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小學(xué)語文 > 十一冊語文

滬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 問說同步練習(xí)

[移動版] 作者:追風(fēng)789

滬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問說同步練習(xí)

基礎(chǔ)知識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問焉以資切磋( ) 所謂交相問難()

(2)其以義理相咨( )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3)輕之而不屑問焉( ) 學(xué)有未達,強以為知()

2.“說”是一種論說文體,又稱雜說。以闡述義理為裕點,重在說明、申釋!秵栒f》的作者是        ,字明東,號孟涂。14歲時,跟 從“桐城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姚鼎學(xué)習(xí)古文, 深得賞識,后來成為有名的作家之一。

3.根據(jù)課文中的語句,寫出相應(yīng)的成語:

(1)《書》不云乎?“好問則裕。”

(2)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 耳。

(3)孔文子不恥不問,夫子賢之。

二、閱讀理解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 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xué)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周禮》,外朝以詢?nèi)f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孜淖硬粣u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其有可恥也, 后之 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1.分析下列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它在句中的意思:

(1)是故貴可以問賤,老可以問幼

貴、賤:

老、幼 :

(2)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

恥、賢:

2.對“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孔文子”是指孔子,“夫子”是指孟老夫子孟柯

B.“孔文子”是指衛(wèi)國大夫孔圍,“夫子”是指孔老夫子孔丘

C.“不恥下問”是不以向自己地位低的、知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可恥的意思

D.“恥”和“賢”在這里都不作形容詞用

3.翻譯下列句子:

(1)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

(2)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 不能也。

4.這一段是全文的     。它強調(diào)了為學(xué)不能     ,不應(yīng)以問為恥,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古人,以 為美德。

課外閱讀

上(指劉邦)常從容(隨意)與信(指韓信)言(評論)諸將(各位將領(lǐng))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鄙显唬骸啊∮凇【稳?”曰:“臣多多而益善(越多越好)耳!鄙闲υ唬骸岸喽嘁嫔,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史記·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寫出其本字并解釋:

(1)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 “ ”通“ ”

(2)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 ”通“ ”

2.對“陛下不能將①兵,而善將②將③”中三個“將”字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①和②都是名詞,是將軍的意思;③是動詞,是統(tǒng)率的意思

B.①是動詞,是統(tǒng)率的意思;②和③都是名詞,是將軍的意思

C.①和②都是動詞,是統(tǒng)率的 意思;③是名詞,是將軍的意思

D.①和③都是動詞,是統(tǒng)率的意思;②是名詞,是將軍的意思

3.對“多多益善,何為①為②我禽”中的兩個“為”字的讀音和解釋,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①為介詞,可譯為“替”、“給”,讀“wéi”②為動詞,可譯為“做”,讀“wèi”

B.①和②都讀“wéi”,都是動詞,都可譯為“做”

C.①讀“wèi”,是“因為”的意思;②讀“wéi”,表示被動,可譯為“被”

D.①表示被動,讀“wéi”;②是介詞,可譯為“替”,讀“wèi”

4.這段話中有兩個被動句,請找出來:

(1)

(2)

5.韓信輔佐劉邦所建立的王朝是( )。

A.唐朝 B.西漢 C.東漢 D.三國

附參考答案:

1.(1)cuō nàn(2) zī duó (3) xiè qiǎng

2. 劉開

3.好問則裕 師心自用 不恥下問

閱讀理解

1.(1)形容詞用作名詞貴者,賤者,老者,幼者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以……為恥,以……為賢

2.A

3.(1)圣明的人不知道的(知識),不一定不是愚笨的人知道的。

(2)愚笨的人能做到的,不一定不是圣明的人不能做到的。

4.總結(jié)    少問好問

課外閱讀

1.(1)“不”通“否”,表否定 (2)“禽”通“擒”,捉拿、擒獲

2.C

3.C

4.(l)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2)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5. B

查看更多六年級 問說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