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網(wǎng)_語文知識_初中語文_小學語文_教案試題_中考高考作文

首頁 >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 > 現(xiàn)代文閱讀 > 說明文閱讀訓練

《時間的腳印》中考說明文閱讀附答案

時間的腳印廣西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

①時間是沒有腳的,而人們卻想出了許多法子記錄下它的蹤跡,用鐘表,用日歷……但是,在地球上還沒有出現(xiàn)人的時候,或者在人還不知道記錄時間的時候,到哪里去找尋時間的蹤跡呢?大自然中保存著許多種時間的記錄,那躺在山野里的巖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每1厘米厚的巖層便代表著幾十年到上百年的時間。

②在北京故宮,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古老的計時裝置:銅壺滴漏——水從一個銅壺緩緩地滴進另一個銅壺,時間過去了,這個壺里的水空了,那個壺里的水卻又多了起來。時間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用水滴記下了逝去的時間。

③巖石是怎樣記下時間的呢?到過山里的人都看見過,在那懸崖絕壁下面,往往堆積著一大攤碎石塊。碎石是從哪里來的呢?還不是從那些山崖上崩落下來的!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陽光烘烤著它,霜雪冷凍著它,風吹著它,雨打著它,各種酸類腐蝕著它。水和空氣進入巖石內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壞。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開山炸石,這相對地質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④大地的石頭破碎成小塊的石子,小塊的石子再分裂成細微的沙礫、泥土?耧L吹來了,洪水沖來了,冰河爬來了,碎石、沙礫、泥土被它們帶著,開始了旅行。越是笨重的石塊越跑不遠,越是輕小的沙礫越能旅行到遙遠的地方。在比較低洼的地方,有許多泥沙不斷地被留下來,它們填充著湖泊,墊高了河床。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泥沙越積越厚。堆得厚了,對下層泥沙的壓力也逐漸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壓出了許多,顆粒與顆粒之間壓得很緊,甚至可以有分子間的引力。在受到重壓的時候,有一些物質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膠結得更緊密了。

⑤經(jīng)過長期的重壓和膠結,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巖石。根據(jù)計算,大約3000到10000年的時間,可以形成1米厚的巖石。巖石在最初生成的時候,像書頁一樣平臥著,一層層地疊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巖石生成以后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樣子。由于地殼的運動,原來平臥的巖層變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層與層之間的順序還不致打亂,根據(jù)這些我們仍然可以知道過去的年月。

⑥有一種很粗糙的石頭,叫作“礫巖”。礫巖中包含著從前的鵝卵石。這說明了巖石生成的地方,是當時陸地的邊緣,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邊留下了。可是,有時候,在粗糙的巖石上覆蓋著的巖層,它里面的物質顆粒卻逐漸變細了,這是什么道理呢?這是因為地殼下沉,使原來靠岸的地方變成了海洋的中心。

⑦從“死”的石頭上,我們看到了地殼的活動。石頭顏色的不同,也常常說明著地球上的變化。紅色的巖石意味著當時氣候非常炎熱,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這里的石頭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從前這里有冰河經(jīng)過。

⑧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了跟石頭一樣的東西,這便是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認識地球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另外,自然界某些轉眼就消逝的活動,在石頭上也留下了痕跡……

⑨瞧!大自然給我們保留了多好的記錄。當然,讀懂這些記錄要比認識甲骨文、鐘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難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難,我們總有辦法來讀懂它。熟悉了這些石頭的歷史,便有可能踏著歷史的腳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寶庫。

(作者:陶世龍,出自《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有刪改)

1. 下面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A.在受到重壓的時候,有一些物質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泥沙就會膠結得更緊密。

B.粗糙的礫巖里面包含著從前的鵝卵石,說明了巖石生成的地方是當時陸地的邊緣。

C.石頭顏色常表明地球上的變化,紅色巖石意味著當時氣候寒冷,灰黑色常表示炎熱。

D.想了解生物演化并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認識地球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可以研究化石。

2. 下面對本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開篇自問自答,點明在大自然中保存有時間的記錄,從而引出地質學上的“時間”。

B.第⑤段用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明巖石形成緩慢,巖層順序往往會被打亂。

C.第⑦段加點詞“很可能”是對從前這里有冰河經(jīng)過表示猜測,體現(xiàn)用詞準確、嚴謹。

D.本文是事理說明文,運用邏輯順序,詳盡解析了巖石是如何記錄時間的,脈絡清晰。

3. 人類用二十四節(jié)氣、巖石、銅壺滴漏、鐘表、日歷等觀察記錄時間蹤跡,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傳統(tǒng)的方法,請寫出一個,說說人們是如何用它來觀察記錄時間的。(3分)

參考答案

1. C

查看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答案頁第三頁第一則,No.21)

欄目熱點
熱評資源
最新資源