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學習體會
《我的教育理想》,字里行間透露的是快樂的、詩意的、激情的、機智的、活力的情緒,我的思緒跟隨朱教授的教育理想一起跳躍,一起興奮。
朱教授說“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敝旖淌谠跁姓劦搅怂硐胫械膶W校,校長,教師,學生,父母。而我對朱老師所談到的他理想中的教師感觸特別深,教師要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要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要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要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要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朱教授的理想中的教師,為我們怎樣做好一名教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樹立理想
一個好教師應該有他奮斗的理想,朱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這樣說道,激情、詩意、機智、活力、恒心的源頭活水是理想。理想是神圣而崇高的。理想是行為的動力。理想是人與動物的界限,理想使人成為萬物之靈。理想是偉大與平庸的分野,理想使人與眾不同。理想產(chǎn)生激情,激情使理想的主旋律鏗鏘有力。理想產(chǎn)生了詩意,詩意使理想的調色板光彩照人。理想產(chǎn)生機智,機智使理想的追求充滿智慧的美感。理想產(chǎn)生活力,活力使理想的實現(xiàn)有了不竭的源泉。理想產(chǎn)生恒心,恒心使理想的探索成為快樂的進程。激情、詩意、機智、活力、恒心使理想變成現(xiàn)實。有了理想才有奮斗的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
二、勤于學習
朱教授說“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基礎。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想成為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你不讀《論語》、不讀陶行知、不讀杜威、不讀蘇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難成為教育家�!�
在信息時代,學生信息的來源很多,知識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斷學習,隨時更新儲備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皫熣�,所謂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龅竭@幾點,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作基礎。有道是,“根深才能葉茂”,“水厚方能負大舟”。一名教師的知識如果儲備不足,教學中必定捉襟見肘;反之,如果教師具備了比較扎實的知識功底,具有學者的風范,課上舉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課堂將是學生有效充電的場所。教師并非人人都博學,但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朝著博學的目標去努力。作為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平常要多讀書,常看報,勤上網(wǎng)。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合格的教師塑造合格的學生。只有終身學習,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fā)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fā),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
三、熱愛學生
?朱教授說“教師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相信每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只有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鼓勵孩子去不斷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們的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只有在愛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會把他的青春、智慧,無怨無悔地獻給孩子們,獻給教育事業(yè)�!�
尊師愛生,是社會主義的新型師生關系,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必須肯人的道德,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之一。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喚起學生尊敬老師的感情,學生才能聽從教師的教導,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
首先,愛學生必須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純真、信任學生的進步。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心靈是純潔的,天真無瑕的,我們要理解學生的純真,尊重學生的人格,堅決杜絕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學生有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教師要熱情幫助,耐心教育,做到和風細雨,潤物無聲,要相信學生能知錯就改,肯定學生的進步。同時,在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的基礎上,教師施以正確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逐步形成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和立場,具有共產(chǎn)主義的道德品質。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的根本。
其次,嚴格要求學生是教師愛學生的又一具體表現(xiàn),也是教師高度責任感最突出的表現(xiàn),教師深知教書育人任重而道遠,既要對教育教學質量負責,又要對學生的前途負責,因此,必須牢固地把握黨和國家的培養(yǎng)目標,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學生的愛,不是溺愛,對學生的尊重不是嬌慣,對學生的信任,不是放任,要真正做到“愛而不縱,嚴而有格,嚴而有理,嚴而有情,嚴而有度,嚴而有方”。愛與嚴是教師高度責任感和強烈事業(yè)心的重要標志。
在我以往的具體實踐中發(fā)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小雨可能比“雷霆萬鈞”的暴風驟雨效果更好。以一個母親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因為母親的眼光有關注,有欣賞,有愛,也有寬容。每一個學生都需要關注和欣賞,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愛,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寬容。有人說: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自己的孩子從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一種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超脫、飛躍,是一種升華。教師的愛是良好師生關系的潤滑劑,教師的愛是教育工作的靈魂。有了愛,師生就可以無障礙地溝通;有了愛,在師生和諧的氛圍中,就可以開展教學互動,提高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