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2013年綿陽中考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 8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懲山北之塞 懲:苦于
B. 固不可徹 徹:變通
C. 懼其不已也 已:停止
D. 無隴斷焉 壟斷:阻隔
2. 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現愚公移山“意志堅定”的一組是
①懲山北之塞,出入之也迂也 ②指通豫南,達于漢陰③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④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⑤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A. ③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①④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七百里,高萬仞”一句從面積和高度兩個方面說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務十分艱巨。
B. 愚公決心移山,他的妻子提出了兩個疑問:愚公年老力衰,移山怎能成功;移山過程中產生的土石如何處置。
C. 愚公移山時雖只有幾個人,工具也什么簡陋,但大家齊心協力,鄰家孤兒“跳往助之”使得移山場面更加熱火朝天。
D. 操蛇之神被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出手相助,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太行、王屋,分別放到朔東和雍南。
4. 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4分)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分)
【參考答案】
1. D
…【請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一頁No.4)】……【下載綿陽文言文閱讀分類題集請點此】…土,(并)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4分,畫線處各1分,大意1分)
(2)憑借(你)老邁的年紀和殘余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呢?(4分,畫線處各1分,大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