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案 > 教育資源 > 高一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移動版] 佚名

【講解】:在這里作者用了靜態(tài)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xiàn)迷?针木跋螅簧弦幌陆唤Y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下面來看一下第六自然段,這又是一幅什么圖?  

荷塘四周月色圖  

這段重點在于寫樹  

樹—樹色、樹資、樹梢  

遠山——隱隱約約  

小路燈——沒精打采  

蟬聲蛙聲——熱熱鬧鬧  

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nèi)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著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huán)境特點! 

總結: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yōu)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二)修辭  

通讀全文,不難看出,文章多出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那下面 老師給大家找出兩句話,我們一同來分析一下,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提示:從感覺入手)  

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渺茫的歌聲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湊著的名曲! 

1、          清香(嗅覺)——歌聲(聽覺)  

兩者是相通的,即時新時續(xù),隱隱約約  

2、          光影(視覺)——名曲(聽覺)  

兩者同樣是相通的,和諧  

這兩句是兩種感覺的相通,即使用了“通感”的修辭方法!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通感’’的概念  

人們在描述客觀事物給人的感受時,依據(jù)生活的邏輯,把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溝通起來,憑借各種感覺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補充,從而具體表達感受,以增強語言藝術感染力的修辭方法! 

朱自清 《春》   

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這句話運用了通感的手法。本來花是香的,用嗅覺才能感受到,甜味只有用味覺感受,但是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以味覺寫嗅覺,突破了語言的極限,增強讀者的感受! 

“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也是如此,既然問到了花香,就能感受到樹上結滿果實的景象。“仿佛”一詞既是用了比喻又是用了通感! 

宗璞的《紫藤蘿瀑布》   

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  

(三)布置作業(yè)  

作文《雨中校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斷(字數(shù)300字左右)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