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年二班 穆英賢
千百年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一句關(guān)于待人接物的至理名言,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讓別人做。這句話在當今社會仍然有很深借鑒之處。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國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員工,有一位女大學生去應聘,她面試時的那個經(jīng)理問了她幾個職業(yè)性的問題,又看了看她的臉,委婉的告訴她,她沒有應聘上。那個女大學生失望的從凳子上站起,可一個小鐵釘刮住了她的褲子,她弄了好一會兒才把它弄下來,她看了看那個鐵釘后,伸出手把那根釘子撥了出來。正當她要向門口走時,經(jīng)理對她說,她被錄取了。后來,女大學生參加了工作,一天她終于忍不住問經(jīng)理,為什么當初改變主意而錄取她。經(jīng)理笑了笑說,“可以說是那個釘子救了你,在你之前,有很多應聘者,都坐過那個凳子,但他們都沒有去拔掉那顆釘子,只有你拔掉了它。我想,一個能為他人著想的人,一定也可以為公司著想。”
這個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它挽救了那個女大學生的求職命運,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應當先想到這個待人接物的原則。
版權(quán)申明:華語網(wǎng)會員原創(chuàng)首發(fā)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行何媒體不得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