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反思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

[移動版] 佚名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

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原因及演變的過程,告訴人們要保護好環(huán)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引導學生先總結學習“怎樣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并編成順口溜:“一讀明大意,二讀悟情感,三讀品語句,四讀受啟發(fā),五讀懂遷移”。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把在講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進一步實踐和運用。

把握重點時讓學生帶著課后問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歸納一下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兩個方面的原因,再說說這兩方面原因之間的關系”細讀課文第三部分重點段落,用筆勾畫出能說明以上問題的有關詞句。然后分成四人小組議一議自己對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最后一段,并歸納出科學家設計的治黃方案的要點。通過抓重點詞、句的讀議,使學生加深對課文重點內(nèi)容的理解。

在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相關的網(wǎng)絡視頻,讓孩子們體會到:黃河的變化給我們的教育是慘重的,給我們的反思是深沉的。引導學生舉出人類破壞大自然而受到懲罰的例子,說說怎樣才能保護好大自然,激起同學們強烈的、自覺的環(huán)保意識,以及民族的憂患意識。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

選擇這一課,是對自己提出的一個挑戰(zhàn)。面對枯燥乏味、以數(shù)據(jù)為主的說明文,怎么把它講好,怎么讓學生從感情色彩單薄的文字中,讀出自己的感悟,我在設計教案時犯了難。課堂三維目標,我一向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于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也同樣如此,將教學重點之一定為“通過了解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體會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并用日常行為來踐行。”我試圖通過“想象我們的祖先在黃河流域生活的畫面”渲染黃河“搖籃”的形象,通過黃河泛濫的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黃河作為“禍河”的具體表現(xiàn),再通過馬爾代夫圖文并茂來深刻感知人們破壞環(huán)境,造成的嚴重危害。用心營造氛圍,以感性為渠道,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熱情。

但反思這節(jié)課的不足則著重體現(xiàn)在“過程與方法”這一目標,學生的能力訓練未能很好地實現(xiàn)。課堂強化了“人文感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環(huán)保教育,說明方法的訓練淡化了,在工具性的落實方面沒能得到強化。略讀課在“應用”方面的作用在課堂上沒能體現(xiàn)出來。離開了語言文字的有效訓練來追求人文性,那只能是緣木求魚。

語文再現(xiàn)生活,即使是說明文,也同樣以感性存在,但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單純地以感性去感悟課文,而應該以理性掌握,用工具性的方式去感知人文性的內(nèi)容。反觀我的課堂雖然花大量時間營造了 “人文”的氛圍,但卻無法根植于學生心靈深處的。整堂課過于強化價值觀教育,思品課味道過濃,學生看似感悟到位,實則背離了語文課程的初衷,致使課堂不夠扎實。如果能增加說明方法的小練筆環(huán)節(jié),使言語訓練有機地揉合于課堂教學中,這樣更能突出“語文”的“本味”。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葉圣陶先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閱讀閱讀提示的內(nèi)容,并標出提示的要求。很快學生就找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1.這篇課文又給了我們怎樣的提示?2.說說黃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引導學生總結那就是“變化”。出示屏幕:變化前是什么樣的?變化后是什么樣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治理黃河?帶著這些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

在學生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學生找出有關語句并不難,而要真正理解則需要教師適當?shù)狞c撥引導。于是在感悟黃河是“搖籃”方面,我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黃河曾經(jīng)的美并把自己的感悟以朗讀表現(xiàn)出來;在理解“禍河”方面,引導他們理解“懸河”“沉積”等詞語和抓住一系列數(shù)字感受到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在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原因之二---人為原因方面,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板書形成惡性循環(huán)鏈加以理解;在講“治理方案”時,我重點補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使學生加深了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讓學生說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然后鏈接資料袋的內(nèi)容以及與身邊的珠江和火爐山聯(lián)系起來,引發(fā)生活的體驗,激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把抽象的環(huán)保意識轉變?yōu)閷嵲诘沫h(huán)保行為.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了解了黃河的現(xiàn)狀,知道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時也調(diào)動了他們參與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來,獻計獻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后結合說明文的特點滲透寫作方法,培養(yǎng)寫作能力,“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是說明文常用的幾種表達方法,說明這種寫作方法的優(yōu)點,以使今后學生在寫說明文時也能夠會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本篇文章的教學,雖然有成功之處,但也存在許多不足。我在某些環(huán)節(jié)還是放不開手, 使學生無法盡情在課堂中展示自己。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比較長的略讀課文,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并且培養(yǎng)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告訴人們要保護好環(huán)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課初,我讓學生閱讀提示的內(nèi)容,看看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學生一下子找到了兩個問題:說說黃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引導學生總結那就是“變化”:變化前是什么樣的?變化后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而變化?帶著這三個問題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給學生充分地閱讀時間后學生馬上找到變化前被稱作是“搖籃”,變化后是禍河,引起變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

把握重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后問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歸納一下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兩個方面的原因,再說說這兩方面原因之間的關系”細讀課文第三部分重點段落,用筆勾畫出能說明以上問題的有關詞句。然后分小組議一議自己對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最后一段,并歸納出科學家設計的治黃方案的要點。通過抓重點詞、句的讀議,使學生加深對課文重點內(nèi)容的理解。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黃河的變化給我們的教育是慘重的,給我們的反思是深沉的。引導學生舉出人類破壞大自然而受到懲罰的例子,說說怎樣才能保護好大自然,激起同學們強烈的、自覺的環(huán)保意識,以及民族的憂患意識。

本課列舉了很多的數(shù)字,我讓學生再去細細讀文:找到這些數(shù)字說一說體會,并告訴學生這一系列的數(shù)字表明:治理黃河勢在必行。在講“治理措施”時,我重點補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國的三北防護林帶的作用,使學生加深了對植樹造林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讓學生說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在語文課上,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教給學生恰當?shù)膶W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能力,為高年級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語文教育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語文就在生活當中。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反思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一篇閱讀課文,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好機會,于是,我設計了三個大問題,貫穿全文。

這三個問題是:1.黃河以前是什么樣子?現(xiàn)在又變成了什么樣子?2.黃河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3.怎樣治理黃河呢?

學生們通過充分的閱讀,認真的討論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整個過程中既鍛煉了他們歸納的能力,也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更培養(yǎng)了他們自學能力,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