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教育資源 > 教學設計 > 八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22  短文兩篇(陋室銘 愛蓮說)教學設計

[移動版] 漂浮的云

22  短文兩篇  

陋室銘  

教學目標  

1、借助注解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      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      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學準備  

1、朗讀課文。

2、      課前對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標出有疑問的字句。

教學時間:3課時  

設計思路  

“銘”是一種文體,《陋室銘》是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一致的理想與追求,這種理想與追求是君子對待自我的要求,是一種可貴的高尚而超俗的品質(zhì),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君子在物質(zhì)貧瘠條件下追求的精神富足。這不僅是劉禹錫的追求,也是歷代文人、知識分子的追求。

先在同學互助和教師虎的指點下疏通文意,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然后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主人高尚的道德、陋室周圍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主人與客人共同營造的人文環(huán)境)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理解中國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和胸襟。然后再從文章比興手法的運用以及布局謀篇上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介紹“銘”這種文體導入。)同學們可能、看過有的古代銅器上刻有一些文字,誰想過這些文字是用來干什么的,又為什么刻在器物上呢?  

(有的學生可能回答:是器物的一種裝飾,是因為自己喜歡這段文字才刻上去的。)  

教師介紹(如條件允許可用圖片來介紹。):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銘”成為一種文體。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陋室銘》就是其中的一篇。簡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而被貶的背景。

二、全體同學齊讀課文,掌握文言字詞。

斯是陋室(這)  惟(只)吾德馨(品德高尚)   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平民)   無案牘(官府的公文)之勞形(身體)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互譯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主動發(fā)言講解課文,其他同學的問題可由發(fā)言同學解決,老師適時適當點評。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思考。

1、“陋室”的主人是個粗俗低下的人嗎?  

2、從文中看,劉禹錫筆下的“陋室“究竟是不是陋室,為什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的?  

3、想像陋室周圍的環(huán)境。

4、結(jié)合文章想像作者在陋室里經(jīng)常干些什么?表明作者有怎樣的志向?  

要點提示:  

1、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闭f明“我”的道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笔菍懧覂(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笔菍懧抑魅藘(yōu)雅的情趣。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陋室往來客人的脫俗。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這里作者援引西漢揚雄的事例,大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有力地證明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學生自由想像,這里既不是門庭若市,也并非人跡罕至。人與自然有著心靈的默契,草木生長,綠意蔥蔥。

4、主人情趣高雅,琴棋書畫可能樣樣精通。自己本已才學非凡,與之效的人更有淵博的學問。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可請同學結(jié)合已學習和了解的詩句想像。分組合作一個情景對話。想像劉禹錫、王叔文、柳宗元在各干什么,說了些什么等。作者的志向雅致淡泊、豁達樂觀。他不圖功名利祿,追求個人品德的高尚和道德的安寧與樂觀。

四、再讀課文,思考。

1、文章開頭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钡淖饔檬鞘裁?  

2、文章結(jié)尾寫道“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題目為“陋室銘”,文中又說“何陋之有”,這些矛盾嗎?  

要點提示:

1、用了比興的手法。“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陋室”;“有伸則名”“有龍則靈”暗喻自己。

2、文章首句用了比興手法,尾句與首句互相呼應。

3、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板書設計  

陋室——德馨——不陋  

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  

主人情趣(優(yōu)雅)雅雅致淡泊、豁達樂觀  

往來客人(脫俗)  

愛蓮說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的結(jié)合。

2、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3、理解作品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批判,領悟作者以“蓮”自況,對高法品格的追求。

教學重難點  

1、疏通文意,理解內(nèi)容,了解寫法。愛蓮說閱讀訓練

2、反復朗讀,背誦默寫。

教學準備  

課前對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標出有疑問的字句,朗讀課文。

設計思路  

先用學生自讀求疑的方法,結(jié)合書下注釋把握文章基本意思。在理清文意的基礎上,聯(lián)系已學過的課文學習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結(jié)合“研討與練習”三,學習課文中“之”的用法。然后,按照在眾花中選擇蓮、蓮的形態(tài)、蓮具有的品質(zhì)到作者的品質(zhì)這一思路理解課文。課文先是通過蓮和牡丹、菊的對比引出了蓮花的特性“水陸草木之花”,“予兒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以用蓮形態(tài)的各方面,并逐步把蓮的品質(zhì)和君子的品質(zhì)結(jié)合。理解蓮的特點和品質(zhì)也就是理解古代文人心目中君子的品質(zhì)和節(jié)操。然后結(jié)合《陋室銘》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學過程  

一、    疏理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疑難字詞,理解文意。]  

甚  蕃  獨  予  濯  清漣  妖  蔓  益  凈  植  褻玩  隱逸  鮮  宜乎  

閱讀書下注釋,在老師適量的講解下,逐句翻譯課文。

2、朗讀課文,體會“之”的用法。

教師以“水陸草木之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兩句為例進行講解,討論解決課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以及課后練習。

二、問題思考與討論。 文言文精細復習--愛蓮說

1、作者是在哪些花中選擇了蓮的?那些花各有什么特點和品質(zhì)?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2、蓮有哪些優(yōu)點和習性?其中最突出的是什么?  

3、作者喜歡蓮表明了他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  

4、結(jié)合你對課文的理解,舉一些事例談談君子的品行和風度。

要點提示:  

1、作者用三種花象征三種人,用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tài)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獨吐幽香,所以將它比做隱士。文中用陳述句“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氨磉_對菊及愛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隱逸之士極少。蓮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文中用了一個疑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借反問語氣感慨君子太少。牡丹絢麗濃艷,所以將它比做貴人。文中用感嘆句“牡丹之愛,宜乎從矣!北磉_對牡丹及愛牡丹者的厭惡鄙棄,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tài)。最后三句,將次序調(diào)整為菊、蓮、牡丹,使褒貶愛憎更鮮明。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潔身自好,不以妖艷取悅于人。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蓮莖挺直獨立,決不旁逸斜出。

“香遠益清”:蓮的芳香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而越遠越清香撲鼻。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亭亭玉立,纖塵不染,任人觀瞻,而有凜然不可侵犯的風姿。

這七個短語從七個方面寫蓮,合起來描寫蓮的整體形象,充分說明了“予獨愛蓮”的原因。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正直,行為端正。

“香遠益清”:志潔行謙,美名傳揚。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儀態(tài)莊重,令人敬重。愛蓮說詳細知識點

5、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課文對對君子的表述變?yōu)樽约旱,并體會其中的好處和趣味。

三、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從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上看,這兩篇文章作者都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是把自己的志向分別寄托在某種東西上,這種手法叫做什么?好處是什么?  

介紹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全文。

《短文兩篇》教學反思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互譯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看誰譯得好(接得快,譯得準)。

《陋》一文,對于陋與不陋的爭議,對“不鄙俗”一詞學生不大易理解,教師要說明陋,是從形上說。不陋,是從精神上說。

《愛》一文,對花的品質(zhì)理解可讓學生說出喜歡的花,教師再分析這種花相應的特點和品質(zhì)。(太陽花)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