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八年級上冊語文

《新聞兩則》問題研究

[移動版] 作者:藍丁

評論中對敵人毫無斗志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另一方面和敵人拒絕簽訂和平協議有很大關系。前者略議,是因為這個問題不言而喻;后者詳評,是為了把少數戰(zhàn)犯同廣大官兵相區(qū)別,以利爭取多數,孤立少數,瓦解敵軍。同時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正是我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的直接原因。此處著重點明這一點,更有力地證明了我軍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確的。至于后面評論敵軍,是為了引出下面對東路軍渡江戰(zhàn)役的記敘。

7、《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語言怎樣體現出了新聞語言的特點?

本文的語言準確鮮明。首先,文字具體確鑿,表達準確。如,“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整天的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薄罢斓募(zhàn)”概述了戰(zhàn)斗的艱巨,表現了我軍的英勇無畏;“殲滅及擊潰”表現敵軍失敗之慘重,“殲滅”指“全部被消滅”,“擊潰”指“敵軍已完全喪失戰(zhàn)斗力”;“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所指并非全部,但大勢已成定局;“控制江陰要塞”,指關鍵的軍事設施已在我掌握之中,語言具體詳明,事實確鑿可信,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再如,“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這句話中的“突破”表現了戰(zhàn)斗所取得的進展,“渡至”則表現的是從水路進軍,來到了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即已”強調了時間之短、進軍之神速。另外本文的語言極具感情色彩。如,“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一句充滿了對敵軍的嘲諷。湯恩伯本來是來“督戰(zhàn)”的,結果不但無戰(zhàn)可“督”,且全軍覆滅,狼狽不堪。敵軍的“不料”正顯我軍的神勇。另外“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這句話中,“至發(fā)電時止”時間概念更準確,且有“戰(zhàn)勢發(fā)展迅速,我軍勝利進軍”的豪邁之情蘊含其中!坝嗖俊边@一軍事術語,還指未渡江的部隊,這個詞用在報道戰(zhàn)況的消息中,既確切,又得體。

8、《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議論有什么特色?

為了揭示事物的本質,消息報道中可以插入簡短的議論。本文議論了敵

查看更多新聞兩則 八年級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