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考作文寫《學中好景常追憶》
1.學中好景常追憶
學校生活的記憶在一個如此溫柔的角度里被切割,每一天的日光如水銀般傾灌而去,填補所有的縫隙,凝固發(fā)出鏡面的光,反射出一千個世界。一千個世界里,是學中好景,是點點金色印象。
初一的時候,紅歌會于所有人都是新鮮的,最后選定《共產(chǎn)兒童團團歌》,還顯稚嫩的聲音唱起來清脆好聽。女孩子穿著藍底碎花布衣,男孩子穿著灰布衣,第一次上臺表演,手心里濕津津的滿是汗,老師看出我們的緊張,說:“沒事兒,咱們班肯定是最好的。”但是臺下黑壓壓的人群,就像是巨大的“緊張”撲面而來,壓住了喉嚨里的歌聲。于是,那場紅歌會,只記得老師的輕嘆、同學眼中的自責。
仍是好景,那次好景,我學會面對緊張。
初二的時候,前一次的遺憾在這里我們盡最大力量彌補,唱《少年中國》,女孩子的藍衫黑裙,男孩子的黑衣,像極了民國時期的學生。盡最大努力唱出動人的旋律,放開聲音,八度空間中有我們的位置,只是不想給老師留下遺憾。再次面對黑壓壓的人群,同學們微笑面對,手心仍是濕的,眼睛卻是亮晶晶,自信高歌。那場紅歌會,記得老師欣慰的笑顏。
是好景,那次好景,我學會克服緊張。
初三的時候,紅歌會已不再舉行,聽著窗外非畢業(yè)班同學的嘹亮歌聲,班里是一片羨慕。“我們唱《最美的太陽》吧。”有人提議,有人應和。課前,把老師請進班級,看最后一次表演。歌聲因空間的狹小而被放大,是前所未有的震撼。老師鼓掌,眼睛認真的看過每一個同學,突然就開始努力向天花板上看去,眼底是淚光閃爍,眼圈有一點紅。“您是最美的太陽!蔽以谛牡渍f。
如此好景,我學會感恩。
生命本是不可承受之輕,因了心中有別人,才有了重量。同樣,因了心中是自己,轉為心中有老師,有不想讓老師失望的心愿,所做的事才會更出色,只因有責任,路才走得更踏實,為別人,遠高于為自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即使觀眾為零,可心中有一份熱忱,哪里都是舞臺,哪里都可以怒放。
學中好景,教我在成長中自信、一切坦然,也教會我感恩。如此好景,亦思量,亦難忘。時常追憶,暖入心房 。
2.學中好景常追憶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學習是重要的,所以古人有鑿壁偷光;學習是艱辛的,所以后人有懸梁刺股;學習是需要勤奮的,所以古人有聞雞起舞......于是,有人認為,學習是枯燥的,但是,隨著時間的遷移,你也會發(fā)現(xiàn),學習中自有樂趣,自由快意。
每每讀到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我都會陶醉于這種悠然的境界,我為詩人終于擺脫世俗的紛紛擾擾,離開污染的世風,拋下一切,置身于自然,置身于荒郊野嶺。置身于深山巨谷之中,放下一切,忘掉一切,悠然,幽雅的生活而高興,而快樂,我深深的陶醉于這種幽雅,閉上眼,我仿佛看到了籬邊菊,我仿佛又看到手拿菊花的陶公。
每當我看到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都會為作者當年的凌云壯志感到心潮澎湃,詩人少時胸懷大志,有博大的胸懷和抱負,無奈于生不逢時,回想一下杜甫的生平,我心中又是一陣傷感“艱難苦恨繁霜鬢,百年多病獨登臺”,總結一生,又是痛惜、哀嘆,“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依仗自嘆息”,此時,我唯有替杜甫感到無奈和同情罷了。
每當我看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心中又猶然而生出一種豪放,一種曠達!疤焐弦惠唸A月,對月飲酒,當有多么快活”,我感到一份豪爽;“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人有己巳年于一輪明月,希望親人在千里之外,在天涯海角都能健康,共賞這明月,心中又猶然一陣憂思,也感到一份思念,我為詩人有此豪爽、豁達的胸襟而高興,而快樂。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亡國之很,文天祥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面對污濁的世風,黑暗的社會,范仲淹發(fā)出這樣的號召,“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對國破家亡,杜甫發(fā)出這樣的無奈......
從書中,我讀到了快樂:從書中,我讀到了自豪,在學習中,我體會到了美與古典的結合。學習中有酸甜苦辣,學習中有悲歡離合,我在學習中笑,我在學習中憂。
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美好的,學習中感動常在,學習中好景常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