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閱讀世界 > 休閑閱讀 > 正文

厚黑學

作者:李宗吾 文章來源:休閑閱讀
TAG:厚黑學 中國近代經典名著 經典名著

新商經之“厚道” 商界泰斗胡雪巖(1)

李宗吾 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

變幻迭出的商局,情勢多樣,目不暇接。如何對全局了然于胸,將未來把握到位,惟有德智兼?zhèn),高瞻遠矚,才可運籌帷幄,穩(wěn)坐釣魚臺。

  走近胡雪巖

  胡雪巖(公元1823~1885年),字光塘,原籍安徽績溪。自幼家境貧寒,生計無靠。為了養(yǎng)家糊口,胡雪巖被迫到杭州城的“信和”錢莊當學徒。胡雪巖進錢莊學生意,是從掃地、倒尿壺等雜役干起,由于他聰明機敏,能說會道,很受東家的賞識和信任,三年滿師之后,就成了這家錢莊的伙計(營業(yè)員)。胡雪巖經常單獨負責催款收賬,從未出過任何紕漏,又被“大伙”(相當于經理)張胖子看中,分管“外場”,“外場”主要從事聯(lián)絡客戶、放款和兜攬存款的業(yè)務。

  而素來胸有大志的胡雪巖并不安于現(xiàn)狀,他從小就懷有建立不世之功的抱負,只是苦于身份卑賤,沒有本錢,而無法實現(xiàn)遠大的抱負。因此,盡管他平常在眾人面前總是笑容可掬,但內心卻總是郁郁寡歡。

  胡雪巖深知要實現(xiàn)理想抱負就必須靠官吏支持,但僅僅憑他一個錢莊小伙計的身份,要想與現(xiàn)成的官吏拉上關系是困難的。蒼天不負有心人,一心想通過經營官場靠山而發(fā)達的胡雪巖,終于發(fā)現(xiàn)了可以實現(xiàn)夢想的階梯———王有齡。

  胡雪巖一生事業(yè)的發(fā)達,起始于資助王有齡進京“投供”。他的第一個官場靠山,也是王有齡。

  中國人常說遇到貴人,胡雪巖的第一個貴人,大概就是王有齡了吧。沒有胡雪巖的拼力相助,王有齡永無出頭之日;而沒有王有齡的支持,胡雪巖也不可能在商場迅速崛起。胡雪巖在幫助王有齡的時候,并不能確切地知道王有齡日后是否一定會發(fā)達,在他當時的處境下,這一舉動無異于一場令人驚詫的人生豪賭。然而,正是因為有了最初這一“知其不可賭而賭之”,才有了后來世人矚目的“紅頂商人”。

  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齡發(fā)達之后,想到是胡雪巖使他從杭州城一名落魄公子發(fā)跡到今天的地步,決意要好好報答自己的大恩人。王有齡聽說胡雪巖當初為了幫他,把錢莊的差事丟了,生活沒有著落,心里更覺有愧。幾經周折,他終于在杭州城找到了胡雪巖。

  從此之后,胡雪巖依靠王有齡這棵大樹,自立門戶,并且開始在官與商之間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走上了官商的通途。

  借勢走上官商之途的胡雪巖漸漸發(fā)現(xiàn),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要想經營更大的生意,成就更大的事業(yè),就必須借助于官場勢力,得到貴人的提攜。因為胡雪巖深知:“要求私,必先取勢;有勢就有力!币簿褪钦f,只有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孫子兵法·勢篇》中說:“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币馑际钦f:善于作戰(zhàn)的人,就在于能夠造成有利的態(tài)勢取勝。另外,前人也總結了一些自然現(xiàn)象,并把它運用到生產經營中來。比如山洪爆發(fā),夾泥裹石,雷霆萬鈞;又比如利刃劈竹,順紋而下,節(jié)節(jié)俱開。前者叫“勢不可擋”,后者稱“勢如破竹”。由此可見,勢,就是力量,就是走向。

  對于商人,特別是像胡雪巖這樣的官商來說,沒有勢,就沒有利;沒有利,也就沒有勢。因此,在胡雪巖的商業(yè)經營活動中,十有八九都是圍繞著取勢用勢而展開的。比如修水庫和建鐵路,開頭看起來成本大,回收慢,可一旦水庫、鐵路修好建成了,由此而獲得的收益卻是穩(wěn)固而長遠的。

  一般來說,急功近利是商人的通病。如何能吃小虧,耐一時之難,獲取一條不盡財富滾滾來的巨利之源,應該是想成功的商人所必須理性思考的問題。

  按照現(xiàn)代代換理論的觀點,利是忍之所得,忍的實質是先不求利,而求做事。封建時代,“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書一讀便是寒窗十年,所得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縱橫商海和遨游書山的道理一樣,急功近利的做法,根本別想獲得“黃金屋”和“顏如玉”。所以說:真正成功的商人,總是“先不必求利,要取勢”。

  胡雪巖認為只有首先了解天下大勢,才能順勢取勢。胡雪巖非常了解:當時,首要的天下大勢就是“洪楊之亂”。他看準了“長毛”是不會持久的,官軍早晚要把他們打敗。既然天下大勢是這樣,那么渾水摸魚、兩面三刀、投機取巧都不是地道的作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官軍打勝仗。“只要能幫官軍打勝仗的生意,我都做,哪怕虧本也要做。要曉得這不是虧本,是放資本下去,只要官軍打了勝仗,時勢一太平,什么生意不好做?到那時候,你是出過力的,公家自會報答你,做生意處處方便!

  了解了天下大勢,就能順勢取勢。勢在官軍這邊,自然要幫官軍。只有昏頭昏腦的那些人,才不計社會大的走向,僅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斷送了大好前程。洋人那一面也是這個道理,“洋人雖刁,刁在道理上。只要占住了理,跟洋人打交道也并不難辦”。

  這種看法,在海禁開放之初,確實有著與眾不同之處。因為照一般人的見解,洋人不是被看做茹毛飲血的野人,就是被視做不可侵犯的神人,結果就無法與洋人平等往來,做出了很多滑稽可笑的事情。而胡雪巖一開始就守定了講道理、互惠互利的宗旨,自然為他商業(yè)上的發(fā)達做了心理準備。

  一個人的事業(yè)是時代、環(huán)境和個人稟賦共同作用的結果,胡雪巖從錢莊伙計成為富裕顯赫的商界巨擘,除了他能把握時代契機,還與他卓有成效的取勢用勢分不開。

  首先,胡雪巖借取的是“權勢”。在這方面,胡雪巖的確有其過人之處:他不惜丟掉自己的飯碗挪用錢莊銀票資助王有齡,送愛妾給何桂清,在西征時協(xié)助左宗棠籌餉運糧購買軍火等等,使得胡雪巖在官場有了超常的“權勢”。事實上,在官場上的屢屢得手,只是胡雪巖取勢借勢的一部分。因為光有權勢,并不能使胡雪巖的商業(yè)活動達到完善的境地。

回目錄      更多作品  購買正版圖書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415275999    責任編輯:G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