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一道強烈的光向她射來。孩子不見了,她被托到空中,周圍是一片寒氣。她抬起頭來,發(fā)現(xiàn)自己是在教堂墓地里,兒子的墳?zāi)惯。?dāng)她做夢的時候,上帝來撫慰她,使她的理智發(fā)出光輝。她跪下來,祈禱著說:
“我的上帝!請原諒我曾經(jīng)想制止一個不滅的靈魂飛走,曾經(jīng)忘掉了你留給我的對活人的責(zé)任!”
她說完這些話,心里似乎覺得輕松了許多。太陽出來了,一只小鳥在她的頭上唱著歌,教堂的鐘聲正在召喚人們?nèi)プ鲈缍\。她的周圍有一種神圣的氣氛,她的心里也有一種神圣的感覺!她認(rèn)識了上帝,她認(rèn)識了她的責(zé)任,懷著渴望的心情急忙趕回家來。她向丈夫彎下腰,用溫暖的、熱烈的吻把他弄醒了。他們談著知心和熱情的話。她現(xiàn)在又變得堅強和溫柔起來——像一個主婦所能做到的那樣。她心中現(xiàn)在有一種充滿了信心的力量。
“上帝的意旨總是最好的!”
她的丈夫問她:“你從什么地方得到這種力量——這種恬靜的心情?”
她吻了他,還吻了她的孩子。
“我通過墓里的孩子,從上帝那兒得來的。”
(1859年)
這是一篇散文詩,首次發(fā)表在斯德哥爾摩1859年12月出版的《新北歐詩歌和芬蘭、丹麥及瑞典作家剪影集》(??a???????a?????????????????a?aee????a,?a???a????????B?aE?A?ea??a??)上。安徒生在他的手記中說:“《墓里的孩子》像《母親的故事》一樣,所給予我的愉快,比我的任何作品都多,因為許多深切悲哀的母親從中獲得了安慰和力量!边@個故事表面上歌頌了上帝的“愛”和善良的意旨,但真正描寫的是母親的偉大:她既要鐘愛死去的孩子,也要保護活著的親人,她得在“愛”和“人生的責(zé)任”之間來掙扎,來保持平衡。安徒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只好又求助于“上帝”——這表明一個作家是如何經(jīng)常在進行靈魂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