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 > 中考試卷

浙江麗水市08年中考語文試卷(附答案)

[移動版] 作者:佚名
       (選自《讀者》,有改動)

5.文章寫到了哪些月亮“凝望者”?(3分)

6.第⑤節(jié)中“月亮的賜予”指的是什么?請聯(lián)系上下文概括回答。(4分)

7.第⑨節(jié)中,作者為什么要寫“無聲無息,但明亮如焰”的鴟鵂和“在草叢中尖聲吟唱”的蟋蟀?(3分)

8.文中一些句子語言優(yōu)美而又意味深長。請參照示例,選取一句加以賞析。(4分)

[示例]

句子: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樂一樣,激動我的心弦,然后又撫慰我的心靈。

賞析:“每一次月出”如同“美妙的音樂”一樣能夠凈化人的心靈,句子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寫出了“每一次月出”的美妙所在和作者對它的獨特感受。

9.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所流露的情感,引發(fā)了你什么思考?(4分)

(二)(17分)

科學可以代替一切嗎?

王  平

①人們相信科學是認為科學具有最大的力量,可以滿足和達到人的一切愿望。但是,人類的愿望并非是一個人的,而是有無數(shù)人的愿望,姑且不論用科學手段來達到部分人的愿望是否合理,就連一般意義上的科學的兩面性也讓人感到,科學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例如,原子彈的發(fā)明是科學力量,但愛因斯坦已經(jīng)對其有過懺悔了,認為不該研制原子彈。

②進一步從別的角度看,如果科學可以改變一切和達到人們的愿望,那么是否應當讓科學來這么做?

③作為一個正常人,工作、勞動的動機是指望回報,這種回報除了生存和養(yǎng)家糊口外,還有作為生物進化而貯存于神經(jīng)機制中的精神滿足感。英國的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種獲得回報的基因控制機理,原因在于人和猴子都有一個D2基因。如果切斷猴子大腦中D2基因,會使猴子忘記對獎賞的需求,也就能讓猴子沒有抱怨、沒有需求也不要獎勵,一直以最快和最好的狀態(tài)工作,并且既不怠工,也不表現(xiàn)出不滿。同樣,也可以對人進行這種基因改造。

④這樣的觀點甚至獲得了一些倫理學家的支持。比如,牛津大學倫理學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庫就認為,人們有“道德上的義務”從基因上改進后代。進行這項研究的神經(jīng)生物學家巴里•里士滿也表示,找到改造人類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方法為期不遠。也就是說,通過基因改造,不計回報永遠工作的“超人”或“完美之人”可能會出現(xiàn)。

⑤看來,科學可以改造人性已呈現(xiàn)希望之光。

⑥問題的實質(zhì)在于,原本用于治療疾病的方式現(xiàn)在被理所當然地認為可以用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跨越這一界線會為人類帶來什么?

⑦當基因改造從治療疾病轉(zhuǎn)向改

查看更多麗水 浙江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