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導學
學習目標
1. 理解文中景物的意義
2.分析文中細節(jié)的作用
3.探討翠翠的性格特點
學習策略
1.自主記憶與查閱,獨立完成【自主學習】板塊。
2.討論與合作,共同完成【文本解讀】板塊
3.溫故知新,解讀文本,獨立完成【高效速測】板塊
4.借助小說類文章的閱讀技巧,獨立完成【拓展閱讀】板塊
5.搜索與創(chuàng)新,探討【深度探究】板塊
【自主學習】
1.給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角 頸 堡
吁 剝
2.這是一篇很美的小說,那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湘西的美的,請簡要概括之。
答:
【文本解讀】
3.古道熱腸是湘西人的個性,綜合全文,試分析爺爺和翠翠各自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
4.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篇小說展開的是一幅人性之愛的畫卷。在這幅畫上,有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愛、祖孫之間的親愛、鄰里之間的互愛。這種種的愛,就如邊城的清純古樸自然的風景,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甘心付出。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至此,作者已經“為人類的‘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了”。那么,關于“愛”,作者說明了什么?
答:
5.作者在文中描寫了端午節(jié)的龍舟賽和捉鴨子比賽,作者意欲表現(xiàn)什么?
答:
【高效速測】
閱讀《邊城》中的兩個文段,完成6-9題。
碼頭上已無別的人,那人問:
“是誰?”
“是翠翠!”
“翠翠又是誰?”
“是碧溪岨撐渡船的孫女。”
“你在這兒做什么?”
“我等我爺爺。我等他來好回家去!
“等他來他可不會來,你爺爺一定到城里軍營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會。他答應來,他就一定會來的。”
“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邊點了燈的樓上去,等爺爺來找你好不好?”
翠翠誤會邀他進屋里去那個人的好意,正記著水手說的婦人丑事,她以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樓上去,本來從不罵人,這時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聽人要她上去,以為欺侮了她,就輕輕的說:
“你個悖時砍腦殼的!”
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且從聲音上聽得出翠翠年紀,便帶笑說:“怎么,你罵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這兒,回頭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那黃狗好象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來。那男子把手中白鴨舉起,]向黃狗嚇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黃狗為了自己被欺侮還想追過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問給狗“那輕薄男子還不值得叫”,但男子聽去的卻是另外一種好意,男的以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著,不見了。
6.從這段文字中可看出翠翠對儺送的初次印象怎樣?
答:
7.儺送捉完鴨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動詢問,并且從對話的過程,我們可以知道,儺送根本不認識翠翠,但他還是邀請翠翠到他家里了,從中我們可看出儺送是怎樣一個人?
答:
8.這段文字綜合運用了那些描寫人物的手法?
答:
9.從兩人的對話中我們可看出翠翠是一個怎樣的姑娘?
答: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
麥香
嬋娟
東方天際的一點亮還沒有出來,父親已經窸窸索索起床了。
母親朦朧中翻個身,眼睛都沒睜開:“早起來干啥?”
父親回一句:“睡不著!”
父親沒有開院子里的燈。昨天晚上,他已經把七八年沒有用的鐮刀磨過好幾遍,鐮刀隱藏在鐵銹下的鋒利被磨出來,在晨曦里閃著幽暗的光。
村子還睡著。
昨天一個晌午,田里就變得蒼黃。父親站在村口,嗅覺因了眼前的朦朧而異常靈敏。在微明的清光里,田野里成熟的麥香濃郁醇厚,讓父親突然感覺胸腔里滿滿的。
十八歲那年,饑荒逼迫著他走向離村子十幾里遠的河灘尋找野菜。河灘少有人來,饑荒年月,更成了亂墳崗子,只要家里還不至于餓死人,就不會有人來這里。父親下面兩個弟,四個妹,他顧不得腳底有沒有死尸,眼前只有小妹妹浮腫的臉。
一陣風帶來一絲久違的氣息!父親愣了,他一手甩在腹前,一手甩在身后,保持一種行走的姿勢站立了好久。這是一種什么香味呢,這么熟悉,又這么陌生?猛然,父親拔腿向前跑去。
一小撮麥子,長在河灘里!蒼黃的成熟的麥子,驕傲地站立在碧綠的野草和雜亂的墳頭間。
那個晚上,弟弟妹妹們,躺在被窩里,一人幾個麥穗,咀嚼了大半夜。
如今六十五歲,在微明的清光里走向河灘的父親,想起那撮麥穗,胸腔里那滿滿的東西溢出來,潤濕了松弛的臉。
河灘還濕潤著,地頭上無意間留下來的一棵小草上,閃著瑩瑩的露珠。
父親不想把這一片麥子很快割完。他在地頭蹲下,拿出兒子給他的紙煙抽起來。父親很少抽煙,只是最近幾個月,抽得特別兇。
兒子,真不錯,是個好兒子。村里人都羨慕父親。有幾個做兒子的會花十幾萬元在城里買一套房子送給老父親呢,兒子是十里八村獨一個。
父親蹲在地頭抽了兩支紙煙的時候,河對岸有收割機往河邊開來。晨露打濕了父親花白的頭發(fā),父親的腿蹲得有些酸。他慢慢站起,用青筋凸起的手揉揉疼痛的膝蓋,腰里扎上捆麥的草繩,開鐮了!
父親不喜歡彎腰割麥,他蹲著。身子跟麥棵子一般高,麥穗就在他的鼻尖前方,濃濃的成熟的氣息把鼻腔灌得滿滿的,父親忍不住打了一個香香的噴嚏。左手滿滿握著干爽的麥稈,右手輕輕握著熟稔的鐮刀,一鐮一鐮,“嚓嚓嚓……”六十五歲的父親割得緩慢而富有韻律,不像在忙麥收,倒像在享受。
“老麥叔,我弟都有錢給你買房子,你倒不用收割機。你這是給我弟省錢,還是給他丟人呢?”
父親回頭沖說話的人笑笑,不作聲,繼續(xù)自己悠閑的收獲。
割了兩個鐘頭,身后躺下的麥子整整齊齊地碼在草繩上。父親回頭看看,把鐮刀插進地里,開始捆麥。不一會,身后就有了一溜一般大小的麥個子。
太陽升高了,父親感到了太陽的灼熱。他站起身,瞇著眼向河對岸望去。那里一片炫目的蒼黃,讓他想起村里四十年前的大豐收。他帶著隊上的小伙子們,一個晌午,就把河灘里十幾畝麥子收割完了。對岸,也有一隊收麥的人,隊伍里的母親,被父親的利索勁吸引了……父親突然沖動地脫下了上衣,光著膀子加快了鐮刀的揮舞。干爽的麥子在鐮刀和手臂間舞蹈,整整齊齊地倒在新鮮白亮的麥茬上,而汗珠,也在父親的后背和臉上歡快地流淌。成熟的麥腥味和著干燥的土腥味,田里的氣息更濃了……
母親送午飯來了:“你咋像個小青年啦!自從有了兒子,你就沒光過膀子,今天你是發(fā)瘋了!”母親的嗔怪里含著歡喜,父親這幾個月,從來沒有這么酣暢過。她似乎又看到了當年公社里那個“割麥突擊手”的影子。
父親拿幾個麥個子,做成一個舒服的麥床躺下:“以后,再光膀子就沒機會了。你說到了城里住,六月里不割麥,不流汗,忙種還過個啥勁?要那樣,我們住城里,不是等死嗎?”
母親惱了:“你個榆木疙瘩。兒子孝順你,你不知道好歹,難道你兒子給你買了房子,就是接你去等死的?你個老不死!”罵完了的母親大概覺得自己的話有意思,哈哈笑了。父親也跟著“嘿嘿”笑。
母親轉身,看著麥田:“也是,唉!一輩子受苦受累,老盼著好日子?蛇@有了好日子,不用再下田賣死力氣,心里又不得勁。都是勞碌命。
午后,母親沒有聽從父親的催促回家,她想最后捆一次麥子;父親在麥床上滿滿地睡了一覺,本來半天割完的麥子,直到天黑透最后幾壟才被放倒。他們直起腰,站在地頭,默默地看著自家的麥田。也許,還望著所有的麥田。
昏黃的月亮升起來,母親“嗤”一下笑出聲。父親詫異地看看母親,也笑了。結婚第三年的那個麥收前夕,母親夜里陪父親來河灘給生產隊看護麥子,月光下的麥田泛著光,散發(fā)著成熟的香味。在河里洗過澡的父母被成熟的麥香點燃,久盼不來的孩子竟然就在那個夜晚來臨了……
“還是跟兒子再說說吧,好不?”在父親商量的口氣里,母親聽出了乞求和難過。
要是前些日子,她早就要罵死老頭子了。今天,在月光下凝視著麥田的母親沒有反駁,輕輕地應一聲:“嗯!
夜,有了涼意。父親和母親,一前一后,在清亮的月光里走著,在濃濃的麥香里走著……
10.《麥香》是一副農村水墨畫,是一汪叮咚流淌的山澗小溪,它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怎樣的父親形象?
答:
11.兒子為父親在城里買了房子,父親為什么反而睡不覺?
答:
12.結尾:“夜,有了涼意。父親和母親,一前一后,在清亮的月光里走著,在濃濃的麥香里走著……”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答:
【深度探究】
13.沈從文的《邊城》是一部頗受爭議的中篇小說,綜合起來,大體有以下一些爭議。
(1)有人說是充滿浪漫主義的牧歌;有人說是一部紅樓式的作品,是挽歌。
(2)《邊城》自三十年代問世起,對沈從文的爭議頗多,褒貶不一。譽之者稱他為“文體作家”,把他比作不同于巴爾扎克的福樓拜,說他是“一個漸漸走向自覺的藝術家”;貶之者,則認為《邊城》沒有寫出“我們的世界”、“沒有思想”,尤其在三十年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
(3)《邊城》到底是不是悲劇,一直存在著爭論。
(4)有人稱它是“一部人性皆善的杰作”,有人則認為它“與現(xiàn)實的狀況和要求不合適”。而爭論的焦點在于對“湘西世界”的理解。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請簡要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答:
14.《邊城》里的一切都是美麗的和諧的,那條黃狗不可忽視,雖不知它是幾歲,卻是伴隨翠翠長大的伙伴,如影隨形,儼然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因此,關于黃狗這意象歷來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1)黃狗這一意象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2)黃狗這一意象烘托出了翠翠內心的孤獨。
對此,你該有要說的話,請你說說。
答:
【參考答案】
1.角:jiǎo(額角)
Jué(角斗)
頸:gěng(脖頸)
jǐng(頸部)
堡:bǎo(橋頭堡)
bǔ(堡子)
pù(十里堡)
吁:xū(氣吁吁)
yù(呼吁)
剝:bāo(剝粽子)
bō(剝奪)
2.風景美,風俗美,人情美。
3.古風猶存的爺爺:善良慈祥、以誠待人、堅強樂觀、信守天命、盡職盡責、善解人意。
單純的翠翠:天真活潑、美麗純真、善良勤勞、溫柔聰慧、充滿好奇心。
4.“愛”要如邊城的清純古樸自然的風景,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甘心付出。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這種純潔的無私的愛才是 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這官民同樂的龍舟賽與軍民同樂的捉鴨子比賽展現(xiàn)的就是湘西民眾的熱血性格,團結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
6.不好,誤以為儺送是個“輕薄男子”。
7.關心別人,古道熱腸,心地寬厚,熱情開朗。
8.動作,神態(tài),人物對話。
9.單純,可愛。
10.麥香,對土地無限眷戀的農民形象。
11.因為他“嗅到了田野里成熟的麥香”。由麥香,他想到了年輕時鬧饑荒的日子——在河灘上找野菜的時候,他聞到了麥香,循著氣味,他發(fā)現(xiàn)了一小撮成熟的麥子。他想起了與自己有過患難之交的土地。
12.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寓意著這對老夫妻將一輩子守望著他們的精神家園——土地。
13.略。
14.既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也烘托了翠翠內心的孤獨,它哪里還是條狗?儼儼是她的伙伴、助手、朋友、甚至是親人。在寂寞單調的生活里,它給翠翠多少快樂?汪汪的叫聲,驅趕翠翠內心的寂寞,祖父雖百般疼愛她,但卻不能完全理解她的內心,她的愛的渴望,愛的迷茫,無人訴說,她會講給黃狗聽,翠翠是孤獨的,因種種誤會,儺送離開了,爺爺也在失望中謝世,寂寞地去了,只剩下孤獨的翠翠守著渡船,等待著,等待著心上人。小說結尾說:這個人可能明天就回來,也有可能永遠也不回來,在悲涼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