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東省威海市學業(yè)水平考試 語文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1.下列字形、加點字字音有錯誤的-項是( )。(3分)
A.隱匿(nì) 綺麗(qǐ) 饒頭(ráo) 隨聲附和(hè)
B.亙古(gèn) 驀然(mò) 蕭瑟(xiāo) 一拍即合(ji)
C.褶皺(zhě) 逞辨(chěng) 謹記(jǐn) 轉彎抹角(jiǎo)
D.脊梁(jǐ) 花卉(huì) 癖好(pǐ) 誠惶誠恐(huáng)
華語網(wǎng)說明:網(wǎng)頁內容為TXT文檔,僅供預覽,無word試卷加點字、下劃線、圖表等內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精校doc文檔,請點此下載。
2.根據(jù)提示,用古詩文填空。(8分)
①今日聽君歌一曲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② ,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其一)》)
③馬作的盧飛快,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④濁酒一杯家萬里,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⑤坐觀垂釣者, 。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⑥ ,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⑦ 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
⑧ ,長歌懷采薇。(王績<野望》)
3.下列選項括號中的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宇宙有多少奧秘?我們與宇宙將發(fā)生怎樣的關聯(lián)?“中國天眼” 在巡視著,仰望著。(此句標點符號運用正確)
B.共建“一帶一路”,讓不少外國友人把象征“天圓地方”的一頭圓、一頭方的筷子裝進了行李箱。 (主語是“共建‘一帶一路’”)
C.唯有家校合力,才能融洽青少年與手機的關系,才能實現(xiàn)電子媒介助力孩子的成長。(此句有語病)
D.以植物為媒,東西方的綠色智慧在媯水河畔相遇并碰撞。(“以植物為媒”中的“為”是動詞)
4.學校將五月定為“大閱讀”主題月,將開展一系列活動,請你積極參與。(8分)
(1)《西游記》中的沙僧參加閱讀社團的招聘,請你寫出錄取或淘汰他的理由。(2分)
(2)你應聘到閱讀社團做圖書室管理員。室內藏書以《論語》《孟子》《詩經(jīng)》《道德經(jīng)》《資治通鑒》《李太白集》《東坡集》等為代表。請用一句話概括藏書內容。(2 分)
(3)為紀念建國七十周年,班級將舉行“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活動,請你根據(jù)示例將活動內容補充完整。(2分)
“讀起來”, ;“講起來”,砥礪強國志向;“ ”,匯聚報國行動。
(4)學校籌備“電子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孰優(yōu)孰劣”的辯論活動,請你為主持人寫一段最后的總結發(fā)言。(2分)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5-8題。(8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泰川,百姓軌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5.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①曹操比于袁紹 ②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
B.①利盡南海 ②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C.①信義著于四海 ⑦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①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②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
6.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與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①然操遂能克紹 ②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B.①賢能為之用 ②梅花為寒所勒
C.①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②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 至焉
D.①猶魚之有水也 ②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2分)、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8.選文中諸葛亮論述的理論依據(jù)可以用《孟子>兩章》中的哪句話來概括? (2 分)
(二)閱讀下面語段,完成9-10題。(4分)
臣聞眾少成多,積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顯;是以堯發(fā)于諸侯,舜興乎深山,非一日而顯也,蓋有漸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發(fā)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故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