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好的地方
馮雪梅
①母親總說,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這么想。
②最早的時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兩間的平房里。那個城市對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經很陌生。他們一無所有,就那么靠著自己的一雙手開始營建一個家。我記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記得在大樹下跳皮筋時唱的兒歌,記得母親在公用的自來水龍頭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親在家門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時候我對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間掛著竹簾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結構,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掛在門口的竹簾。父親把買來的竹簾細細打磨光滑,以免扎著人,母親用舊的格子布將竹簾的邊細細縫了,既好看又耐用。父親是那種閑不住的人,就那兩間小平房,也被他動著腦筋規(guī)劃過——家具都是比著屋的尺寸做的。我實在不知道父親如何有這樣的手藝,只是覺得天底下沒有他做不了的事兒。原先屋里的地上鋪著磚,父親弄了水泥來,將地重鋪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獨一無二的。那個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鋪了席子,擺上跳棋,然后請同伴來玩,并讓他們參觀我?guī)е鴷艿男〈病?
③我一直認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學住在高樓里的家。當我站在陽臺上看著都市的車水馬龍,看著遠處暗紅的云彩和一點點落下去的夕陽,突然覺得我的家和這里相比實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說,而是在高樓的陽臺上支一張椅子,看風景。
④這樣懷想了許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樓上。樓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時間,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著陽臺的位置和擺一把什么樣的椅子在陽臺上。家搬進高樓的那天,我?guī)缀踉陉柵_上站了一下午。我不僅有了可以看夕陽的陽臺,還有了自己的一間小屋。家真的不一樣了。當我坐在陽臺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著樓下的人群和遠遠的樹影時,覺得再也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初夏的黃昏,風輕輕吹著,天氣好極了,能見著遠遠的一抹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讓我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幻想。那應該是秦嶺的一點影子吧,山這邊的景色我知道,山那邊呢,是什么模樣?由此而來,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擴大,這種不著邊際的幻想終于使得我離開家去了他鄉(xiāng),因為我重新覺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幾年之后,找到一個停留的地方,開始自己的生活——與我的家,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挑選明快的裝飾布,讓屋里的色調一致,而不是像母親那樣計算哪一種布做窗簾更耐用或是哪一種床單的價格更實惠;我打掉屋的墻讓客廳適應我喜歡的家具,而不是比著屋子的大小買家具;我找小時工做家務忘記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家訓;我甚至不開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麥當勞。我按著自己的想象構建著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當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叉對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時候,猛地記起父親說的一句話:還是自家的手搟面好吃。母親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覺中到了眼前。
⑧隔著電話線,聽母親的鄉(xiāng)音。北方的冬日,陰著天,風很冷。暖暖地母親在問:過年回家嗎?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鄉(xiāng)的城市。車晚點了,當我遠遠地看到家時,長長地出了口氣。天晚了,樓梯的燈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層樓,卻見那盞燈亮著。猛然間明白,我只是飄在天上的風箏,線牽在家的手里。
⑩這世上最華麗的地方也許不是家,但他永遠是一個最好的歸處,是牽扯不斷的惦念和牽掛,是在不知不覺中滲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⑾家是那盞燃起的燈光,為著行色匆匆、漂泊的腳步。
1. 第②自然段詳寫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4分)
答:
2. 理解劃線句在文中的含義。(3分)
我只是飄在天上的風箏,線牽在家的手里。
答:
3. 隨著居住條件的改變,作者對家的感受也有變化。請概括其心理變化過程。(4分)
答:
4. 作者認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為什么?通讀全文扼要作答。(3分)
答:
參考答案:
1.(4分)①突出了家的樸實和溫馨(2分)② 同后文形成對比(1分),為作者表達對故…查看完整散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四個得3分,答出三個得2分,答出兩個得1分) 4.(3分)作者認為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1分),因為家能夠給人溫暖、關愛(1分),家永遠是一個人最好的歸處(或:是一個人精神的寄托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