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寫作 > 讀后感

讀《清史》有感二則

[移動版] 作者:佚名 發(fā)布時間:06-11

讀《清史》有感二則

《貞觀政要》有這么一句話“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是非。”這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皇帝李世民在他最得力的諍臣魏征死后所發(fā)出的感慨。

進入八月以來,由于諸多的因素影響,不能隨意離開,柴米油鹽天天離不開,有空下來看看清代的歷史,雖然沒有看完,但也看出滿族人雖然沒有漢族人那么長的歷史和文化,他們卻是善于學習和傳承的一個民族。

一路走來,他們都是非常的艱辛。努爾哈赤用十三副鎧甲和三十個部下舉起了反抗的大旗,滅了九部,兼并建立了建州,之后就是南征北戰(zhàn),步步為營。皇太極是隨著自己的父親在烽火中成長,他不是長子,也不是父親欽點的接班人,所以在繼位這個問題上,皇太極是用盡了辦法獲得了帝位后又要讓逼死大福晉的兒子多爾袞等三人成為自己的開拓疆土的得力健將。順治帝自小就由叔父在夾持中長大,而且是在滿城風雨中入主中原,六歲登基,14歲就親掌大權,這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年幼就大膽改革吏治,清除了多爾袞長時間來的威脅,把滿族和漢族成為一家,緩和了民族的矛盾,為滿族成為統(tǒng)治者奠定了基礎,可惜的是為了自己的愛侶的離去而遁入空門,英年早逝。

在漢族人民強烈反抗奴隸制和努爾哈赤的八旗貴族的奴役的嚴峻形勢下,努爾哈赤及時推出了“各守舊業(yè)”和“計丁授田”的政策,接著就是重用漢族官吏,在各貝勒的勢力強大,又難以挑選合適的嗣子作為繼承人的時候,努爾哈赤實行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這都是當時的一個創(chuàng)舉。順治也是一樣,在八旗改革中把自己的三旗定位上三旗,這在當時年幼而又沒有什么實力的情況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否則皇位就有可能不保,但順治卻能普施恩惠,對八旗大臣大加賞賜,同時又裁培扶植忠于朝廷的其他大臣。擴大了議政王大臣的成員和權限。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之舉。

第二則: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膽略,只有胸有成竹,有勇有謀,做到知己知彼才會贏得最后的勝利,這里就需要有一定的文韜武藝才行。

順治帝處理多爾袞攝政王之事。先在母親授意下不斷給多爾袞戴上高帽子,先后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讓多爾袞窮奢極欲,讓多爾袞成了名義上的“太上皇”。然后一朝多爾袞意外死亡就清理了多爾袞的多年的努力。我想也許是順治的有為所致,沒有理由多爾袞正當壯年之時就這樣的意外。

康熙也是幼年接位,絆倒權臣鰲拜。康熙年少時時刻關注朝政,親政之日起,天天親臨乾清門與大臣一起聽政理事。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如選拔侍衛(wèi)親信拉攏部分朝臣,選拔勇武少年,組成宮廷衛(wèi)隊,練習捉人游戲,讓鰲拜感到康熙是小孩在玩游戲。

他們都是先韜光養(yǎng)晦,給要除掉的對象以專橫跋扈的機會,然后才一舉處之,這也是政治家們一向喜歡玩弄的手段。我們現(xiàn)在也是一樣,先是調(diào)離原地提拔升職,然后查處,這樣方便,確實也該如此。

查看更多清史 讀后感資料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