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嶺簡介
五嶺又稱南嶺,是中國南部最大山脈(海拔1000米以上)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介于北緯24°00′~26°30′,東經(jīng)110°~116°之間,在廣西、湖南、廣東、江西四省邊境。包括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庚嶺,東西長約600公里,南北寬約200公里。
五嶺是一組的山簇,宛如一個屏障,阻擋北方寒流南下廣東。寒冬時五嶺南、北的景象迥然不同,有所謂“南枝向暖北枝寒”嶺北梅花剛開,嶺南桃花已凋謝,氣候差異頗大。
地質(zhì)地貌
南嶺是中國著名的緯向構(gòu)造帶之一,基底由加里東運動形成。燕山運動成為穹窿構(gòu)造和背斜構(gòu)造,形成南嶺。
核心為花崗巖體,上覆巖層多為泥盆紀硬砂巖和石炭紀灰?guī)r,其中硬砂巖多形成尖削的峰嶺,如帽子峰、象牙仙等;但硬砂巖被侵蝕后,花崗巖體完全出露,常形成渾圓的山巒、如騎田嶺、香花嶺等。
山體走向或呈東北西南,如萌渚嶺、都龐嶺、越城嶺;或呈正東西,如大庾嶺;騎田嶺則為塊狀山,山紋已不清晰,但就宏觀而言,南嶺仍不失為東西走向的山地。
南嶺地勢不高,海拔僅千余米(最高峰是越城嶺的貓兒山,海拔2142米),地形較破碎。萌渚嶺長約130公里,寬約50公里,最高峰山馬塘頂海拔1787米。都龐嶺海拔800~1800米,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米。騎田嶺最高峰海拔1570米。嶺嶺間都有低谷分布,有的是構(gòu)造斷裂盆地,歷史上這些谷地均為南北交通要道,如越城嶺與都龐嶺之間的湘桂走廊,湘桂鐵路即沿谷地興建;騎田嶺東側(cè)谷地有京廣鐵路通過。
氣候與水系南嶺阻擋南北氣流的運行,以致南北坡的水熱狀況有一定差異,尤以冬溫最為明顯。例如瑤山(屬于南嶺)以北的坪石,1月均溫為7.5℃,而山南樂昌為9.5℃;萌渚嶺以北江華1月均溫為7.3℃,而嶺南連縣高達9.5℃。南嶺山地間的低谷和埡口是北方寒潮南侵的通道,故嶺南冬季仍可受到寒潮威脅。
南嶺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由于溯源侵蝕結(jié)果,有些地段的分水嶺已經(jīng)十分低矮狹窄,而且出現(xiàn)河流切穿分水嶺脊的現(xiàn)象。珠江水量豐富,加以侵蝕基準面低,故溯源侵蝕呈向北發(fā)展的趨勢。南嶺降水豐富,年降水量達1500~2000毫米。春季靜止鋒駐留長達2個月之久,春雨尤為豐富;夏秋之交多臺風雨,冬季多鋒面雨,降水季節(jié)分配較勻。南嶺山區(qū)地勢高差雖不懸殊,但仍存在氣候的垂直差異。
動植物土壤與礦產(chǎn)
南嶺的地帶性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主要樹種是樟科的樟樹,其次是殼斗科的紅椎、白椎、米椎、紅緣、白緣等。常綠闊葉林群落結(jié)構(gòu)一般可分為4層:高層為椎、椽類;次層為樟、木荷等耐蔭植物;第3層為灌木層,主要成分有□木、杜鵑等;最下為草本植物,以蘭科為主。
海拔800米以上有香樺、漆樹、紅果槭、香楓、山毛櫸、鵝耳櫪等落葉闊葉樹,構(gòu)成山地常綠林。
1300米以上有廣東松、福建柏、長苞鐵杉、鐵杉、三尖杉和羅漢松等構(gòu)成的針闊葉混合林。
在1600~2100米的山頂,植被多為矮林,以石柯、南燭、杜鵑、山柳、雪竹等為主。局部有草甸分布。
人工栽培林木以杉木和馬尾松為主,是中國南方用材林建設(shè)基地之一。地帶性土壤是紅壤,海拔700米以上則為黃壤。山頂局部有草甸土發(fā)育。
南嶺的野生動物
獸類有華南虎、豹、豺、云豹、黃麂、麝、梅花鹿、蘇門羚、靈貓、金貓、青鼬、穿山甲等;鳥類有葉鵯、白頭翁、金絲禾谷、畫眉、相思雀、雉雞、銀雞等,其中不少屬于國家保護動物。兩棲爬行類有大頭龜、金錢龜、大壁虎(即蛤蚧)、大鯢、蟾蜍、泥蛙及各種蛇類。
南嶺地區(qū)是中國著名有色金屬產(chǎn)地。其中鎢、鉬、錫、鉛、鋅等尤為豐富。稀有元素礦物,如鉭、鈹、鋯、釔、鈮、鈧、鈦等,儲量亦豐。
廣西興安越城嶺
興安,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北距桂林市六十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區(qū)的組成部分之一。
興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在1600—2200mm之間,年平均氣溫17.8℃,氣候宜人,四季可游。
興安縣城西北與東南均為山地,西北為越城嶺,其主峰貓兒山海拔2141.5米,有華南第一高峰之稱;東南為都龐嶺,最高峰盤王殿,海拔1748.2米。兩山之間的狹長地貌形成“湘桂走廊”,湘、漓兩水在此南北分流。
興安旅游資源豐富,1982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為對外開放縣。1987年3月興安縣旅游局成立。興安旅游以文物古跡和高山風光為主要內(nèi)容,F(xiàn)規(guī)劃有貓兒山風景區(qū)、靈渠、紅軍碑園風景區(qū)、樂滿地休閑度假區(qū)、古嚴關(guān)、秦城遺址風景區(qū)、五里峽風景區(qū)。
貓兒山
貓兒山為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峰,海拔2142米,居五嶺之冠,堪稱“華南第一峰”。位于興安、資源兩縣交界處,距桂林市110公里,有公路直達山頂,是著名的漓江發(fā)源地。
當年長征路過此地的陸定一同志,曾寫出名篇《老山界》,后又贊譽貓兒山老山界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峨眉山之秀”。
貓兒山其山勢雄偉,林海浩瀚,云海、佛光四季可見,山上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景色秀麗壯觀。其氣候頗具特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湖南永州都龐嶺
都龐嶺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和江永縣境內(nèi),地理座標為東經(jīng)111°05’02’’111°23’50’’,北緯25°15’25’’25°36’39’’,總面積20066公頃。保護區(qū)由湖南省人民政府1982年批準建立的道縣千家洞、江永大遠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合并而成,主要保護對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本區(qū)地處南嶺山脈中部,都龐嶺東側(cè),境內(nèi)峰高嶺峻,河谷深邃,切割強烈,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3米,千米以上山頭近百座。由于保護區(qū)位于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區(qū)內(nèi)植物區(qū)系成分復雜,屬華中、華南、華東三大植物區(qū)系的交匯地帶,動物區(qū)系為東洋界華中區(qū),并有華南區(qū)系成為滲透,華中區(qū)向華南區(qū)過渡特征。本區(qū)森林植被保存良好,生物資源豐富,低海拔地區(qū)分布有大面積結(jié)構(gòu)完整的常綠闊葉林,為保護的主要對象,同時區(qū)內(nèi)還分布有大面積的福建柏群落和長苞鐵杉群落;已發(fā)現(xiàn)的維管束植物有214科861屬1949種,其中冷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香果樹、鵝掌楸等10余種植物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區(qū)內(nèi)不分布有豐富的作物野生親緣種種質(zhì)資源;已發(fā)現(xiàn)的陸棲脊椎動物有70科146屬20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鱷蜥、云豹、蟒、短尾猴、水鹿等25種。本區(qū)還是湖南省西南部的重要水源涵養(yǎng)林區(qū),并為瑤文化的發(fā)源地,因而在森林生態(tài)、動植物遺傳和保護以及民族學的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