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xùn)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散文閱讀訓(xùn)練

余秋雨《洞庭一角》(節(jié)選)初中散文閱讀及答案

[移動版] 作者:大雪無痕

余秋雨《洞庭一角》(節(jié)選)初中散文閱讀及答案

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罷。我登船前去君山島。

這天奇熱。也許洞庭湖的夏天就是這樣熱。沒有風(fēng),連波光都是灼人燙眼的。記起了古人名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樓”,這個“蒸”字,我只當(dāng)俗字解。

丹納認(rèn)為氣候?qū)ξ幕袥Q定性的影響,我以前很是不信。但一到盛暑和嚴(yán)冬,又傾向于信。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是九月十五日,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秋空明凈,可讓他想想天下;秋風(fēng)蕭瑟,又吹起了他心底的幾絲悲壯。即使不看文后日期,我也能約略推知,這是秋天的辭章。要是他也像今天的日子來呢?衣冠盡卸,赤膊裸呈,揮汗不迭,氣喘吁吁,那篇文章會連影子也沒有。范仲淹設(shè)想過陰雨霏霏的洞庭湖和春和景明的洞庭湖,但那也只是秋天的設(shè)想。洞庭湖氣候變化的幅度大著呢,它是一個脾性強悍的活體,僅僅一種裁斷哪能框范住它?

推而廣之,中國也是這樣。一個深不見底的海,頂著變幻莫測的天象。我最不耐煩的,是對中國文化的幾句簡單概括。哪怕是它最堂皇的一脈,拿來統(tǒng)攝全盤總是霸道,總會把它豐富的生命節(jié)律抹煞。那些委屈了的部位也常常以牙還牙,舉著自己的旗幡向大一統(tǒng)的霸座進發(fā)。其實,誰都是渺小的。無數(shù)渺小的組合,才成偉大的氣象。

終于到了君山。這個小島,樹木蔥籠,景致不差。尤其是文化遺跡之多,令人咋舌。它顯然沒有經(jīng)過后人的精心設(shè)計,突出哪一個主體遺跡。只覺得它們南轅北轍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鄰。是歷史,是空間,是日夜的洪波,是洞庭的晚風(fēng),把它們堆涌到了一起。

擋門是一個封山石刻,那是秦始皇的遺留。說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巡游到洞庭,恰遇湖上狂波,甚是惱火。于是擺出第一代封建帝王的雄威,下令封山。他是封建大一統(tǒng)的最早肇始者,氣魄宏偉,決心要讓洞庭湖也成為一個馴服的臣民。

但是,你管你封,君山還是一派開放襟懷。它的腹地,有堯的女兒娥皇、女英墳?zāi),飄忽瑰艷的神話,端出遠(yuǎn)比秦始皇老得多的資格,安坐在這里。兩位如此美貌的公主,飛動的裙裾和勞芬的清淚,本該讓后代儒生非禮匆視,但她們依憑著乃父的圣名,又不禁使儒生們心旌繚亂,不知定奪。

島上有古廟廢基。據(jù)記載,佛教興盛時,這里曾鱗次櫛比,擁擠著寺廟無數(shù)?澙@的香煙和陣陣鐘磐聲,占領(lǐng)過這個小島的晨晨暮暮。呂洞賓曾經(jīng)幾次來過,道教的事業(yè)也曾非常蓬勃。面對著秦始皇的封山石,這些都顯得有點邪乎。但邪乎得那么長久,那么隆重,封山石也只能靜默。

島的一側(cè)有一棵大樹,上嵌古鐘一只。信史鑿鑿,這是宋代義軍楊么的遺物。楊么為了對抗宋廷,踞守此島,宋廷即派岳飛征剿。每當(dāng)岳軍的船只隱隱出現(xiàn),楊么的部隊就在這里鳴鐘為號,準(zhǔn)備戰(zhàn)斗。岳飛是一位名垂史冊的英雄,他的抗金業(yè)績,發(fā)出過民族精神的最強音。但在這里,岳飛扮演的是另一種角色,這口鐘,時時鳴響著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我曾在杭州的岳墳前徘徊,現(xiàn)在又對著這口鐘久久凝望。我想,兩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

可不,眼前又出現(xiàn)了柳毅井。洞庭湖的底下,應(yīng)該有一個龍宮了。井有臺階可下,直至水面,似是龍宮入口。一步步走下去,真會相信我們腳底下有一個熱鬧世界。那個世界里也有霸道,也有指令,但也有戀情,也有歡愛。一口井,只想把兩個世界連結(jié)起來。人們想了那么多年,信了那么多年,今天,宇航飛船正從另外一些出口去尋找另外一些世界。

雜亂無章的君山,靜靜地展現(xiàn)著中國文化的無限。

君山島上只住著一些茶農(nóng),很少有閑雜人等。夜晚,游人們都坐船回去了,整座島闃寂無聲。洞庭湖的夜潮輕輕拍打著它,它側(cè)身入睡,懷抱著一大堆秘密。

1、第四段 “中國也是這樣”的“這樣”指代什么?“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哪些“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九段中,“這口鐘,時時鳴響著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根據(jù)文意,推斷“另一方面”指的哪方面?“兩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中的“兩者”指代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作者指出:“它們南轅北轍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鄰。”這句話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應(yīng)如何理解其含義?聯(lián)系后文,哪些典故風(fēng)物與此緊密關(guān)聯(lián)照應(yīng),形成有機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題名為“洞庭一角”,說說你對文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指代“它是一個脾性……哪能框范住它?” (2)是指中國文化中那些“幾句簡單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脈所統(tǒng)攝”、被“抹煞”,而具有“豐富的生命節(jié)律”的部分。(意思相符即可)…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8頁)…4、文題名為“洞庭一角”,實則借描寫君山的文化遺跡來表現(xiàn)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元和博大深厚,這是一種以點代面、小中見大的構(gòu)思方法。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