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xué)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九年級語文教案

孟子兩章 教案

[移動版] 程泳淋

課文簡析:

第一段: 通過莊暴和孟子的問答,引出話題。

齊國大臣莊暴對孟子說: 齊宣王告訴莊暴,說他自己愛好音樂,莊暴大概跟當(dāng)時一般人看法一樣,認為齊宣王好樂是貪圖享受,會妨礙政事,所以不知怎樣回答。他征詢孟子的意見,孟子認為,如果齊宣王真的很愛音樂,那么齊國就治理得不錯了。這個回答十分新穎,頗有吸引力。君王愛好音樂,對治理國家怎么會有這樣大的作用呢? 這和一般人見解相反,正說明孟子見識不凡。他不糾纏枝節(jié)問題,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把齊宣王的好樂和齊國的政治直接聯(lián)系起來。向齊宣王宣揚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這就為下文的展開埋下伏筆。

第二段: 寫孟子就齊宣王好樂這件事,很自然地、因勢利導(dǎo)地說服齊宣王要關(guān)心人民,“與民同樂”,實行仁政。

1.寫孟子與齊宣王談?wù)摗昂脴贰钡氖,為孟子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建立前提。

齊宣王接見孟子,孟子抓住這個機會,單刀直入,詢問齊宣王是否告訴莊暴說自己“好樂”,由于當(dāng)時君王好樂,遭到社會非議,所以齊宣王面有愧色,不好意思地承認自己“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而孟子卻不責(zé)難,卻肯定和安慰齊宣王,使他從困境中解脫,而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孟子趁勢提出兩個問題,步步誘發(fā),使齊宣王不得不承認“不若與人”“不若與眾”!芭c眾樂樂”只是一個比喻,孟子想用它來勸說齊宣王實行仁政,“與民同樂”。

2.用對比方法,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與民同樂”“實行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對比說理,是孟子善辯的特點。孟子為了宣揚自己“與民同樂”的政治主張,促使齊宣醒悟而對齊國施行仁政,用對比的技巧,從正反兩方面具體地描繪了兩幅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畫面,闡明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政治措施之下,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后果和反映。板書如下:

┌獨樂樂 ┐            ┌父子不相見

│          ├不與民同樂=│

 國│與少樂樂┘  ↑   百│兄弟妻子離散

┤   對│比     ┤

 君│與人樂樂┐  ↓  姓│

│          ├與民同樂 =│舉欣欣然

└與眾樂樂┘  └而有喜色

寫作特點:

一、抽象事物形象化,抽象道理具體化。

用“與人樂樂”“與眾樂樂”等具體現(xiàn)象來闡明“與民同樂”,實行仁政的抽象道理;把不與民同樂和與民同樂兩種后果和反映這種抽象的事物,進行了形象化的描繪,具體地闡明了是否關(guān)心人民,直接決定人心向背的抽象道理。

二、運用多種修辭方法──比喻、對比、反復(fù)、排比。(略)

三、本文的論證方法:

孟子對莊暴說的那一句話“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實際上包含著一個前提: 他說的好樂是指“與民同樂”而并非“君王獨樂”。只有充分肯定這個前提,下面的結(jié)論才可靠,才有說服力。孟子論辯的巧妙就在于他并不把這個“前提”硬塞給對方,而是通過巧妙的設(shè)問,啟發(fā),誘導(dǎo),使對方自己來肯定這個前提;或者說,通過設(shè)問,步步逼迫,使對方不能不承認這個前提。這種方法不妨稱為“請君入甕”法──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這是春秋戰(zhàn)國時一般游說之士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好處在于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之中落入“圈套”,逃不了,掙不脫,只得就范!豆敗芬晃闹心右苍褂眠@種方法使楚王折服。

主題思想: 國君應(yīng)關(guān)心人們的疾苦,與民同樂,只有這樣才能統(tǒng)治天下。

體裁: 議論文(對話體)──論證了一個道理“與民同樂”。

方法: 對比、設(shè)問。

四、對“與民同樂”的認識:

孟子處在戰(zhàn)國時期,諸侯間的兼并日益劇烈。他看到頻繁的攻伐戰(zhàn)爭和貴族階級奢侈淫靡的生活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并從中看到了奴隸主政權(quán)的不穩(wěn)固性,因而竭力主張實行“仁政”“王道”,甚至提出“君輕民貴”的口號,說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人民的力量,同情人民的苦難。他的主張盡管出發(fā)點是為了維護當(dāng)時瀕臨崩潰的奴隸主貴族統(tǒng)治,但客觀上對減輕人民的負擔(dān),恢復(fù)和發(fā)展生產(chǎn)是有利的。所以我們不能采取簡單否定的態(tài)度。

作業(yè):

[思考和練習(xí)]第四題。  孟子兩章同步練習(xí)

孟子二章閱讀訓(xùn)練       《孟子》《鄭之鄙人》比較閱讀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