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華語網(wǎng) > 現(xiàn)代文閱讀 > 閱讀世界 > 課外閱讀 > 正文

一位大學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第一講  漫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 我之態(tài)度

我喜歡文化,但我之喜歡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一種單純的喜歡,而是欣賞加調侃。欣賞,不是用現(xiàn)實主義的眼光,而是用審美的眼光,比如大家都罵封建社會女人裹小腳不人道,殘忍,我卻要鼓掌若干遍,妙極,好看。現(xiàn)在的女人為了美,那也是掂刀弄槍的,割眼皮用刀,打耳孔用槍,沒有點犧牲精神,美從何來?再說,已經(jīng)有學者從科學角度解釋了小腳的好處。腳小,為掌握平衡,走路自然要扭動腰肢,大家就省了減肥了,更重要的是,不用受那西方女人的束腰之苦了,看西方電影,那亂世佳人斯佳麗們穿個裙子,憋氣不說,還得奶媽一旁幫忙拉拉鏈,咱們看著,替她們急得慌,光想上去幫個忙。可男人不能上去幫忙,這就是個文化問題了。至于小腳女人扭胯扭得蠻活,生孩子時不容易難產(chǎn),更是公認?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調教下,中國女人開始藝術化,每個女人,都是一件藝術品,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娉娉婷婷,比西方的那些地動山搖的大腳板子們美麗多了,北大教授辜鴻銘13歲留洋,通曉英,法,德,日,意,拉,希等多種語言,但是在抗拒西方腐朽生活方式面前,可謂一大民族英雄,歸國后第一件事就是遍尋中國小腳女人作自己的妻!哥們堅持中國傳統(tǒng),不容易哪!

這么說,大家可能認為我很沒同情心,那你就錯了。讀歷史少了,讀的時候你可能老想哭,可讀的多了,你就哭不出來了,由哭漸變?yōu)樯敌α恕N覍儆诤笠环N。讀書愈多愈反動,說的可能就是我這么一種人。

說到這里,大家還可能覺得我不嚴肅,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嚴肅,哭笑不得是我心靈的常態(tài)。何清漣女士說,內心深處,她認為追求心靈自由是件很神圣的事情,但這種神圣在這個日益痞子化的社會里卻飽受奚落-在這種嘲笑道德與崇高的的痞了氛圍中,追求心靈自由竟然要以半嬉皮的方式去掩飾…她認為這是時代的悲劇。我很喜歡何女士,但她的這段話我只同意一半,沒辦法,悲劇還在繼續(xù),我只好繼續(xù)嬉皮下去,對我來說,嬉皮就是我心靈的武器,還是我存在的證據(jù)。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以何種姿式滑過心靈的天空,早有定規(guī)。第一,學得權與術,貨于帝王家。第二,遠離權與術,采菊東籬下。中華文化五千年,中國知識分子都成精了,冒傻氣的沒有幾個。朱熹那老夫子,天天喊著滅人欲,存天理什么的,可他老先生不但發(fā)揮了人欲,連獸欲都捎帶著發(fā)揮了。宋人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載,朱老夫子“引誘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與官所,則與偕行,謂為能修身也,得乎!焙蟊蝗藦椲,天字第一號老流氓,皇帝宋寧宗都不愿意他了,朱夫子趕緊上表請罪: “草茅賤士,章句腐儒,唯知偽學之傳,豈適明時之用”。什么玩藝兒啊他!

猶太諺語云:人類一思索,上帝就要發(fā)笑。我想說的是,中國知識分子一嚴肅,上帝就傻笑。我最欣賞的中國知識分子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邊走邊喝,沉醉終日,別人獨醒我獨醉,身后常帶一持锨童子,曰:死即埋我!真酷!

其實不是不想嚴肅,實在是別無選擇。比如我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按常規(guī),是很容易跟三講三代表等主旋律掛上鉤的,但是做到這一點,又很不容易。第一,那需要很厚的臉皮。第二,理性思維缺席。更重要的是,如果我那樣干了,就是調戲文化了,比我之調侃要惡劣多了。中國傳統(tǒng),歷來最重講政治了,從周公開始,就敬德保民,以德治國的,這一講,就講了幾千年,F(xiàn)在講得更歡實了,大狗叫,小狗也叫,叫得人煩,我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二) 我之眼光

不知是中了邪,還是天性使然,總之,我是個懷疑論者。私下認為,集權統(tǒng)治下,懷疑是學人得以特立獨行的首要品質。說到這里,我想跟大家說一下古希臘的懷疑學派搞的一個典故:老師掉河里了,學生不但不救,還在岸上踱步。他不是在想黃繼光,也不是在想劉胡蘭, 更不是在背毛主席語錄,他想的是-救老師上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同學們,這就是哲學。中國也有懷疑論者,比如莊子和他的蝴蝶,但遺憾的是,這么一種精神沒有留傳下來。總之,學文重在獨思,更在于獨特的眼光與視點,所以才有三只眼看世界,一只眼看某人等之類的文欄。學史更需要這種眼光,舉一個例子,比如教科書上常說,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領土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大。同學們一讀,就神經(jīng)反射般的自豪起來。我不知道為什么要自豪,從沒聽說,一個豬長得肥,它身上的肉就有資格跟著自豪呢。誰讓大家自豪呢?說穿了,是長期教育導致的定性思維。其實,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多民族國家,更多的是一種帝王思維,不知道小民百姓們跟著傻高興什么。大一統(tǒng),天下和平,當然對百姓有利,但更對執(zhí)政者有利,老實講,苛政下的百姓,其生存狀態(tài)比戰(zhàn)亂時也好不到那里去,如始皇統(tǒng)治時期。59年到61年,中國非正常死亡人口是兩千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整整打四年,才打死800萬,而我們不用戰(zhàn)爭,三年人災,就餓死這么多,比戰(zhàn)爭厲害多了!集權下的專制,官不得私論,士不得私議,民不得私說,對于不自由勿寧死的知識分子來說,生存于其間,也就行尸走肉罷了。所以,集權下的文化,靈魂是死的。

近來流行的電影《英雄》,老張同志導的,不知大家看過沒?一看嚇一跳,真英雄,真正的人道主義者,原來卻是暴君始皇同志。忽忽,藝謀同志膽子好大呀!后來一想,老張不一定是膽大,可能是在玩滑頭,調侃歷史。澤東瞧不起秦皇漢武,唱: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藝謀聽了,擠上一只眼,哼:數(shù)天下英雄,還看始皇!

不管藝謀同志玩什么花招,總之,給我們一個啟示:任何歷史,都是當代思想史,擺脫不了為時人所利用的命運!在網(wǎng)上,同志們說得豪爽點:歷史就是個婊子,人盡可夫!何清漣女士說得文雅多了:歷史就是個小姑娘,任由人打扮!當然,還有說得更粗獷的:研究歷史,就是老狗刨千年屎!這里說這么多,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的傳統(tǒng)就是愚民政策,就是報喜不報憂,就是為尊者諱,這就要求我們在學歷史的時候,一定要多一只眼,懷疑的眼,清醒的眼。包括我講的課,那也是一家之言,同學們覺得不對,找材料反駁我,當年馬寅初發(fā)表自己的人口論,每天在校園里轉著圈子看北大學生們寫給他的大字報,老先生越看越傷心,檢討說,身為北大校長,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卻沒一個能從理論上駁倒他的,都是標語口號式的漫罵,作為一校之長,失職啊。沒辦法,老先生只好給他們檢查錯別字,圈好,讓造反學生們回教室重抄一遍。一句話,學生重在質疑,沒有疑問,白上大學。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而不是培養(yǎng)奴才。魯迅能從仁義道德的的字縫里看見吃人兩個字,先生可能長了一雙貓頭鷹的眼。我們擁有不了貓頭鷹的眼,至少不要讓自己成為黑瞎子。北島對著天空叫:我不相信-天空是藍的!

叫得好哪!當然,歷史的本性決定了我們懷疑非?蓱z。學者周寧說:嚴格說來,歷史經(jīng)常不是記憶的工具而是遺忘的工具,歷史與其說是讓我們記住過去的事實,不如說是規(guī)定哪些事實應該讓我們忘掉。周先生說得太對了,比如文革,只讓我們知道我們能知道的, 卻不讓我們知道不應該知道的,巴金提出建立一個文革博物館,但是時至如今無人再提,這個愿望,只能隨著巴金老人走進墳墓了。學歷史,本是鑒往以知來,但是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往往不是教訓。我們常說,歷史不會重演,可周寧說,如果歷史重演,最大的可能就是,我們將把曾經(jīng)的輝煌和永久的災難重新演上一變。20世紀過去了,我們都干了些什么呢?有個學者給學生講演,說,20世紀初我們有個義和團,20世紀末,我們有個法輪功。言外之意,一個世紀的奮斗,我們又回到了出發(fā)點,這,讓我想想了拉丁美洲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希望大家有機會看看這小說,里面也有我們的影子。

對著歷史嘆息,不是我們的選擇。三只眼看歷史,可能是我們的最佳選擇,蘋果不是只有一種吃法,未來的你們,要吃歷史這碗飯,所以給大家介紹幾位吃法獨特的學者。吳思,著有《潛規(guī)則-歷史中的真實游戲》。何清漣,本科讀歷史,讀研則讀經(jīng)濟學,文章老辣深厚,著有《現(xiàn)代化的陷井》,《我們仍在仰望星空》。最后一位,黃仁宇,著有《萬歷十五年》等。

(三) 關于文化

文化的內涵如何界定?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學者們尚不能得出定論,除了多維視野的原因外,還有語言學角度的客觀歧義。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開個玩笑,一個男人站街角,呸一口唾沫飛出去,就是一個文化現(xiàn)象了。如果是兩個女人,一個哼一聲兒,一個呸一聲兒,這文化就復雜多了。文化的廣義性,導致研究文化的人,常常有狗啃刺猬難下嘴的尷尬。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說:我被托付一件困難的工作,就是談文化。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磨。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我們想用文字范圍它的意義,這正象要把空氣抓在手里似的。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里之外,它無所不在。忽忽,講到這里,同學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家伙抄襲我們的道家始祖,試看老子原話: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原字打不出來,用皎代用,意思一樣),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物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用不著翻譯,大家就能看出來,洛威爾抄襲老子,僅把名稱換了一下,老子談的是道,這丫改成文化了。這里開個玩笑啊。

狹義上講,文化僅指人們的精神生活領域。在此基礎上,又根據(jù)視角的不同,對文化結構進一步分類。

首先,從時間角度上講,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xiàn)代文化。

其次,從空間角度講,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

其三,從社會層面上講,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姜義華先生分之為規(guī)范性文化,非規(guī)范性文化,半規(guī)范性文化。這種分法比較新穎,所以著重介紹一下。所謂的規(guī)范性文化,姜先生認為是以儒家經(jīng)典為經(jīng),以歷代官修史志為緯,在長期流遷演化中廣泛吸收了道,法,陰陽,縱橫,玄,佛諸家學說而形成的經(jīng)史文化,是中國小農(nóng)社會的具有最高權威的規(guī)范性文化。與此相應的,則是普遍存在于一般民眾中的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人與人的種種關系,風俗,習慣,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潛在意識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規(guī)范性文化。除去這兩種文化之外,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半規(guī)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對經(jīng)史文化呈半游離狀態(tài)的各種文化教育,宗教娛樂活動,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游記》等俗文化代表作。當然了,我覺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針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才有效。

其四,從社會功用上,分為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yè)文化。

其五,從文化的內在邏輯層次上,又可分為物態(tài)文化,心態(tài)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

其六,從經(jīng)濟形態(tài)方面, 又有牧獵文化,漁鹽文化,農(nóng)業(yè)文化,工業(yè)文化,商業(yè)文化之分。還有人在其中搞著色,黃色文化,藍色文化什么的。

除此之外,還有分得更俏皮的,比如張遠山先生在他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隨筆中,把文化分為頭腦文化,胸膛文化,腹部文化與下半身文化。下半身又被他分為兩段,為胯部文化與胯部以下文化。他說,以唐中葉(安史之亂)為界,此前是中國文化上半身,此后是中國文化下半身。細分的話,從堯到周,即公元前3千年到公元前552年孔誕生,約2500年,是中國文化史前時期,尚沒有頭腦。孔子誕生前后,春秋戰(zhàn)國,中國進入了頭腦文化時代。秦始皇在一統(tǒng),集權加專制,胸脯拍得啪啪響,中國進入了胸膛時代。漢朝拍得更響了,拍得匈奴大兵都哆嗦。霍去病墓關的石豬石馬,一看就知道是最沒頭腦的人刻的。最有頭腦的司馬遷,卻被最沒頭腦的武帝閹了下半身。也是這個沒頭腦的漢武帝,宣布獨尊儒術,導致中國兩千年的知識分子大都成了無腦人?傊瑥埾壬@么分,分得很俏皮,之所以給大家羅嗦這么多,無非是想給大家一點啟示,同學們如果有興趣,不妨獨創(chuàng)個分法來。

近來,研究文化的人越來越多,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說到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國際和地區(qū)問題研究所所長亨廷頓和他手下的高級研究員哈里森合編的一本書-《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他們的研究,在文化方面提出了諸多有深刻意義的課題。比如亨廷頓對比了一下加納和韓國的經(jīng)濟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20世紀60年代兩國的經(jīng)濟水平驚人的相似: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約等,初級產(chǎn)品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所占的比例彼此相近,絕大部分是出口初級產(chǎn)品。韓國當時僅生產(chǎn)為數(shù)不多的若干工業(yè)制成品,他們接受的經(jīng)濟援助水平也差不多相等。30年后,韓國成了一個工業(yè)巨人,經(jīng)濟名列世界第14位,大量出口汽車,電子設備及其它高級制成品,人均收入接近希臘的水平,此外,它在鞏固民主體制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加納卻沒有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它的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僅相當于韓國的十四分之一。如何解釋?亨廷頓判斷,文化在起重要作用!

那么這對我們有一個啟示,中國近代的落后,是否是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制約?現(xiàn)在的不發(fā)達,是文化的原因?體制的原因?地理的原因?仰或是多種因素的綜合?而文化與體制,與地理又是什么關系?這都是當前社會學界非常感興趣的議題,希望咱們的學生也能參與進來,申辦奧運,重在摻乎嘛。勞倫斯認為,不發(fā)達是一種心態(tài),重申殖民者的罪惡,已超過追訴時效了,也就是,現(xiàn)在的不發(fā)達,需要尋找新的理由,或者說借口了。這些學者還搞出了一個腐敗曲線,認為腐敗與文化也有關系,認為腐敗的程度往往是沿著文化的界線而變更,最腐敗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及若干拉美國家和非洲社會,在北歐和前英國殖民地的一些新教社會,腐敗程度最底。儒學社會大都處于中間。嚇我一跳,中國好歹沒被他們點名,否則我給你們介紹這書,就有點說不清了,呵呵。如果中國也算儒學社會的話,那么我們的腐敗尚在中間,新加坡比咱們還儒學,卻和丹麥,瑞典,芬蘭,新西蘭并列為世界上腐敗最輕的國家。他們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腐敗有文化因素,也有政體原因。長遠看,文化為體制之母,短期看,體制的變更,可能對文化產(chǎn)生影響。這對我們當前的中國,啟示不小:長期落后,當然是文化的原因,是文化造就了中央集權。而以改變中國的困境,則不是改造文化,甚至也不是魯迅先生的改造國民性,而是推行政治民主改革。欲救中國,必救文化;欲救文化,則必改體制;欲改體制,則文化先行革命。問題是,歷史上,中國文化革命了四場,效果都不太理想。第一場,始皇的焚書坑儒。第二場,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三場,五四運動。前期是倡科學民主,后期,一聲炮響,來了個馬克思主義,救亡壓倒啟蒙,文化再次被政治利用。中國有講政治的傳統(tǒng),文化歷來是政治的婢女,儒學在中國的命運就是最好的例證。第四場革命,則是毛澤東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化大革命,其大手筆,跟第一場革命驚人的相似,幾億人,共用一個腦袋,一張嘴巴,一個主義。主席說,知識分子是附著在資產(chǎn)階級身上的毛,革命要把他們改造為附著無產(chǎn)階級身上的毛,結果,資交階級無產(chǎn)階級身上都沒了毛,都光了?傊芯恐袊鴤鹘y(tǒng)文化,你會捎帶著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命運,哭也不是,笑更不是。不過,研究多了,你可能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說到這里,簡單談一下傳統(tǒng)文化的兩個概念。其一,什么叫傳統(tǒng)文化?它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wěn)定形態(tài)的文化。其二,什么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它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fā)展起來,具有穩(wěn)定形態(tài)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這么一大堆內容,看著就象刺猬,我們從哪里下嘴?

著名經(jīng)濟學家張五常一直給在學生們交待,隨便干什么,一要看天賦,二要看興趣?蓱z見的我沒天賦,只好圍著興趣轉了。我喜歡哪一部分,就給大家講哪一部分。儒家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喜歡的,就不給大家講了,比如吃飽了撐的,才搞的書法藝術,比如文字獄當頭,明清學者搞的那個考據(jù)學。打死我我也不給你們講。至于其它課題,如果大家實在喜歡,倒可以給我提出來。教材沒意思,我準備完全拋開,擬講的議題有:中國文化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男人。中國文化中國女人。中國貪官文化。中國清官文化。中國農(nóng)業(yè)文化。中國婚姻文化。中國葬禮文化。中國傳統(tǒng)道德。中國改革家。中國外交。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在歷史上所遭受的打擊。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在下頭嘀咕了,那考試咋辦?別提考試,一提我比你們還頭疼?粗谆ɑǖ募埍慌谠嚲恚恳粚W期成噸成噸的那么浪費紙張,我心疼啊,都是原木變過來的。小日本森林覆蓋率65%,我們才16%,我們中國每年出口及內需一次性筷子450億雙,小日本用過后再回收,制成木漿再賣給咱中國?傊,我不能看白花花的考試卷,一看就暈。我最欣賞的是莫斯科大學新聞系的談話考試,老師抽幾個同事,跟自己的學生聊聊天,這考試就完了。按我的意思,文科的東西,重在精神,凡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可能恰恰是最沒用的東西。而有價值的東西,根本不需要死記。比如某某某哪一天死了,哪一天活了,記這些有什么用?真用的時候,查一下不就得了?如果由著我的性子來,我會出開試卷后,貼在自己背上,在校園里溜達三天。問題是,我這么一干,我就完了,要丟飯碗,你們也完了,再也遇不上這么開明的老師了。試卷考試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我們反傳統(tǒng),結果,糟粕繼承下來了,精華則丟了。舉個例子,諸葛孔明的《隆中對》,是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談話考試;他的《出師表》又是歷史上最完美的開卷考試。試卷考試不可免,怎么辦?好辦,業(yè)余時間你們自己看看教材,背那么一背,我倒不心疼你們,反正你們腦子聰明,背書對你們是小事一樁,說來說去,我還是心疼那紙啊。

之所以開這么一門科,是想讓大家多了解文化,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學得深,才能看得真。比如中英鴉片戰(zhàn)爭,它更多的是一場文化戰(zhàn)爭,以后咱們作一個專題再細講。再比如現(xiàn)在,我們一般的學生老是納悶兒:西方吃飽了撐的?為什么天天給咱上文化課?而且冒著被咱的左派小子罵得狗血噴頭的遭遇還是堅持講?其實是一些人不了解基督教文化。中國文化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各人自掃門前雪,鄰居在家打老婆,咱假裝沒聽見;浇涛幕彩峭萍杭叭,卻是反著來:己所欲,施于人。誰在家偷偷打孩子,我告你。不信的話,請看電影《刮痧》,中西文化沖突盡在其中矣。同理,山姆大叔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就一廂情愿不看咱臉色的使勁的往咱手里塞。雙方誰也不理解誰,對方覺得自己是學雷鋒做好事,咱覺得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干涉內政也!如果聽不明白,再舉一個例子,當年的教案,好多也是文化誤會鬧出來的,基督教徒來中國傳教,要辦孤兒院,咱國人想,呸,鬼子沒安好心?隙ㄊ窍氤晕液⒆拥男母危駝t為什么紅頭發(fā)綠眼睛,特別是那鮮紅的大嘴,一看就是生吃孩子的鬼。洋人一看沒有孤兒愿來,就張榜公布,送個孩子賞幾文錢,呸,中國的人販子就應運而生了,把那有娘的孩子拐了來,送到教堂,就為了賺那幾文錢。忽忽,文化無所不在,文化可能是所有沖突的根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比西方文化精神,希望每一個同學,看五千年歷史,觀八萬里環(huán)球,獨仗劍,走天涯,三只眼,看天下,天地之間,人為尊!

第二講  中國文化中國人(Ⅰ)

(一) 看不懂的中國人

日本學者松本一男在其著作《中國人與日本人》里概括中國人的特性為:不可理解的國民。此話若說與西洋人,估計能引起他們的同感,因為凡是與中國人打過交道的洋人都多多少少的產(chǎn)生過這樣的疑惑:中國人,他們到底在想什么?

老實說,想用簡單的語言把中國人概括全面,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普通人不行,學者也不一定行。從明清前來中國的傳教士,到中國學者,如嚴復、林語堂、魯迅、柏楊、金紫千等,都著文著書不同側面不同程度地剖析過中國人,先把書目列給大家:

松本一男《中國人與日本人》

明恩溥 《中國人的特性》

利瑪竇 《利馬竇中國札記》

林語堂 《吾國吾民》

柏楊  《丑陋的中國人》

金紫千《中華文化之魂-研究中國人》

另外告訴同學們,柏楊一本《丑陋的中國人》,曾經(jīng)惹惱諸多愛國小青年。所以,另請大家看一下日本的地球物理學家高橋敷所著的《丑陋的日本人》,有學者認為,中日同文同種,不管此觀點對否,不妨把丑陋的日本人做咱一個參照系。

列完參考書,話題打回。外人認為中國人不可理解,我認為那是他們頭腦太簡單。或者說,他們的文化太簡單了。中國人所謂的不可理解,其實是中國文化的豐富復雜所決定的。李澤厚曰:人是文化的積淀!金紫千曰:人是文化的靈魂!我說,人是文化的載體!中國文化的復雜豐富,決定了中國人民的不簡單!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指三種宗教和九種學術流派。關于“三教”,據(jù)記載此說起于三國時代。吳國的孫權和上書令闞澤談話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見于《漢書藝文志》。這九個學派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三教九流成了貶義詞,泛指江湖上各種職業(yè)。九流也被人分作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再加上某些學術流派的失傳,所以現(xiàn)在學人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格局定位為三方五家。三方是儒、道、釋,五家為儒教、宗法傳統(tǒng)、道家、道教,佛。當然,還有用九流這個概念的,比如有些學者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綜稱為十家九流,這十家是,中國儒家,中國道家,中國佛家,中國墨家,中國法家,中國名家,中國兵家,中國陰陽家,中國縱橫家,中國農(nóng)家?傊,這么一列舉,可看出,咱們家當還真不少。有這么豐厚的文化家底,咱們的國人當然不簡單了,隨便一個中國老太太,哪怕她大字不識一個,但是她身上的文化色彩也是五光十色,老外看得五迷三道的晃眼兒。舉例證明,一個婦人嫁人嫁得不對了,老挨丈夫打,她誰也不埋怨,就怨自己命不好-我命苦啊。兒子沒養(yǎng)活,夭折了,她會自我安慰曰:天意啊!天命是誰的思想?孔家老二的?锥奶烀摯蠹铱赡芏贾溃呱钅獪y謂之天,無可奈何謂之命。這時候,你能看出這女人信儒?墒且坏﹥鹤娱L大,娶了媳婦忘了娘,或者游手好閑賭搏吸大煙什么的,老太太會拍著膝蓋哭訴:報應啊,老天爺,我作了什么孽了,給我這么一個不孝子(或曰敗家子),這時候,老太太她好象又信佛了?墒悄憧此雷由瞎┑呐莆,分明又是“太上老君在此”!太上老君是誰?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是也,因為跟唐家李氏王朝同姓,所以難免開后門之嫌疑,被李家封了個“玄元皇帝”,道教徒稱他為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周寧也說,中國人同時信三教:尊孔祭祖,煉丹修真,燒香拜佛。問題是,中國人不只信這么三教,他跟吃火鍋似的,逮什么都往里頭煮,所以,他到底信仰什么,他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呢,害得老外不得不跟著中國的歌星唱: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相形之下,還是中國學人能看個八九不離十。比如林語堂,他認為儒道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中國的士大夫一般是外儒內道,儒是入世的,積極的,道是出世的,消極的,奇怪的是,這么兩種截然相反的東西,恰好完美無缺地和平共處于中國人身上,而且有時候還分段體現(xiàn),比如當官時,他就是儒,貶官時,他就是道了,比如蘇東坡。以至于現(xiàn)在的人給自己定左右銘,還是儒道各半,叫作:以出世的態(tài)度干入世的事業(yè)。也就是說,干事的目的是儒,干事時的態(tài)度則是道;蛘哒f,成功了就是儒,失敗了就又變做道,總之,象變戲法似的,怪不得人家洋人眼花,卻原來是咱們心花,玩的手法也花。

中國人不可理解,還有一個原因。有學人認為,中國哲學是一種早熟的哲學。梁漱溟在其《東方學術概論》指出,人類學術無非研究三個問題:

第一, 人對物的問題。人類征服自然,產(chǎn)生自然科學。

第二, 人對人的問題。人與人相處,產(chǎn)生社會科學。

第三, 人對己的問題。人與自己的較量,產(chǎn)生宗教。

梁認為中國學術早熟,不注重解決第一類學術問題,卻直奔第二類第三類學術。比如儒,便是中國最早的人際關系社會學,尼采那瘋子把中國的儒罵作中國把戲,罵作庸俗的世俗哲學,估計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因為歐美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注重人本身,關注的是個人自由,至于人與人關系卻被完全忽略,直到后工業(yè)化時代,美國才出現(xiàn)個卡耐基,教人《如何推銷你自己》,咱看著就象幼兒園小朋友的入園手冊。如果說儒是第二類學術,那么中國的道則是介于第二類與第三類的學術。既調節(jié)人際關系,又調節(jié)人本身,至于佛,則完全是第三類學術了。那么學術早熟對中國人有什么影響呢?第一,導致中國不重科技的傳統(tǒng),第二,導致國人提前看透人生。莊子認為人生如夢,可尼采那瘋子說:人生既使是一場夢,也要做得有滋有味!相形之下,中國人視生如死,視死如歸,生不如死,死即是生,顛顛倒倒,令人哭笑不得。單說莊子,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這且不說他,等他自己要死了,弟子欲厚葬他,他說,不可,別葬我,隨便扔個地方吧。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壁,星晨為珠璣,萬物為葬品,多好!弟子曰:怕烏鳶吃尸。莊子回曰:在上烏鳶吃,在下螻蟻食,奪彼而與此,不太偏心了嗎?壯哉莊子,只可惜中國遠古時就出產(chǎn)這么聰明絕頂?shù)娜耍^不是什么幸事。

早熟的學術,帶出的是早熟的國人。一代比一代聰明,一代一代的把早熟進行到底,儒家的中庸,被玩成了抹稀泥的首鼠兩端的滑頭哲學,道家的超世,被玩成了明哲保身的縮頭烏龜哲學,老是老滑頭,小是小滑頭,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飽經(jīng)世故少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知識分子如此,當官的更如此,否則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中國也不會出現(xiàn)“不戰(zhàn)不和不降不逃不死”的兩廣總督葉名琛那樣的老不死的不字主義的官僚來。至于老百姓,雖然識字不多,可是卻不傻,也知道:吃飽點兒,穿破點兒,見了當官的走慢點兒,拐過彎去跑快點兒。中國人如此早熟,那晚熟的半生不熟的老外當然看不懂咱了,累死他們!

(二)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中國人

中國的經(jīng)濟基礎是深耕細作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它對國民性格的養(yǎng)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一家一戶的個體經(jīng)營方式,導致國人先天沒有合作意識,發(fā)展到現(xiàn)在,是中國人私德良好,公德沒有,有人寫文章概括為《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自家的小院里那是經(jīng)營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的,可是一到公眾場合,就不行了。在中國人家里,對待客人那是熱情又大方,可是站站牌下等公共汽車,擠起座位來,同樣是熱情不客氣?戳菏橄壬幕貞,有一個細節(jié)特別有趣,先生八歲時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美國大兵進他家搜查,最后臨走時吵吵了一句:大門口太臟了,要天天打掃!看到這里,不由得啞然失笑,中國人只掃自己的門前雪,看來不假矣?傊∞r(nóng)式的你挑水來我澆園的男耕女織的經(jīng)營方式,直接導致國人先天缺少合作意識,沒有利他主義,社會公德自然不怎么樣了。延伸到現(xiàn)在,表現(xiàn)為,假冒偽劣盛行,整個社會普遍缺少誠信。商業(yè)中需要的游戲規(guī)則,在小農(nóng)意識面前沒有立足之地。前年我們的高考作文題是“呼喚誠信”,用意是良好的,但是中國孩子一個也不傻,一看就知道出題者的意圖,明白自己應該選擇什么,結果,呼喚出來的仍然是假誠信。

其次,長期面朝皇土背朝天,兩眼向下,土里刨食的耕作方式,又導致了國人的保守精神。小時候閑來無事的時候,我經(jīng)常坐墻根兒觀看家里的母雞是如何尋找食物的,它在石榴樹底下刨啊刨啊,下面什么都沒了,還刨,直刨得我替它著急,一顆石子扔過去,驚得它逃竄不已,十分鐘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胡漢山它又回來了,還刨那個地方。長大后,我老是考慮,中國人的農(nóng)業(yè)耕作是不是與雞的生存方式有著相通的方面?保守,則決定了國人先天缺少開發(fā)精神,缺少探險與浪漫。土里刨食,衣食之來源,命之所系,又決定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濃厚感情,背井離鄉(xiāng)不過是災荒年間無可奈何的選擇,安居樂業(yè),葉落歸根才是國人的理想生活和最終宿命。如今,如果不是農(nóng)業(yè)早已成了沒有剩余的產(chǎn)業(yè),老百姓也不會浩浩蕩蕩的出門打工的,因為心里頭,他們仍然恪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nóng)理想。

對比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歐洲人善于探險,而中國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探險家。你會說,中國有個鄭和,不錯,可惜鄭和所經(jīng)之路,中國的小海盜們早就經(jīng)常走動了,鄭和只不過是規(guī)模大點。鄭和一次出動200艘大船,隨行人員2萬5千名,而哥倫布的探險隊伍,也就3只帆船,90名隨員;麥哲倫的環(huán)球,無非5只船,265名船員。大家覺得,西方人更象是探險呢,還是鄭和更象探險?在我看來,鄭和的行為,不是探險而是示威,從古到今,我從來沒聽說那個國家的探險隊伍能達到兩萬人馬呢,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開赴中國的遠征軍也就4000千人而已。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觀注一下中國八十年代興起的探險熱。1985年,四川樂山人堯茂書駕“龍的傳人”號漂流筏,搶先在美國人之前漂流長江,不幸遇難。堯的探險,一開始就講上了政治,成了事關民族尊嚴的大事,隨后,類似的民族英雄層出不窮。聽聽河南隊的隊歌:漂流長江,堅定信念,我們是中華民族熱血漢……聽了這樣的歌,你感受到的是飽滿的愛國熱情-大刀,向日本鬼子的頭上砍去!

也許,正因為我們骨子里缺少探險精神,所以才把探險當作上戰(zhàn)場,甚至當作上刑場,象1986年、1987年的“首漂長江熱”、“首漂黃河熱”,漂流者是因為決不讓美國人肯沃倫拿走中國江河的首漂權才鋌而走險的,中國人自己被自己的愛國熱情感動不已,慷慨不已,直鬧得肯沃倫迷惑不解,說,你們中國人如果到美國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會遭到反對的。

美國人哪里明白?中國人的探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探險,老實說,它就是一場中國人自己頭腦里臆想出來的抗美戰(zhàn)爭(比如某大腕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上演小品,與在美國留學打工的兒子通電話,這電話打著打著,就打成抗美戰(zhàn)爭了,老子悲憤的說與兒子,等以后咱們中國怎么樣了,讓那老美來咱國家端碗洗盤子!中國觀眾把它當作愛國講演了,掌聲大起,美國觀眾看不明白了,說:如果開的工資高,我們愿意去你們國家端碗洗盤子去!老美還是不明白中國人。第一,中國人認為端盤子是丟人的活;第二,中國人認為在美國上學打工就是遭受美帝國主義剝削,第三,一般中國人不知道中國留美學生通常是在華人餐館里打工,而克扣留學生工資的,也就是咱華人老板敢干?傊覀兊娜嗣袂榫w,有時候很滑稽的。)歷史上,我們的探險不是出自人性利益的驅動;現(xiàn)在,它又不是出自隊員個人的內心的愛好,從古至今,它就是政治運動,也許,這就先天注定了中國探險的悲劇性。如今,中國探險不再與政治,愛國等親密接觸了,但政治作秀,道德作秀與商業(yè)炒作奇妙的混合到了一塊兒,令人反胃。勇士們說:沒有探險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這話沒錯。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的探險精神從何而來?

其三,農(nóng)業(yè)是靠天吃飯,儒家提出“天人合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也不變”。道家則從相反的方向提出“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等處世格言,導致國人重天命,輕人力,無創(chuàng)新,怕變動。中國的政治格局中,最難過的,下場最不好的,一般都是改革家,所以一般官員信奉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至于某些歷史人物對待自己的失敗,也完全忽略人事,推之于天意。比如西楚霸王被漢軍追殺得只剩28騎的時候,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這里看出,即將失敗的霸王,把自己的失敗推之于天意,那么為了證明“非戰(zhàn)之罪”,霸王拉開架式,要給大家來一次最后的表演:“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霸王最后“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即伏曰:如大王言。這里我們看到,霸王一直提到天亡我也,絕對不是虛榮心所致,而是確確實實在聽天由命了,因為緊接著在烏江渡口,有逃生機會的霸王演出了最悲壯的一幕,他笑對撐船以待的烏江亭長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壯哉項王,只可惜,臨死還信天命!至于近代志士如譚嗣同,維新失敗了,也歸于天意,臨上刑場前,喊的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歷史英才如此,小民百姓更是走路跌個跟頭都認為是天意,所以,國人性格中最明顯的特性便是重天命,輕人力,聽天由命,逆來順受,不信,請參考余華的小說《活著》。

其四,中國農(nóng)民穩(wěn)重實在的一面,也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決定的。小農(nóng)們都知道,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所以,精心侍候那幾畝莊稼,會被鄰人視作最大的美德。但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求四時更替,對時間的精確性不作要求,所以,中國人不講精確時間,不重效率。同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又導致國人炕頭時間比較長,沒有其它樂子可尋,便導致“農(nóng)業(yè)副產(chǎn)品收入過多”,林語堂總結為“生殖力高”“好色”,其實,老先生只看見了表面現(xiàn)象,忽略了其后的經(jīng)濟背景。正因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需要時間的精確,效率的高效,相對應的,中國政治體制里才會出現(xiàn)官僚主義作風。一句話,小農(nóng)與官僚是一對雙胞胎,有小農(nóng),就有官僚,有小農(nóng)經(jīng)濟,就有專制統(tǒng)治。這里,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方式與意識形態(tài)是互為作用的。所以某種程度上言,西哲的斷言是對的: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政府。小農(nóng)的理想就是溫飽問題,那么民主了,自由了什么的,就永遠不是小農(nóng)們最切實的目標,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封建社會體制為什么在中國可以根深堤固。

說到這里,我可以給大家下個斷言:西方式的個人自由與民主政治,在未來的時間里,將繼續(xù)與我們無緣。且不說中國文化的原因,單從當下中國的社會結構就能得出這個結論。這方面,我比較推崇何清漣的觀點。按何女士的劃分,中國現(xiàn)在的社會結構由三大類構成:精英層,中下層,邊緣化集團。何清漣統(tǒng)計了一個數(shù)字,中國的政治精英經(jīng)濟精英大約700萬人,占從業(yè)人口的1%;中下層的上層,也就是知識精英層,約2930萬,占從業(yè)人口的4%;中下層的的中底部,包括專業(yè)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大中學教師等,約8200萬,占從業(yè)人口的11.8%;中下層的下層,包括工人,城鄉(xiāng)兩棲農(nóng)民,約4.8億,占從業(yè)人口的69%;最后是社會邊緣化群體,包括農(nóng)村困難戶與城市下崗人員,約1億,占從業(yè)人口的14%。從這一組數(shù)據(jù)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中下層的下層與社會邊緣化群體構成了83%的龐大的社會底層,老實說,這一社會底層的奮斗目標就是溫飽與生存。這一點,我是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來分析的,總之,如果人的溫飽尚未解決,安全感沒有著落,那么,其它的高層次需求,自我實現(xiàn)了,民主自由了,就只有靠邊站了。那么這就給當下我們知識分子中的自由主義流派一個啟示:你們所呼吁的,也許離大眾太遠了,所以,你們聽到的,將只是自己的回音。悲劇啊,同學們,如果有興趣的話,可研究一下當下中國的知識分子,看他們在為哪個階層呼吁,很有意思的。

第二講  中國文化中國人(Ⅱ)

(三) 宇宙觀與中國人

宇宙觀方面,遠古中國人信奉的是蓋天說。所謂的“天員(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就是蓋天說的基本原理,其理論到春秋時已系統(tǒng)形成。漢朝時,又出現(xiàn)了渾天說和宣夜說。宣夜說認為天地沒有一定的形質,日、月、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等都飄浮在氣體中,不知什么原因,這一學說在東漢后基本失傳,至于渾天說,戰(zhàn)國時的慎到(約公元前四世紀)就曾經(jīng)說過:“天體如彈丸,其勢斜倚”(《慎子》)。這可能是現(xiàn)在能夠見到的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于渾天思想的明確記載。慎到在這里提出了一個天是球形的概念,這個天球沿著傾斜的極軸在不停旋轉。這就是說,早在戰(zhàn)國時代,我國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天球概念。到漢代,渾天家以為天形穹窿好像雞蛋的殼,地居天內好像蛋黃,這是已經(jīng)接近知道天地的情形了。這里之所以詳細的講解中國的宇宙觀念,因為它對中國的天下觀念,國際政治觀念影響太大了。因為不管是蓋天說,還是渾天說,中國人從上到下,一致認為,中國是這棋盤或雞蛋的正中心,周邊都是夷狄蠻,再遠處,就可能是鬼國了。十三世紀時,西方流行地圓學說,幾個世紀以后,西方傳教士把地圓學說介紹給中國,中國人覺得很可笑,康熙時主持天文工作的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楊光先居然“噴飯滿案”,天文站的站長都這般水平,皇帝當然高明不到什么地方,鴉片戰(zhàn)爭開始了,道光皇帝才慌慌張張的問手下:英國地方在哪里?英國到新疆有無陸路可通?真是大傻問小傻,問得小傻干瞪眼兒,手下一群小傻誰能回答個一二三?高層如此,老百姓更遑論了,思維最遠的地方僅及爪哇國,爪哇國再往南,當然是鬼國了。荷蘭是鬼國,西班牙也是鬼國。由于荷蘭是低地國家,甚至有政府官員認為人家都是水鬼!

視周邊為夷狄,視遠邊為鬼邦,單從心理上講,倒也情有可原,問題是,它對近代中國國際政治的影響太大了。它最大的后果是:中國人沒有國家觀念!

張豈之認為:中國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國家!陳獨秀認為:中華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觀念,沒有國家觀念。顧炎武更是認為,亡國與亡天下是不一樣的: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戝,與有責焉而矣!

總之,中國百姓沒有國家觀念,那么他們也就相應的沒有了愛國情感,至于朝廷天下,那是肉食者們考慮的;而肉食者們也相應的認為,天下就是他的家,百姓只是他家的奴才,他的家,那是寧贈友邦,也不能給家奴的。16世紀,葡萄牙人占據(jù)了我們的澳門,不是他們不想吃掉整個中國,而是實在吃不動,16世紀,整個漫長的東方海岸線上,葡萄牙人最多的時候也不過2萬人;西班牙占領菲律賓,走不到中國跟前就累得大喘氣;荷蘭再厲害,也就是占領一個小臺灣,一個中國海盜頭頭鄭成功,就能對付得了荷蘭殖民者。如今,我們的教科書上稱鄭成功為民族英雄,卻不知當初清政府為了剿滅臺灣的鄭家勢力曾試圖聯(lián)系荷蘭殖民者以共同殲滅鄭家海上勢力,然后把臺灣作為獎品獎勵給荷蘭。周寧在其《中西最初的遭遇與沖突》中也說,當時的康熙認為:海賊乃疥癬之疾,臺灣僅彈之丸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欲棄。施瑯上書言: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由此,臺灣才得以留了下來,不過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施瑯已經(jīng)具備模模糊糊的地緣政治觀念了,可惜,沒有進一步向海洋發(fā)展。

上層統(tǒng)治者沒有國家觀念,后世出現(xiàn)寧贈友邦勿給家賊的慈禧,出現(xiàn)攘外必先安內的蔣中正同志,也就不足為奇了。上層與下層互不相愛,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這一點外國殖民者也看到了,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桑迪博士在菲律賓寫給國內的信上稱:中國人是一群卑賤、無恥而且可惡的人,中國的國王與官吏虐待窮人,以聞所未聞的暴政對待他們的人民,而他們的人民也沒有一個人會對他們的國王效忠。這是殖民者觀察出的結果,后來發(fā)生的事實更引證了他們的結論。1603年,由于誤會中國政府要派兵攻打菲律賓,西班人提前動手,屠殺華人僑民2萬,過后他們又擔心,明政府會興兵問罪的,因為按照他們的常識,政府沒有理由不保護他的人民,于是西班牙人修書福建撫臣道歉。一年以后,皇帝才降下招書來,讓福建撫臣殺掉引起誤會的中國風水先生,再移檄呂宋問罪,又過了一年,福建守臣的檄文才發(fā)出,先譴責西班牙人無故傷害中國商民,要求他們釋放華人,退還財物,同時一再表明政府的態(tài)度:商賈是戝民,華僑多無賴,皇恩浩蕩,大國仁義,決不會為一些戝民興兵動革…如此的體貼安慰,西班牙人終于如釋重負,原來政府真的不愛其人民。1637年后,1639年,西班牙人再次屠殺僑民2萬人。政府不愛人民,人民也不傻,也談不上愛政府。麥天樞在其《昨天-中英鴉片戰(zhàn)爭紀實》里是這樣說的:如果以為沿海和長江的炮聲與白旗,已經(jīng)在國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瀾和情緒風濤,那便是屬于今人想當然的自作多情,事實上,英國殖民者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1841年的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艦隊突破虎門要塞,沿江北上開向烏涌的時候,江兩岸聚集了數(shù)以萬計的當?shù)鼐用,平靜地觀看著自己的朝廷與外夷的戰(zhàn)事,好似在觀看兩個不相看的別人爭斗。同學們會說,三元里人民不是抗英了嗎?是的,三元里人民抗英了,但是三元里的抗英在于,祖墳被英夷挖了,妻,女,母,被英夷強奸了,它的直接起因,乃是基于一個民族的倫理自覺與倫理本能。而且,這么一種本能的反抗,最后還是被清政府自己給瓦解了。

如果說中國的執(zhí)政者只愛自己的龍墩的話,那么老百姓也不含糊,只愛自己家的門檻。陳獨秀在其《我們究竟應當不應當愛國》中說:國家不過是人民集合對外抵抗別人壓迫的組織,對內調解人民紛爭的機關,善人利用它可以抵抗外族壓迫,惡人利用它可以外而壓迫異族,內而壓迫人民,我們中國是貧弱受人壓迫的國家,對內固然造了許多罪惡,“愛國”兩字往往可以用作搜刮民財壓迫個人的利器。陳獨秀說了這么多,無非是一個意思:警惕惡政下的愛國主義。說白了,愛國本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那是對于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民而言,對于奴隸,愛國就復雜化了。真正的愛國英雄袁崇煥被政府當作賣國賊凌遲處死,北京城的老百姓自發(fā)形成的愛國義舉則是瘋狂地一人一片肉把袁的肉塊生吃了;岳飛死了,真正的賣國賊端坐龍礅依舊當他的萬民之父皇,賣國賊的經(jīng)濟人秦檜則在死后被百姓弄得長跪不起;秋瑾等愛國志士喋血菜市口,貧農(nóng)劉老栓則用烈士的鮮血沾成人血饅頭給他兒子治肺結核!阿Q更是踮著腳后根喊:殺頭?好看!我對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的龔自珍,如果知道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領路的恰是他的親生兒子龔孝拱的話,他老先生一定會害羞的。

血于火的洗禮中,中國有了辛亥革命,有了五四運動,但是文化啟蒙并沒有完成,奴隸也沒有變成公民,偉人尚且沒有完全接收現(xiàn)代文化的洗禮,沒有擁有現(xiàn)代國家觀念,更遑論一般的民眾?了解了這一點,對于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漢奸之多(光偽軍就280萬),我們就不會感到吃驚了。

提到漢奸,我們不妨作一下介紹。最開初的漢奸,意為一切為外國人做事的人。你給外國人當廚師,漢奸!你教外國人的孩子學中文,漢奸!你賣東西送貨到外國人門前,漢奸!按當時的觀念,現(xiàn)在的外交部長應算頭號漢奸了,但是當初的漢奸只是道德歧視對象而非政治仇視對象,也就是說,并無人身安全之慮,可到義和團時代就不行了,洋人被稱作長毛,漢奸被稱作二毛,格殺勿論。當時義和團眼里,嚴復是他們要殺的第一個特大漢奸,《國聞報》都被義和團砸了,最后這漢奸還是在大刀王五的掩護下才逃出天津奔向上海的。文化啟蒙大師成為義和團英雄眼里的頭號漢奸,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諷刺,這種諷刺鬧劇,在今天的中國大地,依然上演著。詳情容我不說,否則我也成漢奸了!現(xiàn)在文化界最大的一樁漢奸公案是有關周作人的,日本人進北京,當時文化人士大都南下了,只有周作人選擇留了下來,有人說,周之所以選擇留下乃是想保護北大的圖書館。不管怎么說,時人不容他。當時南下中的郭沫若就以惋惜的口吻說,愿以幾百個腦袋換周作人。這里,我更看不起的是郭,有種自殺,否則別犯酸,那種酸溜溜,讓人想起了丑女人對付漂亮女人的絕招:漂亮倒是漂亮,可惜作風不好!人常說,中國文人不如妓,此中可看出點苗頭。其實,周作人平時的人品,才華,哪樣也不差。單舉一個例子:北大圖書館館長李大釗被張作霖絞死后,極大地刺激了周作人。他一邊悲憤地寫下《偶感》,捍衛(wèi)李大釗的名譽,一邊把李大釗的大兒子李葆華藏在八道灣,轉送日本留學。周作人這樣作,是冒著極大的生命風險的。但這樣一個勇敢的人,在政府和同仁紛紛南逃(中國人忌諱這個逃字,八國聯(lián)軍進中國,慈禧和光緒把自己的逃跑叫西巡,小日本來了,中國政府與中國文人就“南下”了)之時,為什么不勇敢地選擇南逃呢?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倪墨炎也認為周作人不是膽小之人:“周作人當漢奸絕不是偶然的。別人捉進去了,嚴刑拷打,吃不消了,當漢奸了。他不是這樣的,他思想上本來就消極了!敝茏魅搜芯繉<,華東師范大學的教授陳子善是這樣解釋的:“他認為日本文化也好,中國文化也好,都是東方文化,他淡化了一個民族觀念,淡化了一個國家觀念,而強調了一個文化觀念!蔽矣X得陳教授解釋得比較合理,作為一個文化巨人,周作人缺少的是民族觀念,國家觀念。這一點我信,因為中國的另一位文化巨人,堪稱五四啟蒙運動之旗手的陳獨秀在其1904年的一篇文章中說:十年前,我…那知道國家是什么東西…到了甲午年,才聽見有人說,有個什么日本國,把我們中國打敗了,到了庚子年,又有什么…八國聯(lián)軍,把中國打敗了,此時我才曉得,世界上的人,原來是分作一國一國的…我生長二十多歲,才知道有個國家…

這里,本人無意為周作人翻案,因為文化漢奸這帽子,是蔣中正同志給他扣上的,要翻,還得給蔣同志燒香,問人家同意不同意,沒的自找麻煩。只是想說明,由于中國人先天缺少國家觀念,其后果是嚴重的。何兆武說:近代一交戰(zhàn),天下一家的中國人立馬兒變成了兩個方向:一是崇洋媚外,二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何先生說得對,家奴也就只有這種選擇了。如今,中國的義和團后代們更是把國家,民族,黨,政府等概念混作一團,叫人哭笑不得,中國,什么時候才有政治意義上的真正的公民?

(四) 中央集權與中國人

現(xiàn)在好多學者認為,中國之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集權的政治統(tǒng)治,在于中國這樣的一個大農(nóng)業(yè)國家,需要統(tǒng)一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集中治水。我個人覺得,這種說法很玄。按我自己的意思,我覺得中國的帝王之所以選擇集權,乃是由于中國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把權、勢、術融合為帝王專制術,導致中國封建帝王先天就有了集權的意識與專制的基本功,農(nóng)民運動推翻舊帝王,中國文化馬上造就一個新帝王,新的還永遠比舊的更專制,中國就這樣讓他們給專制完了。

咱們說過了,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政治,其實這話反過來也成立,有什么樣的政府就有什么樣的臣民,嚴格講來,集權政治下,中國出現(xiàn)不了公民。按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說法,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民概念有三種互相區(qū)別的含義,而其最根本的含義則是指政治意義上的公民概念,它是指一個城市國家中有特定政治權力的成員,韋伯認為,公民這個概念是西方文化的產(chǎn)物。這老東西,居然暗示東方文化蘊育不出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民。

一句話,集權體制下,百姓也就只有做奴隸的份了。魯迅概括中國奴隸有兩種生存狀態(tài):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先生說: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xiàn)在還如此,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shù)見不鮮的。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zhàn)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于那一面,但又屬于無論那一面。強盜來了,就屬于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仿佛又屬于強盜似的?吹竭@里,不由得佩服先生,真是一語點透機鋒啊,可惜奴隸們聽不懂!

按我的分法,奴隸分三種,一曰愚奴,二曰順奴,三曰猾奴。第一,中國文化充當集權政治的幫兇,在愚民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譯過來就是:小民百姓可以隨便使喚,但是不能讓他們知道原因。老子也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絕圣棄智,民利百倍;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聲,常使民無智無欲?偠灾痪湓,對統(tǒng)治者來講,牧民就是養(yǎng)群傻,越傻越好,老百姓也還真爭氣,叫傻就傻,集體犯傻,不傻也要裝瘋賣傻,難得糊涂!哆珠格格》里的一句歌詞:你是風兒我是沙,我最喜歡唱了,把它改為:你是瘋子我是傻子,越唱越樂,越樂越傻。

執(zhí)政者不傻,知道民愚才能順服,不順也要把你打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老百姓乖乖的閉上嘴巴,玩“道路以目”的花招;武帝手下的張湯獨創(chuàng)“腹誹”罪-我看你骨子里反我,于是這“道路以目”也不行了,沉默權都沒有了,大家只好學祥林嫂,眼珠間或一輪,表示還算活物就行了。相聲大師候寶林臨死前對記者說:真的,我一輩子是個順民,對社會沒有什么要求,我只希望一不要打仗,二不要運動,安居樂業(yè),安居樂業(yè)的意思也不敢要求小康,只要求溫飽。依我看來,候大師的要求,特別是那個溫飽也太微卑了,可我的朋友一看他的要求,馬上說了一句:忽忽,他的要求也太高了。是否打仗,中國老百姓哪有發(fā)言權?不要運動。中國什么時候能不運動?我聽了笑,說,所謂的群眾運動,現(xiàn)在被人背地里叫作運動群眾。再舉一個例子,馮鞏主演《沒事偷著樂》,得了金雞獎,娛記問他小子幸福不幸福,沒想到老是演幸福生活給人制造樂子的馮鞏回答的是:我媽說過,床上沒病人,獄里沒親人,這就是幸福!不知道什么原因,聽了兩位相聲大師對于幸福的定義,我心里老是辛酸得不得了。

第三,小民也沒有傻到骨子里,也知道當主子比當奴才好,心里也有不順的,可表面上不順又不行,就成了猾奴。西方學者概括中國的封建社會為:皇帝裝模作樣的統(tǒng)治,百姓裝模作樣的順從!馬基雅維利也有類似的話:為君者不必真信教,但不可不表面上假裝篤信;百姓,為奴者不必真順,但不可不表面上假裝順從。此話對極,其實真傻真順的沒有幾個,連悟空那小猴子都知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呢,相形之下,小日本那才叫傻呢,又是革命又是運動,皇室血統(tǒng)都沒個變化,哪象我們?一會兒姓劉,一會兒姓朱,一會兒又姓趙的,熱鬧極了。始皇出巡,百姓皆撅臀俯地,可是在這撅臀俯地的民眾當中,我們分明聽到了項籍的心聲-彼可取而代也!也聽到了劉家劉四小(劉幫名劉季,古代按伯,仲,叔,季排兄弟大小,估計就是四小了)的嘀咕-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也許,正是由于大量的猾奴存在,統(tǒng)治者才有了根本性恐懼-王朝的安危與自己龍墩的穩(wěn)當才是天下第一要務!

總之,封建的專制體制導致中國民眾的愚,順,猾,這些東西,如果只在自己內部圈子里運作的話,我們看到的便是封建王朝的一輪一輪的循環(huán),一但遭遇全新的敵人-西方殖民者,中國上層與下層,便一起措手不及,在上者,不知國為何物,在下者,更不知國為何物。至于夷族統(tǒng)治,歷史上就不是沒有經(jīng)歷過,不管誰坐龍墩,還不是照樣當奴才?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反正燒的是皇帝那小兒的后花園,與百姓何干?反正百姓也不知道那里面到底都是什么玩藝兒,所以,我懷疑龔孝拱給英法軍領路時,那小子也是理直氣壯揚眉吐氣的,要么以為自己是學雷鋒做好事,要么自以為自己正在點奧運火種呢!

有集權,就沒有公民。如何判斷公民?盧梭在其《社會契約論》里說:公民關注個人自由,臣民關注整體的和諧。此話在今天仍對我們有啟發(fā)意義,我們呼喚公民,呼喚公民教育!

第三講  中國文化中國男人(Ⅰ)

導語:幾年前,中國某刊物上引發(fā)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一方是男人,另一方是女人,女人說中國的男人沒有紳士風度,男人就全力反駁,男人反駁時最幽默最具英式紳士風度的一句話是:是的,中國沒有紳士,可是,中國的淑女在哪兒?言下之意,沒有淑女,哪來紳士?

看了之后,令人莞爾,是的,紳士需要淑女來成全。試想男人每天遭遇潑婦,他不無賴哪由著他啊!可是這邏輯反過來也成立,淑女同樣需要紳士來成全,試想一個女人每天遭遇無賴,她不撒潑也不成啊。這樣一來,我們就陷入那個先雞還是先蛋的泥沼了,我把它簡稱為“雞蛋”問題。

雞蛋問題不好對付,我們先繞過去。其實,中國男人不只是缺少紳士風度,翻翻古代典籍,歷史中,哪怕是文學作品中,真正讓人欣賞的男性似乎也沒有幾個,我最喜歡的男性,只有兩個,可惜的是,這兩個都是外國人,還都不在了。這兩個人,一個是斯巴達克思,一個是拿破侖。我想象不出斯巴達克斯是如何在決斗場上與老虎決斗的,但我想,肯定是威風極了。你會說,你崇洋媚外,中國也有一個打虎英雄武二啊,是啊,我知道,可是別說武二身上還有諸多其它中國式的毛病,單說他那撒酒瘋式的打虎我就不喜歡。至于拿破侖,我想不通一個中國人眼里都算三級殘廢的小個子男人,怎么會那樣魅力無窮?女人喜歡他不說,連男人都崇拜他,怎么搞的?我是因好奇而喜歡。當然了,喜歡這兩個人還有一個原因,乃是由于他們都不在了,離得又遠,就沒人與我爭風吃醋了,省了諸多麻煩。

開場白可能離題遠了,咱們這就回去。我拿著放大鏡分析中國男人,咱們的男生可能接受不了,不過,第一,這是理性分析,感情上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第二,這是群體分析,不是針對個人,切勿對號入座。第三,更重的是,中國男人也是中國文化的產(chǎn)物,我們的目標,在文化分析。

(一) 古典文學作品、戲曲里的男性形象

1.男性女性化

女性化之男性,中國舞臺上多了去了!读鹤!分械牧盒,《紅樓夢》里的寶哥哥,弱不禁風,多愁善感,以至于根本不用找男演員,即使找女演員,象郞平鄭海霞鄧亞萍那樣的也不能用。你說唱戲用女演員吧,有些人拍電視也用女的,全不照顧我們情緒。比如那個《新白娘子傳奇》,女董郞一出面,我渾身起雞皮疙瘩,可人家白娘子倒沒事,估計人家是仙女,功夫大,不象我們俗人,招架不住這個同性什么的。

中國男性一但女性化,就壞了菜了。它導致中國男性的弱勢化,單說文學模式,西方是英雄救美,中國就是美人救英雄了-公子落難后花園,小姐慧眼識英雄,至于小姐輕者把自己的小金庫相贈,重者把自己的千金之軀相許的爽快咱就不夸了,只說一點,中國戲曲影視里最 揪人心的一個鏡頭是:小流氓調戲小姐了,公子沖上去了,結果沒救了小姐,自己倒被人打傷了,結果還得小姐找人把他抬回家中養(yǎng)傷,你說憋氣不憋氣?我這人不是好人,老是設想,如果寶哥哥領著林妹妹逛大街,遇上了小流氓,你們說咋辦?我猜,一拳下去,寶哥哥肯定暈菜,林妹妹只好拿起一把剪刀:你們別過來,過來我就自殺!問題是,如果林妹妹沒帶 剪刀咋辦?所以,每次上街,估計黛玉還得給寶玉提個醒兒:哥哥,可別忘了帶咱的剪刀!

不是我損男人,咱們損男人的傳統(tǒng)影視劇也夠多了,比如穆桂英掛帥,佘太君掛帥,十二寡婦征西什么的,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主題思想:數(shù)英雄人物,還看女人!為了證明女人是男人的救世主,男身的觀音進軍中國不久,就被閹了,男身觀音漸變?yōu)榕碛^音,這事鬧的!

男性女性化還會導致一個后果,那就是男性在愛情市場上的被動與落后,男人被動倒不要緊,關鍵是讓人感覺與他們唱對手戲的女人都有“女流氓”的嫌疑。比如七仙女,把人家董永截到路口不讓過,要想從此過,得把我娶走,端的流氓到家了。董哥哥不敢,大路不走我走小路,問題是女流氓一下子又飛到了小路口,可憐的“董狼”,沒有辦法了才可憐兮兮的問那流氓:大姐,你為何耽誤我窮人的功夫?你聽聽,就差叫DY了。問題是叫DY也不行,這邊流氓發(fā)話了:大路朝天,各走各邊,難道你走著,我站也站不得么?大家聽聽,典型的流氓啊!岸恰笔钩鰷喩斫鈹(shù),抗戰(zhàn)也沒有成功,女流氓最后得了意,把“董狼”弄到手了。還千古愛情呢,騙誰?不過,從心理深層來分析,中國男性文人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女流氓”情結,所以中國經(jīng)典神話里,大都是女流氓主動上門,以身相許的。不信,看《聊齋》去,里面到處都是“灰男人”情結-做夢就夢女流氓!

分析其文化原因。第一,從經(jīng)濟基礎看,中國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較之于畜牧業(yè)和漁獵業(yè),缺少明顯的性特征,種地不需要攻擊,不需要冒險,需要的是女性的精細與忍耐,農(nóng)業(yè)民族的文化性格便趨向于女性化。第二,從政治體制上講,長達幾年前的封建專制體制也可能造成中國國民性格的女性化,具體來講,三綱五常這些玩藝兒就是要斬人之陽剛之氣,直接后果就是皇帝君父化,大臣臣妾化,后宮里的男人干脆閹掉,中國男人就這么被統(tǒng)治者玩弄于股掌之上。第三,從意識形態(tài)上講,與小農(nóng)經(jīng)濟上層建筑相對應的文化便是儒道佛三家。佛無性,道陰柔,儒家雖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看表面,似乎是剛柔相濟,只可惜,后來的發(fā)展,忠孝義三把劍齊下,導致中國儒家文化猶如被閹割的文化,中國男人的膝蓋從此直不起來,長跪數(shù)千年。有人打比方說,宋以后的中國文化情調是香甜而柔軟的,此話誠是。中間雖有北方少數(shù)民族騎馬南下,卻仍不能挽“柔軟于既倒”,相反,倒是成吉思汗的那些驃悍的子孫們,由糾糾騎士變成只會喝茶遛鳥的八旗子弟,屁股上也只穿絲綢套褲了,同學們,鋼鐵就是這樣沒煉成的。

至于如今,中國男人更是被人稱作床頭跪,三從四德也成好男人標準了。三從-太太說話要聽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指揮要盲從。四德-太太花錢要舍得,太太畫妝要等得,太太上街要跟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忽忽,這話題就打住吧,否則男人就要求建立“男聯(lián)”了。

2.男性傻氣化

男性女性化,已經(jīng)夠嗆了,可是文學戲曲里的中國男人還都是傻里傻氣的,偶而一個不傻的,好象還是個流氓,我說的是西門慶。不過,即使西門慶,初次遭遇潘金蓮同志,頭挨了砸,抬頭罵娘,卻看見一美女的那一瞬間,估計也要傻眼一回的。中國遠古最傻的男性代表,是莊子文章里的尾聲高,也叫尾生。你聽這名字,就夠傻的,尾巴生的,誰不知道啊。這傻哥們兒在柱子底下等女朋友,女友不至,洪水至,抱柱而亡,你說中國當今社會最缺誠信吧,可遠古出了這么個誠信之最,卻是個傻哥們兒。不過,還有比他更傻的,梁兄是也。你說英臺小姐十八里相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同一個主題思想:哥們兒,我是女孩子。≌l知道這傻哥們兒啟而不發(fā),愣不明白,真是能把觀眾給急死,狠不得沖上去把他替下來,好接住人家小姐的話碴。問題是你沖上去也白搭,中國女性愛的就是這等傻冒,你倒是聰明,可惜正因為聰明,才沒人愛。所以,我把這種模式總結為:女為悅己者容,男為愛己者傻。最近上演的那個《神醫(yī)喜來樂》,師傅傻,徒弟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初見老太后,就報出了一串:小人姓張,名德福,師傅說我十八了,師娘說我十九了,我也不知道我十八了還是十九了。。。不過,也不算太傻,報到最后,也知道加一句:還未曾娶妻!這一手,中國文學里的男性公民大都會用,比如張生給紅娘報家門: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誕生,并不曾娶妻。呵呵,真是醉翁之意不在報,在乎不曾娶妻也!∩洗髮W時,我們女生背后開玩笑,介紹自己的時候也不忘最后補一個“未婚待嫁”,然后笑倒,這都是跟咱傳統(tǒng)文學學的。

不過有一點我不明白,那就是中國男人傻氣化的文化原因是什么?這一點想得我頭疼,至如今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不過,最近的民意調查中,最理想的老公這一項,同志們大都選老豬同志,說明女公民喜歡憨大哥的傳統(tǒng)仍在發(fā)揚光大,同學們有興趣,不妨鉆研一下,說不定鬧個科研空白項目呢。

3.男性無性化

同學們也許會說,冤枉啊,梁山一百零八好漢,那個不威風啊。是啊,夠威風的,可惜恁多好漢,卻象個太監(jiān)集團,集體約好了似的,不近女色,偶而出一個犯規(guī)的,不但大家看不起他,可能還要受懲罰。比如矮腳虎王英,下山搶女人,宋江對他的懲罰也很具梁山特色:把山上最漂亮的女人-扈三娘嫁給他!

我看《水滸》時老納悶兒:那么漂亮的扈三娘為什么愣是沒人愛,現(xiàn)在才明白,它是個文化問題。因為老大宋江哥哥說了:但凡好漢犯了“溜骨髓”三個字的,好生惹人恥笑。所謂溜骨髓,即是好色。好色固然不能提倡,但總不能為了不溜骨髓,連正常的人欲也給哈滅掉吧。少女懷春,男兒鐘情,本是天經(jīng)地義,古代的女孩子一見中意的男人,總是自報“奴家年方二八”,二八十六啊,同志們,傻瓜都知道中國古代流行早戀,可是梁山好漢們似乎集體發(fā)育不良似的,連晚婚晚育都沒有,干脆就是終身不娶,將計劃生育進行到底了。

洪秀全時代,重新發(fā)揚梁山的革命精神,男兵住男兵營,女兵住女兵營,同志們不能談戀愛。我之所以不喜歡洪老大,在于他比上人家宋老大就差遠了,宋江雖然開始有個閻婆惜,也曾“夜夜一處歇臥”的,可后來就“漸漸來得慢了”,原因就在于“宋江是個好漢,只愛使槍弄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緊”。一句話,宋江差不多做到了官兵平等,兄弟們要光棍都光棍,誰犯了錯,就罰他娶老婆,這樣的老大,還算不錯。秀全同志在這方面就差遠了,不準大家談戀愛,自己卻以身作賊,后宮弄了一堆女人,一二三四五,后宮數(shù)老虎,數(shù)來又數(shù)去,咋也數(shù)不清,太不象話。再后來,偉大領袖教導我們,革命的首要任務,就是分清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關鍵問題是,我們老分不清,現(xiàn)在學歷史多了,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革命最大的敵人就是愛情,不信,請看咱們的革命戲,《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里面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無性人,在革命舞臺上連個“秋天的菠菜“都沒送過,可是《水滸》里,”菠菜“就比較多了,李師師那丫,曾經(jīng)給燕青送過,潘金蓮那婆娘,就給武二送過!革命同志們雖然沒有收下,但是必竟還有“青菜”,不象文化革命時代,江山一片禿,紅色照萬家,不說“菠菜”,連丁點綠意都找不著。說英雄們是無性人,個人感覺很難為情,不過,后來終于出現(xiàn)一位真英雄,給所有的英雄平了反,這位英雄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民干部張二江同志,宋江身邊108好漢,張二江同志跨下108女將,當然了,這里面還包括張二江同志的妻。這種風彩,不由得讓我想誦詩: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干部!

不扯了,下面我們分析一下英雄們不近女色的文化原因。第一,我估摸著是后世道家的影響。道家認為,近女色不但影響壽命,且影響武功長進。第二,傳統(tǒng)觀念認為,女人是禍水。如果這女人再很不幸運的長得漂亮了一些,那就壞了菜,在以德治國的道德家眼里,就是妖精了,比如蘇妲己,楊貴妃, 褒姒姑娘等等。所以,男人欲成大器,必離禍水遠點兒。象西楚霸王那樣,最后關頭了,嘴里還念叨著“虞姬虞姬咱咋辦”,中國的江湖好漢們是很不屑于做的。第三,儒家輕視女人,孔家老二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所以,中國男人就離女人與小人遠遠的。中國男人大庭廣眾之下不會對妻表示愛意,中國男人抱孫不抱子。對于兒子,只有兩字:庭訓。直到如今,中國的男孩子回家,一看爹在客廳坐著,那跟孔鯉見其爹一樣-“趨而過庭”,想小跑著溜過去,可是沒那么容易,當?shù)脑缇驮谕デ奥穹鄷r了:站住,干什么去了?就不說學習?看看當?shù)菀讍?得時時刻刻記著給兒子搞三講。第四,中國江湖,義字當先,重色輕友,為人所不恥。慢慢的,這種文化要求,就被江湖好漢們內化為一種心理自覺。這方面,劉備的“婦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了尚能補,手足斷了不能續(xù)”理論堪稱經(jīng)典。我老是想,怪不得劉備有個扶不起的阿斗兒呢,問題的關鍵是阿斗娘在阿斗爹眼里就是件破衣服,破衣服若能生個神童,就出鬼了。再舉一個例子,蘇東坡在黃州任副團練使的時候,團練使蔣運看中了蘇的侍妾春娘,提出以白馬相贈,希望蘇居士以春娘回贈。蘇東坡雖然不舍,但還是說:美女換名駒,史不乏例。就這么同意了,春娘聽說后,深感人不如畜,自殺身亡。蘇東坡甚是惋惜,問題的關鍵是,照江湖規(guī)矩,蘇東坡當時無法說出“俺不換”這三個字來,而且,蘇先生也不知道后世的溫莎公爵可以為了美人丟江山,即使知道,蘇先生也把他當作千金買一笑的混蛋周幽王而加以恥笑的,咳,真是沒意思!

最后總結一下,正是因為中國文學戲曲里的男性主人公大都有點畸形,這才導致老滑頭金庸沾盡了便宜,在他的書里,男主人公個個既英雄又風流,既多才又多情,迷得大家都五迷三道的,楚留香,令狐沖,呵呵,光聽這名字就招人喜歡。

第三講  中國文化中國男人(Ⅱ)

(二) 歷史層面上的男性本質特征和社會層面上男性的生存狀態(tài)

1、 男性的自私

根據(jù)學人的研究,遠古的第一種婚姻類型是原始群婚,沒有上下輩之分,也沒有兄弟姐妹之別,大家是自由亂愛,但是不知怎么回事,事情慢慢在起變化。對不起,后面這一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觀察階級斗爭新動向時所說的話,被我拿來用了。這個變化就是,聰明的女性學會了自愛,也就是守貞。這讓男性很惱火,正如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里所說:男子從來不會想到甚至直到今天也不會放棄事實上的群婚的便利。男人惱火的結果,便是兩性的斗爭,斗爭結果。表面上看男人輸了,女性贏了。其實質卻恰恰相反,也就是說,男人有意無意的維護和聳恿了女性的勝利,實質上卻成就了男性的集體陰謀,因為,男人不但贊同女人守貞,而且強迫女人守貞,女人的守貞,不再是權利,而是義務。這里就出現(xiàn)了矛盾,男性天性有群婚傾向,為什么又贊同貞呢,原因在于,男性不但不群婚傾向,更有雄性的嫉妒,所謂雄性的嫉妒,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里多次提到,咱就不再多說了,只說這兩股天性的合力,導致男性看似矛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的心理思維:希望自己的女人守貞,同時又希望其他的女人都是娼妓!稇(zhàn)國策》里有個故事,一個楚國人,有兩老婆,外人去勾搭,年紀大的嚴詞拒絕,年紀小的欣然應允,沒多久,楚國人死,有人問這個勾搭者:你喜歡的兩個女人都可以嫁人了,你準備娶誰呢?同學們肯定說:兩個都娶過來。非矣,你們也太不了解傳統(tǒng)中國男人了,這男人的回答是:我只娶大的。當她們都是別人的老婆時,我巴不得她們都答應我,可現(xiàn)在是我選老婆了,我當然要選一個能為我而拒絕別人的人了。忽忽,發(fā)現(xiàn)了吧,男人自私的本性。如果說自私是全球男人的共性的話,我想說明的是,中國男人在這方面很卓越,可謂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單看一夫多妻制讓男人維持了多長時間就明白了。

周禮明確規(guī)定,天子可以有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乖乖,人間天子也太膽大,玉皇大帝好象也只有一個王母娘娘的)。天子以身作賊,帶頭多吃多占,手下的官員們也不含糊,爭先恐后,展開了勞動競賽。諸候一夫人九嬪,大夫一妻二妾,士則一妻一妾(這個一妻一妾,咋聽咋感覺象是辦公室主任之一正一副),至于庶人,能討一個老婆就不錯了。這種差額分配雖然在后世有所變化,但是基本原則類似現(xiàn)在的公房分配,從上到下,五室一廳,四室一廳,三室一廳,二室一廳,一室一廳,廳室合一,嚴重者連廳室合一都沒有。這方面有兩個人物比較有創(chuàng)意,值得單獨表揚,一個是晉武帝,后宮萬女,看得老小兒頭暈眼花,就坐著羊拉的車子,四處游逛,游到哪兒算那兒,這種漫游,引得多少男人流口水啊,真應了偉大領袖的教導:江山多嬌,引無數(shù)男人競折腰!不折腰行嗎?你看看,滿山遍野的美女!

我要表揚的第二位,是漢元帝,更有創(chuàng)意了,讓宮中畫師畫美人肖象,他老兄就可以“順圖摸瓜”了,沒想到畫師沒有職業(yè)道德,把人家王昭君給“丑畫”了,氣得皇老兄大開殺戒,導致京中畫師一時凈絕。如果這些畫師稍微有點職業(yè)道德的話,咱們中國不定也出一位毛.芬奇的名畫家,那王昭君也可能如那蒙娜麗莎一樣,永遠對著我們咪咪笑,笑得我們五迷三道了。

后來的西洋人怎么也鬧不明白,中國人的家庭里,主婦們何以能出現(xiàn)有正有副這么一種怪事。對于這一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維護者辜鴻銘是這樣回答的:在中國,丈夫納妾是出于對妻子的愛,對妻子的保護,當然,這與我們中國男人自身的素養(yǎng)和修煉也有直接關系…真正的中國男人那種老練圓熟,那種完美得體的風度,使得其御女有方,游刃有余,我不知道在一千個歐美男人中,是否有一個人能夠在同一房間里保持一個以上的婦人同住而不把房子變成斗雞場或地獄的。辜哥們兒的回話,讓西方男人捧腹大笑,可是西洋女人不愿意了,問:從普遍的人性來講,為什么一個男人可以有許多女人,而一個女人不可以有許多男人呢?這弱智問題絕對難不倒咱的留洋學者,辜兄的回答是:男人好比是茶壺,女人恰如是茶杯,夫人見過一把茶壺配四只茶杯,可曾見過一只茶杯配四把茶壺的?西洋女人在哄笑聲中敗了下去。后來的又一次宴會上,另一位太太向辜兄發(fā)起了同樣的攻擊,辜兄說,一夫多妻是中國的主旋律,一妻多夫于情不合,論理有虧,對事有悖,于法不容,說完后話頭一轉,以親切的語氣問洋婦人:敢問夫人代步是用洋車還是用汽車?夫人曰:汽車。辜兄不慌不忙的問:汽車有四個輪胎,府上備有幾副打氣筒?第二輪攻堅戰(zhàn),我們中國男人又勝了。老辜在這方面,可謂是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狙擊手,如果選中國傳統(tǒng)男性形象代言人的話,我選老辜,他老兄好自私哎!

2、 男性之懦弱

自私就自私吧,老祖宗有交待,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為了天地之環(huán)保,自私也是應該的,可是大家絕對想不到,男性文化還有其懦弱的一面。中國古代史上,最令人頭疼的邊患,當首推匈奴。那萬里長城再偉大,也掩飾不住農(nóng)耕文明對游牧文明的恐懼內核。漢初,匈奴困高祖于平城,七日才解,大風氣兮云飛揚的無賴劉四小嚇著了,劉敬獻“婚姻,賂遺”之計,從此中國的執(zhí)政者,都無限的熱愛起了和平,當然,和平的祭臺上所供奉的犧牲,便是中國女人。

劉無賴一帶頭,后世小子便高喊繼承先烈的遺志,將和平進行到底。下面給大家列舉幾位著名的犧牲。公元前105年,皇室以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嫁于烏孫王昆彌。公主到了烏孫,自建宮室,住了幾時,外語過不了四六級,便將傷痛發(fā)于詩中: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常思漢王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真是痛苦出詩人哪!更糟糕的是,昆彌年高,欲使公主再嫁其孫。公主不肯,上書漢王,漢王的回話是:第一,要顧全大局。第二,咱漢國向來不干涉別國內政!無奈,公主只好從命,評聘分開,降級使用,由原先的奶奶輩,一下子變成了孫媳婦兒,好似教授被聘作講師。

幾十年之后,元帝時,匈奴王呼韓邪單于來求美人,元帝很豪爽,一下子答應批發(fā)給對方五個,領班就是憤而請行的宮內畫界之打假英雄王昭君。小姑娘被后世無聊男人描作了愛國英雄,卻不知小英雄一出國門就后悔了,作詩曰:秋木凄凄,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生云,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殘,志念抑沉,不得頡頏。雖得委食,心有回徨,我獨伊何,來往變長。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心憂側傷?纯,漢家又成全一位女詩人,F(xiàn)在,咱們的駐外大使大都是男的了,而且也用不著給駐地國家當什么倒插門女婿,所以也不用嗚呼哀哉的。昭君還算女人里比較聰明的,除了寫詩表白自己的心聲外,還給皇上寫了封千古情書: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遠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獨惜國家黜陟,移于戝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結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少憐之。這情書端的厲害,我現(xiàn)在試著給大家翻譯一下:小女人有幸成為皇上眾多的女人后備隊里的一員,自認為傍上了太陽和月亮,死后也將流芳千古了。沒想到?jīng)]給畫師送禮,導致我流竄邊疆,如果能捐軀報主,也不枉人世上走一遭,更不敢自我可憐。只有一點不好,咱們這么大一個漢國,上上下下,卻讓幾個戝畫工控制了,望南方漢宮,更增加了我的悲傷。忽忽,這丫是個情書高手,原文記載:元帝得書,大為動情,窮究其事,畫工毛延壽樊青等同日棄市,京師畫工一時為之斷絕。問題是,這么好的情書,也換不來昭君同志的回歸,因為和平使者昭君一回來,匈奴小光棍就跟咱打仗來了。呼韓邪特別喜歡咱的和平使者,上了婚床,就忘了戰(zhàn)場了,最后兩人還生了一個兒子。再后來,老單于死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昭君再嫁老單于之子小單于。昭君有點不情愿,上書求歸,可是老相好元帝已經(jīng)不在了,代替他的是成帝,當然不允了?墒羌词估舷嗪迷,也無可奈何。因為咱們的男人需要和平,又懦弱,當然需要用女人換和平了。好歹,昭君比細君強那么一點,嫁的是兒子輩,職稱降一級,由正教授變做了副教授,副教授期間,又生了兩個女兒。

總之,漢家天子干過這等和平交易的人不在少數(shù),比如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元帝,武帝等等,都干過。

其實,這些作為也不算什么,政治婚姻么,問題是地球的那一邊,有些男人跟咱的做派完全相反。眾所周知,著名的特洛伊之戰(zhàn),完全是希臘的男人們?yōu)榱藫尰刈约簢冶或_走的小女人海倫才開的火,而且這火一開就是十年。據(jù)說,戰(zhàn)爭結束,元老院在討論中認為為了這樣一個小女人打十年之戰(zhàn)不值得,沒想到就在此時海倫突然出現(xiàn)在元老們面前,討論者全場驚艷,立即改口說:再打十年也值得。由此看出,西方文化里,海倫就是一切,就是戰(zhàn)爭的全部理由,這理由是唯一的,也是充分的,因為海倫的背后是愛情。相形之下,細君公主昭君姑娘的背后,是苛安,是交易,是講政治,是男性集體的懦弱!

還有,普希金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上了決斗場,并且由此走上了不歸路,就連招風耳的邱列寧,為了安娜.卡列尼娜,也差點選擇決斗,盡管女人已經(jīng)不愛他了。因為男人的名譽在于同性之間的較量,而不在于在女人面前的威風,很可惜的是,我們看到的歷史是:作為統(tǒng)治者,男性們內戰(zhàn)內行,外戰(zhàn)外行;作為丈夫,男性們打同性不行,打妻妾則是全能。打一個比方大家就知道了,同學們都是來自鄉(xiāng)下,那么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旦一個女人背后有了風言風語,不幸的又讓其男人聽見了,那么這男人下一步的行動將是什么?不用說,男人雄糾糾氣昂昂跨過家門檻,人剛進,手已伸,不由分說,先把女人打一通!

3、 男性之無奈

我們不說男人的壞話了,再說下去,好象我怎么似的。下面我們就講一下傳統(tǒng)中國男人的無奈,說真的,他們也不容易。傳統(tǒng)中國男人一但有妻有母,嚇,那他就是風箱里的老鼠了,兩頭受氣,只有中國,才會給男人們準備這么一道智力題:如果妻和娘同時掉河里,而你只能救一個的話,那么,你救誰?或者說,你先救誰?你會說,娘和妻不會同時掉河里的,即使掉河里,也能同時救兩個,呵,這就是中國男人的生存狀態(tài)!正應了那句歌詞:無奈,無奈,無奈的思緒!

從心理學方面分析,男人天性都有戀母的俄狄浦斯情結,俗語說:母親是兒子的第一位情人。而中國母親沒有自己的獨立的天地,相夫教子才是她的全部政治活動,所以,這方面,中國婆婆的嫉妒心表現(xiàn)得最充分,這導致中國的夫妻不能在婆婆面前過份表現(xiàn),比如焦仲卿和劉蘭芝,我懷疑是兩人太恩愛了,才導致婆婆咋看她咋覺得不順眼,而中國傳統(tǒng)禮制又規(guī)定:子甚宜其妻,母不悅,去之。翻譯過來就是,男人特別喜歡自己的妻子,兩個人很般配,但是婆婆不喜歡兒媳婦,那么休掉她!同樣的原理,也正是黛玉喜歡寶玉的小心眼兒被賈母和王夫人看在眼里,認為她心重,才故意要拆散他們的。還有陸游和唐琬的悲劇,也是陸游的娘一手導演的。我私下里認為,如果那位婆婆是寡娘熬孩子,那么更壞菜,比如咱們的慈禧婆婆,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帝,奉行的是:你喜歡誰我偏讓你喜歡不成。正是由于這樣,同治才經(jīng)常在太監(jiān)的帶領下逛八大胡同,后來咱們的北大教授陳獨秀同志也喜歡去這個地方逛,估計那地方的風景比較美麗。同治早逝,慈禧把自己的外甥抱了過來,這就是咱們的光緒帝。歷史在重演,光緒和珍妃過于粘乎,讓老婆婆看得火冒三丈,有時候我都想,中國男人要是身邊都配個心理學大師就好了,也好玩點欲推擒故縱,陰喜陽不喜的游戲,那樣就會躲過婆婆的“遠程搗彈”的,比如光緒,見了皇后隆裕就應該離老遠就喊:寶貝,三分鐘不見,如隔了三秋,可想死我了。而珍妃見了光緒,也應該演雙簧,用小手絹揮光緒:討厭,討厭,敢緊辦公去,我正煩著呢,別來惹我!如果這樣做了,慈禧老太后肯定笑得合不住一張老嘴,不過,分寸得把握好,盡管隆;屎笫撬先思业挠H侄女,那也不能表現(xiàn)得喜歡老婆勝過自己的娘親,因為有前車之鑒,唐婉也是陸游他娘的外甥女的,不照樣拆了他們?所以,要小心。

不過,天底下也有好婆婆,比如人家孟子他娘。孟子有一回回家,發(fā)現(xiàn)老婆在屋里光著身子,馬上跑去報告自己的娘,要休妻。這婆婆說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跑到人家閨房窗戶偷看風景,是你非禮,怎么能是你媳婦的不是呢?說得這哥們兒啞口無言。不過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孟子是個乖孩子,如果他老娘一聽就火冒三丈,說:這小淫蹄子,休!那么孟子肯定屁顛屁顛地當即跑老婆那里,手一攤,肩一聳,說:俺娘說了,讓你走人,回你娘家去吧!

夫妻恩愛不能表現(xiàn)于家庭,更不能表現(xiàn)于社會上,認為那是很丟人的一件事。《國語.魯語》載,春秋時魯國大夫公父文伯去世時,婆婆特別告誡他的妻妾們,回頭祭典的時候,你們幾個委屈一下,不要容毀骨銷,不要吞聲飲泣,不要摧胸頓足,不要愁苦憂傷,安安靜靜守在靈前就好了,我可不愿意人家說我的兒子是個疼老婆的男人!再舉一例,西漢宣帝時的京兆尹張敞就被人告過,這老兄的官職相當于現(xiàn)在的首都市長,有人在皇帝面前打小報告,說張市長的妻很漂亮,張市長很愛她不說,還經(jīng)常在家里給她畫眉毛,皇帝一聽,大怒:太不象話,身為首都市長,不宏揚革命主旋律,在家?guī)ь^搞不正之風,給我拿來!張敞還算聰明,對皇上說: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呵呵,皇帝也是有老婆的人,想想,張市長說得也對,說不定還有在家給老婆畫唇紅呢,遂放了張敞。張敞幸運,如果他碰上的是李逵那樣的皇帝老兒,肯定撤職查辦!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男人無奈的文化原因。其實,中國男人過得很累,對皇上,得忠,對雙親,得孝,對朋友,得義,總之,忠孝義就象三座大山壓在男性頭上,或者說,象三根鏈子拴在男人脖子上。蘇東坡為朋友,不得不以妾相贈,這是義;男子漢大丈夫,以忠事君,精忠報國,這是忠;至于孝,更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當時,比現(xiàn)在的馬列主義還經(jīng)典,《禮記》里,曾子是這樣談孝的: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同學們,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典故就是這么來的,真理就是這樣誕生的,真理面前,人人低頭,無原則的忠,無底的孝,無邊的義,導致中國男人的腦袋,永遠的低了下去,就這樣一低幾千年,可憐見的!

好了,課就講完了,請大家默哀三分鐘!聯(lián)合國最好能給咱降半旗,以示同情。

第四講  中國女性文化(Ⅰ)

(一)對女人普遍看法不好

對女人看法不好,似乎是個世界性的普遍現(xiàn)象。中國的孔家老二在這方面帶了一個頭,率先表了態(tài):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

之不遜,遠之則怨。總之,男人自己覺得還挺委屈,對待女人,似乎咋也不是。莎士比亞還算有點紳士風度,說: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莎士比亞可能是同情女人,可是這話總給女人一個心理暗示,讓她們錯以為,自己天生就是弱者,不太妙。托爾斯泰是個老滑頭,說得更幽默一點兒,當然也有點北京式的損味,他說,如果讓他發(fā)表對女人的真實看法,除非他一只腳已經(jīng)踏入墳墓,說完后又立即跳進棺材,把蓋子蓋上。這老家伙,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懼內咱不得而知,但損女人的手腕比較高,有點象國家收容站的同志對待三無或非三無人員,打死你,你表皮則無傷。至于尼采,神經(jīng)有點問題,對待女人,便有點渾不拎,直通通地說:你去女人哪里嗎?別忘了帶你的鞭子!分析尼采這老兄話語背后的意思,估計是這么兩種:其一,尼采取高高在上之姿態(tài),猶如孔家老二一樣,看不起女人;其二,尼采是個小可憐兒,在女人面前,是個容易受傷的男人,就由愛生恨,變成怨男一個了,其心理,跟中國傳統(tǒng)女人罵自己的愛人為“冤家”,鄉(xiāng)下村婦罵自己老頭為“你這個挨千萬的”一個意思。其實,學者們說了這么多,都不如咱中國百姓的民間俗語說得妙:女人是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是什么特性,大家都知道,只有兩種發(fā)展前途:一種是貓咪,順從聽話,但有爪子,也會抓人!一種是老虎,女老虎,就不是抓人那么簡單了,而是直接吃人了。前幾年流行的那首歌曲,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歌詞我忘了,但那也是直接把女人比作老虎的。

還有人曾經(jīng)這樣天真的假設過:如果全球的執(zhí)政者都改為女人的話,那么世界大戰(zhàn)可能不會發(fā)生。沒想到當即有人反對:如果全球的執(zhí)政者都改作女人的話,那么天天會發(fā)生世界大戰(zhàn),地球可能早玩兒完了。如果說對女人看法普遍不好乃是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驗證了女人天性多事的話,那么中國哲學的早熟導致我們恰是反著來,事先就知道女人是麻煩,所以,老早就開始壓抑女性,把女性的危險與麻煩降至最低!

(二)女性的黃金時代

歷史上女性的黃金時代,大概只能推到母系社會了。之所以說是黃金時代,并不是說女性壓迫男性,就象后來的男性壓迫女性一樣,而是基于男性女性基本平等而言。黑格爾分析男女兩性關系體現(xiàn)在三個層次:一是法學領域,即婚姻;二是自然領域,即性;三是美學領域,即情感。那么,如果人之初無所謂婚姻與情感,我們只把焦點定位在自然領域,那么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男女關系基本上是平等自由的!读凶.湯問》中說:男女雜游,不聘不媒!稘h書》記載了“桑間濮上”之現(xiàn)象:衛(wèi)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漢書》還談到了燕地民俗:燕地,賓客相過,以婦待宿;嫁取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史記》所記載的現(xiàn)象,更有點類似現(xiàn)代美國一度流行的嬉皮士作風: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搏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墜珥,后有遺簪,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羅襦襟解,微聞香澤。當然,《漢書》與《史記》描述這個,大都是基于獵奇或者譏刺之姿態(tài),但是從這些母系社會遺留下來的古風里,我們不難從其側面發(fā)現(xiàn),那時的男女畢竟是自由平等的。盡管基于人類現(xiàn)有的羞恥心與道德要求,這種自由平等不是多么文明,但是隨后發(fā)生的文明則是以犧牲女性自由與價值為前提的,所以,我們不得不說,這種文明,讓女人付出的代價太大。

母權制被推翻了,女性的黃金時代就過去了。為此,恩格斯同情地說:母權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失敗。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權柄,而妻子則被貶低,變成丈夫淫欲的奴隸,變成生孩子的簡單工具了。社會一但變成男人的社會,那么男女關系的三個層次-婚姻,性,情感,便同時成為男人主宰的領地,女人身處其中,其真實身份便淪落為奴隸,工具和乞者了。

直到如今,我們讀起古籍中的男女自由戀愛場面,還感覺唇詞留香。比如《詩經(jīng)》里的一些句子: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再比如:靜女其殊,俟我于城隅。每一個愛情場面,都是優(yōu)美奔放,健康自然,我猜張謀子拍紅高梁的那個“野合”場面,就是跟《詩經(jīng)》學的,或者說,是莫言跟《詩經(jīng)》學的,兩個人復活古風,但后生小子還以為跟西方學的,有點冤哪。

第四講  中國女性文化(Ⅱ)

(三) 女性角色之定位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性,就是把各種類型的社會文化、社會行為和宇宙秩序牽強附會到一起,宇宙秩序人際化,人際關系宇宙化,謂之天經(jīng)地義。女性學者譚正壁認為:中國古來一切思想的源泉,完全出在一本《易經(jīng)》上,關于兩性的關系,《易經(jīng)》是這樣說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辟戶謂之乾,闔戶謂之坤;乾,健也,坤,順也;乾,天也,故稱呼父,坤,地也,故稱呼母。一句話,男女關系天地化,天罩著地,給大地地以陽光和雨露,地當然不能反天了。導致男女關系的主軸便是:男性是施恩者,女性是受恩者。前者是恩人,后者只能報恩不已了。后來社會意識又把這一中心思想擴大化,那么男性女性角色便定位了,大致對應關系如下:

男      女

父      母

乾      坤

天      地

日      月

陽      陰

外      內

動      靜

攻      守

剛      柔

強      弱

在這么一副男女關系對應圖中,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標準形象躍然紙上。女性天生就應柔弱,女人的價值就體現(xiàn)在圍繞著大太陽和小太陽旋轉,女性的社會角色,就是賢妻良母。當然了,如果小女人給人當?shù)谌吡耍敲此B月亮都不是,只能是星星了,被人總稱為小星。

學者易中天認為:賢妻良母是對女性的單方面要求,是夫妻間的不平等條約,如果不加分析地一味贊美,無疑是贊美這種不平等關系。周恩來同志1942年在《論賢妻良母與母職》一文中也指出:只要保持這個舊的固定名詞,便先陷入男性社會的立場。周恩來同志說得對,但是這里我想指出的是,周與鄧的夫妻關系,或者說,鄧在家庭里的所作所為,恰是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盡管沒有人在她身上用這個舊的詞語,但是,中國打天下的英雄們,身邊何嘗不是一個又一個的賢內助呢?中國的女英雄也不少,可是中國的女英雄哪個能升到主席的位子上去?就一個宋國母,好象還是走的丈夫的后門,而且,更多的是一個擺設。至于江青,先不說她人怎么樣,單說延安時代,高層男人們開會,合謀不給她一個夫人身份的鬧劇,就足以讓后人恥笑不已了。一個政府,其元首身邊的一個小女人足以對整個國家的正常運作構成威脅,那么我們是應該歧視這個女人,還是應該警惕政府體制之不足?打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鳎尳嘟o華盛頓或者給克林頓當生活秘書去,能耐再大,頂多又一版本的萊溫斯基的故事,又能怎么著?文革過去后,某些史者還想把國人的思維引導到指責“江妲己”的層面,臉皮真夠厚的,我們笑得滿地找牙也沒人賠我們!

社會層面上,男性在成全賢妻良母方面,可謂是推波助瀾,功不可沒。人前人后,稱呼自己的女人為:戝內,內人等。鄉(xiāng)間更是叫得絕,直呼女人為:屋里的,床上的,炕上的。

這里羅嗦這么多,是想說明,由于給女人定位不正,導致女性在歷史與現(xiàn)實中的尷尬處境。標準化吧,是犧牲品;非標準化,又不是好人,咋也不是。比如那顧大嫂,發(fā)起怒來,提井欄砸老公的頭,打祝家莊,小娘們更是一刀一個人頭,咋看咋象個二百五;還有孫二娘,丈夫不敢殺的客人,她敢,伙計扛不動的行貨,她上。二百五就二百五吧,可是你看作者如何妖魔化丑化這些女人:前者是胖面腰肥;后者是棒槌般的手腳,轆軸般的腰。雖說是文學形象,但男性作者的筆法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社會中女性若如此形象,更是永垂史冊了。比如宋代龍丘居士陳慥的婆娘,在蘇東坡的戲謔下,是這樣一個形象:龍丘居士也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蘇東坡本是戲說龍丘居士之可憐,可是現(xiàn)在人的記憶中,早沒有陳老兄的記憶了,只記住一個河東獅吼。

所以,我挺同情楊玉環(huán)同志,蘇妲己同志,褒姒同志,還有那個江青同志。如果長得差點,頂多誤一個男人,一不小心,嫁個皇帝,就成千金也不笑的誤國妖后了。

(四) 傳統(tǒng)女孩子的素質教育

女孩子的地位底,不是出生才開始的待遇,而是自打娘胎里就注定了的。殷商卜辭中即有“貞,有子”“不嘉,有女”的字樣,前者的意思是“太好了,是個兒子”,后者的意思是“大事不好,是個女嬰!”

其次,中國傳統(tǒng)社會,男曰兒,女曰嬰,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棄嬰,其實其文本初意乃是專指拋棄女孩兒。學者們推論,殺嬰棄嬰至少在春秋戰(zhàn)國時就已出現(xiàn),韓非子曾提及當時人“產(chǎn)男則相賀,產(chǎn)女則殺之”。如果站這個角度看,我們現(xiàn)在社會的重男輕女(據(jù)我所知,局部鄉(xiāng)下已經(jīng)出現(xiàn)男女比例不協(xié)調的問題了,希望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似乎不應該是計劃生育引起的后果,而只能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意識。當然了,農(nóng)民沒有退休金,老來衣食無保障,以及計劃生育等可能加助了這種傳統(tǒng)意識的重興。另外,從字源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出,嬰字的構成是兩貝加一女,一般人認為,兩貝是女子珠上的項鏈串珠,但我覺得,它更可能跟中國女孩子俗稱“賠錢貨”的說法有某種關聯(lián),當然,這需要去考證。不過,這些小玩藝兒不搞也罷。

其三,周代,中國就有了所謂的弄璋之喜與弄瓦之喜!对娊(jīng).小雅.斯干》中說: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之衣裼,載弄之瓦;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賞,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韨(通用字,原字打不出來)斯皇,家室君王。這話翻譯過來就甚沒意思了?傊,生個女孩,就把你扔地上,隨便用一個布片包上,那叫弄瓦之喜;如果生個男孩,那就了不得了,讓他穿漂亮的衣服,放到床上,小家伙哭聲響亮插云宵,一看就是穿官家禮服的大人才,咋看咋象家里的小皇帝。所以,生男孩,叫弄璋之喜。

女孩子一出生,就給你以瓦片的待遇。但既是瓦片,也不能由著你破瓦破摔,你得接受諸多素質教育。這項素質教育簡稱閨媛禮。

閨,意指女子居室的房門。傳統(tǒng)文本所謂的閨女,乃是指門里面的女人。這個門,還不是家庭的大門,而是女孩子自己臥室的房門,我把它稱作二門。因為俗語里比喻女孩子安靜本分,常用語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謂的媛,其本義是美女,美好。閨媛二字合于一處,單從文本上就反映了傳統(tǒng)女性美的標準。

中國的閨媛禮始于周代,主要是對女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素質教材,其目的就是培養(yǎng)女孩子能成為合格的女人!抖Y記. 內則》記載了周代的婦德標準,為閨媛禮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到了秦代,女子的貞節(jié)問題備受重視,人民領袖秦始皇同志于日理萬機中抽出時間,多次刻石提及此事,如在泰山刻石上說: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靜。在各界領袖的關心下,到了漢代,閨媛禮終于完善。前漢,后漢,各出一位流傳千古的女子教育專家。前漢出個劉向,作《烈女傳》;后者班昭,作《女誡》。特別是后者,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婦聯(lián)主席了。漢代之后,對女人的素質教育不斷加強,鞏固,各種家范家規(guī)類的素質教材不斷出版,后人整理為《女兒經(jīng)》《女論語》之類,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堪稱女式百科全書了,下面分類簡介一下。

第一, 男女授受不親的男女有別之禮。

男女之別,并不是一出生給你個瓦片與美玉就完事了那么簡單,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瓦片與美玉必需做到“階級斗爭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時時講,分分講,秒秒講”的高度!抖Y記.曲禮》中規(guī)定如下:男女不雜坐,不同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叔嫂不通問,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梱,內言不出于梱。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已嫁而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翻譯過來,大致意思是,男女不能雜坐一處,不共用衣服架子,不共用梳洗用具,不親手遞交東西,小叔子與嫂嫂不能互相問候,不得讓庶母給自己洗下衣(中國古代上衣下裳,分得很清的,不象咱們現(xiàn)在,一律衣裳了,上下不分,不成體統(tǒng)的),外面的事不得傳入閨女內室,內室的言談也不要說出去。女子定婚,脖子上要帶個此貨已定的彩帶標志。沒有大事,比如地震殺人啦什么的,不要進入女孩子的房門。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不能與兄弟同席坐,同盤子吃飯,火鍋更是不能吃了,呵呵。

宋代以后,男女授受不親規(guī)定更嚴格。《司馬氏書儀》規(guī)定:凡為宮室,必辨內外,深宮固門,內外不共事。不共浴堂,不共廁,男治外事,內治內事,男子晝無故,不處私室,婦人無故,不窺中門。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男子夜行以燭。男仆非有繕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無故不出中門,有故出中門,亦必擁蔽其面。看看這規(guī)定,就明白古代男人之不易了,一門心思要把老虎們關到內籠里去,比動物園的園長還要費心。當然,同學們私下里可能有疑問,這能執(zhí)行下去嗎?單說司馬光他家吧,如何不共浴堂不共廁的?我猜他家可能是有男女廁所與男女澡堂的,好歹他是當官的,家當厚實點,可對于老百姓,可能就慘了。我覺得,這么一種高標準,也只是希望罷了,猶如咱們現(xiàn)在的三講三只表希望官員們都變作青官一樣,當真就不好玩了。當然了,司馬光可能是以身作賊的,比如他砸缸救小朋友的壯舉,我就一直懷疑,為什么他不用手從缸口往上拉,而是費力吧嘰的用石頭砸呢?懷疑的結果,我猜可能那缸里的小朋友是個女孩子,而司馬光本人,可能接受革命教育早了點,有點類似放牛的王二!這里開個玩笑啊。

男女之別,我們的祖先在搞建筑時也充分考慮到了。古代家庭營造房屋時,一般分這內室外室兩部分,男子居外,女子居內,男不入,女不出。我覺得,美國人聰明,認為總統(tǒng)是靠不住的,可我們中國人更聰明,認為女人是靠不住的,男女更是不能碰面的,一碰面可能就壞事的,阿Q同志就是這么認定的:呸,凡男人與女人在一起,就一定不會有什么好事。所以,男子盯女人五秒鐘就算非禮,而女人,干脆不能看男人。象潘金蓮,武二一進門,這廂就高喊叔叔回來了,真是不要臉哪。不過,中國傳統(tǒng)社會還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長嫂如母(比如包老黑和其嫂嫂)。那潘金蓮勾搭武二,更是不成體統(tǒng)了。早先的時候,我老是納悶:《西廂記》何以在明清被視作黃書?后來一學習這些閨媛禮的素質教材,才明白,那西廂可是黃大了。至于黛玉偷看黃書,堪稱早期女革命家了,寶釵偷看黃書卻裝著沒看過,相當于敵后武工隊了!

第二, 惟務貞潔之貞操禮

貞操,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衡量一個閨中女子品行的最基本也最關鍵的標準。對少女的貞潔的重視,正如對于集權的重視,也是始于始皇同志的秦帝國。在此之前,男女尚有部分戀愛自由,參看《詩經(jīng)》。始皇同志關心女人貞潔問題,漢代更是關心,貞節(jié)女人,會象現(xiàn)在的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一樣,戴紅花,上國家光榮榜,謂之“表貞女”。西漢劉向苦心,編《烈女傳》,閨女貞潔遂成當時時代的主旋律。范曄在《后漢書》里首創(chuàng)“烈女傳”體例,從此,歷朝歷代史書都跟著來,這旋律,一下子旋了兩千年!

當然,反叛式的白卷英雄也有,但卻 猶如孔先生盤子里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這其中,卓文君同志表現(xiàn)得不錯,跟司馬相如私奔了,成千古美談。晉朝的的賈午也不錯,把皇帝老兒晉武帝賜給她老爹的香袋送給了自己的相好韓壽,遂成“偷香”之美談。而且,魏晉時的中國女人,似乎掀起了一場世界上最早的女權運動,魏晉名 士們帶頭沖擊禮教,女人在后頭也搖起了小旗,貞潔觀受到了沖擊,女人在社交方面也很活躍,但是由于只限于貴族女人名士之妻,猶如教材上評價那辛亥革命:脫離人民群眾,最后導致失!

魏晉女人的活躍,掩蓋不住主旋律之背景音樂-西晉裴頠作《女史箴》,曰:膏不厭鮮,女不厭清,玉不厭潔,蘭不厭馨。一句話,女人就是男人桌上的一道小菜,圖的就是新鮮和清潔!

隋唐時期,皇室宮廷生活奢侈糜爛,宮妓流行。上層社會的風流韻事,猶如毛澤東時代下層百姓的學雷鋒做好事,那是層出不窮哪。唐高宗敢娶爹的妃子, 唐玄宗就敢搶兒媳婦。如果說,長孫皇后作《女則》還算以身作則的話,那面首眾多的武則天同志發(fā)布《內訓》號召別人都守節(jié)就堪稱以身作賊了。唐代最重要的一本關于閨媛禮的著作是宋若華的《女論語》,號召大家能依了其書死學死用,就會成賢婦,獨美千古。

宋代,理學家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女子守貞,寡婦守節(jié),嚴打形勢越來越緊張。程頤先嚇唬女人: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仡^又嚇唬男人:若取失節(jié)者以配身,是己失節(jié)也。這下就壞菜了,面臨著男人們集體約好都不娶你的危險,女人們誰敢不老實?不老實也得裝老實,如那寶釵似的。

第三, 女性之美儀

傳統(tǒng)女性之美,可用柔、順、輕、怯四字概括。王夫人之相中寶釵,估計就是根據(jù)這個標準要求的。黛玉除輕字符合標準外,其它三個方面都難以及格,F(xiàn)代的女孩子,見了老鼠就夸張的叫喚,不害怕也要叫喚,假裝膽小,實在是心底里想向傳統(tǒng)美女的標準靠近,而中國男孩子,平日表現(xiàn)不了自己的威風,一般在老鼠面前是很風光的。有些小家子氣的男生,干脆用毛毛蟲代替老鼠來唬女孩,側面卻是要證明自己的雄風的。

傳統(tǒng)中國女人以膽小為美,跟中國第一任婦聯(lián)主席的班昭倡導有關。她在《女誡》中說:“陰以柔為用,女以弱為美”、“生女如鼠,猶恐如虎”。

唐代的《女論語》更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女孩子: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到了宋代,審美情趣更加趨向病態(tài)。南唐后主李煜同志給自己的舞女窅娘做蓮花座,窅娘同志“以帛纏足”,在蓮花座上起舞,“屈上作新月狀”,端的漂亮極了。引得女孩子紛紛效仿,到了明代,纏足遂由時尚上升為道德規(guī)矩,女子人人纏足,不纏就嫁不出去,當然也有窮家女兒破瓦破摔堅決不纏的,可能是為了干活勞作之方便。至于元璋同志的元配夫人馬皇后,更是由于沒有纏足而被時人戲稱作“馬大腳”。大腳就大腳吧,反正人家一不小心嫁給了一位開國皇帝,可無聊之人不甘心,非得諷刺一下這大腳,燈謎上畫個馬,馬上一女人,大腳,懷里抱個西瓜,以影射淮西馬氏大腳為樂,元璋同志也不傻,一看就雷霆震怒。文人們敢如此漫畫皇后同志,估計不是吃了豹子膽,而是背后那根以德治國的小棍子撐的。

有人說,中國與美國的生活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生活。只不過達到生活的方式不一樣。美國為了生活,不斷的改造思想,而中國為了思想,卻是不斷的改造生活。要我說,一句話可概括,人家削履適足,我們是削足適履。纏足即是一例。總之,中國女人除了精神的不幸外,從此有了肉體的痛楚,女人,正猶如她的三寸金蓮,都成了男性把玩和欣賞的藝術玩具。當然,纏足不光光是為了女性美,《女兒經(jīng)》里說:為甚事,纏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輕走出房門,千纏萬裹來拘束!明白了吧,還是怕女孩子都學卓文君,見個男人就跟人私奔呢。

第四, 無才是德的婦德禮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明末后在社會上普遍流行的諺語,它反映了整個社會對婦女道德的期望和要求,是對婦女才華與能力的否定,這句話,可以說是對古代婦德的高度概括。班昭在《女誡》中說:婦德,不必明才絕異也。班圣人這么一倡導,導致女孩子才華被人視作不幸,僅舉一例。唐朝女道士李冶五六歲時,作《詠薔薇》一詩,內有“經(jīng)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之句,其父一看,卻不象現(xiàn)在的父親一樣,大呼孩子神童,同時牽著孩子上有關部門要求測量智商,以期證明自己一不小心生了個神童,恰恰相反,其父“大!,曰:此女狡黠非常,恐為失行婦人。而李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長大后成女道士。唐時的女道士,好多都是半文半娼式的,比如眾所周知的魚玄機。

女孩子不需要聰明,更不需要才華,笨笨的反而好。聰明至少要裝傻,不笨也得裝笨,比如花襲人與寶釵?上У氖,有些女孩子,本來傻得可以,卻要裝聰明,本來笨得要命,卻要裝作不笨,比如晴雯與黛玉。如此,她的們命運就很不一樣了。

女子嫁人之前要守的婦德比較簡單。一是孝親,二是持家。所謂的孝親,《女論語》交待: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每早起,先問安康。寒則烘火,熱則扇涼。饑則進食,渴則進湯。所謂的持家,《禮記.內則》教導:女子10歲學紡織,操持家務等。司馬光在其《居家雜儀》中把這項工作往前提了一下,要求女子:六歲時習女紅之小者,十歲后習女紅之大者。所謂的女紅,主要指各種家務活,后世主指刺繡等巧線活。我覺得這么偉大的人物,還時不時的操心小女人之女紅,同志日理萬機,也不容易啊。

第四講  中國女性文化(Ⅲ)

(五) 為人妻之后要守的婦禮

第一,三從四德之禮!抖Y記》首先確立了婦女“三從”的理論基礎: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犊鬃蛹艺Z》交待:女子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禮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如此,就確立了女人的從屬地位。班昭則猶如現(xiàn)在的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對四德作了具體的發(fā)揮與解釋:其一,婦德-,不需要才能出眾,幽嫻貞靜,守節(jié)整齊,行已有恥,動靜有法。其二,婦言-不必利言善辯。擇詞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后言,不厭于人。其三,婦容-不必顏色美麗,洗凈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其四,婦功-不必功巧過人,專心紡織,不好嬉笑,潔齊酒食,而奉賓客。

第二,夫死無再嫁之禮。

上古時代,禮制即要求女人從一而終,比如《禮記.郊特牲》規(guī)定: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但這只是道德要求,猶如政府號召我們學雷鋒,我們要是愣不學,那政府也拿我們沒辦法。春秋時期,女人改嫁尚是自由的,比如孔子的兒媳婦,伯魚的妻,也就是子思的娘,不但改嫁,而且走的是涉外婚姻,嫁衛(wèi)國去了。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前對其妻說: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雖然二十五年的等待有點長,但是能如此許諾的,也不愧為偉丈夫了。到了秦朝,改嫁就沒有恁自由了,生了兒子的寡婦不得再嫁,《史記. 秦始皇本紀》里云:有子改嫁,倍死不貞。漢代老儒董仲舒《春法決獄》中言:夫死無男有改嫁之道也。老董如果還算有點人味的話,那班昭同志就沒了,曰:夫有再娶之義,婦無再嫁之禮。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行違神只,天則罰之。禮義有衍,夫則薄之。故事夫如事天。與孝子事父,忠臣事主同也?纯葱∈ト诉@話,說得多精彩。女人事夫,猶如忠臣事主。無獨有偶,何清漣女士在其文章《中國婦女地位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分析》中提到80年代北大外語系一個女生的豪言壯語:為丈夫補襪子的妻子,她的價值絕對不亞于一個女總統(tǒng)!讀到這個細節(jié),我以為班圣人她復活了呢。

不過,中國的道德似乎向來只對傻瓜有效,據(jù)《中華新報》載,1918年,北京尚有一姓唐的婦人在丈夫死后九十八天內,先后投水、絕食、服毒九次尋死殉夫,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獲得成功。如果說這事兒是愛情鬧的,那還會成為千古美談,問題是,女人把這當作自己的最高道德境界了。另外,我懷疑,道德更多的是上對下扯的幌子,上層的同志們可能根本不當回事兒,比如,漢武帝的祖母嫁過三回,蔡文姬同志也是三回,至于漢代名想陳平,則是自己妻子的第六個男人了。再比如,東漢光武帝的姐姐剛做了寡婦,就看中了朝中大臣宋弘,央求弟弟劉秀給自己拉拉,沒想到宋弘象頭倔牛,拉不過來,說:貧戝之交不可亡,糟糠之妻不下堂。拒絕了;式銕ь^當?shù)谌撸遄銊e人家庭,百姓要是學會了,那還了得?至于唐宮室,公主改嫁的就不少,太平公主即是一例。南朝宋之山陰公主,更是跟哥哥討價還價:你女人數(shù)千,緣何我只有一個男人?其哥一聽,不好意思了,一下子給妹妹批發(fā)三十個面首。

更沒意思的是劉向,其作《列女傳》,本意是在勸喻漢成帝及其后宮的淫亂,但是卻被政府推行于下。猶如老蔣時代,軍匪混戰(zhàn)不已,百姓苦不堪言,他老兄卻倡導“新生活運動”,說什么飯前便后要洗手,也不想想大家有飯吃沒有。更猶如現(xiàn)在,上層官員貪污不止,政府卻愣給百姓弄個什么“公民道德建設歌”叫大家齊唱,簡直是不要臉到家了,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建設,經(jīng)常給人一種老妓女給良家女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嫌疑!

不過這工作做得還很有成效,到了宋代,由于程頤,朱熹師徒的不斷努力,終于創(chuàng)造了天下奇跡:從朝廷到民間,都將寡婦 再嫁視作奇恥大辱。到了元明兩代,政府更是四處造就宣傳表揚守節(jié)明星,守寡二十年以上的被樹為“大牌寡婦”,不但上光榮榜,還給予外資企業(yè)待遇-免稅,原話叫“旌表門閭,免除本家差役”。到了清代,政府對寡婦守節(jié)的表揚再創(chuàng)高峰。象祥林嫂那樣,不愿改嫁賀老六,成親當天碰頭求死沒有成功只磕了一點皮的,就不值得表揚一回了。象元代馮姓寡婦,乳房長瘡,堅決不給醫(yī)生看,最終病死之類的,才夠格稱作女英雄?傊卧髑鍟r代,天下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貞女烈婦,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數(shù)不勝數(shù)。《明史》中留名的,萬人之多,明星有三百人!豆沤駡D書集成》中收錄的明代烈女節(jié)婦有三萬六千多人。前仆后繼跟黨走,死得其所,死得光榮!

第三,七出三不出之禮。

七出三不出之禮,是有關古代中國女人被休之問題的。主動權完全在男家手里。

《禮記.大戴禮》曰: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

其一,所謂的不順父母,字面上看,是不順從父母,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父母看不順眼。如焦母之對劉蘭芝: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已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最終結果,焦仲卿扭不過老娘的。因為《禮記》里有規(guī)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婦之禮焉,沒身不衰。這話翻譯過來,很簡單:男人喜歡妻,但是老娘不喜歡,休掉;男人不喜歡妻,但是老娘喜歡,男人就跑不掉,得終身行夫婦之倫。這例子就太多了。《后漢書》載:東漢時,姜詩的母親喜飲江水,姜詩妻需到江邊打水,來回十來里的路,有一回遭遇大風,誤了姜母喝水,姜母告訴兒子,姜詩大怒,休妻。鮑永妻著急,在婆婆面前罵一條狗,鮑永覺得妻不象話,休妻。我懷疑鮑永妻同著婆婆的面,罵老狗之類的,被人聽來,有影射之嫌,也就是說,國家搞文字獄,那家里也沒閑著,跟著搞呢。至于近代,也有不少名人可作例子。比如老蔣不喜歡毛福梅,但老娘喜歡,所以美齡同志第五者插足,也只能插走第三者姚怡誠,第四者陳潔茹,福美同志作為第二者,那是諒誰也插不走的。同樣的例子還有魯迅同志之妻,朱安女士。總之,古代社會,聰明的媳婦首先跟婆婆搞好關系,才能風雨不動安如山,唐婉沒做到,珍妃也沒做到。

其二,無子,去。孟子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對于中國傳統(tǒng)女人,生子多,那是勞動模范,開國元勛,生子少,那是事業(yè)不景氣。盡生女孩那樣的賠錢貨,更是相當于企業(yè)連年虧損的廠長,由婆婆與丈夫組成的董事會當然要撤你的職。當然,也有補救的辦法:借貸丈夫。具體說來,就是主動給丈夫納妾。

其三,淫,去。原先我以為,所謂的淫,就是指潘金蓮那樣勾搭外人的婦人,當然合應上道德法庭。現(xiàn)在才知道,所謂的淫,不但指對外,而且也指對內。也就是說,妻子不能對丈夫有過多的房事要求,或者說,妻子在丈夫面前,也得做出圣女的樣子。比如孟子就曾因為妻子在臥室內裸體走動而意欲休她,最后在老娘的教導下才罷休。這就導致傳統(tǒng)中國女人不知道如何做女人才好,正經(jīng),還是不正經(jīng)?真正經(jīng),還是假正經(jīng)?不正經(jīng),還是假不正經(jīng)?總之,挺有意思的,這里我想用班家兩位圣女作例子。第一個叫班婕妤,第二個,就是班昭。前者是后者的姑奶奶。先說前者,成帝特別喜歡她,游于后宮,欲與她同輦,沒想到小女人一本正經(jīng),辭曰:觀古代圖畫,圣賢的皇帝,都有名臣在旁,只有三代的末主,才親近女嬖。現(xiàn)在要妾同車,豈不和他們一樣嗎?史料中沒有說成帝什么反應,只一句“成帝止”,但我想,丫頭這么理正辭嚴,成帝可能很掃興的。后來,成帝迷上了趙飛燕姐妹,也就把她給忘腳后跟了。班姑娘最后卷入許皇后與趙飛燕爭寵的漩渦中,差點沒了小命。思及飛燕聲勢威赫,便退而自保,自請供養(yǎng)皇太后于長信宮。作詩自賦,內有“神眇眇兮密靚處,君不御兮誰為榮。俯視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視兮云屋,雙涕兮橫流!毕鄠靼噫兼ミ作過一首《怨詩》:新裂齊紈素,蛟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沒了皇帝的寵愛,丫頭也挺痛心的,只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后宮老虎數(shù)千,自己又想扮演一個不吃腥的老虎,容易嗎?不過,落個圣人名號,也算值得。至于班家第二位圣人班昭,卻完全是因了著有《女誡》一書,這丫頭比她的姑奶奶還要絕,認為丈夫對于妻子,是恩人的關系。妻子不能跟丈夫玩笑,免得容易引起侮夫之心。我不知道她丈夫曹世叔如何的守著一位不跟丈夫開玩笑的女人過日子,我只知道,她小姑子曹豐生曾堅決反對她的觀點,可惜文已不傳。可見,歷史就是統(tǒng)治者及其幫兇閹割思想的過程。

其四,妒,去。也就是說,女人不能吃醋,而反對丈夫納妾就是吃醋。據(jù)說,吃醋的典故來自于唐管國公任瓌。太宗以功賜二侍子,任拜謝,不敢歸。太宗召其妻,賜酒,謂之曰:婦人妒忌,合當七出。若能改行無妒,則毋飲其酒,不爾,可飲之。沒想到任夫人對曰:妾不能改妒,請飲其酒,遂飲之。比醉歸,與其家共死訣,其實非鴆也,乃是醋。從此,妒婦與醋婦成為同義詞。晉,謝太傅安,妻頗妒,欲置姬妾而不敢,兄子輩微達其意,因方便,稱《關睢》《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以諷己,乃顧問云:此詩是誰所撰?答曰:周公。夫人答曰:周公是男子,想為之耳,若使周姥撰詩,當無是言。壯哉,謝安妻。真是不愧為宰相夫人,反駁得精彩極了。而謝安最終也沒得討上妾,當然,嫖妓還是可以的。

漢魏六朝,妒婦們妒性強烈,夫們夫可奈何。劉宋時,明帝的尚書右丞相榮彥遠,被醋妻打得臉上都帶傷了,明帝可憐自己的臣下,問:我為治之,如何?榮:聽圣旨。結果,明帝賜藥殺之。大臣劉休的妻也妒,明帝親自賜妾給劉休,并打劉休妻二十大板。問題是,皇帝不能天天管臣下的家務事,精力有限,也管不過來,只好叫虞通之寫個黨的基礎知識讀本,名曰《妒婦記》,以期給婦人們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當然,女人吃醋吃成功的也不少。除了謝安妻以外,卓文君同志,管道升同志,都成功了!∥木昀蠒r,相如動了納妾之念,文君一聽,氣壞了,作《白頭吟》,賭氣說“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相如嚇得不敢再納妾。而管道升,乃是大書法家趙孟頫的夫人。趙書法家有了納妾之念,就作詞給夫人: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一看,作詞回: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管道升不愧是大政治家管仲的遺族后代,就這么三下兩下的捏了幾個小泥人兒,就把丈夫納妾的念頭給捏沒了,功夫自是了得。只可惜,會這么捏泥人的中國女人并不多,所以,女人們只好把醋意深深的埋心底。比如風情萬種的王熙鳳同志,因賈璉在外頭胡混,吃了那么一回醋,就受到了上級領導賈母同志的強烈批評:什么要緊的事兒,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哪里保得住呢?這都是我的不是,叫你多喝了幾杯酒,又吃起醋來了?傊资遣荒茈S便吃的。輕者挨批評,重者休家去。

其五,多言,去。女人切忌多嘴。《女論語》交待:是非休習,長短休爭,從來家丑,不出外傳,莫學愚婦,不問根源,穢言污語,觸突尊賢。司馬光更是嚇唬大家:長舌厲階,畫地成獄;妒悍相殘,身攢百鏃。

其六,有惡疾,去。到底什么是惡疾,現(xiàn)在也沒有個說法。我估計可能是麻風病或者羊羔瘋之類的病吧。

其七,盜竊,去。女人被訓得天性膽小,又是小腳,又是不出門的,這盜竊功夫,估計也沒幾個人會,也找不出例子來,大家知道就行了。

至于三不去,也就是女人在三種情況下不得被休,算是對女人的一種額外保護吧,具體如下!洞蟠鞫Y》曰:婦有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后富,不去。

這就是所謂的七出三不出,作為一種道德禮教,它形成于漢代,唐代時,變作了法律!短坡墒枇x》《元典章》《清律》都把它納入了法律條款中。

第五, 婆媳之禮。

在中國的傳統(tǒng)家庭中,婆媳關系大概是最難處的一種關系。俗語說:丑媳婦最怕見公婆。說得也是。按我的評價,感覺新媳婦一過門,公婆就先給她一個下馬威的!秲x禮.士昏禮》載:婚禮第二天早上,拜見公婆,媳婦要給公公婆婆端飯,公公婆婆象征性的吃一下,媳婦兒要端過來他們的剩飯,也象征性的吃一下,這一象征不要緊,象征著媳婦兒一進門就是個吃剩飯的地位和待遇。至于其它禮節(jié),更是詳之又詳:公婆走動,要跟著,公婆洗臉,要端水,公婆吃飯,要奉坐席,問清公公婆婆腳往哪個方向伸。公婆叫,則輕聲噯。公婆面前行走,要莊重,俯身拱首而行,不打吠嗝,不打噴嚏,不哈欠,不伸懶腰。站時不得偏傾一足,身體斜靠,不能流口水,不能淌鼻涕,公婆不讓回自己的房間,不得私自回,有事,請示公婆……

《女誡》更是規(guī)定:姑云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一句話,婆婆就是核心,婆婆不是也是,是更是是,不得與婆婆辯論,要二話不說地旋轉在以婆婆為核心,以丈夫為半徑的圈圈之內。

(六) 最后的綜述

如果說中國男性遭受忠孝義三根鎖璉的話,那中國傳統(tǒng)女性還要多遭受一重,那就是來自夫權的壓迫。也許是大家急于解放自己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現(xiàn)象并不容樂觀。

第一:解放后女性解放之變種。典型的代表就是文化大革命中,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紅衛(wèi)兵,形象實在是不雅。如果說女紅衛(wèi)兵是政治變形的產(chǎn)物,那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假小子則同樣讓人感嘆。美籍作家趙浩生曾在《中國青年報》上哀嘆:中國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女人了!女性解放,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更不是馬列式的革命斗爭,怕就怕,中國傳統(tǒng)女性美的精華沒有繼承,西方現(xiàn)代女性的糟粕卻學來了。中國前一陣子流行寶貝,上海寶貝帶個頭,北京寶貝,成都寶貝蜂擁而上,特別是北京寶貝,分明還是個孩子,卻…這事兒不說也罷。

第二,傳統(tǒng)的回歸。與假小子橫行的現(xiàn)象相反的是,某些方面也出現(xiàn)了對于傳統(tǒng)女性的呼喚,以及局部的回歸。影視與政府主流輿論掀起了一股一股的軍嫂熱,凱麗扮演的劉慧芳之形象傳入千家萬戶。何清漣的文章更是舉例說明88級北大歷史系的一些女生一進校門,就開始考慮把自己培養(yǎng)成家庭主婦。北大的女生部部長干脆宣布:女生部的宗旨就是要把北大的女生培養(yǎng)成未來的賢妻良母。也就是這么一種情況下,北大外語系的那位女生才說出了“給自己丈夫補襪子的妻子,其價值絕對不亞于一個女總統(tǒng)!”的豪言壯語。我不知道現(xiàn)在這位女生是不是正在給自己的丈夫襪子,但是我認為,女總統(tǒng)也可以給自己的丈夫補襪子啊,新西蘭的女總統(tǒng)可以這樣表白:給自己丈夫補襪子的女總統(tǒng),其價值絕對不亞于一個妻子!我不知道,為什么國人總易走極端?寶貝不好,那劉慧芳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第三.當代中國女性之地位

據(jù)研究者發(fā)現(xiàn),當代中國女性之地位,并沒有隨著經(jīng)濟改革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出現(xiàn)了劣化趨勢。根據(jù)七項指標測量,在世界160個國家中,我國婦女地位排名第132位。這七項指標是:

1、 婦女就業(yè)率

2、 對待男嬰女嬰的態(tài)度

3、 男女青少年入學比例

4、 男女青年就業(yè)比例

5、 婦女在國家機構重要領導崗位上的職務比例

6、 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7、 婦女個人財產(chǎn)在社會財富中的比例

七項指標,只有第一項領先,占世界第一,其它六項均不理想。依我看,第二條第五條可能最差,以后依然如此。

如此環(huán)境中,中國女性怎么辦?也許可以套用那句老話:娜拉出走后怎么辦?

最后給大家出一個作業(yè)題:為什么反人性的東西,比如纏足,比如一夫多妻,能夠在中國這樣一個所謂的文明古國里長久通行?題目自定,字數(shù)不限。

第五講  中國貪官文化(Ⅰ)

寫下標題,同學們可能就有疑問了:貪污是文化嗎?我說,可能吧,因為在中國,貪污早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了,再不客氣點兒,我們甚至可以推斷說,貪污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

一、 尋找“貪”字早期的仙跡

其一、“徇財曰貪,玷官曰墨”。見于宋代《冊府元龜》卷307《外戚部.貪黷序》。

其二、“貪以敗官為墨”,見于《左傳.昭公十四年》。

其三、“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見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其四、“貪人敗類”。見于《詩經(jīng). 大雅.桑柔》。

從這些最早的有關貪的定義里,可以看出,貪官是以謀求財產(chǎn)為標志的,謂之“循財”。“玷官”是“有污點的官”,我覺得叫“臟官”最合適不過了,至于“墨”,其原意是指“貪污不廉潔”,可叫作“贓官”。這里我們就可以下定義了,貪官,是以追求財產(chǎn)為目的的官員,其表面是黑的,其本質是骯臟的。問題是這么一種骯臟東西自古就有,延續(xù)到今天,居然層出不窮,越涌越多,導致我們不得不把它列為文化現(xiàn)象之一種來進行研究了。

二、 貪官始于何時?

其一、始于“漢時”。見顧炎武《日知錄集釋》卷13《除貪》。

其二、“西周時已有貪污受賄的記載”。見劉澤華,王蘭仲《論古代中國社會中的貪污》,載《天津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其三、認為自“殷商以降,跟著私有財產(chǎn)制度和階級國家的成立,貪污遂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職業(yè)”。見翦伯贊《貪污列傳序》,載《新華日報》1945年9月2日版。

其四、貪官大約在原始社會晚期堯舜時期即產(chǎn)生,迄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見周懷宇《貪官傳》序。

有關貪官起源時間,就這么四種說法.也許我這么一種排列方法很讓人泄氣:華夏文明有多悠久,那貪污歷史也就有多悠久,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伴隨著五千年的貪污史!

三.傳統(tǒng)貪污之手法

貪污不外是貪錢,貪權,貪色這三樣,現(xiàn)在的貪官不成器,在這方面也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時至今日,仍是錢,權,色三字。至于貪污手法,古今似乎也沒什么大變化。這里,揀關鍵的說幾種。

其一、買官賣官

現(xiàn)代國人比較實在,買官賣官就叫買官賣官,一點也不含糊,可古代比較文雅,不這么叫,客氣地叫作“貲選”,“貲”,指財貨,“納貲”,指向封建政府交納金錢或財物,拜官授爵。故“貲選”又叫“賣官鬻爵”。而國家政府,就是個大賣主。

秦時,納粟授爵。西漢文帝時,為了培養(yǎng)民眾對于抵抗匈奴的愛國情操,政府“令邊民入粟邊”,拜爵,同時,又頒布納貲錢可為官的法令。中國的賣官制從此大興。更奇怪的是,這種賣官制始建的初衷竟是為了反貪:西漢初,中下級官吏俸祿不高,恐家貧者為吏,必貪,故也。按當時的行情,交錢十算(十萬錢)乃得為官,有市籍的商人,不得為官,遂造成“賈人有錢不得為吏,廉士無貲又不得為官”的局面。景帝時,鑒于廉士寡欲易足,貲算四得為官,也就是說,皇家賣官打了折扣-四折,算是優(yōu)待廉士們!妒酚.司馬相如列傳》里說,司馬相如“以貲為郎”,中國史料向來不屑于數(shù)字的精確,所以,一代名人司馬相如到底用多少錢換來一“郎”之職,景帝給他打了幾折,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漢代有名的清官張釋之,居然也是“以貲為騎郎”,后升至廷尉,相當于現(xiàn)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賣官去當清官,可見古人為人民服務之覺悟甚高。

武帝后期,自由民主之風甚熾,大開賣官之范圍。東漢中后期,賣官幾成國家財政主要收入。漢靈帝一代明君,在售官方面做到了公開透明,童叟無欺,在京城皇宮宮門外,公開貼榜,標價出售!段墨I通考.選舉八》載:崔烈出錢五百萬買了個司徒,靈帝后悔打折太低了,說,我真有點后悔,太便宜了。《資治通鑒.卷58》載:鉅鹿太守司馬直是個清官,靈帝因“以有清名”而減價,讓他出三百萬錢升官。吳思給司馬直算了一筆帳:太守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委書記兼省長,俸祿每年兩千石,時價二千萬,皇帝讓司馬直出錢三百萬,便宜透了,打折不足二成。問題是,300萬的錢相當于太守19年的工資總和,不打折,則相當于太守128年的工資總和。最后的結果是:司馬直二折的錢也拿不出來,請辭,上不準,司馬直自殺!

到了清朝, 貲選改稱捐納。雍正時期擔任過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的李衛(wèi),就是康熙年間捐納出身的。詳情參見《清史稿.李衛(wèi)傳》。乾隆時,每年賣官收入300萬兩白銀,子比父強,嘉慶時則達到400萬兩。

其二、買法賣獄

在中國辦案,靠的似乎不是律師的專業(yè)本事,而是非專業(yè)之外的交情,比如他給你辦案,向你吹的,不是他自己的法律知識和辯才,而是他跟法官的交情。而這交情,一靠熟,二靠錢,我把它總結為買法賣獄。如果不信,請看方苞的《獄中雜記》。清朝文學家方苞蹲過中央級的監(jiān)獄,遂成《獄中雜記》之名篇。篇中說:犯人臨刑前,有人會找你談心。如果是凌遲處死,劊子手可以先刺你的心,也可以先卸你的胳膊腿兒。如果是絞刑,可以一上架就斷氣,也可以絞上它個兩三回?傊,一切全看你的意思了。意思夠了,就給你來個痛快的死刑,意思不夠,叫你生不如死, 死又不得好死?戳朔桨奈恼拢憔蜁靼,電影武打里的死刑犯臨刑前跟劊子手說的那一句“哥們兒,來點痛快的”,竟然全是虛的。如果沒有銀子打點,你臨死找痛快,沒門兒。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李大釗就是被縊了三次才死成的!【S新人士譚嗣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走上了刑場,他卻不知,他的家人為了他能全尸,費了多大的周折。譚受的是“斬刑”,斬刑也有諸多講究,一刀下去,頭滾老遠,痛快是痛快了,可家人不愿看見人首分離的慘象。如果一刀下去砍不死,需要再補一刀兩刀的,更不是個意思了。最高級的斬法是,一刀下去,頭斷皮連,人即咽氣。后人再出錢找人,用專業(yè)手法把死者的頭與脖子縫到一塊才好下葬。問題是,要想得到如此斬法,需重重的下賄錢,否則劊子手不干!

一個社會,若出現(xiàn)上述兩種貪污現(xiàn)象,整座大廈就完了。大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種貪污小伎倆層出不窮,更關鍵的是,似乎也用不著什么伎倆,只要當個官就行,直接往家拿就是了。試舉一例,淮軍統(tǒng)領衛(wèi)汝貴,臨上朝鮮作戰(zhàn)前,領餉22萬,老小子一點也不含糊,先往家里送了8萬。放我,頂多拿2萬,一下子拆走三分之一強,老小子久在官場,賊膽當然比咱大多了。

第五講  中國貪官文化(Ⅱ)

四、古代中國是如何反貪的

其一、堯舜時期,中國即開始反貪了。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得澄清三個側面:其一,那時候是否有官員?其二,是否有反貪條例?其三,是否有貪官落馬的事實?當然,如果能找到堯舜時期就有反貪局的史例就更好了。

眾所周知,堯舜時期的社會組織是一種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即我國原始社會中行將崩潰瓦解的父系社會晚期。其時生產(chǎn)力相對提高,產(chǎn)品有了剩余,占有剩余產(chǎn)品的私有制已逐步形成,為了維護這一制度,國家機器胚胎開始形成,氏族中的貴族階層聯(lián)合起來,設立百官,統(tǒng)稱為“百姓”!渡袝.堯典》上有“平章百姓”的記載,含義就是“處理百官事務”,同時還記載制訂了“五刑。堯用舜作自己的輔佐大臣,舜修訂并放寬了“五刑”,用“流”放代替死刑,同時在“五刑”中確立“官刑”,說明當時對官員有了專門的約束。不服從“官刑”,就要受到處罰,怎么處罰,《尚書.堯典》記載說:鞭作官刑。孫星衍解釋其含義為:在官有祿者,過則加之鞭笞。其實不用解釋大家也能猜個 *** 不離十,不外是打屁股罷了,估計跟明朝的“廷杖”差不多。《左傳.文公十八年》里記載,春秋時魯國史官太史克講述了堯帝時有一個反貪故事:縉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無。聚斂積安,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這個縉云氏不才子太不象話了,貪侈過分,既不“三講”,也不夠“三代表”,就被流放到邊遠地方打鬼去了。

舜為帝時,也處置了一個貪官,名叫伯封!蹲髠.昭公二十八年》里這樣描述他:實有豕心,貪婪無饜,忿類無期,謂之封豕,有窮后羿滅之。這話翻譯過來就有意思多了,說伯封貪得象豬。不過,時至今日,拿貪官比作豬,實是對人家豬類的一種侮辱,對不起了,豬們!

禹建夏,由法官皋陶作《禹刑》,也叫《夏刑》,里面仍有懲貪條例。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向處罰貪官羊舌鮒時,援用的就是夏刑,說:昏,墨,賊,殺,皋陶之刑也,請從之。最后叔向是這樣給羊舌鮒定罪的:貪以敗官為墨,羊舌鮒被論“墨”罪,殺,棄尸于市。

其二、殷商時不任用貪官。商朝初建,繼承古代“鞭作官刑”,制訂《官刑》!渡袝.伊訓》載:制官刑,儆于有位…敢有殉于貨色,桓于游敗,…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這話翻譯過來更有意思了,苦口婆心的,跟咱們現(xiàn)在的政府反貪一個腔調,連哄帶嚇:貪財,貪色,貪出國游玩,身為官者,占其一,就把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給毀了!

盤庚是最注重反貪的一位人民領袖,《尚書.盤庚》載盤庚一段話: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作丕刑于朕孫。朕不肩好貨,敢恭先生鞠人謀人之保居,敘欽!今我既羞告爾于朕志若否,罔有弗欽。無總于貨寶,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盤庚的話翻譯過來是這樣的:我不任用貪財之人,那些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幸福能讓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干部,我將按貢獻的大小依次任用。今天我把自己的主張告訴你們,就是希望你們聽“黨”的話,不要貪戀身外之物,要努力為人民服務,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精神,緊緊團結在以我為核心的皇中央周圍,以德治國,與時俱進。

其三、西周出現(xiàn)懲貪法。周穆王時期,呂候制《呂刑》,內有“五刑”,“五罰”,“五過”,“五疵”!拔宕谩崩锞陀袃蓷l有關貪污的,一是“唯貨”,二是“唯賕”!拔ㄘ洝笔秦,“賕”也是貪,因為“賕”字可以理解為“求貝”,當然,“賕”也可能是早期的賄賂,因為“賕字”也可以理解為“以貝相求”。

其四、春秋時貪污泛濫。上梁不正下梁歪。周王任用貪官,各諸候國君也以身作賊,帶頭貪污,下面小官小吏競相效尤,貪風甚熾!对娊(jīng)》里的名篇,如《碩鼠》《伐檀》等,皆有刺貪之意,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民謠,一句話,政府反貪不力,民謠即興,古今一理。

其五、封建社會反貪。

漢代開始懲治官吏的經(jīng)濟職務犯罪,有兩條刑律:主守盜,受賕。前者,利用職務盜竊國家物資人;后者,懲治官吏枉法受賄行為。從行政制度上,漢文帝規(guī)定“官吏以飲食免”,相當于現(xiàn)在中央政府禁止大吃大喝之類的紅頭文件,用意相同,唯一的區(qū)別是,現(xiàn)在的官吏可以四菜一湯的小吃小喝,而文帝的規(guī)定就嚴多了,上級官吏吃下級官吏一頓飯,免!漢元帝時規(guī)定:坐贓者,皆禁錮不得為吏,意味著貪官一但事發(fā) ,政治生命從此結束,尚沒有出現(xiàn)如今易地為官的變通之法。到了東漢時,規(guī)定更嚴酷:贓官子孫,三代不得為官。

宋代重視反貪,趙翼云:宋以忠厚開國,凡罪罰悉從輕減,獨于贓吏最嚴。王安石也說:今朝廷之法所尤重者,獨貪吏耳。行政上,宋設反貪局,時稱武德司,皇城司。神宗時,更是重祿重法,一邊給公務員增加工資,一邊加大法制建設,兩手齊抓,不過,也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效果。到了元代,官吏贓罰,輕則打屁股,重則處死。明代,由于朱元璋同志出身貧苦,了解勞動人民的不容易,所以,反貪決心最大,力度也最強:贓至六十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官府公座旁各懸一剝皮實革之袋,使之觸目驚心。元璋同志還經(jīng)常在地方官上任之間,與之談心,告訴他們如何對待低工資,如何反貪拒腐防變,可謂是語重心長和譪慈祥。為反貪,元璋同志甚至不惜始創(chuàng)特務政治,讓特務們監(jiān)督官員,殘聯(lián)同志-太監(jiān)們也參與了反貪,太監(jiān)是皇上最后的武器,太監(jiān)不好色,沒有老婆,沒有兒女,一人吃飽全家不饑。但效果還是不甚理想,元璋同志就有點不耐煩:我想清除貪官污吏,奈何早上殺了,晚上又有犯的,今后犯贓的,不分輕重都殺了!元璋同志忘了,老子云:“官”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元璋同志當皇帝當?shù)降?8個年頭,終于發(fā)出了如下感嘆:朕自即位以來,法古命官,布列華夷,豈期擢用之時,并效忠貞,任用俱久,俱系奸貪。(參見《明朝小史》卷二);实鄄幻靼,為什么自己提拔重用的人,當官久了,都成奸貪之人了。他整不明白,我們更不明白了。洪武二十五年,元璋同志頒行《醒貪簡要錄》,這東西雖然無緣得見,但估計跟我們一度流行的,政府提倡官員們攜妻觀看的《生死抉擇》《大雪無痕》相類似,也就是給正在貪污的同志們提個醒,沒別的意思。

英明如雍正,乾隆,也對反貪無可奈何,無奈中,始創(chuàng)養(yǎng)廉銀。養(yǎng)廉銀制是年羹堯提出的,但年同志是個大大的貪官,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如今,我們一直嚷嚷著給公務員加薪,估計內里也有個養(yǎng)廉的意思,當然,給公務員重發(fā)養(yǎng)廉銀的呼聲私下里也有。只是大家忽略了一個前提條件:人性的欲望是無限制的。

于是乎,古代反貪,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怪現(xiàn)象:第一,越反越貪。據(jù)有關人士查史料,有關貪污之記載,遠古至先秦,78起。秦漢至唐末五代,460起。宋代包黑子云:贖貨暴政,十有六七。宋末,更是廉吏什一,貪吏十九。明代,《明史》載:貪官污吏遍布內外。清初,林起龍奏稱:今貪官污吏遍天下。當今,老百姓編的名謠也挺好玩的:把當官的挨個兒槍崩,肯定有冤枉的;隔一個槍崩一個,肯定有漏網(wǎng)的。第二,越貪越狂。東漢漢桓帝的弟弟勃海王劉悝向宦官王甫行賄五千萬錢。敢接皇帝弟弟的賄賂錢,夠狂;明代隆慶皇帝登基前三年,達不到皇上的“例有賜給”,不得不向權貴嚴世蕃饋贈銀子1500兩。敢接皇子的賄賂錢,更狂了;清代年羹堯事敗抄家時,抄出現(xiàn)銀百十萬兩。有人計算,當時省級大員年俸150兩銀子,年家的現(xiàn)銀就相當于7333個省級大員的年俸收入,也夠狂的。至于和珅,財產(chǎn)多到?jīng)]法計算的地步,大家只約摸知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至于嘉慶吃撐著了沒,大家也不得而知,后來梁啟超給統(tǒng)計出一個數(shù)字:和珅家產(chǎn)八億兩,相當于清政府十年的財政收入,和大人簡直是狂貪無邊了。第三,貪中反貪,F(xiàn)代也有人提醒,要警惕用腐敗的方式反貪,其實貪中反貪古已有之,我們再警惕也沒用。僅舉一例:山東巡撫陳祖輝,貪。乾隆令浙江巡撫王亶望前去反貪。王反著反著,自己就私吞了一部分。事露,再派和珅前去反貪,和珅又私吞了王家一部分財產(chǎn),并獵獲王家絕色少妾吳卿憐居為己有,改用一句歌詞,可謂是“貪污著你的貪污,腐敗著你的腐敗”。

下面我們分析一個問題,封建統(tǒng)治者反貪決心與力度不可謂不大,為什么貪污卻不可遏止呢?按我的看法,有以下幾種原因:

其一、端坐于金字塔頂端的最高統(tǒng)治者及其家族,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貪污群體;始业呐艌,奢侈與權威,對下層官員構成一種致命的威脅,同時也可以說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否則項籍與劉邦不會在看到始皇的儀仗后,一個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一個悄悄的立志“大丈夫生當如此也”?傊始壹瘓F的存在,恰好構成了貪官的榜樣。領袖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話太正確了。歷史上的貪官懲而不絕,前仆后繼,皇家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

其二、莊子云:竊鉤者誅,竊國者候。

這話也太正確了;始遗c它手下龐大的官僚集團,同屬一個竊國團伙,兩下里聯(lián)合統(tǒng)治,剝削人民。遺憾的是,大盜小偷之間各層次經(jīng)常出現(xiàn)分贓不均的情況,比如《史記.蕭相國世家》載: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纯矗蛲晏煜潞,兄弟們光爭功就爭了一年多。當然了,以后的和平日子里,分贓爭斗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當為貪污與反貪?傊始医y(tǒng)治比較強大的時候,貪污有所收斂;皇家統(tǒng)治比較薄弱的時候,貪污比較囂張。新王朝初期較好,王朝末世最糟。

其三、專制制度與官僚體制,是造成貪污不止的組織與技術原因。西哲云:有多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腐敗。吳思更是感嘆:惡政下,皇上也是冤大頭。也就是說,制度與體制的原因,導致皇帝也無可奈何。朱元璋有此體會,康熙更是黑天白夜的為此發(fā)愁。打一個比方,肉是臭的,卻不想讓它生蟲,成嗎?

其四、中國封建社會,沒有確立個人財產(chǎn)私有與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則,這導致有錢階層缺少擴大再生產(chǎn)的動力與保障,至于有權階層,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社會之財,缺少理性的使用與法律的保障,它除了供有權有錢階層醉生夢死瘋狂消費之外,似乎無其它用處。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分析過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內在因果關系:清教徒不反對合理的獲取財富,只反對非理性的使用財產(chǎn)-當消費的限制與獲利活動的自由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產(chǎn)生的一個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資本的積累。很不幸,中國的封建體制恰恰是將消費的無限制與權力活動的自由結合到了一起,其后果就是不可避免的貪污!

其五、統(tǒng)治階級對官僚集團推行以德治國之教化,但歷史證明,這種教化是失敗的。馬克斯.韋伯認為:歷史上每個統(tǒng)治集團都希望使自己的統(tǒng)治具有合法性,他們追求合法性的手段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強制手段,一種是通過意識形態(tài)的調整與灌輸。中國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者兼用兩種手腕,先用武力奪取政權,或者說奪取政權的時候,就搞出諸多“篝火狐鳴魚腹丹書”之類的君權神授來,至不濟,也要搞個出生時“天降流星,祥云繞梁”的把戲。象劉邦那樣的無賴,居然也是劉大媽在野地里神龍附體搞出來的。這把戲多了,傻瓜都不信了,何況讀書讀到死的官僚集團?皇家是什么東西,官僚們心知肚明,所以,當皇家號召官僚們“武官不惜死,文官不愛錢”時,我不知道,官僚們是如何在肚里冷笑不已的,我只知道,大家伙誰也不傻,導致上層統(tǒng)治者的道德呼喚,撞到了歷史的厚墻之上,我們只聽到了空洞的回聲!

其六、某種程度上,最高統(tǒng)治者希望手下有點小小的貪心,否則,統(tǒng)治者就寢食難安了。僅舉一例,《史記.蕭相國世家》載:漢高祖劉邦在前線滅黥布的時候,后方僅靠蕭何一人。蕭何把后方的政治軍事做得非常好,劉邦這無賴反而不放心了,“數(shù)使使問相國何為”。蕭何因為劉邦在外統(tǒng)軍,就全力安撫百姓,甚至把自己的全部家產(chǎn)捐出佐軍。一門客對蕭何說:壞了,老大要懷疑你了。你身為相國,功第一,還一直這么做好事,得民心,皇上能放心你嗎?這幕僚建議蕭何做些問舍求田自賤其名的事兒。司馬遷惜字如金,只說“相國從其計,上乃大說”,但我們不難想象,肯定有人給劉邦告密,說蕭何侵占民田,霸占民房,劉邦這小無賴一聽,估計倆小眼兒馬上笑成了一條縫兒:好啊,蕭何原來只是個貪官,并無“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生當如此”之類的意思。嘿嘿。放到現(xiàn)在,我們一些單位在搞張榜捐款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微妙。比如現(xiàn)在流行的攤派性質的捐款,書記捐五百,科長就只敢捐三百二百的,捐多了,什么意思嘛,想當書記還是咋的?所以,偶而貪污一下,反而是在向上級表忠心:看看,哥們兒胸無大志,只圖個吃喝,絕無二心,領導你就放心吧!一句話,有時候你不貪污還不行,愣要當什么清官好官,領導往哪里擺?

第五講  中國貪官文化(Ⅲ)

五、古今貪官對比

賴昌星紅樓案發(fā)后,頓使人有今夕何夕之恍惚:古今貪污,居然驚人的相似。但是有心總結一下,會發(fā)現(xiàn),古代貪官更不容易:

其一、古代貪官不象現(xiàn)在的貪官,從小接受了唯物主義的思想教育,相反,他們只有一個唯心主義,信鬼神,信因果報應,所以,要他們伸出罪惡的手來貪污,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其二、古代不流行紙幣,貪官們要貪,總是些金銀珠寶類的東西,這些東西,比起現(xiàn)在的存折,支票,股票來,那是笨重多了,既無法藏到臥床的鐵欄桿里,也無法匿到煙酒盒里,總之,古代當貪官,風險也太大了。

其三、古代法律野蠻落后,不講理。哪象現(xiàn)在,法律文明,且具人情味兒,往往是一人貪污,幸福全家。而古代呢,一人貪污,全家沒收不說,弄不好,還株連九族,所以,古代要想貪污,不下狠心是不行的。

其四、古代貪官根本不知華夏之外,尚有其它文明國度,所以他們不會腳踩兩只船,不會一家兩制,不會一人在國內貪污,全家在國外定居,至不濟,也要提前辦好撤退的護照,一有風吹草動,敢緊腳底抹油-溜之乎也。古代貪官,摟著大堆的金山銀山,不知逃向何處,不知奔向何方,又沒有洗黑錢的可能,很凄惶的。

其五、古代貪官缺少表演才能,更無機會借助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制造清廉魔術。比如成克杰,在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節(jié)目中,一提災區(qū)百姓,那是聲淚俱下:看到災區(qū)人民受苦受難,我真不好受啊,這些人也是爹娘生的,也是有血有肉啊,我也是爹娘生的,也是有血有肉啊,他們好苦啊…我要書寫一些老百姓永遠不會忘懷,認為我沒偷懶,正為努力為他們作貢獻的歷史,當然,我絕不會書寫相反的歷史。這鏡頭,若讓古代貪官得知,他們當會臉紅不已的:一提老百姓,眼睛就出水,這功夫咋學的呀!

其六、古代貪官口才不怎么樣,也不機伶。一代巨賈兼貪官胡光墉,事發(fā)后也只會悵然逝去,既不會糟踏老百姓-說什么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為一般的老百姓了,好象老百姓都是大貪似的;更不會糟踏人家資產(chǎn)階級-說什么自己受了資產(chǎn)階級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總之,古代貪官要想懺個悔,找個墮落的借口,不如現(xiàn)代貪官容易。

當然,古今貪污也有類同之處,比如一犯一窩,古今類似。乾隆1781年,王亶望一案,同案犯70人,處死22人,F(xiàn)代,沈陽慕綏新一案,跌倒16人。還有,河南一個小小的盧氏縣,一下子雙規(guī)80名干部,其中,全縣19個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無一幸免,全部一鍋端了。只不過,現(xiàn)在流行人道 *** ,現(xiàn)代貪官們被處死的機會遠遠小于古代貪官了。

六、我的看法

其一、人性的原因。關于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作為哲學命題,我們爭論兩千多年了,可是作為政治命題,我們卻一廂情愿地認定人之初,其性本善的,所以我們的所有政治及其相關建設都是基于這么一個前提而成立的,導致我們古有“敬德保民”,現(xiàn)有“以德治國”。也就是說,所謂的“以德治國”,絕對不是什么新鮮玩藝兒了,我們古代的帝王就用它當過尿布了,現(xiàn)在還拿它做尿布,我們能聞到一股股千年的尿餿味兒,如果你聞不到,可能是你感冒了啊。更何況,老圣人也曾經(jīng)有過懷疑的,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并且進一步說:食色,性也!荀子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只有通過教育,才能走向善。而韓非子干脆認為,人再怎么教育,人性還是惡的,所以他老兄搞的是惡狠狠的“法制”。善惡論爭論幾千年了,這里我不想陷于爭論的泥沼,我有我自己的說法:人之初性本貪!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先生在2002中國企業(yè)領袖年會上提出:我們不否定道德說教,但是作為經(jīng)濟學者,我們首先注重的是制度。而且我們制度的設計和制度的建設一定要以人道德不好為出發(fā)點,要以人之初性本惡為出發(fā)點。當然我不是假定人之初性本惡。

樊綱不想假定人之初性本惡,但隨后卻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人的本性是貪婪的。馬克思曾這樣概括資本的特性:一旦有適當?shù)睦麧櫍Y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就被到處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2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絞首的危險。資本的背后是人,資本的特性,說穿了就是人性。

人性是貪婪的,而貪官,卻是大大發(fā)揚了人之初的本性。所謂的人之初,一是指人類的幼年,二是指人的幼年。我們的貪官當是兩種幼年病的綜合-第一是還沒有進化完整;第二是還沒有長大。去年我曾寫篇雜文,當然沒地兒發(fā)表,只能發(fā)到網(wǎng)上,題目就是“要把貪官當孩子”,說的也是這么個意思。三歲以下的孩子沒有你我觀念,見什么東西都以為是他的,特別是在商場里。三歲以下的孩子撒尿不找?guī),以為處處都是廁所,理直氣壯地隨地便溺。我們的貪官,便都是三歲以下的孩童了,如果按時下流行的說法-政府是爹黨是媽來講,這些貪官,確實需要其爹娘來管教了,否則,永遠長不大,永遠不進化,也不是個事兒。

其二、制度與體制的原因。眾所周知,美國建立三權分立的政體是基于這樣一個前提:人性是惡的,不相信某一個政黨,也不相信人民,將權力交給一個機構或一群人,只會導致完全的暴政,有多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暴政,對掌握權力的人,應該深懷戒心。而中國封建社會恰恰相反,所有制度建設,都基于人性善這一前提,把希望寄托到讀書人的忠孝賢良,寄托到帝王的英明決斷,F(xiàn)在,中國人民又把希望寄托到一個政黨的良心上,而這一個政黨的又把希望下放,寄托到全體黨政干部的良心上。這種寄托,導致對專制制度與官僚體制溫情的默許與浪漫的幻想,而貪污,又是專制與官僚體制下的必然伴隨物。

其三、社會的原因。一般的看法是,中國社會是一個不道德的社會,但是組成分子,每一個人都可能是道德的。也就是說,道德的人構成了不道德的社會。這種不道德的社會中,最常見的形式是“不道德的家族主義”,西方學者認為,不道德的家族主義會引起腐敗,促使人們偏離普世主義和行善的規(guī)范。也有人從另一方面說,中國人只講私德,不講公德。也就是說在他自己的親友圈里,在他的私人圈子里,他是道德的,守信的,頗富人情味的;可一旦越出了這個圈子,他就可能不道德,不守信,甚至沒有人情味。比如一個人對朋友慷慨大方,于私,他可能是個很好的朋友;但是于公,他卻不是個合格的公民,因為這哥們兒老在偷稅漏稅。試舉一個例子,韓信當年落魄時,曾受一漂母飯恩,發(fā)達后,韓信給漂母送去千金。打一個比方,如果這漂母是個生意人,或者是個包工頭,韓信肯定會給她拉點活兒的。不信看胡雪巖,當錢莊伙計時,挪銀五百兩給落魄仕人王有齡,王用這些銀子進京活動,一活動,就任了浙江省的糧臺總辦,從此與胡雪巖官商勾結,胡的紅頂商人生涯從此起步。王死后,左宗棠本想查辦胡,可兩人一見鐘情,竟成了好友。就連罵胡“確系壞種”的李鴻章后來也改變了看法,認為胡“救災恤鄰,慷慨好義”“為近時所罕見”,甚至要求政府準許“賞給匾額一方”以資鼓勵。中國諺語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又云: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死人之事。太可怕了,一衣一飯之恩,需要的時候,就要為恩人奉獻自己的性命了。舉一個例子,常勝將軍吳起曾經(jīng)為一個士兵親吸毒瘡口上的膿汁,依現(xiàn)在的看法,你會覺得吳起猶如共黨干部,愛兵如愛子?墒悄鞘勘哪飬s不這么看,聽說這事后就開始哭,哭得死去活來。別人勸她:你兒子遇到了這么好的將軍,你應該引以為榮才是,何以失聲痛哭?老太太說:你們有所不知。我兒子的父親,當年也曾由吳起將軍親自吸吮過膿汁,不久出戰(zhàn),想對將軍的恩情有所報答,奮力抗敵,有進無退,終于戰(zhàn)死了。如今吳起將軍又這樣對我兒子,我兒子肯定活不長了,我是為我兒子哭的呀!同志們,明白了吧?我這人老是不愿意對人太好,否則大家都掂著腦袋來跟我交朋友,那我不是要人家的命嗎?叫我如何承受?這是開玩笑啊。總之,中國人身處的環(huán)境,是一個人情親情鄉(xiāng)情友情之網(wǎng),沒有一定的定力,你是擺脫不掉的。也許正由于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最高統(tǒng)治者才慫恿出一個所謂的大義滅親思想,大義滅親大約來源于孔子。當春秋時晉國的叔向為自己的異母弟-貪官羊舌鮒定罪時,遠在魯國的孔子聽了,贊揚說:治國制刑,不隱于親!這一點,恰于西方相反,西方社會沒有人情,但法律卻基于人性之常情,認為親人必袒護親人,所以,西方社會不倡導大義滅親,法律里便也沒有包庇罪。

講到這里我就感覺,我們中國是一個很奇怪的社會:我們中國人最講人情,可由中國人組成的這個社會卻泠漠無情;我們中國人最講親情,可法律卻提倡大義滅親。貪官最遭老百姓忌恨,可貪官周圍的人卻喜歡他贊揚他;清官最遭老百姓喜歡,可清官周圍的人卻恨他恨得牙癢。有時候我都想,讓一個罵貪官罵得最狠的百姓與貪官結了親家,那么,隨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有人說,中國的貪官,是有著群眾基礎的。此話值得我們深思。

其四、管理方面的原因。曾有人說,中國百姓是世界上最無能的主人,管不好自己的財產(chǎn),老被仆人偷。這一點,軍閥孫傳芳都看穿了。民國時期,也提倡人民公仆來著,而孫傳芳反對這種提法,說:現(xiàn)在做官的自稱是人民公仆。凡是仆人沒一個好東西,不是賺主人的錢,就是勾搭主人的姨太太,我不是公仆,我是父母。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愛民如愛子才是,才能真正為人民謀福利,做好事!老孫說得有趣,但是主人看不好仆人卻是真的。而政府作為管家,在管理仆人時,也常常出現(xiàn)漏洞。朱元璋時代,也有自己的反貪局,當時叫監(jiān)察御史,但大家都知道,那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我經(jīng)常跟人開玩笑,說,民國時期某軍閥,三不知:不知自己多少兵,不知自己多少錢,不知自己多少姨太太。而我們的政府竟然也是三不知:不知自己多少人民-古代是逃人丁稅,現(xiàn)在是逃避計劃生育罰款;不知自己多少錢-帳上有數(shù)字,但實際錢在哪兒?銀行都是呆死帳,行長更有卷資外逃的,帳上有的錢都是空的;不知自己多少貪官-政府知道自己多少官員,但永遠不知道自己多少貪官,就跟軍閥不知道自己多少姨太一樣!

一個俄國人,有60萬盧布就要受到懷疑;一個美國人,有2000美元,就要說清楚-出具資金來源報告。后來放寬到1萬美元。而中國,直到現(xiàn)在仍沒有類似的規(guī)定。2000年4月,中國開始實名儲蓄制,但貪官也會變通,國家能搞一國兩制,貪官就會搞一家兩制。公職人員不得經(jīng)商,但公職人員的家屬總能經(jīng)商吧,所以,連云港的副市長鹿崇友,其80歲的父親與70歲的母親可以合資開個化工廠,可憐鹿老頭,估計是沒孫子,否則他那市長兒子也不舍得搬老子下水這么老當益壯的。

其五,文化的原因。美國學者西摩.馬丁.利普塞特和他的助手加布里埃爾在《腐敗,文化及市場》一文中指出:腐敗的程度往往是沿著文化界線而變更。最腐敗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俄羅斯,以及若干拉美國家和非洲社會。在北歐和前英國殖民地的一些新教社會,腐敗程度最低。儒學社會大都居于中間。講到這里我長出一口氣,美帝國主義學者眼中,好歹我們不是腐敗最嚴重的。那么中國文化與貪污腐敗之間的邏輯關系到底如何?特別是中國文化豐富多彩,三教九流的,這需要好好的梳理一番,同學們若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這里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人選擇貪污與腐敗,其背后的終極原因乃是人的價值觀在起決定作用。第一,家族價值觀的影響?梢哉f,2500年前的柏拉圖就看出了家庭在社會中的力量,所以他提出,要建立一個平等的共產(chǎn)的社會,必須廢除家族聯(lián)系,甚至家庭本身。孩子們一出生就應該交給公共機構養(yǎng)育,而不知其父母是誰。這話好象專門是針對咱們中國這個傳統(tǒng)的儒學社會的,因為儒家特別強調家族觀念。而家族主義在西方學者眼里是不道德的,雖然中國曾有過“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千古美談,但那仍免不了作秀的嫌疑,比如人家袁世凱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也可以被人稱頌為“內舉不避親的”。西方學者甚至認為,意大利的黑手黨乃是不道德的家族主義的一個極端的例子。以此類推,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封建社會中,大都是這種家族模式,《紅樓夢》中,王,賈,薛,史等大家族,蔣光正時代蔣宋孔陳等大家族,都是強強聯(lián)合。但是這種聯(lián)合,之所以說它不道德,乃是由于這種家族主義,充其量只是個人及個體生存的有效手腕,但卻無助于社會的前進,甚至是社會發(fā)展的障礙。所以我要說,中國的每一個大家族,其本質特征可能跟黑社會一個性質,當然這需要證明,同學們感興趣,不妨做點工作。第二,個人價值觀的影響。羅伯特.默頓在其《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一書中提出了腐敗的“手段-目的模式”,他認為,腐敗是由動機促成的行為,來源于社會壓力,結果則是違背規(guī)范。他強調,所有的社會制度都規(guī)定有自己文化上的目標,即目的。人作為社會行為者應力圖達到這些目的。問題是,怎么達到這些目的,社會沒有給出相應的體制規(guī)范,或者說,即使給出了,這些體制規(guī)范也都是疲軟無力的,比如封建社會的反貪措施,這就導致大家共同拒絕遵守表面上的冠冕堂皇的游戲規(guī)則,進而衍生出一種私下里共認的游戲規(guī)則,吳思把它稱作“潛規(guī)則”,在這種社會里,大家只認同個人的政治成就與經(jīng)濟成就,科舉制時代,人們側重前者;現(xiàn)在的時代,人們更側重后者。側重前者,買官賣官流行; 側重后者,貪污賄賂盛行。如今,我們過分渲染強調個人的經(jīng)濟成就,導向有點偏差。大里說,它是不發(fā)達社會的一種心態(tài),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已富裕的公民由原先的物質主義者轉變?yōu)楹笪镔|主義者,也就是說,他們更追求音樂,藝術和文學的享受。小里說,它會導致個人價值觀的畸形發(fā)展,比如笑貧不笑娼,笑清不笑貪的社會心態(tài)。現(xiàn)在的大學生也比以往更加躁動不安,因為媒體與社會過分渲染了商界精英的成就與價值,大家更多的考慮如何奔向這個目標,手段的合法與否,似乎已不在考慮范圍。第三,宗教與哲學的原因,嚴格意義上來講,中國沒有宗教。宗教的三大標志是:人格神的崇拜與敬仰;完備的宗教儀式;終極關懷的托咐。宗教的根本特質是終極關懷,人是什么,人從何處來,又將歸向何處去。中國宗教對這一切,閉口不談。而中國哲學中,也沒有人關心這些問題。尼采曾譏笑中國的孔儒哲學是庸俗的道德把戲,黑格爾甚至這樣認為:所謂的中國哲學并不是真正的哲學,在世界哲學史上無足輕重。孔子哲學只是一種“道德哲學”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個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兩位洋老兄對中國哲學評價如此之低,原因何在?同學們若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不過我有一個主意,大家不妨看一些有關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的歷史資料,以及一些教案的內在原因。其實,中西沖突中,一般包含兩個認知層面:政治的和文化的。遺憾的是,我們一般的史學教學,只側重天于前者,側重于道德評價,而忽略后者,忽略文明本身內在發(fā)展的歷史邏輯。所以,我希望同學們有一個全方位的文明視角,基于這個視覺,去考察文化與貪污,宗教與廉潔的內在關系,可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方面我只有零星的看法,但尚不系統(tǒng),有待于同學們自己發(fā)掘。

其六、成本的原因。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斯.韋伯認為,中國之所以貪污嚴重,乃是因為中國官員當官成本太高。韋伯沒有詳細分析中國官員當官都需要付出哪些成本,但是我們不妨給官員們算一下。1、從時間上來講,中國官員需要寒窗十年,甚至不止十年。有些人一輩子都擠不進官場里去,比如蒲松齡,十九歲就考中秀才,一直考到七十二歲,也沒有考上個舉人,曾寫詩自嘆:“數(shù)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這個大才子一輩了學優(yōu)不仕,只好與自己書中的鬼們打交道去了。還有洪秀全,屢試不中,就反了。如果清廷知道他考不上就要反,可能提前給他一個七品官當當呢。而按照秀全同志日后當天王時的作派,我們倒可以斷定,這哥們不當官則可,一當準是個大貪。2、從讀書苦的程度來講,中國書生之苦當是天下第一,這方面,頭懸梁錐刺骨的蘇秦可謂是榜樣。讀書本是享受,卻愣被這幫哥們鼓搗成了苦行僧一般,“學海無涯苦作舟”,完了,這小舟怕是永遠駕不出去了。3、當官也苦啊。走進官場,那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在官場那烏泥堆里站穩(wěn)腳跟,才是問題的關鍵。龔自珍倒是科場得意,20多歲就在北京做官,可官場學問,敢情比書里的學問難多了,龔大才子玩不轉,最后的選擇是棄官歸里,回家時就雇了兩輛車,一輛拉自己,一輛拉自己心愛的書。你說才子都回家了,其他官員還挺著干什么?按吳思的考證,林則徐那時也有灰色收入呢。4、按我的意思,當官最苦的不是科考,而是心靈的代價,輕里說,尊嚴喪失,重里說,人不再是人。一句話,在中國官場上混,上級面前沒有點裝孫子的本事,卻想在官場里繼續(xù)混下去,或提拔上去,永遠沒戲。你說當官要付出這么高昂的代價,哥們圖的是啥?

其七、心理的原因。中國封建社會里,一切都可能,一切又都不可能,總之,事物的發(fā)展沒個譜。這樣的環(huán)境下,國人當然沒有安全感。老百姓沒有安全感,皇帝老兒也沒有,皇帝老兒手下的官員更沒有,不管你有錢沒錢,有權無權,大家都沒有安全感。很可惜,國人與皇帝都沒有足夠的理想與清醒,打造一個人人安全的體制與社會氛圍,這一點,到劉少奇時代沒有做到,到現(xiàn)在的孫志剛時代仍沒有做到。難怪貪官們把人生當作了夢靨,并在這夢靨中迅速的走向滅亡。尼采那瘋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要么永不做夢,要么夢得有趣;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中國古代的貪官,做夢都是發(fā)財,夢得無趣,但往往夢沒做完,小命玩完!是他們不清醒嗎?非也,正是由于他們清醒的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所以他們才瘋狂的貪污,生命不息,貪污不止,很無趣,可是當清官有趣嗎?那將是我們下一個課題了。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Ⅰ)

一、 有關清官與廉吏的最早說法

1、 吏.

吏是我國古代大小官員的通稱。秦以前,稱公卿為吏,中央和地方機構的下級辦事人員也稱吏,F(xiàn)在下級辦事人員都改稱公務員了,呵呵,還不如稱吏呢,省倆字呢。漢代時,官、吏的界限從職權與地位上逐漸有了分明。宋代,有品稱官,無品稱吏。不過,社會上仍沿襲先秦以來稱官為吏的習俗,比如清代督撫們,常被稱為封韁大吏。

2、 吏以廉為本

云: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政,五曰廉潔,六曰廉辨,后人又加個廉儉,構成七廉。

3、原始社會末期即開始倡廉,春秋戰(zhàn)國時廉政建設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儒家從政治上強調廉,但真正把廉政從政治高度加以認識并視為關系興衰存亡者,乃是法家的管子,即管仲。

4、 “清官”二字,何時何地合為一詞,有多種說法。

其一、“查正史記載,始見于”(見上海1978-11-25)。

其二、明代李贄卷四中已有“彼為巨盜,我為清官”,將清官與巨盜對稱,乃清明,清正,清廉之意。

其三、金代元好問中已有“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只從明府到,人信有清官”的詩句。

其四、段寶林在其中云:“從清官產(chǎn)生和流傳的時間來看,清官一詞,與包公(999-1062)關系甚大,似乎可以說是包公清官故事流傳之后而盛行的。卷316記載時人稱包公‘笑比黃河清’”。(見1999-5-6)

其五、“兩袖清風”之由來

明英宗時,兵部侍郞于謙巡撫河南,回京時連河南的土特產(chǎn)---土蘑菇與線香都沒帶。賦詩名志: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Ⅱ)

二、清官故事之樣板---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同志和人民公仆的榜樣孔繁森同志

注:本來想one bye one地講解他們的故事的,可是在分講二人的時候,發(fā)現(xiàn)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無奈只好合二為一地講了。

1、出生與教育

于成龍(1617-1684),呂梁地區(qū)方山縣下昔鄉(xiāng)來堡村人。幼讀詩書,讀出這么個道理:“經(jīng)史子集千本萬卷,無非仁義禮智四字,程朱理學滾瓜爛熟,無非天理良心四字”。

孔繁森(1944-1994),山東聊城人。在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參軍、入黨,茁壯成長!未讀詩書,卻懂得了這么個道理:為人民服務!

2.信仰

于成龍,1647年,始讀佛經(jīng),個人思想,成為佛、儒、道三合一。概括如下:相信因果報應,講究天理良心;提倡清心寡欲,崇尚潔己愛民,主張積極入世。

孔繁森,沒有讀過佛經(jīng),只信唯物主義與馬列主義。不相信因果報應,講究一切為了黨。胸中裝著全天下,唯獨沒有他自己!

3.仕途起步

于成龍,1661年,抽簽抽了個廣西柳州府羅城縣令。這時的羅城縣,環(huán)境極差,它剛于1659年被收歸清政府,第一任縣令被殺,第二任縣令上任未到一年,跑了,至今無人上任!別人勸他算了吧,但于成龍最終還是決定赴任,家人哭諫不行,只得哭相送。我不知道于成龍怎么想的,是為了當官,還是為了人民!

孔繁森,黨的培養(yǎng)教育下,他參軍、入黨,后來轉業(yè)到地方工作。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當時擔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欣然赴藏。注意,于成龍是抽簽,孔繁森是抽調。于成龍是聽著家人的哭聲硬著頭皮上,孔繁森是欣然赴藏。

4.境界對比

關于孔繁森赴西藏之思想境界,我抄了一段宣傳文章:他并非不知道西藏天高地遠,并非不知道那里生活艱苦,并非不知道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意味著什么,但他更清楚地知道,這是祖國和人民的需要,這是黨的召喚。

相形之下,于龍成的境界就差了那么一截:羅城上任,同樣天高地遠,但是沒有黨的召喚,這一點,是舊社會與新社會官員的顯著區(qū)別。不過,于成龍的條件要更艱苦一點:置賣家產(chǎn)湊路費,無火車無汽車無飛機,騎驢登程,歷時三個半月,進得羅城,只見六戶人家。皆草屋柴門,老弱病殘,上前叫門,主人見之如見虎狼,驚恐萬狀。主仆六人只好住進了關帝廟。第二天才找著縣衙門,只見臺階上草比人高,中堂草屋三間,用木頭架子撐著,四周沒墻,瞧著象房子的樣子。這時候,因水土不服,五個隨從中死掉兩個,跑掉兩個,只丟一個-電視上大家也看到過-蘇朝卿。于成龍沒有秘書!

5、任內百姓

1662年秋,于成龍被廣西布政使金光祖看中,欲留在桂林。近百名老鄉(xiāng)結隊到桂林,跪在署院門外“靜坐示威”,向督撫要于成龍,于成龍歸。從中看出,古時的老百姓是多么的自私與苛刻,而且對于官員的任命,尚有一定的發(fā)言權,只不過發(fā)言時是跪著的。

孔繁森離任時,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地含淚為他送行。現(xiàn)在的百姓比舊社會的百姓覺悟高點,盡管不舍,還是遵從大局的-上面給派什么公仆,我們就要什么公仆,有淚也憋著,絕不發(fā)言!

6、家人境界

隨于成龍上任羅城的仆人,前后九人,逃回去四人,死五人。死者家人找于成龍長子廷冀索錢,廷冀只得變賣家產(chǎn),下跪求情。家有一縣之長,不但沒有外援,還得內貼,無奈,只好派廷冀前去尋父,還帶著族令:任滿,去職歸鄉(xiāng),守侍老母。廷冀好不容易走到了羅城,見到了父親,我們找不到資料,不知道廷冀是如何勸說父親的,更不知道于成龍是如何“三講”“三代表”的,我們只知道結果:廷冀空手返回了!一句話,古時的官員家屬稍微有那么點拖后腿兒的意思。

孔繁森,家有老母弱妻,三個未成年子女?墒沁@些家屬從未說過半個不字,也沒有開過家族聯(lián)席會議,命令孔繁森回家。最重要的是,沒有派特別代表上西藏拉他回家。

7、任滿

1667年,于成龍任滿,縣令羅城七年,總共上交賦稅八、九兩銀子,新上任的廣西布政使懷疑于成龍貪污,老于同志幾乎精神分裂。此年康熙親政,于成龍被舉“卓異”,改任四川合州刺史。羅城人民哭送幾十里,有一單眼瞎要求送他到合州,說:怕你路費不夠,我用相命看風水的錢助爾!

孔繁森第一次赴藏,任滿后回山東。找不到資料,所以不知道他離任時路費夠不夠,估計不是偷扒火車回家的,因為鐵路查得嚴,我1988年扒過一回,在許昌被逮住的。宣傳資料上是這么說的:光陰似箭,1988年,工作幾經(jīng)調動的孔繁森已擔任聊城地區(qū)行署副專員! 1979年赴藏前,孔繁森是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來著,我不知道行署副專員跟宣傳部副部長,哪個官大!

8、外號及忠孝

現(xiàn)在百姓覺悟高,只給貪官起外號,輕易不給清官起外號了,總之,沒有聽說孔繁森有什么外號。到是于成龍,外號一大堆。合州任上,其長子廷冀二次探父,臨別時父親沒有禮金相送,只有一只鴨子,分與兒子一半,于成龍從此多一外號:于半鴨!當然,合州人民還給于成龍另一個外號:于青天!黃州任上,于成龍?zhí)焯煲钥分酁槭,又得一外號:于糠?

除了外號,古時的百姓還有得寸進盡尺的缺點。1676年,于成龍60歲,離家16載,養(yǎng)母故去,于成龍哭作少年樣,欲告老回家,黃州百姓哭諫,不許!于成龍“退居二線”的陰謀被百姓擊毀!

孔繁森沒有想著退居二線,但是卻要二次進藏了。按組織規(guī)定,援藏一次就行了,但是不知道為何,援藏任務再次落到孔繁森頭上,不知道是不是西藏百姓哭諫來著。 1988年,山東省在選進藏干部時,孔繁森被再次選上,組織上問他有什么困難,孔繁森就那么一句話:“我是黨的干部,服從組織安排。”這種忠誠,于成龍也做到了,只是用辭不太一樣,于成龍是這樣說的:“皇恩超擢,捐軀莫報,唯慮辜負圣恩!”

宣傳材料上是這樣宣傳孔繁森二次進藏的:孔繁森心里很清楚,家里確有不少困難;自己的身體已不如從前了,年近九旬的老母,生活已不能自理;三個孩子尚未成年,需要有人照看:妻子動過幾次大手術,體弱多病,自己一走,全家的生活重擔又要壓在妻子一個人肩上?墒菫榱它h的事業(yè),孔繁森把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無私的愛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相形之下,于成龍做得遜色:1681年,于成龍的養(yǎng)母已經(jīng)停柩五年,尚未入土,于成龍向皇帝上,康熙一看,準假三月,事畢立歸。于成龍返鄉(xiāng),伏在早已風化成骨的養(yǎng)母身上,幾次昏厥?墒,于成龍只享受了一個月的假期,就提前歸“隊”了。這種樣板戲,目前在我們的政、軍、公、檢、法里比較流行,我估計都是學的于成龍!歌曲里唱“一樣的天一樣的地”,這里可唱作“一樣的忠一樣的孝”。

9.反貪與扶貧

于成龍有個額外的差使-反貪,所以以身作賊:1679年,升福建布政使,官越大,飯越吃不飽,薪米供應不上,有時需典物換食,一天一頓飯。1682年,于任兩江總督,常年不知肉味,得外號于青菜,工作到深夜,饑,想煮碗稀飯打尖,米罐卻常是空的,又得一外號:無米總督!

自己做好了帶頭作用,于成龍下,云:一飯五菜足矣!這個一飯五菜,跟我們現(xiàn)在“四菜一湯”一個意思,只不過,古時的官員比現(xiàn)在的多了一個菜,真是舊社會!

孔繁森主要任務是扶貧,因為西藏是大西部嘛。除了公務扶貧外,孔繁森還賣血周濟兩個西藏孤兒上學。于成龍也不含糊,康熙賜給他銀子千兩,他轉手用于賑民。而且,也周濟窮困學生,只是那時的醫(yī)療條件差,技術條件達不到,所以于成龍賣血不成。不過,于成龍還抓過素質教育,為嚴保教育質量,對于教師的不合格者,請他下崗---于成龍一次微服私訪,在私塾中聽先生講,見先生文理不通,胡編亂扯,就下令關掉他的補習班。沒想到這老師哭了,說:人小貧窮,若不讓開補習班,難以糊口!于成龍說:爾想糊口度日,豈可誤人子弟!吾給爾幾兩銀子,另謀生路去吧。呵呵,我若是這教師,高考補習班辦不成,我就辦個干部文憑胡混班!只可惜,那時不興這個!

10:仕途區(qū)別

孔繁森與于成龍區(qū)別最大的一個地方,就是兩人仕途路線的絕然相反:于成龍是從最艱苦的地方起步,最后到了富裕的江南,任兩江總督!孔繁森是從不太艱苦的地方山東起步,到艱苦的地方拉薩,再到最艱苦的地方阿里。

第二個區(qū)別,由于于成龍業(yè)余時間反貪,所以,仕途難行。只顧自己做清官,老襯得別人都是貪官似的,所以其他官員看他不慣,陰使絆子自不在話下,1683年,于成龍哀嘆:行廉守職難矣!1684年,于成龍的清名廣播江南,但卻陷入了不潔官吏的重重包圍之中,心神驚悸,上蔬乞骸歸鄉(xiāng),康熙好不容易逮住一個清官樣板,當然不準,F(xiàn)在的官員不愿意退居二線,尚可叫作發(fā)揮余熱,奉獻終身?捎诔升垘状握垰w不成,背后卻被同仁們譏作“貪圖功名,戀官不去!可見古時做官之難。

11.因公殉職

退休不成,1684年3月,康熙令于成龍巡視東海防務,于成龍扶病出巡,海上周折一個月,舊疾復發(fā),于成龍數(shù)日不能進食,嘔吐不止。4月18日晨,于成龍掙扎著爬起辦公,幕僚看出他行將“出世”,紛紛跪下。交待公事后,于成龍交待自身后事:尸骨歸故鄉(xiāng),喪事從簡,只交待了這么兩句,還想再說些什么,但已口僵不能言,端坐而逝,年68歲。噩耗傳出,江寧百姓罷市而哭,江水滔滔,山河失色!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mào)的途中,在一場車禍中不幸殉職,沒有遺言,時年50歲,噩耗傳出,山河為之嗚咽!

12.遺物

于成龍死后遺產(chǎn):鹽米數(shù)升,布被一床,袍服一件,靴帶兩條。江寧百姓罷市而哭,有些百姓甚至給于成龍燒紙錢,被其子廷冀阻擋。廷冀的意思很明白:老父陽世不貪一文,陰世也一樣!

人們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時,看到兩件令人心碎的遺物:一是他僅有的錢款--8. 6元;一是他的“絕筆”一去世前十天寫的關于發(fā)展阿里經(jīng)濟的 12條建議。宣傳材料上是這樣表揚的: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遺產(chǎn),這就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情懷!

我覺得,于成龍的遺產(chǎn)同樣令人心碎,而且,也可以這樣子表揚:這就是于成龍的遺產(chǎn),這就是一個封建官員的情懷!或者說,共產(chǎn)黨員能做到的,封建官員同樣可以做到!

13.榜樣的力量是沒勁的!

康熙給于成龍書寫碑文:“朕讀周官六計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觀臣僚,有真能廉者,則委以重寄,賜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標準也!

康熙說于成龍“實古今第一廉吏”,最后,于成龍獲謚號“清端”,意為清官第一。此后,康熙將于成龍立為廉潔奉公的樣板,號召同志們向于成龍學習!直到如今,我們還在學習于成龍!

***同志高度贊揚孔繁森是“全黨的楷模”,并題詞號召全黨“向孔繁森同志學習”。

于成龍,孔繁森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可我覺得,榜樣是沒有力量的,或者說,榜樣的力量是沒勁的。因為樹立榜樣的時候,其前提是個假命題,英明如康熙,也犯了這錯誤:若臣俱學成龍,天下何為不治?廢話加傻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只要人人都…就…”,這命題反過來理解就是:“只要不是人人都…就不…”歌星可以張開一張血盆大口瞎叫喚,可皇帝也這樣,不是天真,就是無知,高蛋白低品質!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Ⅲ)

三、皇帝并不真正喜歡清官

皇帝并不真正喜歡清官,或者說,皇帝對清官的喜歡是有限度的喜歡。

中國帝王的南面之術可以概括為陽儒陰法,或者說外儒內法。也就是說,中國帝王表面上遵從儒術,內在的實質卻在使用法家之術。所謂的法,乃是韓非子的法。

常言說:有道之主,不求清潔之吏。韓非子也認為,人性是惡的,群臣皆有陽虎之心。每一個皇帝,再笨,也知道自己本能性的根本性的恐懼是什么,那就是自己屁股底下的龍墩!天下與龍墩,皇帝首先選擇的當是龍墩。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青山是什么?就是龍墩!這一點,定澶淵之盟的宋真宗明白;不讓岳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宋高宗明白;“寧贈友邦,勿給家奴”的慈禧老太太明白;“攘外必先安內”的蔣光頭也明白。正是由于大家都明白,所以,漢代即有以龍墩安危為核心的罪名:大不敬、矯詔、擅發(fā)兵,阿黨妄上等等,到了隋唐時期,終于完整的發(fā)展為“十惡不赦”。一句話,凡是對君權構成危脅的,損害皇權威嚴的,都是不赦之罪。

韓非子的法術,撓到了皇帝的最癢處。術是什么?韓非子有兩個層次的答案。在中他說:“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zhí)也!痹谥,韓非子又說:“術者,藏之于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眱蓪右馑己隙䴙橐唬g就是指帝王駕御群臣的秘密之術!

駕御群臣,首先要注意辨別忠奸,清除奸侫之臣。韓非子把奸臣的活動規(guī)律和慣用手法總結為“六微”和“八奸”。并且提醒帝王,舉臣任事的標準,首先是看他是否忠誠,而且這忠誠是絕對的真誠,沒有是非標準的忠誠。韓非子說:“賢者之為人臣,北國委質,無有二心,朝廷不敢辭賤,軍旅不敢辭難。順上之為,從主之法,虛心而待令而無是非也!

正是由于受了法家的影響,英明的帝王們才不約而同地“亂世用人才,治世選庸才,太平盛世奴才,政治標準第一,道德標準第二,知識技能其三!边@一點,現(xiàn)代社會還有遺跡,比如又紅又專啦,講政治啦,咱這里就不多說啦。

我們先看看始皇是如何求忠的:始皇在梁山宮,從山上看見李斯的車騎儀仗甚為隆重,表示不滿。后來,始皇周圍的人將情況告訴李斯,李斯立即減少車騎人數(shù),始皇發(fā)現(xiàn),知道有人泄密,審問在場人,無人承認,只得把當時在場的人全部殺掉!

這里就出現(xiàn)一個問題,既然中國的帝王都喜歡韓非子的法術,為什么表面上卻遵從儒家呢?很簡單,愚民嘛。特別是秦家二世而亡,血的教訓告訴后來的竊國大盜們:要溫情脈脈,要脈脈溫清!所以,儒家就是竊國大盜們白天的外套,法家則是他們的睡衣!

岳飛之死,嚴格意義上來講,在于不忠。高宗主和,岳飛主戰(zhàn),高宗想當皇帝,岳飛卻要迎回二圣,這不是跟君主對著干嗎?而秦檜之所以能討得高宗趙構的喜歡,恰是因了他的忠心。更何況法家云:君主本人要獨斷專行,眾人稱贊,不必喜歡;眾人反對攻擊的人,君主不必憎恨。君主有時候專喜歡壞蛋,真是氣人!

還有乾隆,那么英明,也狠抓反貪來著,難道就對和珅同志的貪污問題沒有察覺?非也!原因還在于和珅同志雖貪,卻是很忠的,又英俊,又聰明,絕無二心,一生都在想著法子哄主子高興,這樣的奴才皇帝不喜歡才是傻冒呢。乾隆自己也說:我也知道和珅壞,可是沒了他,誰陪我玩兒呢?

后來,嘉慶制和珅,諸位可不要自作多情地以為新皇帝在反貪。根本原因,之一: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不是嘉慶的人;之二,黑吃黑,嘉慶繼位時,國庫空虛,內亂頻頻。所以,乾隆死后第五天,嘉慶就將和珅革職查辦。民謠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反貪,卻是因為自己沒錢鬧的。

那么你會問:難道皇帝不反貪嗎?難道皇帝真的不喜歡清官嗎?非也,皇帝當然反貪,但是只在貪風甚熾,影響政權的穩(wěn)定性與合法性的時候,才反貪的。皇帝根本性的恐懼,除了臣有二心之外,還有就是百姓的造反之心。如果說百姓是妖魔的話,那么清官便是帝王供妖魔享用的犧牲與祭品。說得不客氣點兒,清官是帝王放在百姓面前的冷豬頭肉!所以,皇帝對清官的喜歡是有限度的,海瑞就是一個例子!嘉靖皇帝又要用海瑞做道德的幌子,同時又討厭他的粗線條的二百五作風,無奈只好既不殺,又罵他為“那個咒罵我的畜物”。嘉靖升天,新皇隆慶登基,對海瑞的安排卻成了新朝的一個難題。按黃仁宇的分析,“比較穩(wěn)妥的辦法是讓他升官而不讓負實際的責任”,而現(xiàn)代社會,我們也時不時的能發(fā)現(xiàn),所謂的清官,經(jīng)常遭遇明升暗降的所謂提拔重用。舉一個例了,據(jù)南方都市報報道,那個中李向南的原形之一---山西省長治市市委書記呂日周由于聲名清卓而被提拔為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了。政協(xié)是干什么的?主要政務,握握手的干活,呵呵!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Ⅳ)

四、當清官的經(jīng)濟難度

1628年,朱由檢當上了大明皇帝,上任伊始,發(fā)出“文官不愛錢”的號召,而且隨后的日子里,年輕的皇帝一直是以身作賊的:當政十七年,宮中沒有進行過任何營建!吃穿俱不講究。自明神宗以來每月需飯費萬余金,而崇禎下令節(jié)儉,僅存以前的1%;他還將皇帝穿衣一日一換的慣例改為每月一換;宮中的金銀器具皆改用陶器。為他講課的大臣甚至看到過他的襯衣袖口磨爛,吊著線頭。

問題是,皇帝的節(jié)儉,構不成全體官員的榜樣,相同的例子還有,那就是道光帝。其實,單從經(jīng)濟角度看,當清官就有難度。所以,朱由儉發(fā)出“文官不愛錢”號召后,戶科給事中韓一良就上疏發(fā)起了牢騷:如今何處不是用錢之地?哪位官員不是愛錢之人?本來就是花錢弄到的官位,怎么能不花錢償還呢?現(xiàn)在都責備郡守縣令不廉,但怎么能夠廉?有數(shù)的薪水,上級要打點,來往的客人要招待,晉級考核,上京朝覲,都需要大量的花費,想廉行么?

韓一良說的是大實話。眾所周知,明朝的官員工資,是歷史上最低的。吳思給他們算過:省級最高領導,年薪576石大米,折合人民幣月薪11780元;正司局級年新192石大米,相當于月薪3930元;七品知縣,年薪90石大米,相當于月薪1840元人民幣;象韓一良這樣的股/副科級干部,66石大米,相當于月薪1350元。你會說,不少了,比現(xiàn)在的工資還高嘛。實際上,官員到手的工資往往是打過折口的。拿七品縣令的工資來說,他每月只領一石大米,每年十二石,叫本色,其余都折成銀子、鈔,布發(fā)給你。這么一折,實際到手的就縮了水,類似我們中秋節(jié)領蘋果,表面上是50元錢的蘋果,實際上它可能不值30元,這一點,估計吃公家飯的同志們都領教過?傊鞒目h長,最后每月領到手的,不超過1130元。你會說,這也不少嘛,那么咱們再算一筆帳:那時沒有計劃生育,如果不是地況有毛病,那么每家孩子少則三五個,多則一個班;那時不興一夫一妻,官大的,妻妾成群,官小的,其碼弄個一正一副一妻一妾,清廉如海瑞,那也是九娶妻妾的;更何況,那時沒有婦女解放運動,沒有男女平等,沒有雙職工,沒有社會福利,沒有公費醫(yī)療,沒有養(yǎng)老保險,沒有退休金。總之啊,保守估計,縣長家里六七口人的話,全指望這千把人民幣過日子,其生活水準,相當于我們河南窮小城里的下崗職工低保線!

當然了,再沒本事的縣長,也不會把自己家里弄得象下崗工人之家似的,但也有例外-海瑞縣長!海瑞在浙江淳安當知縣,自己種菜,沒錢吃肉。有一次為老娘做生日,買了二斤肉,這事兒竟上了內參-總督胡宗憲宣布:昨天,?h長為老母過生日,買了二斤肉!當然,還有比海縣長更不濟的-于成龍,干脆把自己弄得象個叫花子,F(xiàn)代社會也有-焦裕祿,據(jù)說連二斤棉花都沒有!

清官還有個最后的難事:喪葬費沒有的!海瑞死于吏部侍郎之職,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組部副部長,死后只有20兩銀子,喪葬費都不夠,同仁王用汲湊錢把他下葬了。于成龍死后,連2兩銀子都沒有,陳廷敬的載:“時署中無親指,衣食飯含皆不備,江寧守于公經(jīng)理其喪”。這倒有點象孔繁森,公家給你辦喪事算了!

據(jù)我歸納,清官,首先得有點丐幫精神,否則挺不下來。清官生不如死,死后也是個餓死鬼,貪官死后如生,死也是撐死的!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Ⅴ)

五、做清官的道德難度

“心里裝著全體子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這是現(xiàn)代社會一度流行的對模范官員的最高贊歌。這樣的贊歌我一聽就頭皮發(fā)麻,它是一種不祥的音樂,準確地說,它是喪樂,因為在這樣的樂章里我們看不到人!道德榜樣非我化,非人性化,寫頌歌的人再在其背后聲聲不歇的唱贊歌,一步一步的把人往死路上送。有時候我都想,中國某些小記者簡直都是劊子手,其手中的筆就是一支歪脖子槍,其專職就是把人一個一個干掉!有時候,在系辦室閑著沒事,順手抽張報紙看(這類報紙我是不會自己掏腰包訂的,單位不訂也不行,上面有訂購任務),不看則已,一看滿肚子氣,滿篇不是人言!尼采說:上帝死了,人活了!而我們的宣傳報道卻是這樣結果:人死了,上帝也氣死了。

如果要說官員中的模范,我覺得易牙先生可能是千古第一名。齊桓公說自己什么都吃過了,就是沒吃過人肉。沒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易牙回家就把自己的孩子烹了,端給桓公吃!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一種舍小家為大家,六個代表的精神。易牙同志是一個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不是人的人!后世的道德榜樣,哪個也比不上易牙,不過性質是相同的:某某同志,孩子在家燒壞了一條腿,或者老爹快要病死了,總之,哪怕家里的親人都有毛病了,他也仍然堅持工作崗位,好象沒了他,地球都不轉了。其實中國缺什么也不缺人的,即使你是科長,那下面還有眾多副科長的,即使五個副科長同時有孩子發(fā)燒,那還有第六個副科長,中國什么時候缺過官員?打一個比方,焦裕錄是有病,可有病上醫(yī)院啊,我就不信,咱幾億人里找不出一個縣委書記來。

媒體也夠逗的,把道德模范弄成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己也不知道這模范是人是妖,只好糊而言之:某某同志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總之,官員要想模范一把,清官一把,從道德方面來,也是有很高的難度的。一句話:六親不認!包黑子做清官,做到平日沒有私人書信往來,親舊故友消息斷絕!我私下里稱海瑞為二百五,我自己認為,沒有點二桿子精神,想做中國的清官,難哪!這也是百姓呼喚清官,而清官卻少得可憐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Ⅵ)

六.做清官的體制難度

清貧的決心與道德的操守并不是做清官的充分條件,充其量,它們只能構成做清官的必要條件。極權體制下,做清官,還有很大的組織難度。

常言說: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們從表面上,看到的是清官的決心,但從背后,看到的則是做清官的無奈。一句話:清官為民做主,但誰為清官做主呢?清官本身就沒有任何有保障的安全,弄不好,連回家賣紅薯的機遇都沒有呢。紅樓里,賈雨村當上南京知府后,就遇上個人命案:薛蟠打死馮淵,搶了個丫頭,受害者告了一年,沒有結果。賈雨村一聽,新官的二桿子作風就上來了:豈有這樣放屁的事兒,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說著就要發(fā)簽派人去抓。結果還是在門子的眼色中暫停抽風,而且在密室里接受了門子給他上的第一節(jié)官員啟蒙課.門子問:老爺榮任此省,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的護官符?賈雨村問:何為護官符?我竟不知。門子道:這還了得,連這個都不知,何能做得長久?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個私單,上寫本省有權有勢極富極貴者,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不但官職難保,恐性命也難保。最后,賈雨村只好稀里糊涂的判案了。堂上的豪言,權當放屁了,相信賈雨村做官長久后,會發(fā)現(xiàn),天底下到處都是放屁的事兒呢,官越大,放的屁也越多越大。

這里我們可以拿海瑞做例子。海瑞罵嘉靖,如果不事先抬著棺材,小命早被皇帝收回了。后來萬歷皇帝明白了海瑞身為道德榜樣的作用,凡事還有點罩著他,但是即使這樣,同僚們也能尋找合適的機會排擠與參劾他,1570年,海瑞不得不憤而辭職,在家里坐冷板凳,一坐就是15年。1585年,海瑞被重新起用,這時,海瑞向萬歷提出了一個反貪建議:要杜絕官吏的貪污,除了采用重典以外別無他途。他提到太祖當皇帝時的嚴刑峻法,凡貪賍在80貫以上的官員都要處以剝皮實革的極刑。按黃仁宇的說法:這一大干眾怒的提議在文官中造成了一陣震動。以我看,海瑞這一提議,估計能把大明的官員全體“哈滅”掉,貪賍80貫,可以說,除了海瑞外,其他官員沒有不達標的。所以,海瑞此后遭遇同僚參劾也就不足為怪了。參劾的結果,萬歷皇帝給海瑞下的評語中有這樣一段:雖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鎮(zhèn)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會令本官照舊供職。

看來,皇帝心目中,海瑞的作用無非是個道德模范官僚,成事不足,但卻不會敗事的。

海瑞是執(zhí)拗的,但一個官員的執(zhí)拗,抵抗不過整個官僚組織與極權體制的執(zhí)拗!

清廉不是對抗體制的有效藥劑,相反,一個官員的清廉程度與官僚組織的執(zhí)拗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越清廉,來自組織內部的阻力越大。于成龍也可以用作例子。1683年,身為兩江總督的于成龍感嘆:行廉守職難矣。1684年,于成龍在江南已廣搏美譽,但卻陷入不潔官吏的重重包圍之中,導致他心神驚悸,才有了告老回家的念頭!

同樣,勇氣在體制面前也很無效,充其量,也只是增加了幾分荒唐。海瑞罵皇帝:嘉靖,嘉靖,家家戶戶都干凈。老小子是抬著棺材去罵的。無獨有偶,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朱熔基任上,居然也得拿出相同的勇氣來:我這里準備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留給貪官,一口留給我自己!聽了這樣的話,我倒吸涼氣。從正面看,這話好象非常鼓舞人心,老百姓也跟著傻高興,因為這話反映了朱總理反腐的決心;可是若從反面看,人不抽涼氣是不行的,因為反貪決心多大,反貪的難度就有多大。體制面前,一任總理的良心與決心似乎不是反貪的決定性因素!再者,我們從朱總理上任前與卸任前的答記者問中也可以看出諸多端倪:上任前,豪情萬丈-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返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卸任時,豪氣沒了-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如果他們再慷慨一點,說朱熔基還辦了一些實事,我就謝天謝地了。如果一個小科長對自己目標的定位是一個清官,一個辦了一些實事的清官,那么,我們有理由慶幸,但是如果一任堂堂的國家總理,對自己的政績也定位在清官這么一個目標上,政府首腦,以被譽為清官為最大的政績,這是法治社會的悲哀!

朱總理所演繹的,是現(xiàn)代服裝下的包公,是穿西裝的海瑞,是中山裝的于成龍!想到這里,我想,當初彭德懷罵皇帝,要是抬口棺材來,說不定還能留下一條命呢!歷史哪,難道真是如此-我們從歷史中所學得的教訓,就是什么教訓也學不到?!

第六講  中國清官文化(Ⅶ)

七.如何評價清官文化與清官情結

1、 清官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

不可否認,由于目前貪污形勢的嚴峻,導致下層人民對清官的呼喚,表現(xiàn)在文化上,便是清官文化的回歸。清官小說熱,清官影視熱,清官報刊熱。包清天,海青天,于青天,青天滿天飛,而且大都是古代的清天,當然,偶而也會出現(xiàn)個現(xiàn)代青天。讓人產(chǎn)生古就是今,今就是古,甚至今不如昔的錯覺。更為滑稽的是,寫清官小說的,比如張平,一個寫清官小說哄小老百姓玩的小文人,也儼然成了清官形象代言人,他在央視的讀書時間欄目里曾經(jīng)說過,好多人找他訴冤呢,滑稽里透著悲涼,這,也許就是傳統(tǒng)清官文化在現(xiàn)實社會里的底色!

2、 清官文化的民本政治內涵

清官文化里有一定的民本內涵-以民為本,愛民如子。但是這種內涵是無奈的選擇。這關涉到王權的來源。王權來源于暴力,甲骨文和金文中,“王”字就是持類似斧頭之類的兇器殺他人的形象,法家解釋為“內行刀鋸,外用甲兵”。既然王權來源于暴力,那么王者必需證明自己權力的合法性,而且這種證明,會隨著人類社會集體智力的增進而作適當?shù)恼{節(jié)。而一個民族,如果其集體智力沒有長進的話,那么其王者也用不著作過多的調節(jié),隨便換幾個詞兒就行了。比如君權神授,救世主,人民的大救星等等,至不濟,也要搞個“神人交配”的出生不正常來,如“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而生皇帝”,再如“慶都與赤龍合婚,生赤帝伊祁,堯也”。但是隨著一夫一妻制的確立,無父的天人感應說就不再有市場了。沒想到無賴劉邦不信這個邪,愣是學那古人,也給其母弄個“蛟龍于其上”的春圖來,讓人不由得掩鼻。如果說天人感應乃是后人為掩飾先祖群婚雜交之恥而杜撰出來的彌縫之辭為先人遮羞的話,那劉幫的“橫空出世”則是反其道而行:這個時候早不興蛟龍一說了,那劉邦老娘身上的蛟龍當是一野男人而已!劉邦的初衷,也不是非得往老娘臉上抹黑,往老爹頭上扣綠帽子,實則是太想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天命卓卓,我乃天子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王者們對于自己王位的取得,是如何的心虛。心虛之余,不得不由神道轉向道德,用道德的合法性來掩蓋暴力的實質。而儒家正好非常勝任這種掩蓋,它提出一個民本思想!

基于儒家的民本思想,后世的英明帝王也都挺會活學活用的。比如李世民,提出一個君民水舟關系論,我們現(xiàn)在改為軍民魚水一家親了。這些調調經(jīng)常讓人產(chǎn)生今兮何兮,世道輪回的感覺來。但是再恍惚,我們也明白,愛民、親民、撫民,永遠不是民主,它只是圣明的統(tǒng)治者對永世愚暗無知的草民們的賜福與馴養(yǎng),從某個角度講,它本身就是一種愚民政策。有時候我都想,古代的君民關系恰如現(xiàn)在的人類與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人類原先對環(huán)境的糟蹋,相當于古時的君主對其子民的蹂躙;人類現(xiàn)在對環(huán)境的愛護,根子還是出自于對環(huán)境對人類報復力量的恐懼,而古時的民本思想,何嘗不是基于君主對其子民所擁有的顛覆性力量的清醒認識呢?里有句話:統(tǒng)治老百姓就象用腐朽的繩索駕駛車馬一樣,隨時都有顛覆的危險,所以要格外小心。實質上,個體的百姓之命,在統(tǒng)治者眼里不外乎草芥。周成王在臨終時,交待自己的后世子孫及大臣:“爾是風,惟民是草”,一句話,統(tǒng)治者是所向披靡的風,小老百姓是隨風搖擺的小草。

當然了,也有不把百姓視作草民的,里有句話說得痛快極了:夫牧民者,猶畜禽獸也!哪有牧者不愛自己家禽的道理?可是,又哪有牧者不吃自己家禽的道理?這,就是民本政治的真實內涵!這內涵決定了,清官文化是反民主的!

3、 警惕清官文化。

宋明以后,清官文化大發(fā)展。不要自作多情地以為,清官文化大發(fā)展是社會的進步,相反,清官文化越發(fā)展,越說明君權制度的腐朽與官民的水火不容關系加深。統(tǒng)治者越是在無法繼續(xù)維持統(tǒng)治的時候,越強調清官文化,他們希望通過彰顯清官的愛民清政來修補制度之弊病,創(chuàng)造出一種官愛民,民擁官的假和諧來。愚民們無奈之余,只好呼喚清官,御用槍手們投其所好,大寫清官戲,百姓們陶醉其中,甚至為清官的道德人品感動得淚水漣漣。我一個朋友問我:你怎么不看?我說:拒絕看,就相當于反貪了!我認為,寫清官戲的作者都應該槍崩,他們有意無意直接間接地充當了愚民的幫兇,對于清官文化,我歷來持有高度的警惕,這警惕甚至超過對于貪官的警惕!清官文化是統(tǒng)治者兇惡面目上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是統(tǒng)治者丑陋面目上的一層鮮紅的胭脂。而清官本人,是祭臺上的犧牲!這種犧牲,對無能的上帝弱智的百姓提供了感情上的安慰,意志上的迷惑,進而也構成了本質上的愚弄!

4.百姓的清官情結

有人說:跪著的人民,才期待清官!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正由于百姓都是跪著的,不會自己為自己作主,所以才會成全清官!

余杰說:吏治敗壞的時候,清官出現(xiàn)。清官的所作所為實在出人意外,中國人的清官情緒,是對意外的憧憬。包清天的風靡,乃是子民的辛酸!

馬深說:人民對清官的感情越深厚,謳歌越熱烈,法律的悲劇性也就越沉重!

一句話,有沒有清官情結是奴隸與現(xiàn)代公民的根本區(qū)別!

5.清官身上的道德光環(huán)

清末劉鶚第十六回里有段評說:賍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賍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眼所見,不知凡幾矣。這段評說,很值得人深思。我認為,清官身上有一層保護膜性質的道德光環(huán),這光環(huán)導致人們不能對清官作辯證的事實評價。一句說,清官“一清遮百丑”,即使客觀上有不是的地方,也說不得的。

這里舉個古代例子,海瑞一直是清官形象代言人之一,偶而出個說他壞話的,馬上讓人懷疑說壞話的人動機不純。明人沈德符在里數(shù)說海瑞喜歡換馬子:居家九娶而易其妻,花甲之年娶二妾,妻妾相爭,有二人同日而縊。典型的清官難斷閨房事啊,更何況,海瑞還休過兩位女同志。換妻休妻如果說是男同胞共同的愛好只引后人一哂的話,那么另外一件記載我們就哂不出來了。明人姚叔祥記載:海忠介有五歲女,方啖餌,忠介問餌從誰與?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豈容漫受僮餌?非吾女也,能即餓死,方稱吾女。女即涕泣不飲啖。家人百計進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據(jù)說,清人周亮工在里也提及此事。我想海瑞怒女估計是兩個原因:一則是,女人豈能接受外人之食?二則是,我堂堂清官的女兒,豈能吃“賄賂”?也許會有人說,這是別人在后頭說海瑞的壞話。但不管怎么說,這種殺幼女的二桿子作派我是相信的,因為現(xiàn)代社會有相同的版本。某傳記文學里載:許世龍之女在街上見一賣冰糖葫蘆的,想吃,就跟人說自己爸爸是許大將軍。賣者當然不相信,但覺得小女孩很可愛,就給她一根。沒想到回家后被其父發(fā)現(xiàn),問出處,問清后,據(jù)說是暴跳如雷,掂起手槍就要槍崩自己的女兒,女孩子嚇得往大街上跑,才得以保住性命。傳記作者的本意也許是夸許世友的清廉剛正,但我覺得,作者水平有限,那夸比罵還損:我們中共開國元老們原來就這么一種二桿子精神,文盲不說,還法盲啊!靠這些二桿子,民主政治怎么來啊!從這些故事里,也許我們可以品出所謂清官可恨的意味來。我想,清官至少脾氣是很大的,貶里說,那叫剛愎自用唯我獨清,褒里說,那叫愛憎分明不留情面。為什么?自己不貪可能給他提供足夠強的底氣,而這種底氣,導致別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干:抬著棺材罵皇帝!掂著手槍崩女兒!

還有個現(xiàn)代例子令人深思。我說的是河南省的蘭考書記宗家邦。1999年9月3 日,河南省電視臺記者王小兵到蘭考采制國慶特別節(jié)目,9月4 日,時任河南蘭考縣縣委書記的宗家邦陪同開封市參加三講教育的領導前去焦裕錄陵園獻花圈。王小兵聞訊前去采訪,沒想到宗家邦陪領導喝多了,說:焦裕錄在蘭考有好多事沒辦好,我的任務很重啊!不知怎么回事,反正小七品與無冕之王談惱了,脫口而出:我對你的問題不感興趣,焦裕錄精神我一聽就煩!王小兵不含糊,跑回鄭州就播出了,結果,宗家邦同志被開封市委免職。這里有許多問題令人深思:第一,全體官員能否對國家所豎的榜樣一提就煩?第二,為什么官員喝醉酒之后才敢一提就煩?第三,到底煩哪些內容?為什么不給個說法呢?第四,更關鍵的是,為什么煩?一句話,模范同志身上的光環(huán)接近神圣,是煩不得的。這一點,宗家邦同志也知道,只可惜,酒后吐了真言。其實,模范精神我也煩,我不喝酒也敢說,因為我不是縣委書記,但我的煩是基于人性而言,一種道德楷模,如果被提升到人達不到的地步,我認為是反人道反人性的,不能提倡!

7.清官可以休矣

在呼喚民主與法制的今天,應該向清官作一下告別了。事實上,對于清官,同志們已經(jīng)不耐煩了。

其一:中青報編輯李方在其著作中有一篇文章,題目就是“清天大老爺都是胡扯蛋”。

他認為,所謂青天大老爺,主要使命是辨忠奸,而為民做主只是副業(yè)。但是老百姓有點自作多情,偶而逮個貪官,就跟著拍巴掌,而貪官懺悔時,好象很少說過對不起老百姓的。而且,青天大老爺終究是他們那拔兒的,盼著他們那拔兒的人出來拯救你于水火,豈不是跟做夢一樣。這就象什么呢?就象他們那拔兒打起來了,打到你的村子里來,終于打死一位,然后告訴你說:看,俺為你除了一害。

李方這文章寫得有點調皮,不過,清官的本質還是給抖摟出來了,那就是:青官與我們老百姓不是一拔兒人,他們是那邊的,哄我們玩呢!

其二, 1979年10,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慶30周年學術討論會上,中國現(xiàn)代史專家李新作出了如此概括:清官乃不祥之物。這概括很精彩,我深表贊同,清官,是茫茫黑夜里的昨夜星辰,他們不是明天的太陽,絕不代表未來!清官的伴生物,是皇帝,是草民,是大量的貪官。呼喚清官,就是呼喚黑夜。告別清官,告別昨天吧!

第七講 農(nóng)業(yè)神話與農(nóng)民文化(0)

一、 由兩個農(nóng)業(yè)神話說起

1、 神農(nóng)氏神話

神農(nóng)氏(一說就是炎帝)是傳說中農(nóng)業(yè)與醫(yī)藥的發(fā)明者。據(jù)說,少典安妃在華陽登游時,有感而懷神農(nóng)。神農(nóng)生下來,那是人面龍顏,三個時辰便能說話,五天便會行走,七天便長全牙齒,三歲就開始做稼穡游戲了。一句話,天生就是個農(nóng)業(yè)勞模。當時人們還過著采集漁獵生活,神農(nóng)不忍人們忍受苦難,便用木頭制成耒耜等農(nóng)業(yè)工具來教人們耕作。他根據(jù)土地的干濕,肥瘦等自然狀況來教人們種不同的作物,于是人們便開始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本人呢,也獲得了國家級勞模稱號-神農(nóng)氏。另外,為了解決人們的飲水問題,他遍嘗水泉甘苦,為了解決人們的疾病之苦,他遍嘗百草滋味。曾一天中了七十次毒,總之,神農(nóng)發(fā)揚了共產(chǎn)黨人一怕不苦二怕不死的精神,人們才有了幸福生活。由此神話,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其一,偉人天生不是人。

如果現(xiàn)在誰家生個這孩子,落地幾個時辰就會說話,那他肯定會被當作妖精給扔掉的。更何況這孩子,人面龍顏,估計約相當于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的恐龍們。后世文人善于講政治,講得有點過頭,把偉人們作弄得咋瞧咋不象人:大公無私了,三過家門而不入了,孩子燒壞一條腿他也不管了,老爹病危他不能回家了,總之,政治宣傳就是供普通人犯嘀咕的:這偉人他還是人嗎

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在于他能達到非人的境界!

其二,偉人都是神。

偉人不是人,當然就只能是神了,否則我要落罵人的嫌疑了。不過,中國偉人只能是中國的神,而不能是西方的神。因為中國的神也與眾不同的。簡單來講,中國的神是完美無缺的,而歐洲的神,毛病大了,一個一個都象問題少年:女神們,比如愛與美之神阿芙洛底與智慧女神雅典娜,爭風吃醋,動不動就翻醋壇子。男神們之間打架頭毆,拈花惹草,勾引良家少女,那作風問題大了。單說西文神話中那位至高無上的神,宙斯,還有他老婆赫拉(他們倆個約等于中國神話里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許我孤陋寡聞,反正我沒有聽說玉皇大帝見一個漂亮女孩子就要勾引一下的,也沒聽說王母娘娘天天監(jiān)視她老公的事兒。而眾神之首宙斯就不同了,見到美麗的女子,往往成為她們的俘虜, 赫拉只好擦亮眼睛注意丈夫這方面的行為。宙斯去找其他女子時, 為了蒙混赫拉的監(jiān)視, ;頌楦魇礁鳂拥膭游。 希臘北部斯巴達國王廷達瑞斯 之后麗妲 是知名的絕世美女, 有一次宙斯在天上看到麗妲沐浴的姿態(tài), 立刻被她迷住。天神請愛神阿芙洛蒂 幫忙, 并化身為天鵝下到凡間。 阿芙洛蒂化身為老鷹, 追逐宙斯變成的天鵝, 天鵝求助般地逃到麗妲跟前, 顫抖的天鵝可憐兮兮的, 麗妲將它抱近身邊愛撫, 宙斯得遂心愿,卻導致人家麗妲同志生下兩個大蛋來。看看,維納斯同志象個小太妹,而宙斯同志象個街頭小流氓。所以說,中國偉人只能是中國的神,完美無缺,沒有耍過流氓的。克林頓和萊溫斯基那樣的爛事,是有傳統(tǒng)的,而中國偉人不玩這個。

其三,人生大事,吃喝二字。

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社會發(fā)展史就是一部食堂發(fā)展史。中國人口多,人生大事,惟吃喝二字,你看現(xiàn)在當官的,一個個猶如餓死鬼轉胎,老也吃不夠,可憐見的。中國歷史上,誰能解決人類的吃喝問題,誰就會被推向神壇。初民們估計也給神農(nóng)唱過贊歌,雖然沒有流傳下來,但我猜,大概是這么個樣子-東方紅,太陽至,中國出了個神農(nóng)氏。他給人民找水喝,還教人民種莊稼,他為人民謀幸福,胡兒駭呀,他是人民的大南瓜。

而后世的聰明之人,只要把人民當飯桶,順著吃喝二字干大事,那絕對是順應民心(當然叫順應民肚更合適),干的大事才可能成功。李自成進河南,當時只有50騎人馬,天助人也,當時河南正鬧饑荒。李自成在河南杞縣飯桶書生李巖的建議下,扯出了“均田免糧”的飯兜子,饑民們一聽,扯開喉嚨撒歡兒: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夠找闖王。不當兵,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這么一叫喚,李自成手下飯桶劇增,一下子達到10萬之多。毛澤東在他的<湖南農(nóng) *** 動考察報告>中講,農(nóng)民斗地主的方式之一,就是“大示威”:“統(tǒng)率大眾,向著和農(nóng)會結仇的土豪劣紳示威,在他家里吃飯,少不得要殺豬出谷,此類事頗不少。最近湘潭馬家河,有率領一萬五千群眾向六個劣紳問罪,延時四日,殺豬百三十余個的事”?吹竭@些故事,我總憋不住肚里的笑意:這農(nóng)會,咋看咋象豬頭肉愛好者協(xié)會!事實上,毛澤東后來的革命思路也受到了豬頭肉愛好者協(xié)會會員的影響,他的土地革命,什么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說一千道一萬,就仨字:吃大戶!毛澤東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此話錯矣,革命不是請客,就是吃飯,現(xiàn)在依然如此,革命同志都是這么干的。根本上,李自成與毛澤東是一類人,他們都是神農(nóng)的學生。唯一的區(qū)別是,神農(nóng)老師自己帶頭耕作,學生們嫌那事兒麻纏,就不再帶這個頭了。當然,龍椅坐穩(wěn)了的學生們,還是要裝模作樣一番的。每年的孟春之月(每季被分為孟、仲、季三段,孟春是立春至雨水這段時間),皇帝,或者說國王,要選擇合適的時辰,耕帝籍田(用來供應皇家祭祀的農(nóng)田);实塾H自用車載著犁鏵,放在陪襯的護車武士和駕車的人中間,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帝籍田親自耕作。天子推犁三下,三公推犁五下,其他諸官推犁九下(這里插點閑話,西歐政治經(jīng)濟學中重農(nóng)學派的鼻祖魁奈隔著千山萬水,對中國皇帝自耕田的鏡頭向往不已。只可惜他老兄不是皇帝,不能親自嘗嘗“犁子”的味道,但他是凡爾賽宮的御醫(yī)。于1756年通過龐巴杜夫人,勸說路易十五模仿中國古代皇帝舉行籍田儀式,十余年后,他又用中國皇帝親自扶犁來勸導皇太子-路易十六。促成路易十六在1768年舉行的一次宮廷典禮上,親手拿著用絲帶妝飾的耕犁模型在眾人面前展示。一年后,也就是1769年,奧地利的約瑟夫皇帝使用一幅完全與真的農(nóng)具一樣大小的犁,耕種了一塊土地。神農(nóng)的這些洋學生,做的事兒很浪漫。聽說,畝產(chǎn)十萬斤,同時全同人民餓得呱呱叫的時代,中國一位開國元老,也親自種過一塊地的。但已遠不是浪漫了。閑話到此為止。)

神農(nóng)學校還有差生,他們不再教人種地,而是只管革命。他們站到楊白老身邊,大聲的告訴他們:你的喜兒之所以買不起資生堂的化妝品,你們全家之所以大年三十都吃不上餃子,原因就在于,黃世仁們家的悲兒買的化妝品太多,他們家吃的餃子也太多,F(xiàn)在,他們碗里的餃子,炕洞底下的錢,梳妝臺上的化妝品,原來都是咱的,F(xiàn)在的任務就是,全球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革他們的命,分他們的財,黃世仁他老婆的寧波床,也可以抬咱的家,至于黃世仁他老婆,咱就不要了,當然,去黃家小姐悲兒的牙床上打個滾兒,那將是樂不可支的一件美妙的事兒,總之,哥哥你別害羞,大膽地往前走。鬧到最后,面對楊白老這些革命家,黃世仁們不但不敢收利息,連自己的本錢都不敢要了,楊白勞們則象黑老大,表面客氣,骨子里硬,點支旱煙,讓它先冒開煙,然后在吐煙的當口,對著黃世仁慢悠悠的說:怪不得,年歲大了,明年再還吧!

一句話,在這些差生的導引下,貧窮成為道德,富有就是缺德。1935年,紅軍長征到陜北,沒二話,土地改革,殺富濟貧。鄰省山西議論紛紛,土皇帝閻錫山坐不住了,也想搞肚皮革命,他在晉西21縣的防共會議上說:現(xiàn)在農(nóng)民,不論豐年和兇歲,都是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扎。如果不告訴你這話是閻老兒說的,讀者諸君可能以為這是某個人民領袖說的。看來,光從“講話”里,誰是真正的敵人,誰是真正的朋友,是不大分得清的。問題是我們現(xiàn)在還犯這個毛病,天天學“講話”。學這個的講話,學那個的講話,依我看,還不如學習閻老兒的講話。不管怎么說,人家閻老兒為解決三農(nóng)問題,也開始了改革,在3個縣7個村展開試驗。搞土地村公有,人人有地,且服兵役時其份地由村民代耕。問題是,“山西75%左右的人民均表不快”,閻皇帝的土改便半途而廢了。否則,閻老兒可能是中國的歐文,不定還能提前進入人民公社,跑步進入共產(chǎn)主義甚或走進新時代的,可惜啊,那時的山西農(nóng)民素質較高,大私無公!

其四,民本信息。

神農(nóng)神話的主調是同情民之疾苦,以解決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問題作為關注的中心,據(jù)說,這孕育著后來的民本主義。當然,中國的民本主義,與西方的人本主義,那是一字千里,絕對不同的。民本主義的內涵如下:1)民與統(tǒng)治者,是水舟關系。斬木為兵,揭竿而起的冷兵器時代,按人頭多寡來決定勝負,集合的民,對金字塔頂端的那個“予一人”或“寡人”來講,是根本性的顛覆力量,當然要以民為本了,就象西北放羊的孩子以羊為本,因為,錢,媳婦兒,生娃娃等,全靠羊們了!2)民本,即農(nóng)本,以農(nóng)為本。農(nóng)業(yè)好處多多。農(nóng)業(yè)是一切財富的來源和基礎;農(nóng)業(yè)是保障百姓生存的基本手段;農(nóng)業(yè)是國家穩(wěn)定的根本保障,農(nóng)業(yè)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證。管子<牧民>篇里說得好:倉廩實知禮節(jié),衣食足知榮辱。鑒于此,統(tǒng)治者總是耐心地勸民務農(nóng),不惜以身作賊-皇帝耕帝籍田,皇后去采桑。農(nóng)民面朝皇土背朝天,兩眼朝下,土里覓食,當然就都成了陳勝所看不起的“燕雀”了。他們朝起夜睡,鋤禾日當午;民心純樸,甘其食,美其服,不睡在皇上身邊,也就沒有野心家的目標?傊瑒衩駝辙r(nóng)并不單單是為了地利,也就是說,不單純是經(jīng)濟目的,更有講政治的成份在內,因為農(nóng)業(yè)能陶冶民的心態(tài)。<呂鑒.上農(nóng)>說:古先圣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于農(nóng),民農(nóng)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我感覺,農(nóng)民種地與知識分子練書法是一個道理:陶冶情操!所以,統(tǒng)治者重農(nóng),就避免不了愚民的嫌疑。我們知道,統(tǒng)治者最害怕的是流民,現(xiàn)在叫盲流,也叫三無人員。民離開了土地,相當于農(nóng)民集體夜游,統(tǒng)治者當然害怕了。

若站在儒家角度總結民本主義,那可是貨真價實的“三民主義”:君愛民-敬事而信,節(jié)用愛民,使民以時;君利民-分田而耕,輕賦稅,薄徭役;君治民-用道德教化、感化民眾,以德治國。

2.后稷神話

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nóng)官。后稷的出生也比較神,據(jù)說,后稷的娘叫姜嫄。有一天,她到郊外去求神,當然不是去找普通的小流氓,更不是去找宙斯那樣的神流氓,但找什么的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姜嫄在路上看到一對很大的腳印,便好奇地用自己的腳去比試。她的腳剛踏上拇指的地方,便有感而孕?傊,這神是比較神的,不象宙斯,還需要美神阿芙洛蒂幫忙才能流氓成功,可謂是真正的神不知鬼不覺。

姜嫄生下一個男孩,認為事情太奇怪了,是個不祥之兆,便想把孩子扔掉。但扔了幾次,都沒有成功,于是便把孩子養(yǎng)了起來。取名為棄。中國的農(nóng)民領袖,有著驚人的一致性,棄與神農(nóng)一樣,打小也是一副農(nóng)業(yè)勞模的小樣:模仿大人種地!長大后,更喜歡種地了(這可憐的棄兒,其名字就應了現(xiàn)代中國農(nóng)民的處境,可憐見的),終于成了一名遠近聞名的種地能手,大家都跑來向他請教。堯聽說他的名聲后,提拔他為部落聯(lián)盟的“農(nóng)師”,估計相當于原先人民公社時代的農(nóng)業(yè)技術員。舜帝時,聘請他擔任“后稷”的職務,“后稷”是什么意思呢?“后”字,甲骨文里寫作“育”字,而“育”字,大家都知道,甲骨文寫法,狀似婦女產(chǎn)子形。至于“稷”,原意是谷類,即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注:谷,稷也,名粟。當然,稷也是古代農(nóng)官代稱,<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里注:稷,田正也。當然,稷,還有神的意思,谷神。西漢鄭玄<周禮>注云:社稷、后土及田正之神。這樣一來,后稷這官職的含義可就大了去了,與后世的“挖井人”類似?傊,后稷堪稱我國最早的農(nóng)官。我國有以職代名的習慣,所以,后世人只知道后稷而不知棄兒,類似我們現(xiàn)在只知道書記而不知道臭蛋兒。

后稷神話透露出的信息如下:

1)天陽地陰,父皇母后。中國文化是一種雌性農(nóng)業(yè)文化。中國的偉人,都是一種母后似的人,而且男人女象。中國人不但祖國我的娘,還敢把黨也叫作娘。光叫娘不說,還干吃人家的乳汁,典型的白癡兒,稀里糊涂的叫娘。如果老美那邊,也出些主旋律歌曲,唱什么“共和黨啊,我的娘啊,民主黨啊,我的姨啊,華盛頓啊,挖井人啊。。。”這世界就美妙多了。

2)江山社稷,皇天后土。這些詞之所以相傍而行,說明,兩者缺一不可。而且歸根結底,皇上得管大家吃飯。否則江山難保,皇天難成。澤東同志搞改革,就是在食堂搞的。當然了,飯民們非正常死亡2000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死亡800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蘇聯(lián)陣亡2000萬。我們吃了三年大食堂,吃掉2000萬,相當于在食堂里搞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餓得呱呱叫,可依然擁護毛掌勺,為什么?就是因為毛大廚會在空中烙大餅,每天白米白面的共產(chǎn)主義大餅就在眼前的不遠處晃動,飯民們哪能不狂熱啊。這里講個笑話,云南一老太,無兒無女,大食堂時期,每天要跑公家的大食堂領飯吃,可幾十里山路呢,只好弄個專車-小驢一頭。老太太每天起早貪黑,騎驢到食堂。問題是飯后怎么辦?回家?可剛回家,午飯又該上路了。即使這樣,外交部部長陳毅還是找到云南省長閻紅彥,說,歡迎外事找不到人,你們這里還行,百姓能吃飽,拍巴掌有勁。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現(xiàn)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總要放點吃的東西,卻原來是怕大家拍巴掌沒勁。

小平同志搞開放,其實質還是要大家放開肚子吃個夠,所以,人民那個感激啊,神州大地,處處是飽嗝聲。就在這當口,一幫子人似乎吃撐了,扯開大旗,要打倒官倒,打到腐敗。當時我大三,覺得有點玄,大家游行,我就在后頭起哄。系里讓我游行時扛大旗,老實說,那時候的我長得挺乖的,外號洋娃娃,不象現(xiàn)在,張牙舞爪的?墒俏揖芙^了,不但拒絕,還說風涼話:如果其它系的同學造反,那還有情可原,如果歷史系的學生也這樣,那真是歷史的悲哀。最后我回家了,我家要割麥子了,割麥子方面,我是把好手。鄉(xiāng)親們問,大學生咋不上課?那時候的百姓,還不象現(xiàn)在素質高,現(xiàn)在的百姓其碼知道當官的人人腐敗,我說同學們都去北京打官倒,懲腐敗去了。鄉(xiāng)親們回我一句:吃飽了撐的。我無言,站在他們那個角度,這句話絕對是真理。因為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用阿Q的形象來詮釋辛亥革命。如果說我當初的風涼話,還是純理論的有待實踐驗證的話,那么與鄉(xiāng)親對話完結,我就完成了自己的<河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糟得很,我痛感到歷史的輪回,國人的宿命。從那一刻起,我徹底絕望了。上帝保佑吃飽飯的人民,阿門!

第七講 農(nóng)業(yè)神話與農(nóng)民文化(Ⅰ)

二、 重農(nóng)抑商的傳統(tǒng)政策及其后遺癥

1、 重農(nóng)抑商的傳統(tǒng)政策

中國的統(tǒng)治者歷來最善于講政治,知道農(nóng)業(yè)的教化作用,所以起勁的鼓勵農(nóng)民附著在土地上,為此,不惜把老農(nóng)提到老二的地位,所謂的士、農(nóng)、工、商。依我看,統(tǒng)治者藏了一手,應該是仕、士、農(nóng)、工、商才對,因為士只是仕的預備隊嘛。

中國的士都是朝前看的,絕不朝后看。即使朝后看,那也是給老農(nóng)們喊加油的。而他們自己,并不喜歡勞動?准依隙坏约翰环N莊稼,還特反對學生們種。攀遲問“稼”與“圃”,孔家老二就背后嘀咕這學生是小人?准依隙特小資,“席不正,不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沒想到亞圣孟子比前輩還要裝嫩,干脆連廚師與屠夫都視作小人了,說:君子遠庖廚。有種,亞圣同志應該再接再厲地提倡:君子不吃飯!

君子可以遠庖廚,可小人不行,所以孟子見梁惠王,提出了自己專為小人們設計的小食堂計劃-“使黎民不饑不寒”:“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小的時候,我家喂過豬,我的理想是:豬喂得越胖越好。所以說,對人來講,吃飽并不是最高理想,所以孟子又給梁首長畫了一張小康藍圖:每家都有五畝宅地,住房周圍種桑養(yǎng)蠶,50歲以上的人可以穿綢。每年養(yǎng)一些雞、狗、豬,70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吃了(忽忽,估計那時候藍天六必治就上市了吧,所以七十歲的人牙好胃口也好)。每家再有一百畝地,八口之家就可以吃飽了。

說來說去,那時跟我們現(xiàn)在的任務一樣:解決溫飽問題。農(nóng)業(yè)雖然有政治教化作用,但其經(jīng)濟功能是首要的。所以統(tǒng)治者兩手都抓兩手都硬。賈誼更是連蒙帶嚇唬: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夫不織,或受之饑。至于商業(yè),在統(tǒng)治者眼里,壞處大大的:

其一,商業(yè)是破壞和損耗社會財富的根源。一個農(nóng)民,如果不老老實實的種田,在統(tǒng)治者眼里,就有政治問題了。

其二,商業(yè)會導致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思潮,影響社會穩(wěn)定之大局,妨害以德治國。<呂覽.上農(nóng)>云:“舍農(nóng)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zhàn)。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chǎn)約,其產(chǎn)約則輕遷徒,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又云:“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重農(nóng),農(nóng)民尚被士視作小人,商人更慘了,被呼作賤人。孟子更是在<公孫丑>篇里把大商人呼作“賤丈夫”。圣人們以德治國,社會風氣很端正,大家集體歧視、羞辱商人。明朱元璋時代,命令農(nóng)家子弟可以穿綢紬紗絹布,而商股之家則只可穿布。盡管我們想象不出農(nóng)家子弟們在鋤禾的時候是如何著絲穿綢的,但其碼有這么個名譽上的權利,猶如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選舉權,挺振奮人心的。

秦漢時期,實行市籍制。工商業(yè)者另立戶籍,被打入另冊。凡在籍者,身份低于一般編戶齊民。一代有市籍,三代失去自由。約類似于毛氏王朝的黑五類,一人有色,全家皆黑,低人一等啊,不但上學進工廠不行,就連悼念毛太祖的權利都沒有。晉朝時,將羞辱商人的方法抬到極至,商人必需頭上纏巾,將自己的姓名題寫在額頭上,穿鞋不能一色,一腳穿白,另一腳著黑。約等于毛氏王朝的陰陽頭,掛牌游行,嘴里喊著:我,王老五,不是好人,在集上賣雞蛋,還賣小板凳,我有罪哦…

2、重農(nóng)抑商的后遺癥。

第一,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的傳統(tǒng)觀念深入人心。毛皇帝廢除商業(yè),估計是覺得商業(yè)是賤人才干的活兒,想讓無產(chǎn)者們高貴起來,所以不惜殺雞取卵,大割資本主義尾巴。割到最后,皇上都沒有紅燒肉吃了,不知怎么搞的,又勒令每戶農(nóng)家必養(yǎng)一頭豬。百姓們都餓得哇哇叫,誰有東西喂豬啊。無奈,生產(chǎn)隊里只好把豬提升到人的位置,分紅白蘿卜,白菜紅薯時,都有豬的一份。到我小時候,這革命傳統(tǒng)依然保留了下來。當然,有時候分些精品,比如小麥,可能就沒有豬的份兒了,但鄉(xiāng)親們總不放心,每次領東西總問:這回有豬的沒有?等問清了,才知道如何報人口,再盯著隊里的秤,看給得夠不夠。但笑話就多了,鄰居王三小第一次幫家里領東西,隊長看他眼生,問:誰家?三小說:王大孬家。隊長問:您家?guī)卓?王三小格嘣脆地答:連豬六口!成人們一聽,就格格的笑,好象自己家沒豬似的。總之,這笑話多了,人們也麻木了,大人們也經(jīng)常報個連豬幾口。領袖的意思,一大二公,本意是想提升國民的境界,沒想到,事與愿違,人倒霉,人不人,鬼不鬼的。豬也跟著倒霉,豬不豬,人不人的。如今,中國商界里的假冒偽劣、偷稅漏稅、投機倒把、違規(guī)操作的現(xiàn)象也太普遍了,普遍到違反商界公德成為一種社會常識。骨子里,估計大家皆以為,這才是商人呢。這導致中國商界里一個不好的現(xiàn)象,商人信譽不好,并不影響他的生意,相反,越不講信譽,他越掙錢!如今,中國的大款們似乎揚眉吐氣了,那是西方和平演變的結果。不信,問一下當初的個體戶們是如何挺下來的,不容易啊!

第二, 農(nóng)民理想與農(nóng)業(yè)思維癥

老婆孩子熱炕頭,是所有傳統(tǒng)中國農(nóng)民的理想生活方式。當然,前提條件是吃飽,當然吃不飽也可以,最低要求是別餓壞。有個笑話,說一個農(nóng)夫與自己的妻在炕頭上暢談理想。農(nóng)婦說,我想當皇后娘娘,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叫丫環(huán):大姐,給俺拿塊柿餅吃!農(nóng)夫說,我想當皇上,每天早上喝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腦,多美啊。農(nóng)婦一聽,急了,踹農(nóng)夫一腳:死鬼,想得美,你要喝豆腐腦,那我不得每天早上起來給你磨豆嗎?

聽了這笑話,笑不出來的。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愚夫愚婦們連美夢都做不出來的。當然,也有做得差不多的,比如劉季同志與項籍同志。始皇出巡的威風,不幸讓兩個傻小子看到了,劉季曰: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籍曰:彼可取而代之!而悟空,堪稱是中國農(nóng)民的形象代言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如果這理想實現(xiàn)不了,那么農(nóng)民們也不急:不患寡只患不均,要餓大家都餓,那才是理想社會。農(nóng)民的理想,決定了農(nóng)民們看什么,都是農(nóng)民眼光。而那個藐視天下群雄,掰著手指頭數(shù)風流人物,數(shù)來又數(shù)去,只有我自己的毛太祖,正因為明白農(nóng)民的心思,才會在站穩(wěn)腳跟后,馬上實現(xiàn)自己的小農(nóng)理想:全國支幾口大鍋,全國變成幾家大食堂,大家一個鍋里吃飯,我喝稀的,您們就別想喝稠的,大家同喜。對內是以糧為綱,對外是深挖洞廣積糧,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一個新生的,遠比資本主義格調高的社會主義國家,整天想的就是挖洞埋糧,奇怪么?不奇怪!因為農(nóng)民領袖充其量只是個大地主,他的思維,當然是純農(nóng)業(yè)思維: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地,而這地,越多越好。所以,歷代帝王都鼓勵大家墾荒,到康熙時,就發(fā)愁了,發(fā)現(xiàn)人越來越多,可墾之地卻越來越少。毛太祖膽子大,敢下五洋捉老鱉,敢上月球種大豆,敢叫日月?lián)Q新顏,敢叫山林變禿頭?傊,毀林造田,填河筑地。普天之下,莫非農(nóng)田,率土之濱,莫非農(nóng)民。知識分子進農(nóng)場,青年學生下地。就連工業(yè),也是農(nóng)業(yè)式的,男女老少齊上陣,村村架起煉鋼鍋!他們把煉鋼看作種毛豆了。

第七講 農(nóng)業(yè)神話與農(nóng)民文化(Ⅱ)

三、農(nóng)民這個階級

農(nóng)民這個詞,在網(wǎng)上,似乎已成為罵人的代名詞。為什么呢?跟農(nóng)民們這個階層在歷史與現(xiàn)實中的地位與狀況有關。

我是農(nóng)家女,這使我在看待農(nóng)民問題時摻有一種強烈的感情因素。

其一,我心疼農(nóng)民,心疼于他們的短視與愚昧。西北放牛的孩子,其理想就是放羊,掙錢,娶媳婦兒,生娃娃;娃娃長大,放羊,掙錢,娶媳婦兒,再生娃娃。這個節(jié)目播出后,城里一個14歲的少年頓感人生無意義,自尋短見。別震驚于這放牛孩子的人生理想,因為這就是農(nóng)民們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生存的天空,沒有足夠的光線,導致他們先天的弱視;環(huán)境的惡劣,沒有足夠的空間,導致他們后天的短視。

短視與愚昧,是農(nóng)民長期面朝皇土背朝天的結果;是統(tǒng)治者長期“飽其腹弱其智”的結果。其后果,便是農(nóng)民這個階層常常集體被利用而不自知。在人頭決定勝負的年代,農(nóng)民們的盲目決定了他們常常淪為被運動的對象。有人開玩笑說,所謂的群眾運動,其實就是運動群眾。中國農(nóng) *** 動也太多了,出名的有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大躍進運動…現(xiàn)代中國的改革,居然還是農(nóng)民式的,不知道自己的目的,不知道要走向哪一步,謂之:摸著石頭過河!小布什若敢這樣跟國民們兒戲,可能早玩完了?芍袊r(nóng)民不急,因為他們也不知道到底要摸向何方。摸到哪兒算哪兒吧。有人開玩笑說:摸到揚子江了,早沒有石頭了。我說:沒有石頭怕甚?幾千年了都是摸瞎走,F(xiàn)在,好歹心里有塊石頭!

其二,我心痛,心痛于農(nóng)民這個階層的沉默與弱勢。

農(nóng)民是個龐大的集體,可是這個集體的沉默與弱勢與它龐大的集合體極不成比例。這個群體數(shù)群龐大,可沒有自己的聲音,近于沉默。農(nóng)民們沒有自己的報紙,沒有自己的代言人,人大里點綴幾個勞動模范,胸前傻乎乎地戴個大紅花,一張老臉樂得開了花,比結婚還高興,估計是找不著北了。我不知道,他們在人大會議里會提出什么議案。我只知道,幾億農(nóng)民,至今沒有自己的電視頻道,中央七臺名叫農(nóng)業(yè)頻道,可它加了密。農(nóng)民們誰傻?一聽要掏錢,他們就不看。所有的有線都不看,說:一個臺就夠看了,要恁多臺干啥?村長家的電視也不能同時看兩個臺的。冬天的時候,農(nóng)民們會看很長時間的電視,直看到每一個地方臺跟他再見或者道晚安。當然了,有些電視他們看不懂,看不懂也是享受,坐炕頭打盹唄。

農(nóng)民們沒有聲音,沒有議價能力,沒有參政能力,沉默加弱勢。民工們要不到工錢,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城市的高樓上來個“我是民工我跳樓”的鏡頭特寫,他們,可能還可以算作是農(nóng)民中的清醒者,盡管他們用的是近乎自殺的方式。每想及此,心底即是無邊的悲哀!

其三,殘暴與迷信

統(tǒng)治者殘暴,并不意味著被統(tǒng)治者溫情。奴才當了主子,可能比主子還要兇殘。張獻忠,殺人如麻;李自成如果不是在李巖的教導下,有了做皇上的崇高理想,那也是殺人如兒戲的。幸虧李自成沒有成功,否則他就是朱元璋第二。至于開國帝王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開國元老們的,那更是人人皆知:敵國破,謀臣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果局中人不明白這一點,那么,他們只能成全新的統(tǒng)治者的殘暴。

至于廣大的農(nóng)民階層,他們在造反時所暴露出來的人性之惡,也絕對不亞于他們的領袖。中國農(nóng)民天生沒有財產(chǎn)私有的觀念,馬克思主義里面有一句:剝奪剝奪者。這與中國強盜殺富濟貧、中國農(nóng)民均貧富的觀念恰好不謀而合,所以,中國所謂的現(xiàn)代農(nóng)民革命,其實是古代強盜與古代農(nóng)民造反的二合一,俄國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的馬克思主義,更加消彌了中國農(nóng)民打土豪分田地的道德羞恥感,更何況,前輩們原先干這事兒時也沒有害過羞的。沒有了道德羞恥感,那什么事兒干不出來?一個農(nóng)會主席,就是一個土皇帝,他叫你死,你就不得好死。至于農(nóng)會會員 ,痞子出身的流氓無產(chǎn)者,他們又能干些什么呢?

這種農(nóng)民式的人性之惡在文革時再次開花,村里的貧下中農(nóng)們,拿著紅纓槍三下兩下,就能捅死一個富農(nóng)。至于紅衛(wèi)兵們的殘忍,坑殺富農(nóng)全家時,上至80歲老太,下至出生才幾個月的嬰兒,全不放過。有些女紅衛(wèi)兵,在80歲老太的身上來回踱步,踩其肚皮,F(xiàn)代社會的孫志剛事件,李文蘭事件,讓人由不得懷疑,不管國人在現(xiàn)代社會里是如何身份,但其遠祖的農(nóng)民習氣,仍然殘留在身。

至于迷信,更是滲透到了農(nóng)民的骨子里,直到如今,主宰他們精神生活的,還是鬼神們。正由于農(nóng)民們是迷信的,所以,所有的農(nóng)民起義,都走鬼神贊助的路線。陳勝吳廣,玩的是“魚腹丹書,篝火狐鳴”,張角玩的是“符水治病”,洪秀全玩的是“人鬼對話,神靈符體”,義和團玩的是“設壇念咒,刀槍不入”,其咒語可謂是兩千年來封建社會所有農(nóng)民起義的精華部分,現(xiàn)摘錄如下:天靈靈,地靈靈。各位祖先來顯靈。一請?zhí)粕i八戒,二請沙僧孫悟空,三請二郎來顯圣,四請馬超黃漢升,五請濟顛我佛祖,六請江湖柳樹精,七請飛鏢黃三太,八請前朝冷于冰,九請華陀來治病,十請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領天上十萬兵… 

正因為農(nóng)民們喜歡神,統(tǒng)治者和陰謀者才順水推舟的做神、造神。所以,對于神圣的東西,光環(huán)護身的東西,我們有理由警惕。尼采是個瘋子,但這瘋子的理性令人起敬。他說:“宗教是庸眾的事兒,同信教人接觸后,我必需洗手。我不要任何信徒。我想,我不至于陰險到信仰自己的程度…我很害怕,有一天人們會尊我為圣人,糟蹋我,沒有比圣哲更具欺騙性的事了”。很遺憾,中國哲人里,缺少如此清醒的瘋子。中國,是個出產(chǎn)神與圣的國度!

四.農(nóng)民革命與農(nóng)民領袖

1、革命與農(nóng)民革命。

革命(crevolution)一詞來源于天文學和幾何學,其科學含義是“循環(huán)往復”,就象四季更替一樣,或時起時落,就象潮水的漲退一樣。它在科學中意味著變動中的不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既是開始,又是結束。

從革命的原始定義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農(nóng)民革命的特征與最終宿命:永無止境,開始就是結束!用這一點來解釋中國 封建社會源遠流長的原因,似乎再恰當不過了。當然,中國教科書常用的自慰說法是:明清時期,中國初步具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不是外來殖民者的入侵,中國將會自動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我們不妨相信教科書一回。

今天我們使用革命,是在描述一種持續(xù)性、恒久性的終結,一種與過去徹底決裂的新秩序,一種舊有的、熟悉的事物與新生的、迴異的事物之間的斷層。基于這個層面,中國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事便只能叫運動而不能叫革命了。撒切爾夫人說:1917年11月7日發(fā)生在俄國的事情并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宮廷政變。海派學者李劼說:孫中山這尊雕像的意義在于僅僅制止人們搞穿龍袍、戴皇冠、登基大典之類的復辟形式,卻并不能阻擋不穿龍袍的皇帝君臨中國,北伐戰(zhàn)爭、軍閥混戰(zhàn),其實就是各武裝集團為爭奪潛在王位而進行的一場冠冕堂皇的爭雄稱霸之戰(zhàn),而國共兩黨之爭,無非是新形勢下的楚漢之爭。

李劼說得對極了。農(nóng)民革命的目的,走向,以及最終結果,決定了農(nóng)民革命的性質和農(nóng)民在革命中的悲劇性地位-僅僅充當了改朝換代的工具!而這一切,又決定了中國的歷史走向。農(nóng)民的革命,使中國封建社會這輛破車,陷于一種周期性的震蕩和規(guī)律性的循環(huán)之中。他們更換了王朝,但是他們沒能更換封建社會的軌道。正如姜義華先生所言:他們“不是建立新的生產(chǎn)方式,而是重建小農(nóng)社會原來的秩序。中國這種小農(nóng),每日每時自發(fā)產(chǎn)生的不是資本主義,而是封建主義。他們不但不是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得以成功的雪柱,而正是阻礙這一進程的巨大而牢固的屏障”。對于姜先生的觀點,我舉三只手贊稱。一句話,農(nóng)民革命的運動方向、運動目標、運動形式、運動方法、運動結果導致它本身是反現(xiàn)代化的;谶@個層面上,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個農(nóng)民領袖的成功,恰恰是全體農(nóng)民的恥辱!而全體農(nóng)民的成功,又是中國歷史的倒退!

2.農(nóng)民領袖們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nóng)民領袖如下:劉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毛澤東。這里僅以秀全同志為例,講一下農(nóng)民領袖們的素質。秀全同志,廣東花縣農(nóng)民。18起做教師,16歲起開始參加高考了。奈何沒上過黃岡高中,四次考試,四次失敗。奈何那時沒有落榜生心理諮詢所,所以,第三次高考失敗后,秀全同志大病40天,第四次高考失敗后,秀全同志就與上帝約會上了,并且順利地讓圣母瑪利亞弄了一張二胎指標,秀全同志遂成為上帝的第二個兒子。秀全同志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

那時候西方的基督教徒們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所以對于秀全同志的創(chuàng)新有點不懂。秀全同志奉行:走自己的天堂路,讓別人見鬼去吧。所以,他又給天兄基督娶了個媳婦,謂之天嫂。當然秀全自己作為天弟,媳婦兒就比較多了,這當然是后話,估計秀全同志為了讓上帝多抱幾個天孫吧。

起事前,馮云山被捕。上帝家老二的朋友都有人敢逮捕,當然有點說不過去,人心有點亂。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蕭朝貴假托天兄下凡,群眾心理穩(wěn)定了,可秀全同志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早知如此,我該假托上帝他爹下凡了!

洪秀全表面上反儒,可骨子里卻擺脫不了儒家那一套-天下一統(tǒng)的大同社會;蛘哒f,是建立人民公社大食堂。謂之“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說穿了,還是小農(nóng)那一套。而且,農(nóng)民領袖在這方面還有點厚顏,規(guī)定“天下農(nóng)民米谷,商賈資本皆歸圣庫”,他自己就可以隨便享受而不用付一文了。規(guī)定天朝士兵皆不得戀愛,即使夫妻,也得男宿男營,女宿女營,而秀全同志則可以亂愛,而且后宮佳麗數(shù)不清,腐敗!

再后來,士兵們都餓得開始吃老鼠了,秀全同志卻因泡女人而身體大病了,最后,撒手上西天,找他天媽去了。太平天國運動就這么運動完了。

史書上經(jīng)?上н@場運動,說,如果楊秀清不是臥在秀全同志身邊的赫魯曉夫,如果石達開不是那么小雞肚腸賭氣出走搞分裂,那么,太平天國就不可能失敗。我說:幸虧這運動失敗了。否則秀全同志一當皇帝,那比清王朝還要腐敗,還要專制,還要愚昧!不信你看看其他成功的農(nóng)民領袖上臺后都干了點啥。

3.最后的道德評價

法國學者Raymond Around 在<知識分子的鴉片>一書中說:我并不否認一場會議里的桌子兩邊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對立,我只是認為,你不可以因為他們有某些觀念和見解,就把他們一分為二,說一個陣營是善的化身,屬于未來,代表理性,一個陣營是惡的化身,屬于過去,代表迷信。這里引用老外的話,似乎不太恰當,但我想借此說明我的觀點,農(nóng)民與地主,農(nóng)民革命與封建統(tǒng)治者,農(nóng)民領袖與地主領袖,就象議會里的對立雙方。前者不是善良的化身,同理,后者也不是惡的代表。

中國的現(xiàn)代化在何方?我們仍在仰望星空!

上一頁 目錄頁 下一頁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fā)表評論 文章錄入:laiqian    責任編輯:Gaoge 【收藏本文
請輸入關鍵詞直接搜索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