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指禪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佛說二十一品的時候,是無法可說,這一品更嚴重了,是無法可得。須菩提說,請問你老人家,當年大徹大悟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老人家那個境界,沒有得到一個東西嗎?“佛言。如是,如是!笔沁@樣,是這樣。這樣又是那樣呢?就是話頭了,要你去參!就像是禪宗那個一指禪一樣。
唐代的一位禪師,他是金華山的俱胝和尚,我們要修道就要學學他,他始終沒有出來參學過。有一天,他要出來參學,夜里,虛空中一個聲音告訴他:你不要出去,有肉身菩薩親自來給你說法。肉身菩薩就是活著的人,像我們普通人一樣的肉身,可是他是菩薩再來身。第二天天龍和尚來看他,他就問天龍什么是佛法?天龍和尚是大禪師,手一指,俱胝就大徹大悟了。所以俱胝和尚悟道一點都不吃力,他得的是一指禪。以后他說法,什么是佛法?手指一比,你懂得也是這個,不懂得也是這個,第二句話也不說;很多人因他這么一指也悟道了。
有一天他出門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彌,跟他好多年,看到人家跟師父磕頭啊,頂禮啊,求佛法啊,師父總是手一指,這個。這一天師父出門了,有人來找?guī)煾竼柗鸱,小沙彌說,我?guī)煾改莻佛法,我也知道。那個居士就跪下來,小師父,那請你告訴我。小沙彌也手一指,這個!那個人也悟道了。小沙彌很高興,原來師父的佛法就是這個樣子。等到俱胝和尚回來,小和尚向他報告,今天來個居士,我接引他悟道了,就說了經(jīng)過。師父哦了一聲就進去了,轉身又出來了,對小沙彌說,你再說一遍怎么接引人?那小和尚就把手一指說,這個。師父等他指頭一伸出來,一刀把他指頭砍斷了,流血不止,小和尚又痛又唉唷,悟道了。指頭砍斷了一節(jié),就是這個。所以,“如是,如是”,就是禪宗的這個。這個究竟是那個,就要自己參了。
金剛經(jīng)有五六種的翻譯,反覆研究,還是鳩摩羅什翻譯得最高妙。后來玄奘法師重新翻譯過,道理是更清楚,但是佛法的意義卻模糊了。鳩摩羅什的翻譯,許多地方都是禪宗講話,如珠之走盤,不著邊際,不落一點。所以后世的禪宗采用金剛經(jīng),可以悟道,就是這個道理。
【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他告訴須菩提:我告訴你,當時我在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你以為得到一個什么菩提嗎?了不可得。也就是六祖后來悟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了不可得。如果有一點少法可得,就還有一點空,有一點光明,有一點境界;看到一點圓陀陀,光爍爍的,都不是了,都著相了。“無有少法可得”,這個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這一節(jié)很簡單,就叫無法可得。我們給他偈語的結論:
第二十二品偈頌
多年行腳覓歸途 入室知為道路愚
檢點舊時新衣缽 了無一物可提扶
“多年行腳覓歸途”,很多人從年輕學佛、修道、出家,多年行腳到處參訪,覓歸途,都是找一個歸家之路,都想找到生命的根源。
“入室知為道路愚”,真正悟道的時候,你才了解道路愚,被道路騙了,被方法騙了。八萬四千法門都瞞了你,前面說過,禪宗有位祖師,跟過很多法師學種種法,修了一輩子,最后悟道了,告訴那些老師說:“我眼本明,因師故瞎”。我兩個眼睛本來亮的,老師啊,你把我弄瞎了。
東學西學,結果把自己眼睛弄瞎了。不是真的眼睛弄瞎了,道理看不清楚了。所以入室方知道路愚,都被方法騙了。
“檢點舊時新衣缽”,真正悟了道的人,我還是我,一切皆空,了無所得。這個衣缽還是舊的衣缽,不過是好多年前你自己把它捆起來找不到了,現(xiàn)在你把它拿出來,這個東西還是舊時的那個東西。
“了無一物可提扶”,本來無一物,沒有一個境界可得的,這就是無法可得。
這五六節(jié),佛都是叫我們不要著相,不要執(zhí)著一切法,F(xiàn)在雖然叫你不要執(zhí)著一切法,但是有一個法要執(zhí)啊!就是善法。所以下一品梁昭明太子給它的標題是:凈心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