時,這位荷蘭科學家正在野外行走,忽然覺得身后有動物在活動,于是回過頭來尋找,結果發(fā)現(xiàn)了3只巨大西貒。很快,它們便像幽靈一樣消失了,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這個新物種的行為方式也不同于其他西貒,它們的群體較小,通常只是成雙入對或以擁有1一2個幼仔的小家庭出現(xiàn)。再者,它們主要以果實為食,很少有掘地挖根的行為。此外,巨大西貒也沒有產生氣味的臭腺?茖W家解釋說,這可能是另一種適應來自大型貓科動物捕食壓力的進化方式。

⑦巨大西貒的生活區(qū)局限在干燥的森林地帶,棲息地范圍較小,野外數(shù)量十分稀少。因此科學家認為,巨大西貒的數(shù)量會很少,對它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是一件十分緊迫的事。他們還建議馬上將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動物列入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合會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中。

(選自《百科知識》2011年12A)

1.用簡潔的話概括第②自然段的內容。(2分)

2.西貒有哪些天敵?它們是如何對付這些天敵的?(3分)

3.領西貒、白唇西貒和草原西貒各有什么特點?(3分)

4.巨大西貒與其它西貒有什么區(qū)別?(2分)

5.把握文中有關信息,用“√”“×”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3分)

(1) 雖同為雜食性動物,但野豬比西貒更適應植物性食物,胃的構造比西貒更復雜,適合消化粗糙的食物,腎則可以分解植物中所含有的酸。  (   )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