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與蘇軾雖處于不同朝代,但他們在政治上的遭遇是相似的,在仕途失意時他們同樣選擇寄情山水也排遣愁懷、抑郁,但二者的心境還是有不同的。柳宗元在《小石塘記》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內(nèi)心的憂傷與悲苦,這從他對小石塘周圍環(huán)境的描寫中便可感受得到;而《記承天寺夜游》則不同,;蘇軾在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憤懣的同時,還呈現(xiàn)出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態(tài),這從文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中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說蘇軾的心態(tài)要比柳宗元更樂觀一些。
八、總結(jié)歸納
主題思想:課文描繪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時看到的月下美景,抒發(fā)了他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
九、課外拓展
作者與張懷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對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寫,試想象一下當(dāng)時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請根據(jù)其意境寫一段文字,描繪一下作者筆下承天寺的月景。
范文:
邀友夜游承天寺記
晚風(fēng)輕輕
微微吹臨
顫動著這周遭的景物
側(cè)耳傾聽
似乎是天籟之佳音
我正想解衣就寢,
上床安睡就盼望著一個美夢的來臨呀!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脈脈含情
悄悄的透進(jìn)窗紗,一眼晶瑩
不禁令我意念迷盈
又從夢鄉(xiāng)邊緣乍醒
于是,只好挺起腰身
想想這良辰美景
該與誰共享共分
才不會任它空來虛設(shè),辜負(fù)良辰
走著,走著
就來到了承天寺
找找老友張懷民吧!
想不到他也還未就寢
就邀他來
攜手同行,共賞良辰月景
懷民,懷民……
難道你不為此刻觸景生情
瞧,這庭院積水空明
看那松柏竹影
真像水中交橫的一片藻荇
滌蕩著你我的心靈
。
何時沒有月亮?
卻偏偏在此時照臨!
何處沒有竹柏?
卻偏偏在此地留影!
懷民,懷民
如果沒有兩顆默契的心
又怎能孕育這份純真悠雅的閑情
我倆
真不愧是神仙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