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課文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啟示”。學習本課,除了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啟發(fā)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受到保護大自然,敬畏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guī)律,探究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課文講述我們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qū)褡?要求把幼龜抱向大海.后來,成群的幼龜?shù)玫藉e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魚貫而出,結(jié)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一群幼龜以生命為代價才使我們明白了自然之道,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設計理念:
本組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就是要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同時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設計本課時,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思考,從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以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為線索,引導學生去品詞,品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體會文中重點詞語,感受自然之道的含義.
3,通過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
過程和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入情入境
2,自讀表演,理解內(nèi)容
3,品詞品句,積累感悟
情感和態(tài)度:
1,豐富見聞,激發(fā)學生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2,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教學難點:
理解向?qū)У脑?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搜集太平洋綠龜?shù)膱D片或生活習性等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教學重點: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教學難點:熟讀課文,出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自由朗讀,疏通字詞
1,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工具書的習慣)
2,認讀生詞:(出示課件)
旅游,筑巢,幼龜,沙灘,偵察,企圖,蠢事返回,海鷗,補救,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云霄
3,名分段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對于比較難讀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齊讀或挑戰(zhàn)讀)
4,初讀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注意:要將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進行梳理,歸納,并及時解決;若不能馬上解決,可以簡單板書,在后面的教學中相機處理,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絕對不能走形式.)
二,精讀課文,了解大意
1.給足時間讓學生讀得正確,流利.讀中點撥學生在難讀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或與同學合作讀.
2.交流練讀情況.由學生自己選擇自然段讀,相互推薦讀,老師注意給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機會.學生讀的過程中要求其他人認真傾聽,讀完后由學生自己有重點地點評.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難讀的字詞句,教師要讓學生讀到位.
3.整體感知.說說初讀課文的印象或說說故事主要寫了什么.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再讓其組織語言來說.尊重學生自己初步的讀書感受和見解.
三,探讀課文,自我發(fā)現(xiàn)
1,自主探讀:指導學生細讀課文,讀出重點,讀出感情,與作者情感共鳴.提示學生聯(lián)系課后連接語提示的內(nèi)容讀課文.
2,心聲吐露:
a.與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讀書體會.教師做要點板書.
四,作業(yè):熟讀課文,會寫本文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體會文中重點詞語,感受自然之道的含義.
3,通過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教學難點:
理解向?qū)У脑?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初解"自然之道"
1,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秘.在這美麗的日子,老師想領著你們一起到大自然旅游,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好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篇發(fā)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實故事——自然之道(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教師提問:讀了課題,你知道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規(guī)律)"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請學生回答(大自然中的規(guī)律)
3,那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規(guī)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探究吧.
二,自主學習,感悟"自然之道"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ヂ糜蔚牡胤绞悄咸窖蠹永透鐛u!(課件出世界地圖)
2.在學生觀看世界地圖時,提問:
同學們:此趟旅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實地觀察一下南太平洋綠龜?shù)挠斒窃鯓与x巢進入大海的)
2,你了解太平洋綠龜嗎(課件出示綠龜圖)
(1)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交流.(可以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也可以交流的書上講的,也可以是課外搜集的)
評價:此時對同學們搜集到的資料教師要給予適度的評價,一激發(fā)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資料的能力.
3,教師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美麗的加拉巴哥島到了!此時已近黃昏,我們抓緊時間上島吧.(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嘲鶇咬啄幼龜圖后教師故作驚訝)咦,你們怎么了一個個露出那么驚訝的表情!你們看見了什么
(1)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或者小組內(nèi)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老師也知道你就讀懂課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鶇和幼龜?shù)膭幼?
(2)指名表演,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突出幼龜"探出,欲出又止,躊躇不前",嘲鶇"突然飛,啄,拉"等動作
4,看到眼前發(fā)生的這一幕,我們的態(tài)度和向?qū)в惺裁床煌杂勺x課文4自然段,并用橫線劃出我們和向?qū)袂榈脑~.
(1)學生交流.我們"緊張,焦急",向?qū)s"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2)你讀懂了"若無其事"嗎向?qū)槭裁催@樣說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無其事讀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3)向?qū)У睦涞衼砹宋液屯榈闹肛?向?qū)е缓脴O不情愿地把幼龜抱向大海.
(4)同學們,看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6)齊讀,讀出向?qū)У娜魺o其事,我們的緊張.
過渡:我們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龜,是干了一件偉大的事嗎我們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課件出示這句話)誰讀懂了"愚不可及",我們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1)自由讀5-8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小組合作表演
(2)學生交流:(相機出示食肉鳥咬啄幼龜?shù)恼n件)
幼龜:"魚貫而出,爭先恐后,結(jié)隊而出".假如你就是這些小幼龜,你會怎么想
食肉鳥:"許多,吃得飽飽的,發(fā)出歡快的叫聲".假如你就是這些嘲鶇,它們又會想些什么
(3)看到一只只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我們知道自己錯了,就努力和向?qū)б黄鹣胪炀冗@些綠龜,盡管我們氣喘吁吁來回奔跑,但悲劇還是發(fā)生了,十多只幼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
(4)我們失落地走在沙灘上,引讀"向?qū)б贿呑咭贿叡瘒@:"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個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課件出示)向?qū)槭裁幢瘒@你能讀出向?qū)П瘒@的語氣嗎指名讀,齊讀.
(5)小組合作討論:(出示課件)向?qū)髦@樣做會傷害海龜,可他為什么還把幼龜放入大海
三,總結(jié)拓展,內(nèi)化"自然之道"
1,同學們,這是一次多么難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時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訓,得到了什么啟示,你最想說什么(請同學暢所欲言)
2,只要學生說出以下道理均可(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guī)律,大自然就受到保護;違背這個生存的法則和規(guī)律,大自然就受到傷害.)教師相機板書.
四,豐富見聞,升華"自然之道"
1,你接觸過這樣違背自然之道的事嗎你認為怎樣才會不違背"自然之道"
(指導學生充分交流課外搜集的知識,并對學生的交流教師及時作出點評)
2,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繼續(xù)搜集有關自然之道的知識.
板書設計: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違背
保護↘↙傷害
海龜
教學反思:
《自然之道》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群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沖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力求主線明確,目標定位準確,按照從整體一部分一整體的結(jié)構(gòu)進行教學。
我覺得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是學生自由辯論。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對向?qū)У目捶�。在課堂上,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fā)表見解的平臺,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時間非常充分。學生們敢于大膽發(fā)言,課堂上出現(xiàn)了爭辯的場面。有的同學認為向?qū)ё龅膶�。以此來讓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有的同學說向?qū)ё龅牟粚�。不能以犧牲幾十只幼龜�(shù)纳鼮榇鷥r來讓人們覺醒。還有的同學認為向?qū)У淖龇ḿ扔袑Φ牡胤�,也有不對的地方�?/P>
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在學習課文之后,讓學生聯(lián)系12課<<大自然的啟示>>中的"打掃森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及自然之道不可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