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給“閱讀老師”提的意見就是作業(yè)布置得太少,以及讓學生回家看課外書浪費了時間。這位老師一直頂著壓力這樣做。她的學生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看不出什么,到了小學高年級,尤其是小升初的一些知識測試中,就明顯超過了那些死學課本的學生。她說她自己對學生進行了一些跟蹤調查,她所教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狀態(tài)都比較好,幾乎沒有所謂的“問題學生”。而那“拆字老師”的學生的成績事實上很虛幻,后續(xù)問題非常多,不少學生在小學高年級時就表現出厭學傾向,進入中學后,在學習成績、學習品格乃至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不少問題。調查結果堅定了她這樣做的信念。不過她也感嘆,進入中學后,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學習興趣的有無,誰能把它和小學老師掛上鉤呢?人們只會說某個孩子越來越懂事了,或越來越不懂事了。人們只能想到,孩子上中學遇到好老師了,或遇到差老師了。
我也和那位“拆字老師”聊過,并非這位老師不知道她那樣做的壞處。她說,反正我只教他們這幾年,這兩年他們成績比別的班好就行,以后怎樣,那不是我的事了。這位在教學上讓學生飲鴆止渴的老師,她是學校的“名師”,家長們總是趨之若騖地想盡各種辦法,把孩子送進她的班里。大家看到的是,在她任教的時間里,班里語文考100分的人動不動就超過一半。
暴力作業(yè)產生的兩個原因,反映的是我國當前教育上的兩個宏觀問題,一是教學評價的導向問題;二是教師的素質問題。我認為這兩個問題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關鍵,是解決一系列教育問題的切入點。可現在種種責難卻都把板子打在“高考”上,高考成了一切教育問題的罪魁禍首;而種種所謂“教改”,都只是剜新肉補舊瘡,或者是頭痛醫(yī)腳——這是個很大的話題,在這里無法展開評說。
如果孩子遭遇到暴力作業(yè),我們該如何做?這一點我在另外兩篇文章中《替孩子寫作業(yè)》和《不寫“暴力作業(yè)”》中談了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想,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對暴力作業(yè)有認識,你如果經常有意識,精心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那么對付暴力作業(yè)的辦法自然會出來。
有時孩子遭受了暴力作業(yè),卻不去對家長說,不去求得家長的幫助,這還是要從家長身上找原因。
有個初一的孩子因為上課搗亂,被老師罰抄課文十篇,這個孩子真的就一晚上硬是把那十篇課文抄完了。孩子寧可接受“刑罰”,也不向家長說,這種情況應該和孩子對家長態(tài)度的預感有關。如果平時家長遇事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比較隨意地批評孩子,對學校教學充滿了盲目崇敬,那么孩子憑直覺就會認為和家長說了也白說,不但于事無補,還可能挨訓,雪上加霜。孩子承受了暴力作業(yè),他一晚上抄完了十篇課文,第二天還是那樣上學去了,好像什么也沒損壞,什么也沒缺少。這種情況甚至有的家長知道后還會竊喜,以為孩子多抄了課文就比別的孩子多學習了。他們沒看見孩子受了內傷,甚至是終身無法痊愈的內傷。
暴力作業(yè)對兒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極影響。它的壞作用,遠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點熱,多吃一個饅頭有點撐那樣簡單。它能改變事情的整個狀態(tài),讓孩子催患一種“厭學”的慢性疾病,摧毀他們的上進心,吞噬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消磨他們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能破壞他們的道德。所以它不是小事,是“教育事故”。
令人痛心的是,這種事故天天都在全國大面積發(fā)生著。只要和中小學生或他們的家長聊聊,就會發(fā)現“事故”不僅多,而且方式無奇不有,令人嘆為觀止。多年來,兒童會不會遭遇暴力作業(yè),全仰仗運氣,看他各科遇到的是怎樣的老師。只要不是各科老師都喜歡暴力作業(yè),就已經是萬幸了。國家每年為教育科研拿出數字龐大的經費。師范院校、教育科研院所在不停地做課題,中小學現在也都在做“課題”,仿佛教育界上上下下都在專心研究問題。為什么這么具體這么迫在眉睫的事沒有人去關注?擁有最多科研經費的教育專家學者們喜歡高屋建瓴地宏論,在事關兒童每一天學習生活的問題上卻總是缺席。
我的一位中學同學是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教師,榮獲全國特級教師稱號。她說,以她這些年來的工作經驗,孩子們寫生字,每個字寫三遍效果最好。這么一項簡單而有效的經驗——我認為這才叫“學術成果”——如果推廣開,會讓全國多少兒童減輕作業(yè)的痛苦,甚至從此變得愛學習啊。它仿佛簡單得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實際上卻包含著一套非常完善的教育學、心理學以及認知科學的理論。比起那些和學校生活完全沒有關系的、以厚厚的書籍方式呈現出來、且總能端居廟堂之高的“教育研究成果”,這位特級教師的經驗如此樸素,卻如此有價值,可惜的是,成果得不到推廣,受益的人太少了。
再說教育行政部門,總是用“行政思想”來自上而下地管理學校,很少考慮用“教育科學理念”來細致入微地服務于學校。這使得一些教育行政手段不僅無效,而且成為師生們新的負擔。
2007年從報紙上看到某地教育行政部門出臺了一個小學生“減負”方案,要求小學生的書包不能超過六斤。給各學校下達規(guī)定后,并派員到各學校抽查監(jiān)督。這導致學生們只好化整為零,先背個四斤的書包進去放下,再到校門口從媽媽手中接過一個五斤的書包背進去。聯(lián)想到這么多年教育行政部門要么不作為,要么亂作為,只能說這一次又是一些官僚們腦子進水了。這個“減負方案”不管它用去多長時間出臺,醞釀過程都沒超越“拍腦門”的時間和水平。
“減輕學生書包重量”其實多半是個比喻性說法,“書包”在這里只是學業(yè)的一個象征。書包的實際重量和學生學業(yè)負擔的輕重,有一些表層聯(lián)系,但并不對等。“減負”應該用思想和理念去做,怎么可能用秤去做?“如果教師只考慮怎樣迫使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坐在那里摳教科書,怎樣把他們的注意力從別的一切活動中都吸引過來,那么負擔過重的現象就是不可避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句話,已告訴我們學生負擔過重的來源和解決方案,為什么不從這里去思考呢。
杜絕不同程度的暴力作業(yè),才是最重要的減負行為。把暴力作業(yè)上升到“事故”的高度,可以讓人看到它的破壞力,引起人們的警醒。
國家為杜絕各行各業(yè)的生產事故,不停地制定和出臺相應的管理標準和管理辦法。煤礦發(fā)生事故不允許瞞報,而且要追究相關人責任人的責任。但全國每天發(fā)生多少暴力作業(yè)事故,卻以一種常態(tài)合理地存在著。
有誰來揭露這件事,有多少人聽到了千百萬兒童的呻吟?說得輕一些,它永久性地破壞了許多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說得重一些,它在蛀蝕和扭曲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什么時候能為孩子們出臺這樣一套科學的“辦法”,讓他們免受暴力作業(yè)之害呢?
特別提示
●用繁重的作業(yè)把孩子的肢體固定在板凳上,固定在書桌前。這樣做的后果是孩子的內心會起一種化學變化,會生成一種叫“厭學”的物質。
●好家長和好教師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孩子遇到“厭倦”這個敵人,所以他們傾盡全力做的,就是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對暴力作業(yè)有認識,你如果經常有意識,精心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那么對付暴力作業(yè)的辦法自然會出來。
●杜絕不同程度的暴力作業(yè),才是最重要的減負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