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第3題考查的是對重要語句的賞析。這題是屬于自選角度賞析題,要求考生針對所給句子,調(diào)動品味語言方法的積累賞析句子。需要考生對考題文本的語言深入研讀、推敲,體出其味,品出其妙。然后,找準(zhǔn)品“點”。常見的如: 1、結(jié)合修辭手法,品出生動美。首先要記住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fù)、對比、反問),并結(jié)合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來賞析,這樣才不會在答題時“舍近求遠”,或者張冠李戴、隔靴搔癢。例如,上面的第3題的第一句可借助修辭手法來品味。參考答案為(1)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贊美了母親的勞動成果;颍骸傲⑵饋怼边\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秧苗的動態(tài)之美。 2、抓住關(guān)鍵詞語,品出精妙美。關(guān)鍵詞語一般指勾住自己眼睛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形容詞,往往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只要抓住這些關(guān)鍵詞句進行分析和品味,就能“撥開云霧見青天”。例如上面的第二句就可抓住關(guān)鍵詞語“跪”“艱難”進行賞析。參考答案為(2)句中“跪”、“艱難”這兩個詞寫出母親插秧的艱難,突出母親此時體力不支和勞累,表現(xiàn)了母親的堅強。
4.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①段中“后來滿頭蘆花”一句用鄉(xiāng)村常見的蘆花來形容母親的,白發(fā),突出母親頭發(fā)斑白的特征,切合母親農(nóng)婦的身份。
B.③段中“空曠的田,野上有燈火閃爍,不時有陣陣敲盆的聲音傳來”一句看似閑筆,實則為后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了鋪墊。
C.④段中“在母親停下的當(dāng)兒,有一群黑乎乎的東西沖向秧圃”一句,既寫出了老鼠的猖獗,又側(cè)面表現(xiàn)出母親的辛勞。
D.11段中以“母親的白發(fā)喲,還在田野上飄拂么!”一句結(jié)束全文,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5.本文著力描寫母親的白發(fā),請簡要分析“白發(fā)”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解析:第5題是綜合分析,初看是對線索的分析理解,實際上還包括人物形象特征,情感基調(diào)、文章主題、作技巧寫等多方面的理解,是閱讀分析的深層的整體理解,不能留于表面或淺嘗輒止,題目的分值3分實際上暗示應(yīng)多角度思考。參考答案為:“白發(fā)”是全文敘事線索;“白發(fā)”是母親的形象特征,作者著力描寫這一特征,突出了母親的辛勞,表達出作者對母親的心疼,對母親的愛和懷念。
例三
瞎 子
莫泊桑
看見初升的太陽便覺得衷心喜悅,這種喜悅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降到大地來的這片光明會如此這般使我們感到幸福?天空蔚藍,田野碧綠,房舍雪白;我們喜洋洋的眼睛暢飲著這些鮮艷的色彩,把它們化成我們心中的快樂。于是我們一心只想跳舞、奔跑、歌唱,在思想上感到輕松愉快。
門洞底下的那些瞎子處在永恒的黑暗之中,早已漠然無動于衷,在這個新的歡樂氣氛中,也仍舊是安安靜靜地待著。只是時時刻刻吆喝身邊的狗,叫它們安靜,不明白為什么它們老想蹦蹦跳跳。
這樣的人我曾經(jīng)見過一個,他過著難以想象的最殘酷的苦難生活。
他是一個鄉(xiāng)下人,父親是諾曼底的一個農(nóng)莊主人。父母在世的時候,總算還有人照看他,他感覺苦痛的只是他那可怕的殘疾?墒莾衫弦蝗ナ,殘酷的生活就開始了。有一個姐姐收留了他,然而農(nóng)莊里的人待他卻像待一個白吃飯的窮鬼,每頓飯都要怪他吃得太多,叫他懶蟲、飯桶。盡管他的姐夫把他那份遺產(chǎn)奪到自己手里,可是連湯也舍不得給他多喝,給他的也就是剛剛夠而不至于餓死的那么一點。
幾年里情況就是這樣。不過他什么事也不能做,再加上老是冷冰冰的不聲不響,最后惹惱了他的親戚們,于是他成了受氣包,成了一種供人虐待折磨的小丑,一種犧牲品,專供周圍那些粗胚子發(fā)泄他們的獸性,慘無人道地取樂。
凡是他的失明使人想到的殘忍的惡作劇,都 被想出來了。為了叫他吃了東西付出代價,他的吃飯時間變成了鄰居們散心、他受罪的時刻。
他的姐夫因為總這樣養(yǎng)著他,心里有氣就動手 打他,不停地抽他的嘴巴,看見他躲躲 閃閃或是舉手還擊時的那種瞎費氣力的樣子,不禁笑了起來。從此又有了新的玩法,就是打耳光。那些長工、短工、女仆高興起來就給他一巴掌,打得他眼皮直眨巴。他不知道往哪兒躲,只好不停地伸著胳膊阻擋別人的攻擊。
最后他被逼著去要飯。趕集的日子他被帶到大道邊上,一聽見有腳步聲或是車輪聲,就伸著帽子結(jié)結(jié)巴巴地叫喊:“求求您,行個好吧!
可是鄉(xiāng)下人是不喜歡亂花錢的,一連幾個星期,他一個銅子也帶不回來。
有一年冬天,地面蓋滿了雪,天冷得出奇。可是他的姐夫一大早把他帶到很遠很遠的一條大路上去求乞,一整天都把他撂在那里。到了晚上,他的姐夫當(dāng)著那些雇工的面說自己沒有找著他。隨后他又說:“用不著擔(dān)心,一定是有人因為他冷把他帶走了。丟不了。明天早上他一定會回來喝湯的!
第二天,他沒有回來。
他的親戚們在一個星期里假裝著到處打聽他的消息,到處找他。他們甚至還哭了幾聲。
那一年冬天十分冷,很遲才解凍。一個星期日,農(nóng)民們上教堂做彌撒,發(fā)現(xiàn)一大群烏鴉在平原上空不停地盤旋,然后像一陣黑乎乎的雨點集中落在同一個地方,一會兒飛走,一會兒又飛回來。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這些烏鴉還在那里,它們像一片烏云似的浮在天空,簡直可以說四面八方的烏鴉都聚集在這里了。它們常常落到亮閃閃的雪地上,在上面鋪下一片怪里怪氣的黑點子。頑固地搜尋著。
一個小伙子跑去看看它們究竟在干什么,這才發(fā)現(xiàn)了瞎子的尸體,已經(jīng)支離破碎,被吃掉了一半。他那雙無光的眼睛已經(jīng)不見了,讓烏鴉啄走了。
現(xiàn)在我遇到有太陽的日子感到舒暢快樂的時候,就不禁要想到這個可憐蟲,心里泛起一種凄涼的回憶和莫名其妙的悲哀,是啊,他在世上是這樣命苦,以至于見過他的人聽說他慘死,反倒感到一陣輕松。
1、文章的第一段能刪去嗎?為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jié)構(gòu)的能力,考查學(xué)生對小說寫作技巧的掌握。文章的第一段細致地描述了“看見初升的太陽”的喜悅,這看似與“瞎子”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但聯(lián)系下文內(nèi)容——瞎子的艱難處境,就可看出這兩者的聯(lián)系:對比。答案:不能刪去。第一段渲染了一種歡快、愉悅的氣氛,與下文瞎子的命運形成鮮明的對比。
2、文中作者塑造了一個群體形象,如“親戚們”“雇工們”,請簡要分析這個群體形象。
答案:這是一些虛偽、麻木不仁、缺乏起碼的同情心的人組成的群體!跋棺印痹獾浇惴虻钠缫、虐待,周圍人不僅沒有同情、憐憫他,反而拿他取樂,甚至不停地打他。當(dāng)“瞎子”失蹤后,這些人假裝著打聽消息,“甚至還哭了幾聲”,這些都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這些人冷酷、虛偽、狠毒的嘴臉。
3、小說運用近似夸張的手法描寫烏鴉,“像一陣黑乎乎的雨點集中落在同一個地方”,“像一片烏云似的浮在天空”,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對于小說藝術(shù)技巧的鑒賞。一要明確使用的手法,二要分析表達效果。對烏鴉的描寫集中在倒數(shù)第三、第四段,營造了一種陰沉、凄涼的氣氛,就是在這種氣氛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瞎子的尸體。這一環(huán)境襯托,讓讀者更加感受到了瞎子命運的悲慘。答案:這是環(huán)境描寫,渲染了一種凄涼悲慘的氣氛,突出了“瞎子”悲慘的命運:活著受人嘲弄、歧視、虐待,死后被烏鴉吃掉。這樣寫,加重了小說的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